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合并椎体后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但较易发生骨水泥渗漏,引起相关并发症。目的:观察在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椎体后壁破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使用骨填充网袋预防骨水泥渗漏的作用。方法:纳入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CT及MRI显示所有椎体后壁有不同程度破损,其中男19例21个椎体,女21例28个椎体,年龄50-87岁;对40例患者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骨填充网袋推送骨水泥,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变化、椎体高度恢复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与结论: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肺栓塞发生,无骨水泥渗漏,未出现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并获得10-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个月目测类比评分、椎体中柱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3个月时与治疗后1周目测类比评分、椎体中柱高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表明椎体后凸成形中使用骨填充网袋治疗椎体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有效防止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2.
背景:利用骨填充网袋包裹骨水泥,可使少量骨水泥通过网眼渗入到骨小梁间隙,形成微观绞锁,达到加固椎体的目的,但尚未见骨填充网袋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报道。
  目的:比较应用骨填充网袋与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楔形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0例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楔形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骨填充网袋、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Ⅱ型,统计并比较3组的骨水泥类型、椎体抬升、骨水泥渗漏率、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Cobb角。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穿刺成功率为100%。经皮椎体成形组骨水泥外溢2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骨水泥外溢1例。3组治疗后3 d的椎体抬升、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Cobb角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与骨填充网袋组抬升椎体和矫正后凸畸形的效果优于经皮椎体成形组(P<0.05),前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3种方法缓解疼痛和恢复行动的效果无差异。表明应用骨填充网袋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改善疼痛、抬升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等方面具有满意效果,并可降低骨水泥椎体外渗漏率。  相似文献   

3.
背景:采用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时,植入的骨水泥不可吸收且强度大于正常骨组织,可引起相邻节段的再骨折。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中填充复合人工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短期效果。 方法:纳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7例,女14例,年龄61—93岁,采用椎体成形中填充注射硫酸钙人工骨治疗。治疗前、治疗后O,24,48周进行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应用X射线及CT观察人工骨的填充及渗漏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X射线及CT复查3例有渗漏,未压迫脊髓及神经,3个月后复查人工骨大部分吸收。表明椎体成形填充复合人工骨能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4.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已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其远期的疗效及对患者的影响至今少有报道。目的:随访分析骨水泥充填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患者34例,对成形前、成形后1周和成形后平均6年进行目测类比评分及标准侧位X射线片上病变椎体高度、脊柱后凸畸形角进行测量与比较,观察成形后远期疗效。结果与结论:成形后1周及平均6年的脊柱后凸畸形角较成形前降低,成形后随访期内变化不明显。成形后椎体高度较成形前明显恢复(P〈0.01);成形后1周及成形后平均6年随访期内椎体高度变化不显著。成形后1周及成形后平均6年的目测类比评分较成形前降低明显(P〈0.01),但随时间延长,目测类比评分有升高趋势。以上各指标在成形后平均6年随访中基本维持稳定。结果证实,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而有效,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骨填充网袋(FP)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在PVP中使用FP治疗的38例老年OVCF患者,男8例,女30例,年龄(76.32±2.43)岁,年龄范围为62~82岁,共42椎节。测量术前、术后3 d、术后12个月时的椎体高度,对患者腰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奥斯维斯功能障碍评分(ODI),观察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38例患者均随访10~12个月,随访期间无肺栓塞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无临近椎体及术椎再骨折。术后3 d[(1.1±0.4)cm、(0.8±0.1)cm、(2.4±0.5)cm]、术后12个月[(1.3±0.4)cm、(1.4±0.2)cm、(2.6±0.3)cm]患者的椎体高度较显著高于术前[(0.6±0.1)cm、(0.7±0.2)cm、(2.2±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 d、术后12个月患者的VAS[(3.50±1.33)分、(1.55±1.26)分]、ODI[(21.72±5.83)分、(10.50±4.77)分]明显低于术前[(7.14±1.32)分、(61.74±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P应用于PVP治疗OVCF,能明显缓解椎体骨折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持椎体高度,且能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48例6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53个椎体用经皮椎体内注射甲聚基丙烯酸甲酯(PMMA)行椎体成形术。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8个月)。术后均未出现骨水泥外漏、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疼痛完全消失31例,占64.6%;明显缓解17例,占35.4%;无缓解0例。所有患者均恢复骨折前活动功能,术后未再发生压缩性骨折及疼痛。