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潼矿泉对飞行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名健康男性疗养飞行人员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矿泉浴组、矿泉游泳组分别进行常规疗养、矿泉浴及矿泉游泳训练。于实验前后测量肺功能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等各项指标。结果与实验前比较,矿泉浴组训练后FVC、PEF、FEF25%~75%、FEV1/FVC均显著提高(P<0.05);矿泉游泳组锻炼后FVC、FEV1/FVC、PEF也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训练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3组组间比较,矿泉浴组、矿泉游泳组较对照组改变显著(P<0.05),矿泉浴组、矿泉游泳组之间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自然疗养因子矿泉浴、矿泉游泳有增强飞行员肺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霍飞翔  李响  张洪蕊  杨帅 《中国康复》2022,37(8):477-481
目的:探讨系统性呼吸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膈肌运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呼吸训练,观察周期为6周,对比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膈肌运动幅度及呼吸困难程度。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膈肌运动幅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的FVC、FEV1、PEF、MVV值及膈肌运动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Brog呼吸困难评分从第3周均较第1周明显降低(P<0.05),且从第4周开始,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系统性呼吸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颈髓损伤患者的膈肌运动及肺功能,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呼吸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 例脑卒中患者随 机分为等速组、有氧组和联合组各25 例。3 组均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等速组增加30 min 等速 肌力训练,有氧组增加30 min有氧运动,联合组增加15 min等速肌力训练和15 min有氧运动。治疗前、治疗 后4 周采用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峰值流速(PEF)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评定,同时 评估患者膝关节峰力矩(PT)、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改良Barthel 指数量表(MBI) 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有氧组和联合组的FVC、FEV1、PEF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而等速组治疗后FVC、FEV1、PEF 与治疗前相比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比较,联合组FVC、FEV1、PEF、膝伸展PT、膝屈曲PT、FMA-LE、MBI等指标提高 幅度明显高于有氧组、等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有氧运动治疗脑卒 中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全身性呼吸操对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身性呼吸操对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全身性呼吸操进行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在入院时及出院前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对两组肺功能指标值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随意通气量(MVV)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之比值(FEV1/FVC)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出院时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MVV和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性呼吸操对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肺动脉扩张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扩张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正常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肺功能检查,指定同一名高年资、高职称医务人员按照仪器设备相关延期完成两组肺功能检测,具体项目包括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MVV/预计值%等。结果研究组PEF、MVV、FEV1/FVC、FEV1等各项肺功能指标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扩张与肺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即肺动脉扩张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值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移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肺移植术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即接受康复宣教、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物理治疗师监督行系统性早期肺康复治疗,包括体位转移、有氧训练、抗阻训练、呼吸训练等,3~5次/周,共训练4周;对照组由康复治疗师告知其有氧训练、呼吸训练、气道廓清等训练的方法,由患者自行康复治疗。分别于肺移植术前评估时及治疗4周后,采用床边肺功能仪评估2组患者的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比(FVC%)、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采用六分钟步行试验测定2组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6MWD、MB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FEV1%(64.58±13.71)%、FVC% (71.38±7.05)%、FEV1/FVC(85.19±8.98)%、6MWD(394.25±95.14)m和MBI评分(83.55±6.1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FEV1% (52.21±15.22)%、FVC% (58.80±16.61)%、FEV1/FVC(72.77±16.02)%、6MWD(303.00±52.80)m和MBI评分(74.50±7.19)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移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徒手咳嗽辅助技术联合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对脑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及常规呼吸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机械排痰仪联合主动呼吸循环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徒手咳嗽辅助技术联合主动呼吸循环技术治疗,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记录患者日均排痰量、日有效咳嗽次数,采用智能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评定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峰值呼气流速(PE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定呼吸困难程度,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日均排痰量、日有效咳嗽次数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MVV及PEF水平均显著提升(P<0.05),且观察组的FVC、FEV1、MVV及P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8.
