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丛阻滞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甲状腺手术选用颈丛神经阻滞时,不能阻滞有颅内神经参与的喉返神经,因而不能避免分离甲状腺上极时产生的牵拉反应。瑞芬太尼是新型肚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和无蓄积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瑞芬太尼应用于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颈丛阻滞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甲状腺手术选用颈丛神经阻滞时,不能阻滞有颅内神经参与的喉返神经,因而不能避免分离甲状腺上极时产生的牵拉反应[1].瑞芬太尼是新型μ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和无蓄积等特点[2].作者将瑞芬太尼应用于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对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择期在颈丛复合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及芬太尼(F)组,R组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中丙泊酚和阿曲库铵的用量、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等。结果瑞芬太尼麻醉术中循环波动较小,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可更安全有效地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异丙酚辅助颈丛阻滞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A组 :2 0例。采用单纯颈丛阻滞麻醉 ;B组 2 0例。采用颈丛阻滞麻醉 异丙酚。分别记录麻醉前 (T1)、麻醉后 10min(T2 )、麻醉后 4 5min(T3 )、麻醉后 90min(T4)、麻醉手术结束 (T5)各时间点的MAP、HR、RR、SPO2 值。结果 :①与麻醉前比较 ,HR及MAP在A组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 (P均 <0 .0 5 ) ,在B组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②RR及SPO2 在A组、B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③A组HR、MAP与B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而RR及SPO2 在A组、B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异丙酚辅助颈丛阻滞麻醉患者安静、平稳、无痛苦 ,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0~55岁;体质量50~80kg;ASAⅠ级。随机分为2组各20例。Ⅰ组(全麻组)常规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维持全凭静脉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分别以0.25~2、100~200μg·kg-1·min-1行恒速输注。Ⅱ组(颈丛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组)行单侧颈深丛及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后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剂量分别为0.05~0.1μg·kg-1·min-1和1mg·kg-1·h-1,保持患者清醒镇静且手术无痛。记录麻醉前即刻(T0)、气管插管/颈丛阻滞后(T1)、手术前即刻(T2)、分离甲状腺期(T3)及气管导管拔出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记录术后4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舒适评分(BCS评分)。结果 2组患者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MAP在T1、T4期较平稳(P均<0.05),T0、T2、T3期2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Ⅰ组相比,Ⅱ组HR各时点均较平稳(P均<0.05),BIS值各时点均较高(P均<0.05)。术后4hVAS评分Ⅰ组略高于Ⅱ组,BCS评分Ⅰ组略低于Ⅱ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手术常采用颈丛神经阻滞方法麻醉。颈丛阻滞具有操作简单、对全身影响小、术中可观察患发声情况、术后恢复快、患经济负担轻等优点。缺点是:如果膈神经阻滞将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因而禁用双侧颈深丛神经阻滞。但对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双侧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可因麻醉效果不完善,患痛苦大,不能耐受而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本组采用1%利多卡因+0.125%布比卡因含1:20万U或1:40万U肾上腺素混合液,采用C4一针法行双侧颈深丛、浅丛阻滞来评价其安全性与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建华 《临床医学》2002,22(3):45-46
颈浅丛阻滞麻醉常用于颈部甲状腺手术,但常出现高血压、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我们就艾司洛尔用于颈浅丛阻滞对麻醉期间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颈丛阻滞是颈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在临床上用于颈椎骨科手术报道较少.我院于2001年起至今共采用颈丛阻滞行颈椎前入路手术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颈丛阻滞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易于管理、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病人术中的紧张和焦虑,会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甚至会造成远期的精神伤害。为此,笔者在颈丛神经阻滞期间给病人实施清醒镇静麻醉,以期达到镇静遗忘和术中唤醒试验的双重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机将在我院择期行单或双侧TR切除术的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麻诱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全麻诱导结束后即刻行双侧CPB。