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黄韧带增厚的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黄韧带增厚的MR表现.方法 对103例经MRI诊断为退行性腰椎滑脱伴有黄韧带增厚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腰椎向前滑脱患者79例,向后滑脱患者24例,向前滑脱比向后滑脱黄韧带增厚明显,增厚的黄韧带厚度在5~12mm之间,在T1WI上呈中等偏低信号强度,T2WI上呈低信号强度.在近椎小关节的旁中央矢状层面增厚最为明显,并呈结节状、三角形状向椎管内突出.结论 退行性腰椎滑脱常伴有黄韧带增厚,MRI是诊断黄韧带增厚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通常采用硬膜外注射药物治疗。但疗效维持时间短,需反复多次地硬膜外穿刺,给患造成一定的痛苦.且常带来损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1996年2月起开展一项新疗法,即硬膜外注射加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通常采用硬膜外注射药物治疗。但疗效维持时间短,需反复多次地硬膜外穿刺,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且常带来损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1996年2月起开展一项新疗法,即硬膜外注射加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针刀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贾宏林 《中国康复》2004,19(1):40-41
目的:探讨以小针刀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采取骨盆牵引、离子导入治疗。小针刀组同时施以小针刀切割黄韧带术.对照组加封闭治疗。结果:小针刀组优良率90.9%.对照组54.5%。结论:小针刀切割黄韧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安全性高,效果显著,且愈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将18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熏蒸联合整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手法整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8%,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整复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评估脊柱撑开、复位、固定系统(DRFS)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应用DRFS复位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患者36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依邹德威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优32例,良3例,可1例。结论:腰椎滑脱症采用DRFS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是一种简便易行、复位效果可靠、疗效优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76%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人无神经症状,且病情一直没有进展,这类病人即可给予保守治疗。本文就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窥镜X-Tube系统联合Sextant-R系统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收治腰椎滑脱症52例,其中峡部裂型22例,退变性30例。均采用X-Tube系统下减压、植骨及融合,Sextant-R系统下进行置钉及滑脱提拉复位。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估术前和术后1年的疼痛情况;采用腰椎JOA功能评分对术前及术后1年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术后1年复查X片评估滑脱复位率、内固定物位置及融合情况。结果 VAS评分和JOA评分术前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随访1年椎体滑脱复位率和融合率分别91.7%和94.1%,所有患者无融合器移位、沉降及椎弓根钉断裂现象。结论 X-Tube系统联合Sextant-R系统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114例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57例。采用开放性手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治疗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腰椎功能、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JOA以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1%、14.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疼痛缓解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于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予以充分心理、饮食、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治疗后神经压迫症状消失14例,减轻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9%。结论:对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加强治疗前后的心理、饮食、康复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96~1999年采用Steffe Dik R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基础上,应用SF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取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人19例,男5例,女14例。年龄41~52岁,平均46岁。其中L4滑脱12例,L5滑脱7例,均伴有峡不连,伴椎间盘突出5例,Ⅰ度滑脱9例,Ⅱ度滑脱6例,Ⅲ度滑脱3例,平均滑脱30.2%,19例病人均有明显腰腿痛症状。固定方法: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俯卧位,术前美兰定位,L4椎体滑脱用S1型内固定器,L5椎体滑脱用S2型内固定器,病椎经椎弓根提拉螺钉,上下邻椎置“U”形椎弓根螺钉,先借助“U”形螺钉对病椎上下邻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应用脊柱滑脱复位系统复位固定结合后路椎间植骨或横突间植骨治疗低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2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L4滑脱12例,L5滑脱11例,Ⅰ度滑脱9例,Ⅱ度滑脱14例。均伴有神经症状,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采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减压、脊柱滑脱复位系统固定、结合后路椎间植骨17例,横突间植骨5例。结果:16例滑脱得到完全复位,7例不完全复位。平均随访18.5个月,优20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7%。植骨全部融合,没有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情况。结论:采用充分减压、脊柱滑脱复位系统内固定,结合椎间或横突间植骨,治疗低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融合率高,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臭氧椎旁注射结合腰椎功能锻炼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期间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例77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椎旁注射结合腰椎功能锻炼组(简称局麻组)、臭氧椎旁注射结合腰椎功能锻炼组(简称臭氧组)和单纯腰椎功能锻炼组(简称对照组).3组都口服甲钴胺片1个月,每日3次,每次0.5 mg,均行屈髋屈膝抱滚法腰椎功能锻炼.