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与数种血管形成因子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手术切除的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标本及5例正常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以及血管形成有关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D。结果:在血管瘤增生期。ER、VEGF、MMP-2及组织蛋白酶D均有较高表达;在血管瘤退化期,仅ER和组织蛋白酶D有较高表达:在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对照中,ER、VEGF求和MMP-2表达极弱,组织蛋白酶D有少许表达。结论:雌激素与多种血管形成因子可通过不同途径对血管瘤的病理发生过程发挥作用,对血管畸形则无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管瘤(hemangioma)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虽然部分个体皮肤的血管瘤可以自行消退,但生长部位特殊以及部分未自行消退的血管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能有效地治疗血管瘤,现将有关血管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加以综述。 1 血管瘤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功能障碍与内皮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内皮素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0—01/2005—01关于内皮素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关系的章,检索词为“endothelin,cardiovascular”,并限定语言为英。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5—01关于内皮素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关系的章,限定语种为中,检索词为“内皮素,心血管疾病”。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内皮素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献,然后筛除明显无关献或相关性不强的献,对剩余献开始查找全,进一步明确其相关性。纳入标准:随机对照研究;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8篇关于内皮素与心血管疾病的章,18个实验或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0篇献中,48篇为未随机研究或重复性研究,20篇为综述类章。资料综合:18个试验包括304例患和242只实验动物,分别阐述了内皮素与高血压、内皮素与心力衰竭、内皮素与心室和血管肥大、内皮素与心肌梗死、内皮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论:内皮素作为一个强烈的缩血管和促丝裂因子,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自从内皮素发现以来,多种特殊的的受体拮抗剂已经发现和应用取得进展,内皮素拮抗剂不仅有助于阐明内皮素在正常生理学的进程,而且还可以阐明多种疾病的病理机制。内皮素作为机体细胞因子之一,在机体许多生理及病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心血管方面,内皮素更是发挥着重要的局部和整体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永忠  林中 《临床荟萃》2009,24(18):1650-1652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因之一,其病因主要有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胆汁淤积及血吸虫等。通过肝穿刺病理检查,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弥散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其发病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彻底阐明,近年来细胞因子与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现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肝硬化关系的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1):130-135
血管钙化为糖尿病、高血压、终末期肾病等所致血管病变的共同病理基础,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普遍认为血管钙化是与骨矿化类似的、受细胞与基因主动调控的生物过程,因而阐明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病机制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最近研究发现,在病理状态下内皮细胞可通过调节自身状态及周围微环境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明确钙化细胞来源与作用可为血管钙化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作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一种眼部并发症,国内外的报道不多,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归纳总结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6-06期间有关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文章,检索词“VEGF,Radiation Retinopathy,New Blood Vessel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6-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生成”,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0篇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文章,其中45篇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各系统器官中的作用,涉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等方面;其中15篇为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文章,涉及病例个案报道,临床观察等方面。资料综合:①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其特点性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近年来被确定为对新生血管性疾病发展过程有重要影响的细胞因子。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诱导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形成。缺氧启动了血管新生的过程。③发病机制考虑为放射线诱导的DNA损伤使内皮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死亡,当正常分裂的细胞数量难以补偿丢失的细胞时,血管内皮连续性破坏,功能障碍。结论:目前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仍有争议,但眼底新生血管出现是其重要的临床表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高低与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糖尿病足治疗已经走到瓶颈,自体骨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移植是近年来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式。
  目的:针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和整联蛋白在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内皮祖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整合素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相互作用以及整合素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在内皮祖细胞增殖与血管新生作用方面的文章,英文检索词“diabetic foot,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 s,VEGFR-2,integrin,synergistic effect”;中文检索词“糖尿病足,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整合素,协同作用”。共检索到98篇相关文献,排除重复研究,6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
