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单次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JC型HIFU肿瘤治疗系统对确诊的33例子宫肌瘤患者共46个肌瘤进行治疗性研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超声影像变化。结果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肌瘤平均灭活率为(80.7±16.3)%,其中灭活率90.0%以上的肌瘤占69.6%(32/46);治疗后1、3、6、12个月超声检查显示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平均缩小率分别是(37.8±9.2)%、(47.1±11.4)%、(61.0±13.2)%、(76.5±15.4)%。子宫肌瘤相关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HIFU单次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好,安全,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三维彩色能量图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HIFU治疗前及治疗后24h内分别对17例患者(21个肌瘤)行常规超声及三维彩色能量图检查,根据子宫肌瘤血供状态对血流进行分级。HIFU治疗后每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6个月,观察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及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HIFU治疗前超声显示17例(21个肌瘤)肌瘤内呈低回声或以低回声为主的不均质回声,三维彩色能量图多方位显示肌瘤血管呈球体网架结构。治疗后肌瘤回声均增强,三维彩色能量图观察9个子宫肌瘤血流完全消失,10个子宫肌瘤血流减少,2例(2个子宫肌瘤)与治疗前相比血流无明显变化,行HIFU补充治疗后超声随访显示,患者肌瘤内无血流信号显示。HIFU治疗前21个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100.4±62.1)cm^3,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子宫肌瘤平均体积明显缩小为(45.3±35.8)cm^3,缩小率为14%~95%。17例中6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1例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不良反应:治疗后17例中3例治疗部位皮肤出现小水泡,l例治疗后手术瘢痕处肿胀,经临床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余13例无不良反应。结论三维彩色能量图是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方法选择33例妇科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HIFU治疗。HIFU治疗3个月后对非手术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诊,观察子宫肌瘤内部回声、血供及瘤体体积改变;对手术患者行MRI增强扫描,观察HIFU治疗24h后肌瘤内有无出现坏死及其病理改变。结果33例中8例HIFU治疗24h后行增强MRI扫描及手术切除术,子宫肌瘤标本中均显示靶区坏死,坏死范围与治疗范围相近。光镜下显示HIFU治疗后肌瘤内细胞变性坏死、核浓染、固缩,并见肌瘤内微血管破坏。25例非手术患者治疗后3~16个月随诊观察,23例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超声显示4例治疗显效,子宫肌瘤消失;19例治疗有效。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约20.1%~94.3%);2例(2/25)治疗无效。13例(13/33)HIFU治疗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刺激等症状,2例出现皮肤I度烫伤,未经任何治疗次日自行消退,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有效,安全性好,但远期疗效尚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7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其中长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和肌瘤的再发情况。结果:随访12~60个月,月经量过多症状改善占97.4%(38/39),下腹压迫症状改善100%(23/23),B超复查TUAE后1a、3a、5a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率为59.8%、63.2%、64.6%,子宫平均体积缩小率分别为51.3%、52.4%、55.6%(P〈O.001)。肌瘤栓塞后3a再发率4.25%(2/47),2例患者2次怀孕分娩。结论:TUAE治疗子宫动脉栓塞肌瘤远期疗效肯定、安全。子宫肌瘤栓塞后有一定的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和射频(RF)消融治疗不同等级血供子宫肌瘤的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2009年1-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11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46个肌瘤随机分为HIFU组及RF组,每组各55例,分别接受HIFU及RF治疗。术前对肌瘤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将肌瘤内血供半定量分为G1、G2、G3三级。HIFU组患者肌瘤血供G1级15例患者共20个肌瘤,G2级32例患者共38个肌瘤,G3级8例患者共10个肌瘤。RF组患者G1级14例患者共18个肌瘤,G2级31例患者共42个肌瘤,G3级10例患者共18个肌瘤。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1周内行超声造影。肌瘤内部无造影剂灌注,周边光滑完整为消融完全;肌瘤内部及(或)边缘出现不规则片状增强区者为消融不全。采用Chi-squareχ2检验比较HIFU组与RF组不同等级血供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HIFU组与RF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血供为G1级的子宫肌瘤, HIFU组与RF组完全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16/20)vs 88.9%(16/18),χ2=0.563, P>0.05];血供为G2级、G3级的子宫肌瘤,RF组完全消融率均高于HIFU组[90.5%(38/42) vs 55.3%(21/38),72.2%(13/18) vs 20.0%(2/1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778、7.049,P均<0.05)。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下腹部疼痛、盆腔积液、阴道排液及单侧下肢麻木。