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p16与Fhit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p16与Fhit蛋白表达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7例正常食管鳞状上皮、16例轻度不典型增生(Ⅰ级组)、16例中度不典型增生(Ⅱ级组)、17例重度不典型增生(Ⅲ级组)、10例原位癌、18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6及Fhit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①从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鳞状细胞癌,随着食管病变的加重,p16及nlit蛋白表达率呈逐渐降低趋势。②正常组除与不典型增生Ⅰ级组相比p16与F11it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正常组与其余各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鳞状细胞癌组与不典型增生Ⅱ组、Ⅲ组、原位癌组相比p16与Fhit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鳞状细胞癌组与正常组、不典型增生Ⅰ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p16与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下降趋势一致。结论 p16与Fhit蛋白表达的缺失在食管癌变过程的早期阶段就已经发生。p16与Fhi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可能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膀胱癌脆性组氨酸三体FHIT蛋白表达缺失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曹友俊  侯宁  赵坡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2):105-107,i013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脆性组氨酸三体(FHIT)基因蛋白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兔抗人FHlT蛋白抗体和枸橼酸-微波-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癌旁组织、乳头状增生病变和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FHIT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5l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FHIT表达20例( ),31例(-);51例癌旁组织FHIT表达48例( ),3例(-);15例乳头状增生病变和10例膀胱正常组织FHIT均为( );乳头状增生的移行上皮细胞FHIT均为( ),而Ⅰ级乳头状癌则阳性和阴性细胞混合存在。FHIT阳性表达癌Ⅰ级53.3%,Ⅱ级50%,Ⅲ-Ⅳ级20%;Ⅰ-Ⅱ期癌46.7%,Ⅲ-Ⅳ期癌28.6%。结论FHIT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和分化有关,FHIT阴性表达可能成为膀胱癌诊断的一项辅助性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73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p7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8例前列腺癌及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或NPar Tests检验及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p7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2.1%(9/28),而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无一例阳性表达0%(0/16)。组织学分级Ⅰ、Ⅱ级的p73阳性率为41.7%,Ⅲ级p73阳性率为25.0%(P〉0.05),无显著性差异。A-C期的p73的阳性表达率为7.1%,低于D期的28.6%(P〈0.05)。结论:前列腺组织中p73表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73表达;前列腺组织中p73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Bcl-2和Bax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8-01/2003-12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组织标本4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10例。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45例前列腺癌和1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中Bcl-2及Bax的表达,并探讨Bcl-2及Bax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分期、分级、术前PSA、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①Bcl-2表达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8%和1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在不同分期.不同Gleason评分,不同PSA,不同内分泌治疗反应效果的前列腺癌中Bcl-2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②Bax表达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Ba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和50%,前列腺癌的Bax表达高(P&;lt;0.05);在不同分期的前列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00%和87.5%,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强阳性表达率为100%和68.75%,D期前列腺癌Bax阳性表达程度显著增强(P&;lt;0.05);在不同分级的前列腺癌阳性表达率为100%和85.7%,分化差的前列腺癌Bax表达显著增强(P&;lt;0.05);不同PSA,不同内分泌治疗效果的前列腺癌中Bax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LogRank检验分析Bcl-2和Bax表达不同的前列腺癌生存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Bcl-2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表达无差异,并且与前列腺癌分级、分期、PSA、生存时间和内分泌治疗效果无关;Bax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表达明显增加,虽阳性表达率与前列腺癌分级、分期、PSA、生存时间和内分泌治疗效果无相关性,但阳性表达程度与前列腺癌分级、分期有关,对判定前列腺癌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病因未完全阐明,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变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种受体在前列腺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9/11在沈阳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完成。选择中国医科大学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增生症标本45块,前列腺癌标本30块及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中12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标本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雄激素受体表达情况(表达强度为0- ,&;gt;++为强阳性,阳性表达强度高,为细胞分化率强)。结果:①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9l%,87%,50%)。②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和正常组织(90%,71%,58%),而增生组织中雄激素受体强阳性率又明显高于正常组织(51%,8%)。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雄激素受体表达在正常组织中呈负相关(r=-0.706,P&;lt;0.05).增生组织中两者表达无相关(r=0.132,P&;gt;0.05),而癌变组织中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578.P&;lt;0.01)。结论:在病理状态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雄激素受体之间的关系没有减弱,而是进一步增加,并且其各自的强阳性率也均显著提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这种超敏状态,在基质一上皮的相互作用中介导雄激素的生物学效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雄激素受体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失衡对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的发生起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人乳头病病毒与肺鳞癌、鳞状上皮化生和支气管黏膜慢性炎及抑癌基因Rb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①实验于2000-07/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1994-01/1999-12支气管镜检及手术切除标本,其中肺鳞癌、鳞状上皮化生和支气管黏膜慢性炎标本分别为84,41,49例。