  结果与结论:在糖尿病足治疗中,自体骨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最令人瞩目、最鼓舞人心的焦点,内皮祖细胞移植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糖尿病足治疗的新模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和整合素在糖尿病足治疗的血管生成中可能发挥了协同作用,但仍有许多机制还不清楚,要彻底明确整合素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头颈部软组织血管瘤病理及MR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部软组织血管瘤MR征象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头颈部软组织血管瘤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形态学上,头颈部血管瘤可见指样突起,信号改变上,所有病例于T1WI、T2WI均为混杂信号,T1WI以等或稍高信号为主,内混有脂肪样高信号及斑点状,线条状低信号,T2WI及T2WI/SPIR以明亮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呈斑点状,条状或蚓状。结论:MR信号特点可反映软组织血管瘤的复杂病理组成成分,,头颈部软组织血管瘤的形态有一定特征,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正确诊断血管瘤,并对其累及范围作出正确判断,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是指输注血液制品6 h内发生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输血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尚未有完善的特异性治疗及预防方案。到目前为止,TRALI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认为与"二次打击学说"及"阈值学说"有关。研究者们证实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CRP)与TRALI的发病机制有关,本文旨在概括几种细胞因子及CRP在TRALI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为国内临床研究者们在TRALI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背景:血管内皮祖细胞可加速缺血部位的血管化.目的:综合分析血管内皮祖细胞加速组织工程皮肤血管化的方法和途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及PubMed数据库1999-09/2009-09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血管内皮祖细胞,组织工程皮肤,血管新生,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tissue engineered skin,vascularization".纳入与血管内皮祖细胞与组织工程皮肤研究现状与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包括:①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动员方法及促进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②组织工程皮肤的应用现状.③组织工程皮肤中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现状.结果与结论:血管内皮祖细胞是指特异性归巢于血管新生组织,并能分化增生为成熟内皮细胞的一群祖细胞.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通过移植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祖细胞到肢体缺血部位,可以加速缺血部位的血管化.在心肌梗死方面已经进行了自体血管内皮祖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试验,使其临床应用逐渐成为可能.而目前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中缺少血管成分,严重影响人工皮肤中活细胞的存活及其功能实现,如何构建出含有血管的人工皮肤及加速人工真皮替代物血管化引起了广大的关注.应用血管内皮祖细胞促进组织工程皮肤血管化进而提高其成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背景:同胚胎干细胞一样,诱导多能干细胞可以自我更新并可分化成各种类型的体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不仅在替代疗法上有重要价值,还可用于体外疾病模型的建立,以方便疾病机制的研究、药物的监测以及新治疗方法的检验。目的:综合分析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与诱导多能干细胞有关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中文检索词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收集到330篇相关文献,排除内容陈旧或重复的文献,选用其中的31篇作为参考文献。结果与结论:文章从基因导入诱导多能干细胞、蛋白诱导多能干细胞、小分子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株间的特性和差异、提高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转化率、诱导多能干细胞在动物疾病模型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具有适当匹配转录因子的体细胞是生成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一个潜在实用的起始点。基因诱导多能干细胞还存在未被解决的问题,而蛋白诱导多潜能干细胞的方法不会影响细胞的遗传物质。将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技术和转基因动物技术相结合,可进行定向变异和育种,提高动物的遗传本质,加快动物群体遗传变异程度。诱导多能干细胞不仅在替代疗法上有重要价值,还可用于体外疾病模型的建立,以方便疾病机制的研究、药物的监测以及新治疗方法的检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选择性侵犯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直未能完全明确,其研究多借助于动物模型,目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多种方法,其各自的特点、实用性及价值有所不同.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0-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应用题名检索,检索词"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model",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研究为主的文献,然后筛除应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进行药物疗效观察与发病机制研究的文献,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作为纳入标准.资料提炼共收集到96篇以"amyotrophiclateral sclerosis,model"为题名检索的文献,15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81篇试验中,75篇为应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药物疗效观察与发病机制的研究文献,6篇为重复性试验的研究,资料综合选入文献建立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疾病的神经毒性动物模型、免疫介导的动物模型、自然发病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并对模型建立机制、特点、实用性及其价值进行研究.结论上述文献中模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疾病症状或发病机制动物模型的建立,能够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疾病研究的参考模型,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动物实验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学术背景:近几年采用胰岛细胞或胰腺移植治疗糖尿病取得一些疗效,但仍存在供体匮乏和免疫排斥两大难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成为胰岛样细胞。 目的:分析总结骨髓间充质细胞体外向胰岛样细胞的诱导分化研究进展。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7—08/2007-08的相关文献,检索词“mesenchymal stem cells,insulin secreting cell”,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08/2007-08的相关文献,检索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岛素分泌细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108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骨髓间充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Meta分析。 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骨髓间充质细胞体外向胰岛样细胞的诱导分化方面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所选用的30篇文献中,2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 资料综合:①由于胰腺和神经系统具有相似的发育控制机制,目前认为神经生长因子可能是胰腺发育的关键信号。利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能力,用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凶子将其诱导成为nestin阳性细胞,该细胞在添加含有胰岛细胞赖以生存的条件培养液中为适宜微环境,将被进一步诱导为胰腺样细胞。②目前针对胰岛素样细胞的鉴定与功能学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细胞形态学观察是否有类似胰岛样细胞团的聚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诱导后细胞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的表达;用RT—PCR法对诱导后细胞的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基因表达测定;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索释放试验来研究诱导后?  相似文献   

14.