HIF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RF组[9.1%(5/55)vs 27.3%(15/5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1,P<0.05)。结论 HIFU和RF对于血供稀少的肌瘤均有较好的消融效果;而对于血供较丰富的子宫肌瘤,RF的治疗效果优于HIFU。因此,RF适用于大部分的子宫肌瘤。而HIFU作为一种无创治疗手段,并发症少,可做为少血供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碘油平阳霉素乳剂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LPE—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3例子宫肌瘤患者行LPE—TUAE治疗,其中14例于栓塞后3d至6个月行妇科手术切除,标本送病检。另229例随访1-4年,观察症状改善、肌瘤大小与子宫体积变化、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月经恢复正常或经血显著减少占96.0%(193/201):下腹部、腰腿胀痛消失或明显缓解占94.9%(94/99),压迫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占96.0%(48/50)。B超复查,栓塞后1年、2年、3年和4年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率分别为60.7%、63.3%、65.6%和67.4%,子宫平均体积缩小率分别为49.6%、54.3%、55.2%和57.1%.栓后3-4年肌瘤复发率10.8%(12/111)。卵巢内分泌功能观察栓塞前后无显著变化。手术标本病理观察,碘油仅分布于肌瘤组织,栓后2周肌瘤出现点状坏死,3周出现大量片状坏死,而正常子宫肌组织未见坏死。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LPE—TUAE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对卵巢功能及正常子宫肌组织无明显损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实时超声监控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子宫大肌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2例肌瘤最大径>10 cm的子宫肌瘤患者接受HIFU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行彩超及增强磁共振(MRI)检查;治疗后1、3、6个月行彩超或MRI随访.分析治疗中、治疗后所有副反应.结果 术前MRI显示子宫肌瘤平均最大直径为(11.7±1.9) cm,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572.1±421.7) cm3;术中团块状灰度出现率为100%,团块状灰度出现时间为(105±244)s;术后增强MRI显示子宫肌瘤平均消融率分别为(82.6±14.1)%.HIFU治疗后1、3、6个月子宫肌瘤缩小率分别为(32.1±22.0)%、(44.1±21.9)%和(55.5±19.2)%.术中18 (56.3%)例患者诉骶尾部疼痛;1 9(59.4%)例患者诉治疗区疼痛;14 (43.8%)例患者诉皮肤烫感.术后无特殊不适.结论 超声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子宫大肌瘤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10期)、CBM、CNKI和WanFang Data中有关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11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并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然后采用GRADE pro 3.2软件对结果进行证据质量分级。 结果 最终纳入6个RCT,共6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外科手术相比,HIFU治疗肌瘤的完全或部分消融率、肌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射频相比,HIFU治疗肌瘤的完全或部分消融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米非司酮相比,HIFU治疗肌瘤的完全消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HIFU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无创的、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肌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且有随访资料的198例患者,分析其中术后妊娠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平均随访30.9个月,复发73例(36.87%),复发时间距手术平均为23.1个月。复发者中术后随访〈6个月和≥6个月的患者分别为4例(2.02%)和69例(34.85%)。术中发现肌瘤个数〈2和≥2的复发患者分别为18例(9.09%)和55例(27.78%);年龄、妊娠分娩史、子宫肌瘤家族史、术前症状、合并症、手术方式、肌瘤部位、术后病理与复发无相关性(P〉0.05)。80例术前有生育要求患者中,术后自然受孕并完成分娩者56例(70%),仍然不孕者17例(21.25%),肌瘤复发24例(30%),术后有足月妊娠且子宫肌瘤复发的患者5例(6.25%)。结论:肌瘤个数、大小与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相关。子宫肌瘤切除术不影响术后受孕。术后有足月妊娠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2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白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从2004年7月-2007年1月自愿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221例在静脉麻醉及全程超声动态监视和引导下将自凝刀经阴道宫颈置入肌瘤进行射频治疗,其中肌壁间肌瘤138例,黏膜下肌瘤34例,浆膜下肌瘤46例,宫颈肌瘤3例,单发肌瘤178例,多发肌瘤43例,治疗肌瘤总数量338例,瘤体直径0.8~7.0cm。结果:治疗后随访3个月~2年,治疗有效率98.64%(218/221),治愈率:53.39%(108/221),子宫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以及宫颈肌瘤治愈率分别为79.41%,19.57%,57.97%,66.67%。直径≤3cm肌瘤治愈率(63.56%),3~5cm肌瘤治愈率(71.24%),5~7cm肌瘤治愈率(32.14%)。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可重复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推广应用,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对直径3~5cm的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的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通过多因素及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响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因素.