②采用地高辛标记的人乳头瘤病毒DNA探针,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组织中的人乳头瘤病毒DNA存在的情况,并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法检测肺鳞癌组织中Rb蛋白的表达。③各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①人乳头瘤病毒原位杂交阳性信号紫蓝色颗粒,位于肿瘤细胞核内,Rb免疫组化阳性表达为棕黄色颗粒,Rb表达位于细胞核内。②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率:肺鳞癌和鳞状上皮化生组织明显高于黏膜慢性炎组织(49%,20%,4%,P〈0.01);肺鳞癌组织明显高于鳞状上皮化生组织(P〈0.05)。③84例肺鳞癌中31例检出Rb蛋白表达,其中18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13例人乳头瘤病毒阴性,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组与阴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①肺鳞癌发病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肺鳞癌组织中存在Rb蛋白表达。②人乳头癌病毒杂交阳性组与阴性组Rb蛋白检出率差异显著,说明Rb蛋白积聚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前列腺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例胎儿、27例成人和60例增生前列腺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胎儿前列腺Bcl-2蛋白的表达于全部胚芽上皮细胞;成人前列腺Bcl-2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腺上皮基底细胞,分泌细胞偶见阳性表达;增生前列腺Bcl-2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腺上皮基底细胞,分泌细胞也见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增生前列腺基底细胞、分泌细胞Bcl-2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前列腺,差异有显著性;正常前列腺与增生前列腺上皮基底细胞Bcl-2阳性表达均高于分泌上皮细胞,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基底细胞层可能为成人前列腺的干细胞层,参与前列腺的生长与增殖;Bcl-2基因蛋白可能在调节前列腺上皮的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Bcl-2基因蛋白在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中起主要作用,而在分泌细胞中不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P16蛋白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癌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16例子宫颈鳞癌、6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2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反应性增生及10例正常子宫颈的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反应性增生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0/22)。CIN Ⅰ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1%(8/14),均表现为弱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主要为胞浆表达;CINⅡ阳性表达率为83.3%(15/18),主要表现为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为胞核/胞浆共同表达;CINⅢ(原住癌)阳性表达率为100%(28/28),主要表现为强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为胞核/胞浆共同表达,以胞浆表达为明显。P16蛋白在CIN中总阳性表达率为80.5%(51/60),与对照组(正常子宫颈及鳞状上皮反应性增生组)阳性率为0(0/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6蛋白在子宫颈鳞癌阳性表达率为100%,均为强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为胞核/胞浆共同表达,并以胞浆表达为明显,P16蛋白在宫颈鳞癌的表达中,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与CIN的分级关系密切,尤其是高度CIN和鳞状细胞癌,可作为一个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辅助诊断CIN及子宫颈鳞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及连环蛋白α(α—cat)、连环蛋白β(β-cat)在前列腺癌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前列腺癌标本、25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的E—cad、α—cat、β-cat表达情况。结果标本阳性表达率:前列腺癌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病理Ⅲ-Ⅳ级前列腺癌明显低于Ⅰ-Ⅱ级前列腺癌;临床Ⅲ~Ⅳ期前列腺癌明显低于Ⅰ~Ⅱ期前列腺癌。结论前列腺癌组织E—cad、α—cat、β-cat的表达减弱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并为临床决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5例食管癌、14例非典型增生食管上皮和51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食管黏膜、非典型增生上皮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18E6的阳性率分别为13.7%(7/51)、42.9%(6/14)和73.8%(48/65).癌组织中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上皮和正常食管黏膜(P〈0.05)。非典型增生上皮中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亦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18E6的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未见明显关系(P〉0.05)。【结论】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卵巢癌组织中诱导型环氧化酶 (COX- 2 )表达及它与突变型 P5 3蛋白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98例卵巢癌组织及 2 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 COX- 2及 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98例卵巢癌组织中COX- 2阳性率为 4 5 .9% (4 5 / 98) ,P5 3阳性率为 4 3.9% (4 3/ 98) ,正常卵巢组织中 COX- 2及 P5 3均未见表达。 4 3例 P5 3阳性的卵巢癌组织中 COX- 2的表达率为 6 9.8% (30 / 4 3) ,5 5例 P5 3阴性的病例 COX- 2的阳性率为 2 7.3% (15 / 5 5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提示 COX- 2的表达与 P5 3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卵巢癌组织中存在 COX- 2的过表达 ,COX- 2过表达及抑癌基因 P5 3的失活在卵巢癌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合成酶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E)的表达与前列腺癌(Pca)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疲组化SP法检测58例Pca、29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FASE的表达,比较其表达与Pca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和Pca组织中FASE阳性表达率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E表达与Pca组织分化程度、Gleason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Pca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FASE异常表达增高在Pca的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FASE的表达有帮助于判断其病期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14.
