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猝死的原因、临床特点、病理基础,从而早期诊断,有效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猝死患者的临床尸检病理资料。结果 13例中,老年人11例。Ⅰ型1例;Ⅱ型6例;Ⅲa型和Ⅲb型各3例。死亡原因:急性心包填塞8例,以Ⅰ型和Ⅱ型多见;休克4例;1例引起反射性心跳骤停。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隐匿,但其动脉夹层一旦破裂或撕裂,则发病急骤,常导致严重后果。尽早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夹层动脉瘤的根本措施。对于老年人,应定期查体,防治急性事件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35岁。产后1个月,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就诊。查体:无异常体征。临床拟诊“上呼吸道感染”,予抗炎治疗。治疗中患者仍诉头痛、恶心,15min后呕吐黄色水样物一次,随即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神志不清,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4.
心肌炎是较常见的心源性疾病,心肌炎多发生于青少年,病情急,死亡率高,近年来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尸检的检出率为0.15%~12%。心肌炎同时也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占猝死尸检病例的10%~29%,多见于青年人,有报道占44%。心肌炎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5.
6.
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多见于男孩,约60%病例有家族史,同胞中可数人患病,研究者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心脏病变主要为室间隔及左心室壁心肌肥厚,室间隔更为显著。肥厚的室间隔突出于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2000~2004年急救中心诊治的心脏猝死18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猝死的最常见原因,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心脏性猝死病例中约占79%,其中20%合并心肌梗死[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窦房结、房室结内动脉,从而引起传导系统生物电位紊乱导致心律紊乱,甚至发生致死性室颤及心脏停搏。在诱发因素作用下发生猝死,常引起医疗及法律上的纠纷。本文回顾性分析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猝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18例尸检资料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达  李卓仁 《新医学》1991,22(11):578-579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18例尸检资料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发现临床不典型病例增多,常导致误诊,其与病理的联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有的冠心病不但无临床表现,甚至心电图也显示正常,这些隐匿型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医疗实践中常因突然意外地死亡而引起纠纷。为此本文作者从冠心病的尸检例中选出死前无冠心病临床表现的5例猝死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5例冠状窦口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伴有多支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3例左室前壁有大范围的心肌梗死伴点灶状陈旧性心肌梗死灶。2例心肌有小片状陈旧性梗死伴小片状新鲜的心肌梗死。猝死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脏传导系统有直接关系,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在猝死中尤其重要,引起猝死的诱因为过劳、外伤及上呼吸道感染,精神紧张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高龄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为预见性护理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方法:对32例猝死患者尸检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猝死8例(25%),急性心功能衰竭引起猝死6例(18.75%),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引起猝死7例(21.86%).结论:心血管疾病与呼吸道疾病是引起高龄患者猝死的两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264例先天性畸形围产儿尸检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围产儿先天性畸形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 通过对264例先天性畸形死亡围产儿进行尸体解剖及病理诊断,确诊各种先天性畸形。结果 发现单纯内脏畸形114例,单纯体表畸形85例,体表合并内脏畸形65例。各系统发生畸形的构成比例依次为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结论 围产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高与地处高原有关。  相似文献   

13.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心腔扩张、心脏增大为主,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病。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扩张性心肌病猝死尸检病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尸检探讨近26 a青壮年猝死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构成。方法对60例青壮年猝死尸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猝死病例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系统疾病仍居首位,其中肺栓塞猝死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次为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结论科学准确地进行尸体解剖,可明确死因减少误诊,对提高青壮年猝死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7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尸检病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心脏性猝死(SCD)的临床特点、病理基础及致死因素,从而为防治SCD提出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SCD的临床尸检病理资料。结果70例SCD患者中,冠心病猝死4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者13例,心肌炎6例,心肌病3例,肺栓塞5例。冠心病猝死43例中,陈旧性心肌梗死(OMI)7例,OMI 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单纯AMI7例。尸检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Ⅳ级狭窄者33例,其中多支病变者36例。结论SCD病程短骤、凶险,以老年男性多见,冠心病占首位。冠状动脉多支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是重要的病理基础。尽早防治冠心病、高血压,改善心肌供血是预防SCD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急性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但合并心脏猝死,国内未见报道,笔者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男,30岁.主因全身皮肤起红皮疹,瘙痒5 d伴胸部憋闷、腹痛及全身疲乏无力入院.5 d前因过度劳累,室内装修后全身皮肤起红皮疹,痒,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于私人诊所输钙剂及抗组胺治疗,效果欠佳.遂来我院就诊.平素健康,喜爱运动.否认药物过敏史及心脏病史.  相似文献   

18.
解放军第474医院肾内科近期用临时心脏起博抢救尿毒症引起高钾血症所致心脏窦室传导异常1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1病例和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发现高血压、血糖高5年余,胸闷、四肢乏力2h入院。既往确诊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入院查体:脉搏3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及心脏移植术后疗效的病理学观察。方法收集心脏移植术后病理确诊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病例共8例,对受体心脏进行测量、大体观察,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和磷钨酸苏木素染色后光镜观察,1例进行电镜观察,移植术后心内膜心肌活检进行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分级。结果受体心脏重量均增加,全心增大,心室扩张。左、右心室较广泛的灶性脂肪浸润,右室为重。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灶性瘢痕的形成则多以左室为重。3例室间隔可见灶性脂肪浸润。瓣膜和冠状动脉病理改变轻。1例电镜观察可见病毒颗粒。移植术后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除1例一次为ⅢA外,其余为0-Ⅱ级。术前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不符合6例。结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以右室心肌组织被脂肪组织和(或)纤维组织所取代为病理特征,可累及左室和室间隔,心脏移植术为治疗晚期患者的可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心脏猝死以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最常见。在西方国家的心脏猝死中占80%以上。在我国,心脏猝死的年死亡人数已突破100万例,它的发生涵盖了每个年龄段。由于无法预测,95%的心脏猝死发生在院外(如家中、公共场合等地)。识别具有较大心脏猝死危险的人群及高危病人,对预防心脏猝死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