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的52例(56眼)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等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随访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房角均较术前增宽视野范围扩大;术后视力提高36眼,视力未改变18眼,视力下降2眼;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50眼,6眼需局部降眼压治疗;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3例(57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围术期及出院时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和临床指导,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随诊1个月.结果:术前所有患者药物治疗眼压降至正常值或联合3~4类降眼压药物治疗72~96 h,术中配合严密,术后并发症少.随访期间观察眼压均在正常值范围,22例(23眼)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较术后1周提高2~3行.结论: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较好,加强围术期管理,优化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流程,可为手术成功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刘哲 《临床医学》2014,(5):101-102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用于晚期青光眼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晚期青光眼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眼压、视力情况及视野范围。结果术后平均眼压明显低于术前,有效率为100%。视野无缺失51例,其中8例术后视野范围较术前有所扩大;仅7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经药物治疗后均得以纠正。结论小梁切除术可以达到遏制视功能丧失的目的,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金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44-4744
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31眼)眼压控制不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观察视力、眼压、并发症和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提高者20眼,视力不变9眼,视力下降2眼。术后不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21 mm Hg者19眼,需局部用药方可控制者10眼。结论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及时进行小梁切除术是安全的,能挽救患者的视功能,但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手术技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难治性青光眼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6例 4 2眼的难治性青光眼 ,在表面麻醉加球结膜下麻醉后采用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和可松解缝线的缝合等一系列方法进行治疗 ,术后对视力、视野、前房、眼压、滤过泡形态进行观察 ,总结分析疗效。结果 :36例 4 2眼术后都经半年以上的随访 ,术前平均眼压 (32 6± 4 9)mmHg,术后 (14 9± 3 0 )mmHg,下降率为 5 4 3% ,手术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其中 33例 39眼术后未用降压药 ,眼压控制在 8~2 1mmHg之间 ,2例 2眼局部用一种抗青光眼眼药水 ,眼压控制在 2 1mmHg以下 ,一例近绝对期青光眼 ,术后眼压未能控制在2 1mmHg以下 ,因患者无明显不适未作进一步处理。术后视力无改变的 32例 38眼 ,1例 1眼因眼底出血 ,经治疗视力不稳定 ,3例 3眼因原有的晶体混浊加重而引起视力下降 ,4 2眼中Ⅰ型滤过泡 2 9眼 ,Ⅱ型滤过泡 12眼 ,Ⅲ型滤过泡 1眼 ,功能性滤过泡占 97 6 %。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术式简单、安全、效果好、易掌握 ,是难治性青光眼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3例(57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围术期及出院时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和临床指导,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随诊1个月。结果:术前所有患者药物治疗眼压降至正常值或联合3~4类降眼压药物治疗72~96h。术中配合严密,术后并发症少。随访期间观察眼压均在正常值范围,22例(23眼)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较术后1周提高2~3行。结论: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较好,加强围术期管理,优化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流程,可为手术成功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联合前房注射康柏西普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该院行玻璃体腔联合前房注射康柏西普辅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12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玻璃体腔联合前房注射康柏西普,待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2~7d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2周后择期行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患者随访时间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注药后血管消退情况、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屈光介质混浊程度、术后并发症及能否行PRP。结果玻璃体腔联合前房注射康柏西普后2~7d12眼虹膜及房角血管消退,可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均下降(P0.05)。术后2眼(16.67%)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0眼(83.33%)视力无明显变化,无视力下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1周,11眼(91.70%)屈光介质恢复透明。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前房积血。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2周,11眼(91.70%)能行PRP。结论玻璃体腔联合前房注射康柏西普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为后续开展PRP创造了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 40例 ( 4 5眼 )开角型青光眼施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防止瘢痕形成 ,并对手术前后视力 ,眼压及手术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45眼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手术前后眼压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术后 6个月 ,有 5眼眼压升高 ,加用一种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即恢复正常。与术前需用 1~ 3种降眼压药物相比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0 0 1)。视力同术前或有提高。患者术后均无明显的前房炎症反应 ,浅前房以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手术不穿透前房 ,术后视力迅速恢复 ,手术并发症极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术后眼压较术前眼压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巩膜突可见不同程度的增宽〉180°范围,术后5眼周边前房深度〉1CT,17眼周边前房深度1~1/2CT,18眼1/z~1/3CT,1眼1/3~1/4CT。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恢复和改善视力,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50例(55眼)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治疗。