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CT灌注成像(CTPI)和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中,超急性期有25例,急性期43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超急性期患者同时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结果:超急性期患者有23例CT灌注成像显示异常灌注,21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显示高信号,ADC呈低信号,而急性期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全部显示高信号。其中,23例异常灌注的感兴趣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峰值时间(TTP)在病灶中心、病灶周边上检测的三项数值分别为8.62±1.23m l/100g min,2.68±1.21m l/g,13.29±1.31s;39.18±3.12ml/100g min,9.56±1.68ml/g,11.89±1.74s。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CT灌注成像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够更快的诊断出超急性脑梗死疾病,从而提高患者早期治疗的时间窗,为临床溶栓及取栓提供有力依据,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支持在医学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术前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差异。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分期诊断准确率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浅肌层和深肌层浸润准确率、灵敏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和肌层浸润程度等方面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相似文献   

3.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造成的后果及预后也不同,急性脊髓损伤病情发展迅速且较为严重。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的信号变化对于临床评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通过测量水分子的扩散运动,从微观上反映脊髓的损伤情况,不仅能早期及时地判断出急性脊髓损伤,而且能定量分析白质纤维束损伤的严重程度,为临床对这类患者的干预提供一定的价值信息。本文简要介绍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早发现和早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磁共振血管成像以无创、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而在颈动脉狭窄评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就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TOF-MRA)、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RA,CE-MRA)、四维相位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four dimensional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4D-Flow-MRA)、零回波时间动脉自旋标记血管成像(zero echo time arterial spin labeling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zTE-ASL-MRA)、黑血成像技术(black blood,BB)和磁共振同时非增强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成像(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 imaging,SNAP)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以及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应用在结直肠癌手术以后局部复发治疗当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44例,患者手术以后对其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复发组,存在20例患者,对照组为非复发组,存在24例患者。为患者选择磁共振以及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调查患者结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状况,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信号强度(SI)、表观扩散系数(ADC)、噪声比(CNB)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检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优于磁共振,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的SIS值、ADC值和CNB值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对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治疗的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优于单纯磁共振检验,是一种安全、简单、独创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因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成像、多参数功能成像等优点,逐渐成为运用影像学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检查方法。随着MRI成像技术的不断成熟,多种成像方法如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扩散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T2 mapping技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现将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癌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的诊断效果。结果 15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中,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43例,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共检出乳腺癌41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检查的灵敏度为93.02%(40/43)、特异度为99.12%(112/113)、准确度为97.44%(152/156)、阳性预测值为97.56%(40/41)、阴性预测值为97.39%(112/115)。kappa检验显示: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35,P=0.000);乳腺癌患者的形态不规则形、边缘毛刺、内部强化不均匀、环形强化占比与速率常数、容量转移常数高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能够有效诊断出乳腺癌,且乳腺...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52-1453
观察分析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ASL)在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运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以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及缺血半暗袋面积。三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提示,DWI和ASL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ASL与MRI阳性检出率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缺血半暗带面积,DWI和ASL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均可用于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但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病灶的血流灌注提示方面的应用价值更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应用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57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均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后行关节镜检查,以此为"金标准",观察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准确率(98.25%)略低于关节镜(100.00%),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中,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诊断价值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3例ACI患者临床资料.93例ACI患者均采用DWI、MRA检查.计算DWI、MRA单项及联合诊断ACI结果.结果:93例ACI患者中D...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胎盘植入诊断时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0月,选择我院63例手术确诊胎盘植入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超声和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结果没有差别(P>0.05),高于彩色超声(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在胎盘植入诊断时准确率高,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最常见的中枢源性运动障碍疾病之一,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改变目前尚不清楚。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揭示其病理生理改变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特发性震颤患者尸检率低,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为代表的无创检查方法已成为研究其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手段。本文将从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包括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 MRI)3个方面综述特发性震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保留4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全部患者均已被确诊。通过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对患者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患者的确诊结果进行对比,从而确认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有效性。结果:通过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检出患者的平均射血分数为(55.3±13.9)%、每搏输出量为(56.5±4.4)m L,心输出量为每分钟(3.7±1.3)L。结论: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有着十分理想的效果,不仅可以很好地检查患者的心脏情况,还可以有效为患者确诊,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孙祥茹  王效春  张辉  谭艳 《磁共振成像》2021,12(1):70-72,84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被认为是正常老龄化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以及其他类型痴呆的中间状态。给予MCI患者积极的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并减缓MCI向AD的转变。因此,寻找MCI诊断和进展监测的敏感影像标记物是非常必要的。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能够通过描述脑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来检测微观结构的变化,可以为MCI的病理机制研究和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重要的信息。近年来,新型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MCI的研究提供了额外的价值。作者对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自由水扩散磁共振成像(free-water 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W diffusion MRI)、神经突方向离散度和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NODDI)技术在MCI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3.0T磁共振多参数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10月,研究人员收集我院诊治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开展3.0T磁共振多参数成像诊断,所得结果与手术大体病理或穿刺标本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的双参数MRI(T2WI+DWI)、扩散峰度成像(DK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 V I M-D W I)单独诊断以及3.0T磁共振多参数成像联合诊断分析,可以得到诊断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更高。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采用3.0T磁共振多参数成像诊断有很高的精准诊断率,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可以发现外周带前列腺癌的有效诊断率比移行带前列腺癌更高。此诊断方式适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推广,大面积使用可以提高3.0T磁共振多参数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腕关节不稳定患者应用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疑似腕关节不稳定患者(后经临床确诊66例阳性、30例阴性)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行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单一磁共振成像检查、X线检查以及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总检出率均高于单一磁共振成像检查、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磁共振成像检查、X线检查相比较,对腕关节不稳定患者应用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提高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62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且均选用磁共振成像技术与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划分为两个小组,前者设定为对照组,后者设定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成像时间、成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成像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Ⅰ级图像率更高,Ⅲ级图像率更低(P<0.05);两组Ⅱ级图像率无差异(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磁共振成像技术,成像时间更短,成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行为非认知功能能力的减低为主要症状。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多种序列的逐渐成熟,多模态MRI诊断在AD早期诊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者就磁共振成像中结构性磁共振(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 MRI)、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和定量磁敏感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RI,f MRI)在A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WB-DWI)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似恶性肿瘤患者36例及1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并于1周内对可疑部位行常规MRI检查(胸部病变加做CT),必要时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快速成像(FLASH)技术在肺癌检查中的成像质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8例肺癌患者分别行磁共振成像常规SE序列T1WI成像及快速成像序列T1WI成像。分析成像的伪影,肺癌形态、大小及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淋巴结肿大情况,病变的信号特点。结果 FLASH序列T1WI成像呼吸伪影低于常规SE序列T1WI成像,血管搏动伪影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LASH序列成像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均可清晰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及邻近组织结构关系。结论磁共振FLASH成像技术的时间短、无伪影,可作为肺癌检查首选的快速成像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