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近年来采用牙齿黯向牵引结合牙龈切除术、牙冠延长术,最后常规桩冠修复,取得较满意的美观和固位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龈下残根经正畸牵引治疗后再桩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16颗前牙龈下残根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唇侧方丝弓技术完成牙根牵引。牵引到位后,保持2个月,做桩冠修复。结果:16颗前牙残根,平均被牵出2.2 mm,龈缘与邻牙基本协调,14颗牙根稳固,2颗牙根松动小于1度。结论:用此种方法治疗龈下残根,可保留天然牙根,维持牙槽骨的丰满度,美观,舒适。  相似文献   

3.
正畸牵引用于前牙断根桩冠修复1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上经常遇到上前牙因意外导致牙冠折断较多深度达到牙龈边缘以下的断根,进行桩冠常规修复时难度较大。我们将正畸牵引加以利用,使断根适度向切方移动,达到修复的高度.进行桩冠修复,得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鹏  惠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2001-2001
目的探讨正畸牵引与桩核冠修复联合治疗前牙断根的疗效。方法对16例上前牙根折至龈下2~4 mm的患者采用正畸牵引的方法,使断根牙合向移动至龈上后,进行桩核冠修复。结果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正畸牵引,16例断根均得到保留,经桩核冠修复美观和固位效果好。结论正畸牵引联合桩核冠修复治疗能保存天然牙牙根和正常的牙龈外观,是治疗上前牙根颈部折断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前牙龈下断根13例正畸牵引与桩核冠修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周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6):3973-3974
临床上对前牙外伤或龋齿引起的牙齿断端位于龈下,其牙根长度仍适合桩冠修复的患者,进行桩冠修复时有一定难度。此类牙常被拔除,或用有较深龈下边缘的冠修复,但此种修复易形成较深的牙周袋,继发龈炎和牙周袋。或行冠延长术,暴露根折断面,此种修复方法导致患牙与邻牙的牙龈缘不对称,影响美观。我们对此类患者,采用正畸牵引断根至龈上后,进行铸造桩核及烤瓷冠修复的方法,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上前牙龈下牙根的方法及后作铸造核桩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上前牙龈下牙根管治疗后,在根管内顺根长轴方向用磷酸锌粘固一个长度应略等于现有根长1/2的末端带钩的不锈钢丝,在牙根两侧约2~4个健康牙齿的唇颊面粘托槽用0.017英寸×0.022英寸不锈钢丝作唇弓,在唇弓上顺牙根长轴方向加牵引钩;用链状橡皮圈固定连接两牵引钩,力量约50g,每2周更换1次链状橡皮圈,6~8周后牙根牵引至可行义齿修复的位置后改用金属丝固定,保持牵引效果,6个月后行桩冠修复。结果:27颗牙齿其中2颗失败,满意率达到92.6%。结论:上前牙的龈下牙根,无良好的方法直接进行义齿修复,开展正畸矫治后,多数牙根可以保留,直接桩冠修复。  相似文献   

7.
导弓式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导弓式矫治器在治疗前牙反(牙合)中的应用特点.方法:选择乳牙期或混合牙列的前牙反(牙合)患者12例,应用导弓式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12例经过3~4个月的矫治,前牙反(牙合)解除,覆合、覆盖正常,下前牙散隙关闭,面型改善.结论:导弓式矫治器结构简单,对于乳牙期或替牙期的前牙反(牙合),伴有下前牙散隙的患者矫治效果明显,对于颌垫矫治器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史洋  李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9):2106-2107
对我院直丝弓技术矫正前牙反[牙合]3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轻度骨性Ⅲ类错[牙合]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12~31岁。拔牙者16例,不拔牙者14例。  相似文献   

