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将57例中风偏瘫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血瘀型组35例和痰瘀阻络型组22例,采用头针配合体针方法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分并比较。结果气虚血瘀型组临床基本痊愈2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6%;痰瘀阻络型组临床基本痊愈3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9%。两组比较,临床显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神志、语言和肢体运动功能,对痰瘀阻络型的临床显效率高于气虚血瘀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推拿及功能锻炼配合西医早期康复治疗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6例住院的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中风患者单纯用药物治疗,而治疗组中风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还采用头针、体针、推拿及功能锻炼等方法配合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头针与体针治疗脑卒中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张红星 《中国康复》2003,18(4):237-237
目的 :探讨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6 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 2组 ,分别采用头针与体针治疗 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头针组痊愈显效率 6 9 70 % ,总有效率 90 91% ,与体针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采用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治疗脑卒中与体针疗效相仿 ,但头针可以对患者肢体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 ,更有利于提高疗效和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4.
早期针刺、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头针、体针、推拿及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116例住院的中风偏瘫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1例和对照组 5 5例。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 ,早期采用头针、体针、推拿及运动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1.9%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6 3.6 %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9.93± 7.82 )分〕明显少于治疗前〔(2 2 .30±8.19)分 ,P<0 .0 1〕及对照组治疗后〔(13.0 4± 7.96 )分 ,P<0 .0 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应用头针、体针、推拿及运动治疗 ,能较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 ,预防残疾 ,降低致残率 ,减轻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5.
头针、体针、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中风6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汉贤  黄皖生  饶磊  周勇 《现代康复》1999,3(7):786-788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推拿及功能锻炼配合西医早期康复治疗中风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6例住院的中风患,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中风患单纯用药物治疗.而治疗组中风患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还采用头针、体针、推拿及功能锻炼等方法配合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救率(8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4%)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比较.均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头针与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187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07例与对照组8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再用中医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中风偏瘫应用中医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针刺及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住院的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采用头针、体针、推拿及运动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3.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9.93±7.82)分明显少于治疗前(22.30±8.19)分(P〈0.01)及对照组治疗后(13.04±7.96)分(P〈0.05)。结论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应用头针、体针、推拿及运动治疗,能较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预防残疾,降低致残率,减轻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体针疗法结合早期康复治疗中风后肢体瘫痪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肢体瘫痪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观察组采用头体针疗法结合早期康复.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头体针疗法结合早期康复治疗中风后肢体瘫痪可有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何云峰 《全科护理》2011,(7):582-583
[目的]观察头体针疗法结合早期康复治疗中风后肢体瘫痪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肢体瘫痪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观察组采用头体针疗法结合早期康复。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头体针疗法结合早期康复治疗中风后肢体瘫痪可有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头针与体针治疗脑卒中亚急性期吞咽障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头针与体针治疗脑卒中亚急柱期吞咽障碍的差别,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脑卒中亚急性期(15—40d内)患者78例按序平均分为头针(A)组、体针(B)组及单纯康复训练(C)组(对照组)。头针组采用针刺头针运动区及感觉区的下l/5区域。体针组采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等穴位。3组均予中西药物同等治疗及吞咽障碍基本康复训练。各组治疗前后均以吞咽障碍饮水试验功能评级、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或电视荧光吞咽功能评价。结果 A组治愈率35%(9/26),有效率58%(15/26),总有效率93%;B组治愈率3l%(8/26),有效率62%(16/26),总有效率93%;C组治愈率4%(1/26),有效率54%,总有效率58%;A、B组疗效均明显优于C组(对照组)(P&;lt;0.0l,X^2=9.7),误吸性肺部感染率A组23%和B组3l%低于C组87%(X^2=7.88,P&;lt;0.01);针刺引起的心血管性反应A组少于B组(X^2=4.17,P&;lt;0.05)。结论 头针与体针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吞咽障碍均有确切疗效,头针安全性优于体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与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法对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接受针刺与康复治疗的假性延髓性麻痹的吞咽障碍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34例进行观察比较。采用自订评定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5%,对照组有效率38.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与康复训练方法结合作为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4周后的主要治疗手段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灸和推拿综合治疗对脑瘫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张燕君  杨杰  张洪钢 《中国康复》2001,16(3):158-159
目的观察针炙和推拿等综合治疗对脑瘫康复的作用.方法采用头皮针、体针、水针、推拿及功能训练对42例(综合组)脑瘫患儿进行综合治疗,并设对照组25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过4个月至>1年的治疗后,采用西苑医院海淀神经伤残儿童医院研究的7项疗效评估标准评定,综合组显效率56.2%,对照组24.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和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应用康复治疗的方法能更能有效的提高脑瘫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头针配合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促通技术对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15例。A组针刺健侧顶颞前斜线(运动区)治疗;B组采用Brunnstrom促通技术训练;C组两项结合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临床疗效;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Barthel指数(BI)积分评定上下肢运动功能和ADL。结果:治疗21 d后,FMA及BI积分与治疗前比较3组均有明显提高(P0.01),其中FMA积分,B、C组上肢高于A组(P0.05);A、C组下肢高于B组(P0.05);BI积分,C组高于A、B组(P0.01)。3组临床疗效比较,C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B组(40.0%与13.3%、13.3%;86.7%与73.3%、66.7%,P0.01)。结论:头针配合促通技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36 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19)和治疗组(n=17)。对照组采用传统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互动式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共1 个月。采用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Wolf 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定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FMA、WMFT、MBI 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两组间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MBI 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WMFT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优于传统头针治疗。  相似文献   

15.
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皮质下失语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皮质下失语症(SC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仅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施行针刺及语言训练。结果4周后,治疗组语言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与对照组61.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对皮质下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脑功能定位和中医规范化辨证的个性化针刺治疗方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5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6)。治疗组采用个性化针刺治疗方案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益脑十六穴针刺治疗方案结合康复训练。共3个月。采用残疾儿童评定量表(PEDI)移动能力部分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PEDI移动能力部分积分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移动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个性化针刺治疗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移动能力的改善可能优于益脑十六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各种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的总有效率.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21年1...  相似文献   

18.
被动体位下点刺为主综合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运用点刺为主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小儿脑瘫患儿分为针刺综合治疗组37例(Ⅰ组),药物治疗组21例(Ⅱ组),治疗前后选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对其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均有明显的提高。Ⅰ组显效4例,有效33例,无效0例;Ⅱ组显效1例,有效14例,无效6例(P〈0.05)。结论 综合治疗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CP)患儿的疗效,为小儿CP的治疗探索新的有效方法。方法:将CP患儿10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组在肢体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头针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分、下肢肌群肌张力评分、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B、C、E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区评分均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2组内收肌、腘绳肌、腓肠肌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腘绳肌、腓肠肌张力显著降低(P0.01),内收肌张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升高(P0.05,0.01),搏动指数降低(P0.01),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0.01);治疗后2组血清IGF-1、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0.01),治疗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针配合康复训练可增加脑组织血液灌注,促进损伤后脑组织修复,降低肌肉张力,改善CP患儿运动功能,治疗小儿CP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