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监测自动换血的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血糖、pH值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并监测患儿换血过程中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外周动静脉自动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530.7&;#177;85.6μmol/L、230.8&;#177;93.1μmol/L,换血前后间接胆红素分别为465.3&;#177;55.8μmol/L、220.6&;#177;65.2μmol/L,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分别为56.5%、52.6%。换血前后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总结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完善治疗前准备,正确给药,密切病情观察,做好生活护理。治疗有效13例,再通率81.25%,自动出院1例,2例溶栓失败后转上级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护理过程。方法对6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结果69例患者,58例达再通标准、11例未通、5例死亡。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十分有效,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观察溶栓疗效及出血并发症。结果27例患者溶栓2h内血管再通率为88.9%(24/27),出血发生率55.6%(15/27),均为皮肤黏膜出血,并于1d内消失。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瑞替普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其再通率高、血管开通时间短,给药方便,适合在基层医院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40例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认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阿替普酶患者溶栓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3例随机分为2组,低剂量组140例,标准剂量组143例,采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采用卡方检验或者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病死率,评估急性脑梗死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安全性。结果 (1)2组患者在溶栓24 h、3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12)vs 5(2,10),U=0.361,P=0.718;4(2,11)vs 4(2,10),U=0.118,P=0.906];溶栓后7、28、90 d,2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86%vs 53.85%,χ~2=0.002,P=0.962;64.29%vs62.94%,χ~2=0.013,P=0.911;70.00%vs 72.03%,χ~2=0.06,P=0.807)。(2)2组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率无明显差异(6.43%vs 7.69%,χ~2=0.040,P=0.842),溶栓后90 d内低剂量组死亡11例,标准剂量组死亡12例,2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χ~2=0.120,P=0.73)。结论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性和疗效相似,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阿替普酶(rt-PA)和瑞替普酶(r-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使用阿替普酶全量加速给药或瑞替普酶静脉推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统计两组胸痛至溶栓时间、再通率、出院前死亡率、治疗后并发症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溶栓后,使用rt-PA的患者血管再通率84.6%,死亡率7.7%,出血率0%,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15.4%;使用r-PA的患者血管再通率90.9%,死亡率9.1%,出血率9.1%,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13.6%。结论: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rt-PA与r-PA两药比较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接受阿替普酶药物治疗,评价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后两组24 h mRS差评分及90 d mRS差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为(26.22±1.6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13±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3,P<0.001);观察组溶栓治疗后24 h mRS差评分及90 d mRS差评分分别为(2.93±1.23)分、(2.94±1.1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后,不仅可改善认知功能,且患者临床上的预后情况更好。  相似文献   

9.
王立志  罗伟良  李博生 《新医学》2012,43(6):362-365
目的:分析影响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因素。方法: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后第90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19例)与预后不良组(27例)相比,合并房颤率低(P=0.031),溶栓前血糖较低(P=0.001),CT示早期缺血率低(P=0.043),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低(P=0.001),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溶栓前NIHSS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血糖低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溶栓前NIHSS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血糖低是影响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