周丽  邓伟民 《中国临床康复》2008,12(7):1323-1326
学术背景: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中,动物模型已经被广泛运用,正确的选择和建立一个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研究者是动物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分析近10年来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05/2007—05与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动物模型,绝经后骨质疏松”,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7—05/2007—05与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animal model,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获得文章60篇。同时手工查找近年出版的中文相关著作。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有关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成模机制、模型的优缺点、模型的灵敏评价指标、最佳造模时间和成模时间以及不同时间内模型适用范围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文献评价:在60篇文献中25篇内容有不同程度的重复,给予删除,对35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最终纳入其中30篇文献。 资料综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于1969年由Saville用大鼠首先建立,后被反复证实,现已成为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经典动物模型;此种造模方法优点在于造模因素单一、模型确定、重复性好、实验结果可信度大、能很好的体现雌激素水平下降,但它与临床不尽相符;造模及成模时间有不同的看法,成模时间最快的要1周,最慢的要4个月;评价指标有骨量、骨超微结构、生化指标及骨生物力学指标。 结论: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实验不可缺少的研究材料,研究者应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光纤DNA传感器应用的研究近况,探讨光学DNA传感器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5—12相关光纤DNA传感器应用的文献,检索词“DNA biosensor,optical fiber”,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1990-01/2005—12相关光纤DNA传感器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传感器,DNA,光纤”,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光纤DNA传感器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光纤DNA传感器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排出标准:①电化学,压电晶体DNA传感器的应用。②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5篇关于光纤DNA传感器的文献,纳入2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文献对光纤DNA传感器的应用进行评价。 资料综合:光纤DNA生物传感器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项新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光电子学的交叉技术。光纤DNA传感器对基因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易于排出非特异性因素的干扰。光纤DNA传感器可检测杂交后产生的特异性信号,选择性强,易于排除杂交过程中非特异性吸附干扰。可应用于模式寡核苷酸的检测、DNA损伤的检测、基因诊断检测、致病菌的检测、药物检测、对酶的检测。 结论:光纤DNA传感器基因检测方面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但还需进一步改进,使其能够对肿瘤、遗传病等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6.
