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椎旁神经阻滞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PVP治疗,观察组采用PVP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在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的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估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关节功能。结果 2组患者术前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2组患者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 0. 05),且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前,2组患者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2组患者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 0. 05),且观察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PVP联合椎旁神经阻滞可明显减轻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老年患者54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和皮损区皮内注射治疗每星期一次,治疗1个月,并从治疗开始时口服普瑞巴林300 mg/d,bid直至第10周,低剂量组采用相同的神经阻滞疗法并从治疗开始时口服普瑞巴林150 mg/d,bid直至第10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uality of sleep,QS)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10w,VAS和Q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治疗后第5w和第4w开始VAS评分和QS评分分别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0周,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普瑞巴林300 mg/d联合神经阻滞可迅速缓解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改善睡眠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枕神经阻滞在颈源性头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超声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探操作行患侧枕神经阻滞,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枕神经阻滞: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持续2周。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治疗1周和1个月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超声组入路的实际穿刺深度和穿刺时间缩短,感觉阻滞增高,穿刺成功率增高,患者满意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和1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较治疗后1周亦下降,但超声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枕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盲探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疼痛区域皮内注射对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140例胸背部带状疱疹合并后遗性神经痛患者的诊疗情况,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皮内注射地塞米松+神经阻滞,并给予加巴喷丁口服治疗;观察组实施皮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神经阻滞,并给予加巴喷丁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2组患者于首次皮内注射后应用曲马多缓释片治疗(100 mg),每12 h服1次,根据疼痛情况调整用药,最长服用1周后停止。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曲马多缓释片用药量、治疗前后睡眠质量(Q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 57%)显著优于对照组(75. 71%)(P 0. 05);2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曲马多缓释片用药量为(698. 50±96. 50) m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 289. 50±169. 50) mg(P 0. 05);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复方倍他米松疼痛区域皮内注射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其治疗效果优于应用地塞米松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45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阻滞法。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PSQ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第2、3、4周,2组患者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效果好,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调神止痛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疼痛(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70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予以调神止痛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GQOL-74评分)、负性情绪(HAMD、HAMA评分)及治疗前和治疗1 d、1个月V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 d及1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GQOL-74评分、HAMD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QOL-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止痛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PHN患者,可有效强化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在数字血管减影机(DSA)介导下采用射频热凝去神经支配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 选取确诊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去神经支配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去神经支配组患者采用经皮射频热凝腰椎小关节去神经支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向腰椎小关节腔及内侧支注射含倍他米松及利多卡因的混合液。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0min、1d、1周、1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并于治疗后1周、1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Schober指数;同时对2组患者治疗结束半年时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对比。结果 去神经支配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30min、1d、1周、1个月时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6个月时的VAS评分又接近治疗前水平。去神经支配组治疗结束后1周和6周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结束后1个月、6个月时去神经支配组的Schober指数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和P〈0.01);而且去神经支配组治疗后6个月时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均无一例出现神经根损伤及背部局部皮肤感觉功能缺失等副反应。结论 在DSA介导下采用射频热凝去神经支配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具有安全、微创、有效、简便、长期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程序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序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能。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为药物治疗+局部浸润阻滞:B组30例,为药物治疗+局部浸润阻滞+区域神经干阻滞。口服药物为可塞风8mg,每日1次,曲马多100mg,每日2次,加巴喷定200mg,每日3次。局部浸润阻滞为局部浸润应用0.25%左旋布比卡因2mL/点。每周2次,2周内局麻药加复方倍他米松5mg注射1次。区域神经干阻滞为相应的疼痛区域神经干阻滞,如硬膜外腔阻滞,颈丛神经、肋间神经、椎旁神经阻滞,脊神经后内支、三叉神经分支、枕大及枕小神经等。神经干阻滞2次为1个疗程,相隔3d。治疗期间,对身体虚弱者可留院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如输入丙种球蛋白、白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类等。结果:1个月后全部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A和B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11±1.47和2.23±1.53,与治疗前比较疼痛明显减轻,(P〈0.01),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各组睡眠评分明显提高(P〈0.01),饮食评分也明显升高(P〈0.01),患者满意度80%。结论:两种程序方法均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药物治疗+局部浸润阻滞+区域神经干阻滞组止痛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奥卡西平联合神经阻滞是否可以提高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奥卡西平治疗组(O组)、神经阻滞组(B组)和奥卡西平联合神经阻滞组(OB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的疼痛分值以及睡眠、生活质量、MPQ总评分、患者自我评价等指标,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O组患者口服奥卡西平起效缓慢,但能有效缓解疼痛,治疗后第4周与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治疗后第1、2、4周疼痛缓解效果与O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治疗后第4周与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OB组奥卡西平联合神经阻滞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与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OB组较其他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患者评价显示OB组较其他两组总体效果更让人满意(P<0.05).3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其中O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最多;OB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最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且安全;其疗效优于单独服药和单独神经阻滞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野木瓜风池穴注射联合傍刺法治疗枕大神经痛的近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枕大神经痛,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傍刺法治疗,观察组行野木瓜风池穴注射联合傍刺法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记录治疗前(T0)、治疗1个疗程(T1)、治疗2个疗程(T2)、治疗3个疗程(T3)、治疗后1个月(T4)及治疗后6个月(T5)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s,VAS)、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浓度变化,计算T0、T5时偏头痛指数(Migraine headache index,MHI),观察T5时治疗有效率及病情复发率,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1~T5时VAS评分、SP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本组T0时比较,两组T1~T5时VAS评分、SP浓度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5时MH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本组T0时比较,两组T5时MH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对照组、观察组T5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 50%(29/40)、90. 