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何银华  李飞 《检验医学》2011,26(3):163-165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EG)的变化。方法采用TEG血栓弹力图仪对120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进行了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在明显的血液高凝状态,治疗后恢复期TEG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 TEG可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凝固性异常的诊断,指导与监测药物治疗和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评价2种方法在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状况中的共性和差异性。方法选择10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TEG检测,并同时与常规凝血试验做同步测定。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反应时间(R值)和凝血酶形成时间(K值)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指标偏低,且TEG检测的多项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存在相关性。TEG参数中R值和K值与PT-国际标准化比率(PT-INR)呈正相关,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呈负相关。α角和血栓最大弹力度(MA值)与PT-INR呈负相关,与FIB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TEG检测参数不仅能较全面地反映体内的凝血变化过程,而且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常规凝血试验指标间的水平存在相关性,与常规凝血试验同时检测,可起到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监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莘县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19年12月确诊的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查体的体检者90例最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栓弹力图(TEG)、 血常规和常规凝血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TEG水平中的R值和K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各项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相关性。方法选择1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轻度组44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27例,同期入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a角)、血凝块最大强度或硬度(MA)、凝血综合指数(Cl)]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进行TEG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的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TEG参数中R值和K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a角、MA、DD、FI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TEG参数中R值、K值、a角、MA、DD、FIB值差异有显著性。R值、K值与PT、APTT呈正相关,与DD、FIB呈负相关,a角、MA值、Cl与PT、APTT呈负相关,与DD、FIB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血栓弹力图各项参数与凝血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检查有利于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TEG的动态监测具有检测简便、快速、敏感、重复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疗效的监测作用.方法 对60例口服阿司匹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光学法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 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抵抗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6).结论 血栓弹力图检测对服用阿司匹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药物疗效有较高临床价值,可用于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病死率很高。研究表明,慢性心衰患者多存在高凝状态,发生血栓及栓塞的危险性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且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相关。血栓弹力图(TEG)是应用TEG仪描记血液凝固过程而形成的图形,广泛应用于凝血功能检测,是检测血液高凝状态、低凝状态等的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逐渐成为临床上常用的监测凝血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栓弹力图(TEG)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20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接收,其中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分别有105例和95例;所选患者均接受TEG检测,并对比正常对照组(n=100)。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前,脑梗阻组K值及R值降低明显,而LY30、MA值、CI值、G值提高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K值及R值方面,治疗前,脑出血组提高明显,而LY30、MA值、CI值、G值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脑梗死组患者K值、R值提高显著;而LY30、α角、CI值及G值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治疗前,在K至及R值方面,治疗后降低明显,在LY30、α值、CI值及C值方面,治疗后提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及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以充分反映患者血液凝固性异常状况,为预后评估及药物指导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血栓弹力图(TEG)各项指标与出血性转化(H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未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分为HT组与非HT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TEG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71例,HT组11例。HT组大面积脑梗死、心源性栓塞比例均高于非H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综合指数(CI值)低于非H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面积脑梗死(OR=13.172,95%CI:1.414~122.671)、CI值(OR=0.554,95%CI:0.321~0.956)与HT独立相关(P0.05)。结论 CI值与急性脑梗死后HT的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具有预测HT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蒙古族血栓病所致脑梗死患者年龄分布情况及血栓弹力图(TEG)与凝血四项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98例蒙古族血栓病所致脑梗死患者的年龄分布及TEG、常规凝血四项和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的结果,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298例蒙古族血栓病所致脑梗死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1-70岁,占比最高,为38.3%,其次为51-60岁,占26.8%。