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电刺激组及综合组各40例。3组均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刺治疗,电刺激组加用电刺激治疗,综合组联合以上两种方法治疗。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进行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及2周后,3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且各时间点综合组评分更低于针刺组及电刺激组(P〈0.01),针刺组与电刺激组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及2周后,3组吞咽困难亚量表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上升趋势(P〈0.01),且各时间点综合组评分更高于针刺组及电刺激组(P〈0.01),针刺组与电刺激组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3组临床疗效比较,综合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针刺组及电刺激组(P〈0.01),针刺组与电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低频电刺激法明显提高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
电针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电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7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加用电针刺治疗,治疗前后以洼田试验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30 d后洼田试验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疗效更明显.结论 电针刺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针刺结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康复组(65例)与对照组(60例),2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康复组还给予针刺、生物电反馈、功能恢复训练和心理治疗。结果:临床疗效评定显示康复组的吞咽障碍及VFS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联合采用高压氧(HBO)、康复训练及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早期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80例脑卒中早期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HBO组)、针刺组、康复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HBO组同时辅以高压氧干预,针刺组辅以针刺天突等穴位,康复训练组辅以吞咽功能训练及德国菲兹曼Vocastim-master吞咽语言治疗仪,联合治疗组则给予HBO、针刺、吞咽功能训练及德国菲兹曼Vocastim-master吞咽语言治疗仪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0 d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ideo 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结果各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各组患者吞咽功能疗效存在组间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康复训练组>针刺组>HBO组。结论 HBO联合康复训练和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早期吞咽障碍具有协同效应,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患者吞咽障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奇  王翔  范亚蓓 《中国康复》2009,24(1):35-35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颅脑损伤后致吞咽障碍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评定,摄食-吞咽功能障碍(VGF)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2组饮水试验评定及VGF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接受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及吞咽训练,观察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5d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7.
姚萍  张玲  孙静  周莹 《中国康复》2011,26(3):211-212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按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口面肌群、声带、咀嚼及吞咽功能训练,感觉刺激等。观察组增加吞咽障碍训练仪(低频电)和经颅磁刺激(TMS)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洼田饮水试验≥3分的患者,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结合低频电及TMS治疗可显著改善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MES组和反馈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训练、NMES组加用NMES治疗,反馈组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3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NMES组、反馈组更优于对照组(均P〈0.05),反馈组更优于NMES组(P〈0.05)。3组临床疗效比较,反馈组总有效率更高于NMES组及对照组(均P〈0.05),NMES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效果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相似文献   

9.
张阳 《山西护理杂志》2012,(10):2649-2650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康复护理,两组病人均接受针刺治疗,干预前后分别用洼田饮水实验分级评分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后的实验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护理及针刺结合常规护理均能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而针刺结合康复护理组疗效优于针刺结合常规护理组,康复护理在提高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吞咽障碍诊断系统早期评估和个体化吞咽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所有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康复治疗,观察组根据吞咽障碍诊断系统评估结果采用个体化综合吞咽治疗,连续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比较2组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记录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分级显示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SS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SSA和SWAL-QO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 (均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吞咽障碍诊断系统早期评估下个体化的综合吞咽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7例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2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基础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再给予tDCS阳极交替刺激双侧口咽部皮层感觉区域,对照组以tDCS阳极假刺激同一区域。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电视荧光透视检查(VFSS)及渗透-误吸指数(PAS)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2组SSA评分各阶段较组内治疗前的同一阶段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咽期、误吸情况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PAS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双侧口咽部感觉皮层能更好地改善吞咽功能,对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朱勤贤  周湘明 《中国康复》2019,34(11):563-566
目的:探讨分析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2组患者训练前后评估Fugl-Meyer评定量表运动功能部分(FMA)、Barthel指数(BI)、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功能步行分级(FAC)、站立走计时测试(TUG)。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FMA、BI、BBS、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1),并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2组TUG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时间更少(P<0.01)。结论: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3.
徐卫华  赵彦  王鸿  王家祥  孙强 《中国康复》2016,31(5):365-367
目的:在超短波和温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等速训练对早中期髌骨软骨病患者进行康复的效果。方法:将58例早中期髌骨软骨病单膝自愿患者随机分成等速组30例和常规组28例。2组均采用超短波、温针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等速组用等速测力仪器进行康复训练,常规组进行常规的运动疗法康复;检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腿围度和角速度为60°/s时等速肌力测试峰力矩等指标,同时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膝屈伸肌PT、伸肌PT患/健侧比值及患侧PT屈/伸比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同时等速组在患膝伸肌PT和伸肌PT患/健侧比值上较常规组提高更显著(P0.05)。2组患膝大腿腿围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等速组更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等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等速训练在早中期髌骨软骨病的康复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头针治疗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测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后早期行头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 5 7例分为早治组 32例和晚治组 2 5例 ,分别于偏瘫后第 3~ 14天和第 31~ 6 4天进行药物和头针治疗。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积分评定法评测 2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 2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Fugl 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治疗后 2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 (P <0 .0 1) ,早治组与晚治组比较 ,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更显著(P <0 .0 5 )。结论 :脑卒中偏瘫后早期配合头针治疗可明显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互动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普针组30例、治疗组30例.各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处理、吞咽功能训练,普针组患者另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取额中线、廉泉、夹廉泉加用互动式针刺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和6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患者吞咽功能,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有所改善,能有效缩短BAEP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潜伏期(P<0.05),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更加显著(P<0.01).结论:互动式针刺法可能通过促进大脑皮质功能及脑干的吞咽反射恢复而发挥其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和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表面肌电分析(记录sEMG最大波幅)、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0d后,2组患者的sEMG最大波幅、VFSS总评分及咽期VFS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配合康复治疗技术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病程〈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40例,按急性期常规处理的同时均进行促通技术为主的治疗方法,A组并增加分期针刺疗法。治疗前及治疗2月后以Fugl—Meyer运动功能指数(FMA)和脑卒中病损评估法(SIAS)评定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FMA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A组优于B组(P〈0.01)。SI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A组显著提高(P〈0.01),B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分期针刺配合促通技术可以显著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介入针刺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55例患者按照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80例(急性期26例,恢复期54例)和观察组75例(急性期21例,恢复期54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接受针刺治疗。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以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障碍中医评价量表分别评价两组的总疗效和不同时期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根据洼田饮水试验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8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急性期有效率90.48%,恢复期有效率88.89%,急性期疗效明显优于恢复期(P<0.01)。以吞咽障碍中医评价量表评价,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观察组总有效率74.67%,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中急性期有效率90.48%,恢复期有效率68.52%,急性期疗效显著优于恢复期(P<0.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且早期介入优于恢复期介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渐进式呼吸功能训练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3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康复组,各17例,常规组仅给予常规药物及针灸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渐进式呼吸功能训练4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2、4个月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评定运动能力、改良Barthe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高频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疗效,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