00%(36/40),病情复发率分别为32. 50%(13/40)、12. 50%(5/4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野木瓜风池穴注射联合傍刺法治疗枕大神经痛近远期临床疗效均较好,可明显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脉络宁复合液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颈、胸、腰段PHN病人为研究对象,单盲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脉络宁复合液硬膜外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脉络宁复合液后支神经阻滞。两组病人每周治疗一次,疗程6周,3个月后随访。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估,VAS加权值VAS-WV作为疼痛治疗有效率指标,评定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病人VA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AMD评分两组病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脉络宁复合液治疗PHN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硬膜外神经阻滞效果更好,明显优于后支神经阻滞。对不适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亦可选择脉络宁复合液进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筋膜线理论为依据,本着解剖与功能的整体观,探讨冲击波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肱骨外上髁局部)进行冲击波治疗,观察组采用肌筋膜经线理论(沿臂表浅线)进行冲击波治疗。每3天1次治疗,共治疗5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3、6个月对2组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评分(DASH)及肱骨外上髁压痛阈值(PPT)评价。结果:治疗后1周、1、3、6个月,2组在VAS及DASH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及DASH评分均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在治疗后1周PPT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在治疗后1、3、6个月PPT明显提高(均P0.05),尤以观察组提高更显著(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VAS、DASH评分及PPT较前轻度反弹,而观察组相对稳定。结论:以肌筋膜经线理论为依据,沿臂表浅线进行冲击波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肱骨外上髁局部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前侧间隙置管连续阻滞联合腰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腔前侧间隙置管连续阻滞治疗,观察组给予硬膜外腔前侧间隙置管连续阻滞联合腰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2组不同时点数字分级法(NRS)评分(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改良Macnab评定结果(术后1、3个月)、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功能评价表(M-JOA)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以及血清白介素-1(IL-1)与白介素-6(IL-6)水平(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结果2组术前及术后1周NR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Macnab评定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M-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血清IL-1、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硬膜外腔前侧间隙置管连续阻滞联合腰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安全、有效,可降低血清IL-1、IL-6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抗病毒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9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神经阻滞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单纯抗病毒药物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定疼痛程度及统计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1周及4周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1周及4周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9%)优于对照组(80.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抗病毒治疗早期带状疱疹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纯口服普瑞巴林和联合神经阻滞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 60例病程超过6个月的PHN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A组口服普瑞巴林;B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行神经阻滞(三叉神经、肋间神经、椎旁阻滞或腰丛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7周、8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第4、5、6项)。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50%和>30%的人数,以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8周VAS和睡眠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B组患者在治疗后3 d VAS及睡眠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B组患者疼痛缓解>50%的人数和疼痛缓解>30%的人数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口服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起效快、止痛作用强,无严重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浓度大容量与常规浓度剂量的利多卡因混合镇痛液在颈源性头痛神经阻滞治疗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用符合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的108例患者,分为2组各54例。治疗组以0.1%利多卡因60~80mL加得宝松0.5rnL、甲钴胺1mg。对照组以0.5%利多卡因40mL加得宝松0.5mL、甲钴胺1mg分别行枕神经、Q横突、颈部竖棘痛点阻滞,注射镇痛液3~5mL。每周1次,4次为一个疗程。评价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2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的头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低浓度大容量利多卡因用于颈源性头痛的神经阻滞是一种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放射式体外冲击波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门诊足底筋膜炎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组(S组)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组(U组)各20例。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断疼痛程度。采用足功能指数量表(FFI)评估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周足部疼痛及功能变化,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2、4、8周V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且U组治疗第1、2、4周VAS评分较S组下降明显(P<0.05);U组治疗第1、2、4、8周后FFI总分、活动受限评分较S组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第2、4周后FFI疼痛评分较S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第4、8周后FFI残疾评分较S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未出现出血、感染、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有效治疗足底筋膜炎,且在治疗8周内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疗效优于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发病1~2周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抗病毒药物治疗组(A组)和神经阻滞联合抗病毒药物组(B组),每组32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1周评估一次,随诊12周,了解患者睡眠、疼痛情况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及皮损区局部浸润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带状疱疹愈合后,疼痛时间持续超过3个月的患者57例,皮损部位分别在头面部、胸背部、上下肢及骶部。采用神经阻滞、皮损区局部浸润联合药物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1~4周VAS评分及Q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显效率87.7%,总有效率100%。结论以神经阻滞和皮损区局部浸润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能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且副作用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痛点阻滞法,研究组应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的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远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者,在痛点阻滞治疗基础上,辅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可进一步增强镇痛效果,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近期、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