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近 7年来北京西部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 1996 01 01/2002 12 3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梗死部位、每年的患患者数以及 1年中各月份的患者数量等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共有 1 778例,男 1 483例,女 295例. 60~ 80岁为急性心肌梗死多发年龄,占全部病例的 58.27%; 40岁以下病例占 3.26%.女性从 50岁以后发患者数迅速增加,各年龄段男性病例数都远高于女性.病死率随增龄增加, 8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最高为 24.44%.梗死部位以左室前部心肌梗死为主,占 42.69%,后壁最少仅 2.76%. 7年来,每年发患者数都在增加, 2002年比 1996年增加 116%,病死率从 17.47%降到 10.31%.将所有病例按 2个月为 1个单位分组,在 3,4月份和 11,12月份发患者数最高,而其他月份较少.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于老年,男性远多于女性,并且病死率随增龄而增加. 7年来发病率增加,病死率降低 ,急性心肌梗死高发于秋冬或冬春交替时节.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二级预防与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2.
陶芳  孙胜玫 《急诊医学》1995,4(2):93-95
连续住院年龄在65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119例患者中,55例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统计结果表明,老年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46%,发生率随增龄明显增加(P〈0.01),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多见于单部位梗死范围小者(P〈0.05),急性期死因与突发的致死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
据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肺结核患病率为523/10万,全国约有600万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在肺结核中估计3%患骨关节结核,目前在我国特别是我区本病仍是常见病,好发年龄21-40岁,占51.49%,10岁以下的占8.91%,40岁以上占18.81%,以青壮年居多,国内报导女性略多于男性,但本组男性比例占60.40%。  相似文献   

4.
连续住院年龄在65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119例患者中,55例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统计结果表明,老年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46%。发生率随增龄明显增加(P<0.01);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多见于单部位梗死范围小者(P<0.05);急性期死因与突发的致死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P<0.05)。  相似文献   

5.
304例急性心肌梗死之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病例特点,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对我院1992年至2001年收治住院的304例患者,进行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比较分析,比较各年龄段病死率、男女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梗塞部位,分析死亡原因、死亡时间。结果:随年龄增高,AMI病死率增加;女性病死率高于男性;死亡病例组危险因素中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及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明显高于存活病例组;前下壁、前侧壁心肌梗死病死率最高;住院一周内病死率最高。结论:高龄,前下壁或前侧壁梗死,OMI或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是AMI死亡病例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右心室(右室)梗死是心肌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在诊断和治疗上有许多不同于左室梗死之处,临床上有时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将我院2000~2002年收治的18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筛选,共发现11例门诊(急诊)收入院的误诊或漏诊的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占6.04%,旨在探讨、分析临床上急性右室心肌梗死误诊、漏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心肌梗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死率最高。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技术不断提高发展,基层医院对心肌梗死的治疗护理有了很大的进步,年病死率:2001年、2002年、2003年分别是11.1%、5.8%、3.5%病死率逐年降低。现将心肌梗死患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择2003-11/2004-06在北京同仁医院住院的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6例,年龄18-75岁,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6例。患者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前签署同意书。患者入院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后,即开始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μg(kg&;#183;d)进行干细胞动员,6d后进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进一步纯化后经球囊导管输入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内。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 结果:心肌梗死患者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经单光子断层发射扫描和正电子断层发射扫描等检查证实,6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梗死面积平均下降42.7%;其中2例患者治疗后6个月,梗死面积下降68%,另外4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梗死面积下降31.5%。②治疗后3个月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由平均35.6%增加到50.8%,增加了15.2%。③移植手术过程中患者无不适,术后随访观察过程中无异常发现。 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动员后,再分离纯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减小梗死面积,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再发性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再梗死)是临床上一类特殊类型的心肌梗死,与初发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肌梗死)比较,再梗死的并发症、病死率明显高于初梗死。因此,应加强初梗死的预防,减少再梗死的发生。1资料和方法我院近10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148例,其中再梗死组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4±5)岁。初梗死组123例,男性73例,女性51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60±8)岁。本文主要从再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病死率等方面与初梗死进行对比分析。2结果再梗死组与初梗死组比较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别。两组比较,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顾申红  林云 《临床荟萃》2006,21(21):1557-1558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发病率为3%~29%.常提示心肌大面积梗死、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以及高病死率。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高危人群,给予相应对策,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