局麻组在上述治疗方法同期行患侧椎旁阻滞,1次/1周,治疗4~6次;臭氧组在行患侧椎旁阻滞同时同部位注射臭氧,1次/1周,治疗4~6次.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下肢痛VAS评分;采用腰椎JOA评分(29分法)和止痛药服用期的天数评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68例病例获得完整随访,均随访1年.在治疗后1周和1个月,臭氧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周、1个月,局麻组患者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后1年,臭氧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1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3组在改善总体疼痛病情方面均有疗效(P<0.05).腰椎JOA评分结果显示,臭氧组在痊愈率和良好率方面(即总优良率)高与局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臭氧组不仅在缓解疼痛,而且在改善腰腿功能及日常活动方面更具优势.臭氧组止痛药平均用药时间5.23±1.78 d,低于局麻组的13.68±5.18 d和对照组的18.76±7.5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臭氧椎旁注射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止痛药的服用量,从而减少止痛药长期服用的不良反应.结论:臭氧椎旁注射结合腰椎功能锻炼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LS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治疗的84例重度LS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TLIF)组和MIS-TLIF组,各42例。OTLIF组采用OTLIF治疗,MIS-TLIF组采用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并发症。结果: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TLIF组,住院时间短于O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IS-TLIF组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O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LSL患者采用MIS-TLIF治疗损伤小且并发症少,有利于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及早恢复患者腰椎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沈慧莉 《上海护理》2005,5(1):24-26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联合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2度~3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配合,方法选择2000年2月~2001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2度~3度腰椎滑脱症的患20例手术配合作回顾性总结、结果20例患治疗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在手术中,正确的体位放置、生命体征的观察和医护间的默契配合等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微创治疗与传统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照研究内窥镜下腰椎滑脱症的微创手术治疗与传统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为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更好的应用于腰椎滑脱的临床治疗中奠定基础.方法:搜集并随访本院行"Quadxant微创手术系统"治疗及传统术式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各20例,从以下方面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负重时间及愈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微创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对比显示,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有显著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重时间及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滑脱症的后路手术治疗中,微创手术方式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肌肉剥离轻、手术创伤小等优点,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RF-Ⅱ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F-Ⅱ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技术治疗腰椎前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本院54例腰椎前滑脱症患者采取RF-Ⅱ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有效率及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总有效率为87.0%,平均椎间隙高度、滑脱角、滑脱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RF-Ⅱ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技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2006年8月~2008年8月我科收治的6例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资料分析,6~24个月的随访,观察后路固定,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的疗效.结果:6例术后腰痛症状完全缓解,临床疗效按Henderson标准评价均优[1].结论: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均为暴力伤,易发生在腰5节段,常因合并伤而早期漏诊率较高.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后路手术常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脊髓造影、CT、MRI检查的不断发展 ,黄韧带骨化症 (OLF)已被公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临床性疾病 ,并引起人们的关注[1]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目前发病机制不清 ,可能与慢性退行性变、炎症、氟代谢等有关 ,是导致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手术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唯一方法[2 ]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 12例 ,女性 2例 ,年龄最小 2 6岁 ,最大 6 5岁 ,平均 4 2岁。病程最长 15年 ,最短 5月 ,临床主要症状 :胸腹部紧束感 4例 ,一侧或双侧腰腿痛 5例 ,肢体麻木 14例 ,无力 7例 ,间歇性跛…  相似文献   

20.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是最常见的脊椎滑脱,多见于老年人,50岁以前较少发生,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有文献报道70岁以上的女性多患有此病,仅程度上有差异,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5倍,L4~5是多发部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