9.
正畸治疗可使牙齿排列整齐美观,面形得到改善,但在正畸治疗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治疗前无开[牙合],治疗中却出现前牙开[牙合]。我院1993~2005年正畸640例,其中52例冶疗中出现开[牙合],占8.1%。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开[牙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2×4"矫正技术是Mulligan医师根据力学原理,于1982年提出来的一种矫治技术,它是标准方丝矫治技术的一个衍生支,并且充分利用了Begg矫正技术"细丝"、"轻力"的原则,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我们从2000年开始对替牙期的前牙反(牙合)治疗53例,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牙[牙合]畸形的发生率在我国达到39.91%~58.06%,其发生有多种因素,不管何种原因,早期的预防性矫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早期的预防措施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锁[牙合]是上颌后牙被锁结在下颌后牙的颊侧,[牙合]面无咬[牙合]接触。第二磨牙正锁[牙合]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现对矫治的2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二次矫治成功的方法与措施.方法 利用口外弓及种植支抗使已前移的磨牙向远中移位,并行磨牙控根和磨牙正轴等方法,对矫治失败的32例成年患者进行第二次矫治.结果 32例患者经第二次矫治均达到较理想的效果.结论 对磨牙支抗控制不利是第一次矫治失败的主要原因,口外弓及种植支抗的灵活运用,可使丧失的磨牙支抗重新恢复.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上颌前牵引矫治器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8例失败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4.8~14(平均9.6)岁。乳牙期2例,替牙期3例,恒牙期3例。临床均表现为磨牙近中关系,前牙反[牙合],凹面型。临床上均采用的是口内可摘矫治固位装置.配合口外面具式支架,前方牵引力采用500~800克/侧.每天不少于12h,平均用时6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5.
对我院2000年后经门诊治疗的反[牙合]患者168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69例,女99例,年龄4~33岁。疗程最短14d,最长2.5a。有口腔不良习惯58例,男28例,女30例,其中以吐舌习惯和不良吞咽习惯为主;有遗传因素51例,男22例,女28例,其中有父系遗传也有母系遗传;乳牙、恒牙替牙障碍35例,男19例,女16例,其中以多数乳磨牙早期缺失和乳尖牙磨耗不足为主;人工哺乳98例,母乳喂养70例,人工哺乳和母乳喂养都存在喂养姿式不正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硬组织变化特征.方法:选择 25例替牙期骨性安氏Ⅲ错临床病例,年龄 7~ 11岁,以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通过头影测量技术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SNA、 ANB显著性增大 (P< 0.001),SNB显著性减小( P< 0.05),提示上下颌矢状不调明显改善. (2)A- X轴距、 A- Y轴距显著性增大( P< 0.001) ,而 PP- SN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上颌骨矢状向及垂直向的生长均有所促进,且上颌骨未发生明显旋转. (3)B- X轴距、 MP- SN增大( P< 0.05)而 B- Y轴距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下颌产生了一定的向下向后旋转. (4)U1- SN显著性增大( P< 0.05) , L1- MP显著性减小( P< 0.05). (5)N- Me、 ANS- Me显著性增大( P< 0.05).结论: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安氏Ⅲ错能促进上颌骨整体的向前向下生长,并使下颌产生一定的向下向后旋转,上前牙唇倾及下前牙舌倾,有效改善了骨性Ⅲ类面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高强度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烤瓷冠基牙折断再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11例15颗基牙折断的烤瓷牙,去除折断于烤瓷冠内的牙体组织,经完善根管治疗后,按要求行牙体预备,制作玻璃纤维桩核,并用原烤瓷冠进行修复。结果 15颗患牙,经过0.5 a1、a、2 a随访观察,所有修复体功能良好,无龈炎、根折及根尖周炎表现。结论烤瓷冠修复后基牙折断采取高强度玻璃纤维桩核再修复的方法简便易行,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铸造桩核在保存残冠残根的临床修复疗效。方法:对残冠残根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牙体、根管预备,取模,铸造桩核,制作金属烤瓷冠或金属全冠。结果:治疗130例,156颗牙通过0.5-3 a的随访观察,151颗牙修复体完整,咀嚼功能良好,成功96%。结论:铸造桩核冠修复保存残冠残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在恒牙期才进行正畸治疗的完全唇腭裂畸形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方法 全部采用方丝弓矫治、上颌扩弓及上颌牙合垫活动矫治器进行治疗.结果 经正畸治疗后上颌牙齿基本排列整齐,间隙集中,缺失牙齿经修复后面容改观很大.结论 恒牙期才进行正畸治疗的完全唇腭裂畸形错牙合疗效基本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平导、摇椅弓治疗深覆(牙合)的效果.方法:选择深覆(牙合)均在Ⅱ度以上患者36例,平导组18例,摇椅弓组18例,咬合打开前后拍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戴用平导可以使下颌骨向下旋转,下面高及全面高增加,打开咬合主要靠磨牙的增高;摇椅弓可以使下面高及全面高少量增加,打开咬合主要靠切牙的压低和磨牙的少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打开咬合的机制不同,临床适应证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