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减少学龄前患儿术前恐惧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学龄前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0例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术前访视指导,对照组50例术前采用常规方法访视指导,对比两组儿童非抗拒性进入手术室的合作率、麻醉诱导配合率、心率和血压变化等.结果 干预组进入手术室的合作率为87%,对照组的合作率为58%,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7.16,P<0.01).干预组配合诱导麻醉率为80%,对照组为56%,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61,P<0.01).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前后心率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P<0.01);血压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术前干预能显著降低学龄前儿童的手术恐惧反应,提高患儿麻醉诱导的依从性,对降低学龄前儿童术前恐惧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提高学龄前患儿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的价值。方法50例学龄前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访视组和对照组。访视组术前1d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进行访视,对照组不进行访视。观察2组患儿进入手术室的表现和入室前、后血压和脉搏变化,术后随访统计2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访视组自愿进入手术室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入室后血压上升、脉搏加快的例数显著高于访视组(p<0.05);访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访视为患儿提供一个亲切的手术环境,消除了患儿家长的顾虑,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和家长对医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兴趣游戏干预对学龄前患儿心理及麻醉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将59例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29)和对照组(n=30)。术前15~20min,试验组患儿与1名家长进入童趣化麻醉诱导间等候,患儿进行游戏;麻醉诱导时,手术室护士采用鼓励、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患儿配合麻醉诱导。对照组患儿与1名家长在普通术前等候室等候,护士将其带入麻醉诱导间进行一般麻醉诱导。患儿进入手术室时、等待手术时、麻醉诱导时,采用改良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ModifiedYal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ale,mYPAS)进行评价;麻醉合作量表(Induction Compliance Checklist,ICC)用于评价患儿麻醉诱导时的行为表现。结果两组mYPAS得分比较,进入手术室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等待手术时、麻醉诱导时,试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C得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儿童兴趣游戏进行术前干预,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前焦虑、恐惧,提高麻醉诱导配合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专科术前访视与术前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由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专科术前访视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由手术室护士对其进行常规访视。测量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的焦虑值及麻醉前、术中心率、血压,术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焦虑值,入手术室后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专科术前访视与护理干预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效果明显,可以使患者具备更好的心理、生理条件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7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干预组38例,对照组沿用既往方式由麻醉科医生负责进行术前访视,干预组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访视护士完成乳腺癌手术前访视。利用治疗依从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于术前、术后15 d康复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15 d干预组患者在保持积极情绪、履行康复计划及坚持运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而在服从手术计划、主动应对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AS得分在术后15 d均较术前降低,但干预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对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整体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比较两组术前访视后及术后随访时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入手术室后心率、血压、疼痛情况。结果:术前访视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入手术室后两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随访时两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综合素质,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模式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60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h应激状态、疼痛情况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模式能改善手术室患者术前应激状态,减轻疼痛,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学龄期患儿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0例学龄期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访视,干预组进行术前认知行为干预。在入院时和进入手术室开放静脉通路5 m in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儿的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静脉后,干预组血浆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学龄前患儿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减轻患儿术前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术前访视、术中按手术室常规护理,循证组在此基础上建立循证信息支持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当日、术后各项指标变化、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开展和完善术后访视、丰富宣教内容和方式使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手术室护理行为的主动性,增加手术患者的舒适度,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护理风险,保证手术室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术前访视对改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对改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将4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入院时分别测量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分值.对照组患者由病房护士进行常规术前指导,术日由手术室护士接入手术室;实验组在手术前1 d下午由手术室护士对其进行术前访视,手术时由访视护士接入手术室.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均再次测量HADS量表分值.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HADS总分、焦虑、抑郁得分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手术室后两组之间HADS总分、焦虑得分、抑郁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入手术室时的HADS总分和焦虑、抑郁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时的HADS总分和焦虑、抑郁分值与入院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可明显改善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长香  田喜凤  李建民 《护理研究》2005,19(28):2617-2618
[目的]探讨《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最优教学方法。[方法]对我系开设的《护理伦理学》课程逐年增加学生讲课的学时数,学生的参与人数逐年增多到全部参与,学生讲课形式多种多样。[结果]86.4%的学生感到从互动课中受益,其能力提高是多方面的。[结论]“互动式”教学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