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吴洁 《当代护士》2013,(10):27-28
目的 分析心理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行为干预.观察2组患者3个月前后运用生化指标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心理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糖尿病教育门诊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除接受常规的医生门诊的治疗和教育之外由糖尿病教育门诊护士给予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医生门诊的治疗和教育,观察教育门诊干预前后对患者的知识及行为影响情况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在接受糖尿病教育门诊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和行为的改变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指数的控制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门诊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及管理方面可操作性及实用性强,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李丽芬  杜蓉冰   《护理与康复》2016,15(10):933-936
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健康教育+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在干预前及干预后2个月、6个月测量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评估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护理服务满意度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后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出院后低血糖和糖尿病自护行为不良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实施卫生部制定的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出院后强化健康教育及随访。并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血脂谱进行比较。结果 6个月后随访,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血脂谱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进一步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自我效能的价值。方法:将103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予以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运用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自我效能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急症护理效能评分、自我管理效能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在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12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结构式心理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况、认知情况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与护理前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与护理前比较,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饮食结构、运动方式、并发症、注意事项、用药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规律进餐、适当运动、按时服药、检测血糖、定期复诊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应用结构式心理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缓解焦虑、抑郁情况,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吃动两平衡"教具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除常规教育外,接受"吃动两平衡"教具进行饮食运动健康教育。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吃动两平衡"教具促进了患者血糖的达标,提高了糖尿病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在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以社区为单位分成两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社区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同伴支持教育;于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应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结果]两组病人培训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下降(P<0.05),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有所提高(P<0.05);培训后观察组清晨空腹、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同伴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管理,可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初次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在正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应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注射部位情况。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注射部位红肿、硬结、肌肉萎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1.
糖化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监控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DM)监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67例临床确诊的2型DM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GSP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型DM组FPG、2hPG、HbA1c及GSP等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患者的HbA1c与FPG、2hPG呈显著正相关.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的DM组FPG、2hPG、HbA1c及GSP等4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A1c水平与FPG、2hPG水平并不完全一致.结论 FPG、2hPG、HbA1c及GS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2型DM的早期诊断,对控制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DM的预后监测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构式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异常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素第一分泌时相异常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自学糖尿病知识;护理干预组以改变知、信、行为目的,由专职糖尿病护士负责指导,采用集体授课、网上咨询、定期家访3种方式,实施教育、监测、保健三位一体的结构式糖尿病教育,进行为期2个月的心理、行为干预。两组均观察随访2年,测试糖尿病教育知识,观察人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第一分泌时相等。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糖尿病知识及格率达90%,人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胰岛素第一分泌时相明显提高。结论采用结构式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进行教育,可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糖尿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对照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变化,以及血糖达标时间、体质量增加量、胰岛素日用量、血糖日波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FPG、2hPG、HbAlc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体质量增加量、血糖日波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联合应用可理想控制血糖,减少体质量增加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是安全而有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年的教育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和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老年2型糖尿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进行为期2年的教育.两组均接受门诊及电话随访,结合患者的行为习惯,与其共同设立行为改变目标,定期评估目标达成情况;试验组每个季度召集患者进行集体活动,予以内容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每年评价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和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质指数及自护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2年时间后,试验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能促使老年2型糖尿痛患者建立并维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善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饮食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定期随访,对其血糖、血脂达标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T2DM合并NAFLD的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实验组在常规饮食随访的同时,应用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饮食干预模式随访;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随访模式。观察两组随访前、随访后3个月、随访后6个月的血糖、血脂达标率以及生活质量状况的变化。结果:随访后3个月,实验组FPG、2hPG、HbAlc、TG、LDL—C等代谢指标达标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WC、BMI、TC、HDL—C、ALT、AST等代谢指标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6个月,实验组we、BMI、FPG、2hPG、HbAlc、TC、TG、LDLC、HDL—C、ALT、AST等代谢指标达标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饮食干预模式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能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提高血糖、血脂的达标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质量反馈的强化跟踪管理对I型糖尿病(T1DM)患儿血糖、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4例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基于质量反馈的强化跟踪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管理前后血糖指标水平、管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管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管理前,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儿FPG、2hPG、HbAlc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管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儿的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所包含的情感功能、生理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上述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T1DM患儿实施基于质量反馈的强化跟踪管理可有效改善患儿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个案强化管理对门诊新诊断2型糖尿病青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代谢的干预效果。 方法 将11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青年患者按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教育,观察组采用个案强化管理流程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得分、自行停药率和血糖指数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自护行为得分在干预1个月及3个月后均高于对照组(t=11.274,P<0.001; t=15.741,P<0.001);观察组干预期间自行停药率低于对照组(χ2=7.351,P=0.007);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t=2.198,P=0.012;t=1.762,P=0.038; t=2.163,P=0.003)。 结论 个案强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新诊断2型糖尿病青年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自行停药率,提高血糖达标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的专科护理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应用的卫生经济学效益。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干预组(n=30)。相比较于对照组,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用糖尿病居家护理平台进行管理。基线和干预12个月后,收集患者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医疗费用等,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及敏感度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 12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FPG、2hPBG及HbA1c均降低(P<0.05),干预组FPG、2hPBG及HbA1c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降低1mmol/LFPG、降低1mmol/L2hPBG及降低1%HbA1c需分别花费2253.45元、1233.02元、1445.80元;对照组则为5809.49元、2275.88元、1512.06元。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专科护理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具有较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8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试验组予以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随访16周,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tL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及脂肪因子水平,并计算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治疗后,2组HbAlc、FI)G、2hPG及BM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HbAlc≤6.5%的患者分别为34例(82.9%)和24例(6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组FINS、HOMA—IR及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且试验组各指标降低及升高幅度略大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未见低血糖事件及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滓力达颗粒与二甲双胍联用可协同降低血糖,提高血糖达标率,2者对血浆瘦素、脂联素水平的调控是其纠正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础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组和联合预混胰岛素对照组,每组2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调节血脂、控制饮食和体质量。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基础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30R)。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高压液相法测定HbAl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2组胰岛素注射剂量,观察血糖达标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BG、2hPG、HbAlc水平均明显降低,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组降低的更加明显。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联合预混胰岛素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事件均为轻度,进食后可缓解。结论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控制FPG、HbAlc效果较好,胰岛素用量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