结论:短期随访证实PVP可以有效改善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症状,对于高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经皮椎体成肜以其创伤小、操作方式简单、疗效快且确切、安全性高、适应证广等优点,很快受到广泛关注和接受,尤其是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目前最常用的填充物;单侧注射和双侧沣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应用对比剂及掌握合适的骨水泥黏稠度可以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成形前腰部垫枕自身复位可以恢复椎体的高度,避免采用操作复杂及价格昂贵的球囊后凸成形及骨膨胀椎体后凸成形;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时应该配合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以减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通过注入骨水泥材料强化压缩骨折椎体的稳定性,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发挥显著的止痛效果,但易出现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目的:进一步评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 DSA 机引导下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目测类比评分、Oswesty 功能障碍指数、椎体高度、椎体后凸角度变化,以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与结论:治疗后1 d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1个月时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进一步降低,与治疗后1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 d椎体前缘高度和中央高度明显恢复(P〈0.05),Cobb角明显矫正(P 〈0.05),至6个月后大部分椎体高度和Cobb角仍保持稳定。影像学复查显示椎旁骨水泥少量渗漏6例,其中椎旁软组织内渗漏2例,相邻椎间盘内渗漏4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未见神经损伤病例。提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可迅速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提高多数椎体的高度,改善后凸畸形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背景:经皮球囊灌注骨水泥椎体成形已被证实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效,但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存在样本量小和方法学上的缺陷,因此单侧入路或者双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修复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孰优孰劣,仍存在争议。目的:使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经皮球囊灌注骨水泥椎体成形单侧入路与双侧入路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椎体后凸成形入路及灌注骨水泥过程中的技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等中英文数据库,手工检索9种国内相关杂志,检索日期均从创刊至2014年3月,收集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球囊灌注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修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系统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并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07例患者656个椎体。结果显示,骨水泥渗漏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前目测类比评分[WMD=-0.05(P=0.58)]、短期随访(≤3个月)[WMD=-0.02(P=0.25)]与长期随访(≥12个月)[WMD=-0.08(P=0.6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短期随访[WMD=-0.13(P=0.73)]和长期随访[WMD=-0.26(P=0.8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水泥用量和操作时间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侧入路较双侧入路有优势;影像学结果中术前、术后后凸角及角度恢复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单侧和双侧入路经皮球囊灌注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修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目测类比评分、影像学结果、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时间和放射暴露时间上,单侧入路优于双侧入路。  相似文献   

1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云儿 《护理与康复》2006,5(4):262-263
总结35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并进行相应的体位训练;术后加强观察骨水泥外渗及胸、腰、背疼痛情况,并做好健康宣教,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程才  王路  李书奎 《中国临床康复》2014,(12):1811-1816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已成为临床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手段,但存在骨水泥渗漏风险。目的:探讨改良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32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将患者按照骨水泥注入量分为改良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改良小剂量组骨水泥注入量为2-4 mL,常规剂量组骨水泥注入量为4-6 mL,将同期入院急性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因手术禁忌无法进行椎体成形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改良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末次随访时疼痛缓解及椎体高度恢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改良小剂量组骨水泥渗漏率、末次随访时相邻节段椎体继发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恢复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说明椎体成形治疗操作过程中,应用改良小剂量骨水泥方法在达到满意临床效果同时,可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相邻节段继发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60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积极治疗伴有疾病;术后密切观察骨水泥外渗及胸、腰、背部疼痛情况,重视创口护理和健康宣教,是确保手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出血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大部分老年患者可以耐受等特点,但其只是一种治疗手段,并不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后再次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目的: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37例(198个治疗椎体),其中女111例,男26例,年龄(75.55±6.96)岁,行椎体内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治疗后连续3个月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检查目测类比评分、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及椎体压缩性骨折再发生率。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7%,3个月随访期间未再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可有效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14.