方法 73例(共97个肌瘤)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超声消融治疗.根据肌瘤大小、类型、位置、患者年龄、MRI-T2信号、MRI-T1增强信号、治疗平均功率进行分组.术后1个月通过增强MRI进行疗效评估,分为显效(消融率>50%)、有效(消融率<50%)两个等级.分析肌瘤不同大小、类型、位置、患者年龄、T2信号、T1增强信号、平均功率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前壁的疗效优于其他位置的治疗效果(P<0.05);T1增强信号越高疗效越差(P<0.05);T2高信号的疗效低于T2低信号和等信号.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瘤的大小、类型、患者的年龄与疗效无相关性.结论 通过对子宫肌瘤不同因素与疗效关系分析,可以为进一步预测疗效、指导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和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并比较两者对不同大小子宫肌瘤疗效的差异。方法 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38个肌瘤,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分别接受HIFU及射频消融治疗。HIFU组16例患者24个肌瘤直径2.0~4.0cm,26例患者32个肌瘤直径4.0~6.0cm,8例患者12个肌瘤直径6.0~8.0cm;射频消融组14例患者22个肌瘤直径2.0~4.0cm,27例患者35个肌瘤直径4.0~6.0cm,9例患者13个肌瘤直径6.0~8.0cm。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1周内行超声造影。采用Chi-squareχ2检验比较HIFU、射频消融治疗不同大小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HIFU组、射频消融组直径2.0~4.0cm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1.7%(2/24)和95.5%(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0,P>0.05);HIFU组、射频消融组直径4.0~6.0cm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56.3%(18/32)和94.3%(33/35),HIFU组完全消融率低于射频消融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4,P<0.05);HIFU组、射频消融组直径6.0~8.0cm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16.7%(2/12)和76.9%(10/13),HIFU组与射频消融组的完全消融率均降低,但射频消融组的完全消融率仍高于HIFU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1,P<0.05)。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下腹部疼痛、盆腔积液、阴道排液及单侧下肢麻木。HIFU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8/50),低于射频消融组的36.0%(1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7,P<0.05)。结论 HIFU和射频消融对于直径4.0cm以下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对于直径6.0cm以上的子宫肌瘤,射频消融可取得较好疗效。HIFU作为一种无创治疗手段,可作为小肌瘤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IVIM-DWI)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6例,均给予HIFU治疗,比较治疗前后IVIM-DWI参数,并分析其对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治疗后真实扩散系数(D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而相关扩散系数(D*值)和灌注分数(f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肌瘤消融率>50%组D*值和f值变化值明显高于肌瘤消融率≤50%组(P<0.05);D*值和f值变化值预测肌瘤消融率>50%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1和0.901;截断值分别为16.71×10-3 mm2/s和15.70mm2/s;灵敏性分别为58.60%和82.80%;特异性分别为77.80%和88.90%。【结论】IVIM-DWI参数对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后DCE-MRI的特征。材料与方法对33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所有患者在术前1周内及术后1周行DCE-MRI检查,然后对同一肌瘤边缘的强化模式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完全消融。结果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33例子宫肌瘤,其中25例术后DCE-MRI表现为中央低信号无强化的消融区,并有窄边强化,经术后6个月复查,未见复发肿瘤组织,证实完全消融;8例消融区边缘有结节或有不规则增厚边缘强化,5例经病理学确认有残留存活肿瘤组织,3例6个月后复查表现为增大。结论子宫肌瘤被完全消融的DCE-MRI征象为中央无强化低信号区,伴狭窄强化边缘,而边缘有结节强化或有不规则增厚边缘强化,则考虑肿瘤只被部分消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子宫肌瘤和局限型腺肌病诊断中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60枚肌瘤)和15例子宫局限型腺肌病患者(15处腺肌病病灶)的经阴道超声弹性图像,以及病灶与正常肌层间的顺应性比值(B/A)。结果 60枚肌瘤与正常肌层的B/A为1.05~10.40,平均3.13±1.80;15处局限型腺肌病病灶与周围正常肌层的B/A为0.32~0.83,平均0.52±0.15。肌瘤与正常肌层B/A、局限型腺肌病病灶与正常肌层B/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能较准确地反映子宫常见疾病的硬度变化,肌瘤硬度大于正常肌层,腺肌病的硬度小于正常肌层,在子宫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张喆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8):930-930,933
目的探讨曲马多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胰腺癌疼痛的疗效。方法 54例胰腺癌患者在HIFU治疗后联合曲马多口服镇痛,分析首次起效时间,对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分,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4例患者首次起效时间为(29.13±21.59)min,治疗前平均疼痛的VAS评分为(4.81±1.27)分。治疗后平均疼痛的评分为(4.07±1.49)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痛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曲马多联合HIFU治疗胰腺癌能控制肿瘤进展,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83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莉  钟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3):2001-2003