TEG检测的R时间与PT、APTT呈线性相关(r=0.186,r=0.152),TEG测出的K值、MA值、α-Angle与Fib呈明显的线性相关(r=-0.364,r=0.616,r=0.359),TEG测出的K值、MA值、α-Angle与P1t呈明显的线性相关(r=0.318,r=0.519,r=0.301);TEG检测的R时间与PT、APTT的Kappa值分别为0.252(P<0.001)和0.336(P<0.001);K值、MA值、α-Angle和Fib的Kappa值分别为0.265(P<0.001)、0.289(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IEG)监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20年1月20日~3月1日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将患者分为轻症组(轻型、普通型)和重症组(重型、危重型).比较2组患者血栓弹力图(TIEG),Plt及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测指标,分析患者凝血特征.结果 共纳入病例66例,其中重症组33...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的空腹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正常血糖组、高血糖 A 组和高血糖 B 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第7 天和第14 天,对神经系统缺损进行评分,并观察血糖、年龄、既往病史积分、并发病积分和临床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越高,其并发病和神经系统缺损评分也越高,其临床疗效也越差。结论 高血糖增加急性脑梗死神经系统损伤和并发病,降糖疗法可能会有力地加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而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糖是预防脑梗死的有力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血管血液力学 (CVHD)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61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在发病1w内进行CVHD检测 ,分析各检测指标的特征 ,并与正常男性70岁年龄组的指标作对照。结果全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CVHD的测定值与正常男性70岁年龄组CVHD测定值比较 ,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和舒张压临界压的差值均有明显降低(P<0.01) ,而脉搏波速、外周阻力、特异性阻抗以及临界压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病1w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变。CVHD检测能较敏感地反映脑梗死、脑血管供血不足或预警进一步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和血栓调节蛋白的含量变化,及其在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30例脑梗死患者4、0例其他疾病对照组和6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脂联素和血栓调节蛋白含量。结果(1)脑梗死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较两对照组显著升高,脂联素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和血栓调节蛋白含量变化与梗死灶大小关系密切。结论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和血栓调节蛋白含量变化有助于判断病灶大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5例脑梗死患者、32例其他疾病对照组和3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清bFGF含量。结果 (1)脑梗死患者血清bFGF含量较两组对照组显著升高。(2)脑梗死患者血清bFGF含量变化与梗死灶大小关系密切,而与血脂水平及高血压关系不密切。结论 (1)监测脑梗死患者血清bFGF含量变化有助于判断病灶大小。(2)外源性bFGF治疗对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和P-选择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65例脑梗死患者,45例脑出血患者及40例正常人的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患者及正常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sE-和sP-选择素水平分别与IL-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sP-选择素水平还与TN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增高反映脑梗死急性期E-和P-选择素可能在TNF和IL-6的刺激下,参与脑梗死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Hcy、EGF、VEGF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住院最近无新发脑梗死患者30例为对照组。入院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经CT或MRt测量脑梗死体积,分为大、中、小梗死三组,同时测定被检者血Hcy、EGF、VEGF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Hcy、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大、中、小梗死三组血Hcy、EGF、VEGF浓度两两比较均有差异。结论:Hcy、EGF、vEGF联合检测在判断急性脑梗死的损伤程度和预后有较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心衰血压调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心衰血压调控的标准及方法。方法收集100例发病在24h内的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Ⅳ级)的患者资料,并随机分为硝普钠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在入院时均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CD检查。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血压增高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CD改变以及心衰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心功能Ⅱ级患者血压控制对心衰有益,但却严重影响脑血流灌注。与对照组相比脑血流动力学受损明显。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经合理控制血压,心功能改善后脑血流灌注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心衰合理调控血压,无论对心功能的改善抑或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系统临床症状的好转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和P-选择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65例脑梗死患者,45例脑出血患者及40正常人的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检测结果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与白介素水平的对比分析。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患者及正常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sE-和sP-选择素水平分别与IL-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sP-选择素水乎还与TN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增高反映脑梗死急性期E-和P-选择素可能在TNF和IL-6的刺激下,参与脑梗死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9.
TCD对腔隙性脑梗死早期脑血流动力学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对210例经CT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测,并将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TCD检测结果显示193例脑血流异常,异常率达91.9l%。CT显示病灶位于颈内动脉供血区者,TCD则显示65.7%的病例该病灶区供血血管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结论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在腔隙性脑梗死发病中起重要作用,TCD检测可反映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这种脑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