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按摩乳中穴对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分娩产妇392例,随机分为2组,在胎儿娩出后均给产妇常规肌肉注射催产素20 U,观察组给予按摩乳中穴.比较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产后按摩乳中穴可有效增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该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联合米索前列醇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出血量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62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两组均进行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产褥期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产褥期疾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血性恶露持续时间,降低产褥期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496-3497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产妇11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产妇实施早期干预,针对两组产妇的阴道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阴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4%、14.4%,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阴道出血量平均为254.3±42.4ml,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平均为364.5±46.8ml,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产妇实施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产后阴道出血的发生,可以减少产后阴道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造成的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产科分娩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综合评估产妇情况后对中高危产妇(评分≥5分)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值,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红细胞下降值、血红蛋白下降值、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筛查出中高危产妇并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产后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宫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70例自然分娩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宫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产妇产后不同时点总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2组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和产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水平变化,并比较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24 h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观察组心率(HR)低于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观察组Hb下降值和RBC下降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宫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良好效果,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30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所有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予以益母草注射液和缩宫素联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对照组单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结果观察组中有1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情况,产后出血量为0.67%,对照组中有10例出现产后出血情况,产后出血量为6.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出血总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显著差异,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48h HCT变化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且无显著不良反应,适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对产妇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新余北湖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防治,观察组加用益母草注射液防治,持续用药2 d。比较2组产后2和24 h出血量,比较2组子宫复旧情况(于产后1和3 d时,测量子宫下降幅度;于产后42 d复查时采用超声测量子宫的长、横及前后径,计算三径之和;记录2组恶露干净时间),比较2组产后出血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2和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1和3 d子宫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产后42 d子宫三径之和小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18.18%)(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用可减少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加快子宫复旧速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艾灸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阴道分娩的单胎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中药+艾灸组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胎盘胎膜娩出后立即予5%葡萄糖溶液+缩宫素20U静滴;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益气活血中药;中药+艾灸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增加艾灸治疗.观察3组产妇产后2h、2~24h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宫底高度变化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后2h、2~24h出血量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明显多于中药组和中药+艾灸组,且中药+艾灸组产妇产后2h、2~24h出血量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较中药组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产妇产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宫底高度比较,中药+艾灸组<中药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60%;中药组产后出血发生率30%;中药+艾灸组产后出血发生率6.67%;3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艾灸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促进子宫复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43-4145
目的观察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均出现产后出血,以胎儿娩出后药物使用状况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采用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出血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产后30min、1h、2h、24h,对照组产妇出血量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产前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临产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8.3%,2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产妇使用产后治疗仪配合乳房湿热敷按摩对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将15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观察组78例,对照组产后常规指导,观察组于产后8~10h使用产后治疗仪配合乳房湿热敷按摩,观察两组平均泌乳时间、乳量及4-6个月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4h,母乳足够率为94.9%。结论产后治疗仪配合乳房湿热敷按摩,可促使产妇早期泌乳,分泌乳量明显增加,母乳喂养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光离叠波治疗仪按摩对产妇泌乳的效果。方法将4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例,两组产妇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光离叠波治疗仪对产妇双侧乳房及腰骶部进行按摩。比较两组产妇泌乳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提前、泌乳量较对照组充足、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均P 〈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光离叠波治疗仪按摩可明显促进产妇泌乳,可增加乳汁分泌量,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乳房穴位配合全身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乳中、乳根穴位配合全身按摩,促进乳汁分泌,消除乳房胀痛感,尽快恢复产妇体力,树立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 将212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8例,实验组在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乳房穴位及全身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和测量2组产妇乳房泌乳时间、泌乳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产妇较对照组乳房分泌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中、乳根两穴位及全身的的按摩具有提前初产妇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的作用,还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保证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乳中、乳根穴位配合全身按摩,促进乳汁分泌,消除乳房胀痛感,尽快恢复产妇体力,树立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将212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8例,实验组在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乳房穴位及全身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和测量2组产妇乳房泌乳时间、泌乳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较对照组乳房分泌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中、乳根两穴位及全身的的按摩具有提前初产妇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的作用,还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保证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5.
穴位注射治疗老年人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老年人便秘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200例老年便秘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法,包括足三里、关元、三阴交、合谷穴等;对照组给予开塞露纳肛配合传统腹部按摩。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塞露纳肛配合传统腹部按摩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朱旭辉 《全科护理》2014,(30):2787-2788
柱面弧形油楔推力滑动轴承是一种能够实现双向动载润滑的推力轴承.文中利用Workbench的CFX模块,对柱面弧形油楔推力滑动轴承在动压润滑条件下的油膜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研究了不同转速和不同黏度对油膜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越高,油膜黏度越大,柱面弧形油楔推力滑动轴承的动压承载能力就越高.  相似文献   

17.
开天门穴位按摩治疗甲亢术前失眠53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天门穴位按摩治疗甲亢术前失眠的效果。方法:将80例甲亢术前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舒乐安定,观察组给予开天门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开天门穴位按摩能够缩短患者入睡时间,使其真正的睡眠时间延长,从而提高睡眠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天门穴位按摩治疗甲亢术前失眠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六步法乳房按摩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泌乳Ⅱ期启动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产科符合入组条件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3)。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母乳喂养指导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六步法乳房按摩。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1周泌乳量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较对照组更早,产后1周内泌乳量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总体乳房胀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时间点之间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步法乳房按摩能加快母婴分离产妇泌乳Ⅱ期的启动,有效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疼痛程度,提高泌乳量,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部艾灸联合推拿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便秘的干预效果。 方法 将2017年5月-2018年10月在我院住院80例乳腺癌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予以艾灸联合腹部推拿干预。干预1周后采用便秘严重程度评分(constipation scoring system, CSS)量表及便秘诊治疗效评价标准评估2组患者便秘情况。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CSS评分低于对照组(t=-6.669,P<0.001),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5.394,P<0.001)。 结论 艾灸联合腹部推拿疗法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便秘症状,安全有效且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熏洗方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6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通络熏洗方配合穴位按摩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2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益气通络熏洗方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康复效果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