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炎性因子、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分压[p(O_2)]}、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度(PEF)]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 67%,显著高于对照组74. 47%(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O_2)、SaO_2均显著升高,p(CO_2)显著降低(P 0. 05或P 0. 01);治疗后,观察组p(O_2)、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EV1%、FVC、PEF等指标均显著升高(P 0. 05或P 0. 01),且观察组FEV1%、FVC、PE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有助于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0例,在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助治疗,观察通气治疗24 h时pH、心率、呼吸、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并与通气治疗前比较.结果:好转28例(93.3%).通气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上升(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下降(P<0.05).2例无效改行有创通气.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及临床结局。方法急诊重症监护室治疗的9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急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相较于对照组(77.78%)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SpO2相较于对照组均较高,PaCO2相较于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病死率较于对照组低(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诊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确切,有效缓解哮喘症状,抑制呼吸衰竭,并改善动脉血气,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窗(PCT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选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有创通气治疗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3例。2组患者均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给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出现PCT窗后,实验组及时拔管转为经口/鼻面罩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对照组以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逐步过渡到PSV模式继续有创通气。结果 2组患者病死率,脱机24 h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p H、动脉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总通气时间、再插管次数及重症监护病房(ICU)留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创通气时间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以PCT窗作为AECOPD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转换指标,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观察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观察组血液p H值、血氧饱和度(Sa O2)和氧分压(PO2)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CO2)、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下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SC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吸氧、抗炎、化痰、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并采用Bi PAP呼吸机进行NIPPV,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测定通气前后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及通气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和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预测值,记录通气前后呼吸(RR)、心率(HR)变化。结果通气后,观察组p H值、p(O_2)、SaO_2、p(CO_2)、FEV1、FEV1/FVC、FEV1%预测值、RR、H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C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NIPPV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通气、改善血氧饱和度及呼吸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与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某院ICU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4例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 (CO2)]、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治疗72 h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 BNP)指标情况,并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R、RR、p(CO2)、p(O2)、Sp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R、RR、p(CO2)、p(O2)、SpO2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T-pro BNP、LVEF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T-pro BNP、LVEF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 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能明显改善生命体征指标和心功能情况,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西电集团医院住院治疗的7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结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均给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平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pH、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均得到显著性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机平均时间为(3.5±0.3)d ,平均住院时间为(16.3±0.8)d ,无纵隔气肿及气胸等临床并发症产生。结论常规方法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等指标,提高临床救治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以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睡眠呼吸综合征(OSAS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合并OSASH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60例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取无创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每日通气6~12 h,持续治疗2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与血HCO_3~-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aO_2、p(O_2)、p H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CO_2)与血HCO_3~-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FEV_1/FVC与FEV_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EV_1/FVC与FEV_1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2组治疗后FEV_1/FVC与FEV_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呼气压力及潮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显著改善COPD合并OSASH患者血气指标,提高肺功能与通气效果,改善阻塞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就诊的8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面罩或鼻导管吸氧;观察组加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 min、4 h、24 h、48 h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 O2、Pa CO2、p H值)。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及校正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99,P=0.030);观察组在治疗后4 h、24 h、48 h HR、RR、Pa O2、Pa CO2和p H值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4 h、48 h观察组HR和RR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Pa O2、Pa CO2、p H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插管率为4.8%,与对照组(20.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2.4%,与对照组(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及临床症状,稳定病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呼吸兴奋剂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Bi PAP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生理指标、治疗有效率及转归。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 d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p 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时间点观察组Pa O2、Pa CO2、p H、Sa O2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3 d心率、呼吸、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时间点观察组心率、呼吸、血压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4,P=0.001);对照组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发生率为17.50%,高于观察组的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1,P=0.006)。结论呼吸兴奋剂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佳,显著改善呼吸衰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血p H值与哮喘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p 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RR、HR、Pa CO2、Pa O2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哮喘缓解率为68.2%,高于对照组43.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缓解患者的哮喘发作,稳定生命体征,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对重症哮喘患者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82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加氧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率(HR)、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及哮喘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4 h,2组除p H值无明显改变外,心率、动脉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及1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状况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后观察组哮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应用糖皮质激素、茶碱类药物及受体激动剂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重症哮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915-4916
探讨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体会。选取收治的7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接受急诊方案治疗,即在基础治疗上尽快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HR、Pa O2、Pa CO2改善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针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血气指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224-1225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对症治疗,对照组入院后采用持续低流量氧气(2~5L/min)吸入,观察组采用无创Bi PAP Vision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24h后的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CO2分压(Pa 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01;观察组治疗2w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6min步行距离(6MW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2w后,P<0.001。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迅速纠正Pa O2、Pa CO2分压,改善肺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 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祛痰治疗;治疗组76例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 PAP无创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治疗后两组的动脉血p H值、Pa O2、Pa CO2及呼吸频率、心率比较,发现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应用无创Bi PAP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硅肺(壹期,贰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07—2016-06某院收治的31例硅肺(22例壹期,9例贰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后症状不能缓解,行面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1~2次/d,每次6 h以上,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O_2)]、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血氧饱和度(Sa O2)。结果 31例患者有29例好转,成功率93.5%。p(CO_2)较治疗前降低(P0.05),p H值、p(O_2)、SaO_2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结论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满意,副作用少,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机耐受情况、再插管率、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指标[p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机耐受性高于对照组(96.15%vs 84.62%),撤机失败率低于对照组(1.92%vs 13.46%),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胃肠胀气、口咽部不适、误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H、SaO_2、Pa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开展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呼吸机耐受性,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巩固治疗效果并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入的8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治疗方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鼻导管氧疗。比较2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心率上显著比对照组高(t=9.211,P<0.05),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显著比对照组低(t=12.016、12.706,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6.82%)显著比对照组(20.45%)低(χ2=7.888,P<0.05)。结论将BiPAP呼吸机通气疗法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时,不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呼吸状态还能得到较好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