目的观察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口服复方醋酸棉酚片20mg/d;B组41例,口服米非司酮15mg/d。均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体积;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动脉及肌瘤血管阻力指数,同时检测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孕激素、雄激素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A组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肌瘤平均缩小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肌瘤平均缩小47.8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子宫动脉及肌瘤血管阻力指数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醋酸棉酚片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药物,口服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和组织中 hsa-miR-15b-5p和 hsa-miR-21-5p水平,并分析其与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 receptor,PR)蛋白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 2019年 8月~ 2020年 12月于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 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因子宫脱垂行切除术的 60例患者作为对照,通过免疫组化 SP法和 Westerblot法检测所有患者肌瘤组织和正常肌层组织中 ER和 PR蛋白的相对表达;术前采所有患者的空腹外周静脉血,通过 qRT-PCR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和组织中 hsa-miR-15b-5p和 hsa-miR-21-5p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组织中 hsa-miR-15b-5p和 hsa-miR-21-5p水平与 ER,P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ER蛋白在子宫肌瘤组和正常子宫肌层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3.3%(44/60)和 38.3%(23/60)(χ2=14.903,P=0.002),PR蛋白在子宫肌瘤组和正常子宫肌层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5.0%(39/60)和 31.7%(19/60)(χ2=13.348,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Westernblot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组 ER水平( 0.98±0.21)较正常子宫肌层组( 0.62±0.15)显著升高( t=22.147,P< 0.001),子宫肌瘤组 PR水平( 0.80±0.14)较正常子宫肌层组( 0.38±0.08)亦显著升高( t=38.265,P<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qRT-PCR结果表明,与正常子宫肌层组相比,hsa-miR-15b-5p(1.98±0.12 vs 1.02±0.11)和 hsa-miR-21-5p(2.21±0.15 vs 0.93±0.18)mRNA在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 t=46.080,63.944,均 P< 0.001),在肌瘤组织中两者表达水平较正常肌层组织亦显著升高( t=39.852,52.046,均 P<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earson法分析发现,组织中 hsa-miR-15b-5p和 hsa-miR-21-5p表达水平与 ER和 PR蛋白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r=0.744~ 0.902,均 P< 0.001)。结论 hsa-miR-15b-5p和 hsa-miR-21-5p在子宫肌瘤患者血清和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子宫肌瘤组织中 ER和 PR蛋白亦呈高表达,并且 hsa-miR-15b-5p和 hsa-miR-21-5p水平与 ER和 PR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可能协同诱导子宫肌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相位对比电影MRI(PC cine MRI)定量测量乙状窦血流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应用PC cine MRI测量20名正常志愿者双侧乙状窦正向峰值流速(PPV)、反向峰值流速(PNV)、平均每搏血流量(AFV/B)、正向平均每搏血流量(APFV/B)、反向平均每搏血流量(ANFV/B)。根据上述测量结果及心率、乙状窦截面积计算平均每分血流量(AFV/M)、正向平均每分血流量(APFV/M)、反向平均每分血流量(ANFV/M)、正向平均流速(APV)、反向平均流速(ANV)及反流分数(RF)。结果左右侧乙状窦PPV分别是:(24.7±7.4)cm/s、(29.8±4.7)cm/s;APV:(10.6±2.9)cm/s、(15.7±3.3)cm/s;APFV/B:(3.8±2.0)ml/beat、(5.2±2.0)ml/beat;APFV/M:(252.3±125.4)ml/min、(345.5±125.8)ml/min;AFV/B:(3.8±2.0)ml/beat、(5.1±1.9)ml/beat;AFV/M:(250.9±126.4)ml/min、(335.4±117.0)ml/min。右侧乙状窦PPV和APV均明显大于左侧(P〈0.05),而左右侧APFV/B、APFV/M、AFV/B和AFV/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乙状窦PNV四分位间距分别是:0.2~34.3cm/s、0~34.4cm/s,ANV:0~0.3cm/s、0~1.0cm/s,ANFV/B:0~0.1ml/beat、0~0.4ml/beat,ANFV/M:0~6.5ml/min、0~30ml/min,RF:0%~2.7%、0%~6.3%。左右侧上述反向血流指标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 cine MRI可用于定量测量乙状窦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