使用VAS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h内的疼痛程度,记录围手术期两组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0~16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0.5h和1h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及MAP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毕清醒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TR手术采用全麻加CPB的麻醉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有利于患者尽早清醒,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手术两种颈浅丛阻滞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颈浅丛阻滞方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4例,分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一点阻滞法(A组)27,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扇形阻滞法(B组)27例,应用VAS评分法评定麻醉效果并观察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术中辅助药用量,并监测术中SBP、DBP、ECG、HR、SpO2及并发症。结果VAS评分、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术中辅助药芬太尼使用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一点阻滞法较传统扇形阻滞法操作简便,阻滞完全,更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发生的退行性改变.以颈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造成椎管狭窄,出现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组织受压,产生相应的临床症候群。手术需前路除病变间盘,或后路椎管成形。术中要求定位准确.解除脊髓致压物且不损伤神经组织。术中患清醒、无痛.患肢能自主活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总结了52例颈椎病手术选用颈丛阻滞麻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颈丛神经阻滞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止痛满意,对病人生理影响小,安全系数高,但因传统的穿刺有一定技术难度,喉返神经、膈神经同时麻痹时有发生.作者自2004年6月至2007年4月,采用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加用手术侧颈深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未发生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阻滞不全为其一大特点。我科自2004年以来,根据肩区神经分布的特点,采取臂丛加颈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以解决单纯臂丛阻滞的镇痛不全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异丙酚起效快、效果确切 ,但镇痛效果差且有呼吸循环抑制作用。氯胺酮除能诱导睡眠外 ,还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但它有心血管兴奋作用 ,苏醒期部分病人有精神激动和梦幻现象[1]。作者观察发现两药伍用后 ,能够减少两药的副作用 ,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并且恢复过程平稳。资料与方法选择36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 ,男15例 ,女21例 ,年龄20~50岁 ,体重46~67kg,ASAI~II级 ,心肺肝肾功能正常范围。均行颈丛神经阻滞 ,术前不用药。患者入室后用惠普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及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随机分为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乌拉地尔预防颈丛阻滞麻醉后产生不良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 6例ASAⅠ~Ⅱ级择期在颈丛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2 2例。采用颈丛阻滞麻醉同时给予乌拉地尔 0 .6mg/kg静脉注射 ;B组 :2 2例。采用颈丛阻滞麻醉同时给予乌拉地尔 0 .3mg/kg静脉注射 ;C组 (对照组 ) :2 2例。采用颈丛阻滞麻醉同时给予生理盐水 3ml静脉注射。分别记录颈丛阻滞麻醉前 ,麻醉后 5min、10min、15min、2 0min、30min即刻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的值 ,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 :A组 95 .4 5 % (2 1/ 2 2 ) ,B组为 90 .91% (2 0 / 2 2 ) ,C组为 95 .4 5 % (2 1/ 2 2 ) ,3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BP :B组麻醉后 15min、2 0min、30min与麻醉前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DBP :B组麻醉后 5min、10min、15min、2 0min、30min与麻醉前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组麻醉后 5min、10minSBP、DBP较麻醉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无一例低血压危象。C组麻醉后 5min、10min、15min、2 0minSBP、DBP较麻醉前明显上升 (P <0 .0 5 ) ;HR :A组麻醉后 10min、2 0min ,B组麻醉后 10min、15min、2 0min ,C组麻醉后 5min、10min、15  相似文献   

18.
颈部外科手术的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颈部的手术,为避免神经的损伤,一般要求病人在术中保持清醒,因此麻醉多选用颈丛阻滞。用于颈丛阻滞的局麻药则需选用长效、且对心血管毒副作用小的药物。罗派卡因的问世弥补了布比卡因的不足,使得颈丛阻滞麻醉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9.
袁荷梅  唐郁文 《现代康复》1998,2(11):1280-1281
锁骨骨折在剖伤外科中经常遇到,因手术部位特殊.在麻醉方法选择上存有一定的争议,自1990年来我院采用颈丛神经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12-3813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4例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实施瑞芬太尼输注诱导,对照组患者实施异丙酚输注,对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Steward苏醒评分等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Steward苏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输注诱导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