背景: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方法。目的:评价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1月有关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症的文献。结果与结论:检索出62篇文献,8993例患者。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穿刺手术并发症与其他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椎体成形治疗的骨水泥渗漏率、新发骨折率高于椎体后凸成形治疗(P=0.00006,P=0.02);二者的相邻椎体骨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严重并发症非常低,两种治疗方式相邻椎体骨折率、穿刺手术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后骨水泥渗漏、新发骨折率低于椎体成形治疗,此次系统评价结果尚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0例患者术前加强原有疾病护理、做好体位训练、饮食调理及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加强出院健康宣教。结果:本组80例患者,平均住院5d。症状消失出院71例,症状减轻出院9例。随访3~6个月,9例症状减轻出院患者于术后第2周症状消失;78例患者均能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出院康复、用药、饮食指导,未出现新的腰背痛症状,2例患者出现新的腰背痛症状。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的生物力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已证实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很好地恢复椎体的强度和刚度,在此基础上从形态学方面进一步验证置入骨水泥后界面骨增生修复情况。目的:观察兔椎体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后不同时间生物力学性能变化及置入物周围骨组织的修复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8/2007-04在昆明医学院重点实验室及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48只骨质疏松老年兔随机分为骨质疏松对照组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各24只;24只壮年兔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分为置入后1h,24h,3d,7d,4周,12周亚组,每亚组4只。方法:模仿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技术,在兔椎体制成0.5cm×0.5cm×0.5cm的骨缺损模型,骨质疏松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只行手术操作,不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随机选择腰椎节段置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主要观察指标:在材料力学实验机上分别测定各时间点椎体最大载荷、最大压应力和弹性模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周围骨组织坏死及增生修复情况。结果: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置入后1h,24h,3d,7d最大载荷值、最大应力值和弹性模量值逐渐增高,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骨质疏松对照组(P<0.01);置入后4周有所下降,但与之前4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时亦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骨质疏松对照组(P<0.05)。置入后12周继续下降,与置入后1h,24h,3d,7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仍高于骨质疏松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对照组最大应力值最低,各个时间点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置入后24h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3d时达高峰,7d后炎性细胞逐渐减少,4周时可见软骨化骨形成,12周则有板层骨形成。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置入椎体后能迅速重建椎体稳定性,生物力学性能恢复好,生物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黄晓楠 《中国临床康复》2014,(16):2461-2467
背景:有研究认为高黏度骨水泥可以减少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中的骨水泥渗漏,但相比低黏度骨水泥是否具有临床优势,目前还存在争论。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中使用高黏度骨水泥或低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骨水泥渗漏率和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高黏度骨水泥与低黏度骨水泥修复,比较两组患者骨水泥静脉渗漏率、椎间盘渗漏率、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末次随访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两组间末次随访腰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及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黏度骨水泥组骨水泥静脉渗漏率低于低黏度骨水泥组(P=0)。提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中使用高黏度骨水泥可降低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通过球囊的扩张恢复压缩椎体高度,并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恢复其解剖形态和力学性能。目的:评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C型臂X射线机引导下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及影像学检测结果。结果与结论: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后,椎体前、中缘平均高度及Cobb角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表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安全性高,可缓解患者疼痛,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227-1229
目的研究高粘度骨水泥在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低粘度骨水泥灌注治疗,治疗组采用高粘度骨水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治疗后视觉模糊程度、疼痛和功能状况。结果治疗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1.54%,高于对照组的26.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末次随访时VAS、ODI均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末次随访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渗漏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治疗后患者恢复较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顶压复位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37例53-82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根据日本N'NAKANO和T'NAKANO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28例,良9例,有效率达100%。结果:顶压复位椎体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相对安全,简单易行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及近期止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畸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