学术背景: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报道很多,而有关其治疗机制的实验研究相对滞后。 目的:总结膝骨性关节炎时膝关节组织形态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以及近10年中医药干预对其的影响。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85-01/2007—05有关膝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文章,检索词“Osteoarthriti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01/2007-05有关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章,检索词“膝骨性关节炎”,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相关资料汇总进行初审,选取所有与膝骨性关节炎相关的文献,并查找原文。纳入标准:①关于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②膝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文献评价: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39篇,其中31篇关于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8篇关于膝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资料综合: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独特的优势。随着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中医药治疗膝关节炎作用机制的认识,已经从简单的组织形态学分析发展到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多层次、多环节的认识。近年来,各种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膝骨性关节炎的组织形态学、细胞因子、骨内压、氧自由基等方面。 结论: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方法是多样的,其治疗作用机制也是复杂的,应加强有关中医药防治关节软骨退变的前瞻性研究,更深入地探讨临床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在骨修复替代材料中有明显优势,但骨诱导活性低、力学性能差等缺陷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克服弊端,国内外学者从仿生学等角度出发,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为基础,掺杂、复合有机或无机材料,得到多种仿生复合材料。 目的:综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87年1月至2012年12月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 66"。同时,计算机检索1987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共检索到文献93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56篇。 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生物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目前,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研究及引用主要集中于人工椎体、人工椎板及椎间融合器等,并取得了良好临床治疗效果,但仍有很多问题尚需要解决,如诱导成骨、降解情况都缺少长期而详尽的随访资料,而且目前主要是通过细胞学、组织学等方面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尚未涉及到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磷酸钙骨水泥:骨骼系统理想的药物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磷酸钙骨水泥的优良性质,以推动骨骼系统理想药物载体的研究。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6-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rug delivery,caleium phosphate cements,bone regeneration,drug carrier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6-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药物控释,磷酸钙骨水泥,药物载体”,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磷酸钙骨水泥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2篇相关文献,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本文选用符合纳入标准的20篇文献,1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的组成和理化特性,5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作为药物载体,3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与药物混合后的理化性质,6篇涉及载药磷酸钙骨水泥的药物释放动力学,4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的体内评价。 资料综合: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自固化、生物陶瓷型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其大量的微孔结构可以作为多种药物和活细胞的载体,具有不丧失细胞活性或改变药物的特性,且可以通过微创手段将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到目标部位。 结论: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有望成为治疗多种骨骼系统疾病理想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肿瘤干细胞不仅与肿瘤的多药耐药性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有着复杂的多药耐药机制。目的:对肿瘤干细胞及其耐药性和耐药机制的关系进行总结,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FMJS和Pubmed西文数据库检索(2003/2010),以"cancer stem cell,multiple drug resistance,apoptosis,cell cycle"为检索词;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2010),CNKI数据库(2000-2010)以"肿瘤;肿瘤干细胞;多药耐药性"为关键词。共收集到中文文献56篇,外文文献372篇。排除发表时间早、重复及类似研究,纳入2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与结论:对干细胞的研究帮助人们加深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认识。肿瘤组织中可能存在一小部分肿瘤细胞,与正常干细胞一样具有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的能力,但具有特殊的耐药机制。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发生及治疗关系密切。但针对肿瘤干细胞复杂的多药耐药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背景: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已有不少成功的报道,但其体内移植后能否有效整合入宿主肝板、在肝内能否进一步生长分化并表达肝细胞功能以及成瘤的风险等情况目前还不清楚。 目的:应用治疗性肝再生模型进行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肝内移植.观察其在肝组织替代、体内的生长分化及成瘤性情况。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 材料:选用BALB/c小鼠24只为受体,鼠龄6~8周,体质量20~352,雌雄不拘购自广州市实验动物中心。实验所用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由作者所在课题组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成。小鼠胚胎干细胞株E14由本院干细胞中心提供。 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6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完成。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肝再生模型+干细胞移植组和肝切除+干细胞移植组,每组12只。前组分两次按50mg/kg剂量腹腔内注射倒千里光碱(retrorsine),间隔2周,第2次注射4周后行70%肝部分切除制造肝损伤;然后经门静脉分别移植1×10^5羟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荧光标记的细胞入小鼠肝内进行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移植。后组在行70%肝部分切除制造肝损伤模型后进行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移植。 主要观察指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组受体鼠肝脏内分布、整合与体内生长分化情况。2周后行白蛋白荧光免疫组化(双荧光染色)、血清白蛋白水平检测其功能状况。将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注入治疗性肝再生小鼠肝内,将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入小鼠腋区皮下作为对照,观察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体内成瘤情况。 结果:①肝干细胞在受体鼠肝内生长情况:CFDASE标记的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肝内移植1周,受体小鼠肝实质内可见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