结果:术后第1天前房全部形成。术后5眼发生浅前房,术眼经加压包扎,散瞳处理后前房恢复正常。术后视力提高者12眼,保持不变者38眼。出院时,55眼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随访1个月,仍在正常范围。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伟  蔚伟  张季瑾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2996-2997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45眼)持续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滤过泡、前房及眼压、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眼压控制≤21mmHg者35眼,需局部用药方可控制者8眼;术后视力提高25眼,术后视力不变11眼。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的青光眼应积极行小梁切除术。只要手术前后处理得当,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时机。方法:对13例(13只眼)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2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1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其中周边虹膜切除术5例,小梁切除术6例。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12只眼。结果:术后13只眼眼压正常,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后视力4.1~4.5者占46.15%,4.6~5.0者占38.46%。结论:及时应用药物控制眼压,尽早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可以提高视力和控制眼压;现代三联手术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膨胀期白内障手术是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明胶海绵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22眼)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明胶海绵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等,并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结果经6~12个月随访,术后视力19眼(86.4%)维持不变或提高。眼压由术前平均(45.06±11.20)mmHg降至末次随访平均(16.11±5.09)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1)。末次随访眼压≤21mmHg者17眼(77.3%),均为功能性滤过泡,术后前房变浅3眼,术后2~7dUBM检查睫状体脱离2眼。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明胶海绵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降低眼压,术后视力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是致盲率很高的常见病 ,较为成功的手术方法为小梁切除术。但手术易并发前房形成迟缓而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作者收集 1997年 10月至2 0 0 0年 8月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 5 8例 77眼中的2 0眼进行临床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 ,男 2 5例 (32眼 ) ,女 33例 (45眼 ) ,平均年龄 5 8(2 7~ 85 )岁 ,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32例 4 3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4例 2 0眼 ,开角型青光眼 2例 4眼 ,继发性青光眼 10例 10眼 ,既往无眼部手术史。术前均常规询问病史 ,检查视力、眼压、房角、视野等。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46眼)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果:所有患者住院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复查3个月~4年,视力、视野和屈光度稳定。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可有效控制视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应用生物羊膜联合丝裂霉素C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7例(27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生物羊膜联合丝裂霉素C的围术期护理要点。结果患者术程顺利,术后视力改善4眼(14.8%),视力降低2眼(7.4%),视力不变21眼(77.8%);并发症情况:浅前房4眼,低眼压3眼,均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痊愈出院;术后6~12个月随访,患者的中位眼压为12.3mmHg,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生物羊膜和丝裂霉素C可以减少疤痕的形成,提高滤过功能;而术后针对性的护理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对我院2009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31例(4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辅以丝裂霉素覆片敷疗及干扰素α-2b注射治疗。结果视力改善方面,13眼矫正视力上升,25眼视力未见恢复,3眼视力降低。眼压改善方面,31眼眼压正常,17眼用药后眼压正常,3眼眼压未正常。10眼在术后发生浅前房,3眼发生脉络膜脱离。9眼手术时发生前房积血,4眼术后早期出血。所有患者无虹膜新生血管。30眼术后滤过泡功能正常。术后均发生前房炎症,均经抗炎处置后缓解。小梁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75-4676
研究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80例(8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40眼),对照组单纯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与治疗前后平均视力、平均眼压指标。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2.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平均视力、平均眼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取得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非穿透性小梁联合小梁切开手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患者32例(32只眼)为A组,同期小梁切除术患者28例(28只眼)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眼压、滤过泡、视野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术后结膜滤过泡消失率和视野改变等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眼压:手术后1个月至5年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滤过泡:术后A、B组患者均形成明显的功能性滤过泡;(3)视野:两组视野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并发症:术后随访5年,B组并发白内障13只眼(46.4%),A组并发白内障4只眼(1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手术与小梁切除术均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与小梁切除术相比,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手术安全性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0.
周亚庄 《临床医学》2010,30(5):99-100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62眼)实施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等情况。结果除开角型青光眼晚期视神经萎缩外,其余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手术前后视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P0.05),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P0.05)。结论对于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