熊靓  孙庭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239-1241,1245
【目的】探讨Nanog基因和Oct-4基因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及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在P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PH(n=30)、PIN(n=8)厦、PCa(n=94)中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Nanog,Oct-4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结果】Nanog基因和Oct-4基因在BPH和PIN组织中无明显差异(P〉0.05)。PCa组织中的Nanog基因和Oct-4基因明显高于BPH及PIN(P〈0.05)。随着PCa组织Gleason评分的增加,肿瘤中干细胞相关基因Nanog,Oct-4的表达也明显增多(P〈0.05)。【结论】Nanog,Oct-4基因在前列腺癌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管细胞癌中潜在的肿瘤干样细胞标记CD133 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兔抗人CD133 抗体和非生物素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3 例胆管细胞癌、30 例癌旁组织和20 例正常胆管组织标本中CD133 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以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胆管细胞癌的CD133 表达较癌旁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明显升高(P <0.001).CD133 表达与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关(P 值分别为0.779、0.256 和0.409),但与癌组织学分级(P =0.014)及临床分期(P =0.028)呈正相关.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提示CD133 表达与胆管细胞癌的预后相关(P =0.004).结论 CD133 表达可能对胆管细胞癌的发生、演化和进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并可能成为辅助胆管细胞癌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一个新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CST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膀胱癌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8对BTCC患者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CST1mRNA进行分析;并运用免疫组化对16对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和85例癌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ST1的表达量与患者的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显示膀胱癌组织中CS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16对患者切片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CST1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高;85例癌组织染色结果显示:CST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P<0.001)、病理分期(P<0.001)、分级(P=0.016)和复发率(P<0.001)相关;单变量分析显示CST1表达水平、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分期均是BTCC复发危险因素,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T1表达高低是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因素(OR=9.351,P<0.001)。结论 CST1的表达水平和BTCC复发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研究发现CST1表达上调的患者复发率高,CST1可能是一个新颖并且有临床价值的预测膀胱癌复发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中Bax及c-myc蛋白表达与凋亡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Bcl- 2、Bax及c -myc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探讨肝细胞癌中二者表达与凋亡指数的关系。方法 对 2 2例人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分别进行Bax及c -myc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和TUNEL技术标记 ,计数阳性细胞数。结果 在肝细胞癌中Bax蛋白呈低表达 ,表达率为 45 45 % ,与癌旁组织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c -myc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均呈高表达 ,表达率分别为 81 82 %和 72 73% ,但二者无差异 (P >0 0 5 ) ;肝癌组织中凋亡指数为 9 5 5 % ,低于癌旁组织15 6 8% ,二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肝细胞癌的发生与细胞凋亡受到抑制有关 ,Bax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Bcl- 2 /Bax异二聚体能更准确地反映凋亡发生的程度 ;凋亡指数有可能成为判定细胞癌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B受体Ⅱ(TβR Ⅱ)在肾透明细胞癌(RCA2C)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4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43例正常组织中T13RⅡ基因的甲基化状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4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28例正常组织中TβRⅡ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CCC组织中TβRⅡ基因的甲基化率为58.1%(25/43),显著高于正常组织34.9%(1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透明细胞癌中耶RII基因的甲基化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和肿瘤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TβRⅡ在RCCC组织中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基因蛋白表达在RCCC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且其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和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耶R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与RCCC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核转录因子κB( NF- κB)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前列腺增生组)、53例前列腺癌组织(前列腺癌组)中VEGF和NF-κB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组NF-κB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2%,69.8%,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12.5%,37.5%(x2=24.976、9.655,P均<0.01);NF-κB和VEGF的表达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和临床分期的增加,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5.936、18.459、4.316、14.205,P<0.01或P<0.05);VEGF与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7,P=0.027).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与NF-κB表达明显相关,可以利用VEGF和NF-κB来判定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MCM4、C—erbB-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表达的改变及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IDC、2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和30例乳腺腺病等非癌病变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CM4、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80例IDC、2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MCM4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6.25%、7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IDC组织中c—erbB-2蛋白的阳性率为65%,与不典型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组中MCM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年龄无关。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大小及年龄无关。MCM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c—erbB-2的表达呈正相关(r=O.240,P〈0.05)。结论MCM4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联合c-erbB-2检测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及I临床治疗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