冯畑  王盛强  汤智伟  肖峰  闫勃  陈灿  方征宇 《中国康复》2022,37(12):718-721
目的:观察普拉提训练对脑卒中恢复中期患者肺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7例脑卒中恢复中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3例。2 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于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普拉提训练。2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和FEV1/FVC评估肺功能,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估患者疲劳度,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疲劳度变化情况及下肢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VC、FEV1、FEV1/FVC、PEF及FMA-L、FSS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2组FVC、FEV1、PEF及FMA-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FEV1/FVC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拉提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恢复中期患者肺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缓解疲劳度,临床治疗应充分重视脑卒中患者的肺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气道功能测定异常对急性气道炎症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Vmax8500肺功能仪测定102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活量(VC)、用力肺活最(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峰值呼气流速(PEF)、用力呼气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速(FEF25%~7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50%)等。分为小气道功能正常组(52例)与小气道功能异常组(50例),判定标准:FEV1/FVC≥70%的肺通气功能正常者,FEF25%-75%和FEF50%均小于正常预计值的80%为小气道功能异常。结果2组VC、FVC、FEV-、FEV1/FVC、MVV、PEF等常规肺功能指标均正常(P〉0.05)。但反映小气道功能的FEF25%-75%和FEF50%小气道功能异常组均降低,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气道炎症患者存在小气道功能异常,小气道功能检测可为诊治提供循证。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862-1863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5例COPD缓解期患者。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比锻炼前后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VC(肺活量)、PEF(呼气峰值流速)、FEV1/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结果经呼吸肌功能锻炼后,所有患者VC、PEF、FEV1/FVC等呼吸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锻炼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锻炼前(P<0.05)。COPD缓解期实施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呼吸功能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病情稳定的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心肺功能状况,探讨运用心肺运动试验(CEPT)精准制定个体化适度运动处方对PAH患者心肺功能储备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纳入病情稳定的PAH患者(PAH组,n= 31)和体检正常的健康人(正常组n = 32),入组前均进行CPET。PAH组行6分钟步行试验(6MWT)后,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n = 16)和对照组(n = 15),运动康复组在规范靶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适度运动训练,每周5 d,共8周。对照组仅进行常规靶向药物治疗。治疗后两组再次行CPET和6MWT。结果 治疗前,与正常组相比,PAH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无氧阈(AT)、峰值心率(HRpeak)、峰值收缩压(SBPpeak)、峰值负荷功率(WRpeak)、峰值摄氧量(VO2peak)、峰值氧脉搏(VO2/HRpeak)、峰值心排量(COpeak)、峰值分钟通气量(VEpeak)、峰值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eak)、峰值脉氧饱和度(SpO2peak)、摄氧通气效率峰值平台(OUEP)均降低(t > 2.419, P < 0.05);静息心率(HRrest)、峰值生理无效腔与潮气量比值(V D/VTpeak)、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效率最低值(Lowest VE/VCO2)、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斜率(VE/VCO2slope)均升高(|t| > 2.615, P< 0.05)。治疗后,对照组FEV1、MVV、峰值千克摄氧量[VO2peak (ml/min/kg)]、VO2/HRpeak降低(t > 2.272, P < 0.05);运动康复组FVC、FEV 1、MVV、AT、SBPpeak、WRpeak、VO2peak、VO2/HRpeak、COpeak、VEpeak、PETCO2peak、SpO2peak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升高(|t| >2.167,P < 0.05),Lowest VE/VCO 2、VE/VCO2slope降低(t > 2.264, 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康复组FEV 1/FVC、AT、WRpeak、VO2peak、VO2/HRpeak、COpeak、6MWD升高(|t| >2.168, P < 0.05)。 结论 病情稳定的PAH患者整体心肺功能较正常人仍有降低。CPET精准指导的个体化适度运动处方可以有效改善PAH患者的心肺功能储备,提高PAH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项目管理的老年COPD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管理对患者呼吸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后病情平稳的老年COPD患者89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7例。对照组给予COPD标准化治疗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患者干预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基于项目管理的运动管理模式。于患者出院时和干预3个月后患者在门诊复诊时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和运动耐力相关指标。结果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均高于出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28、7.836、10.995、4.180;P<0.05),干预组VC、FVC、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FEV1/FVC及MMEF均高于出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89、14.583、30.723、6.352、6.166、12.420;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VC、FVC、FEV1、PEF、FEV1/FVC及MM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63、7.234、16.902、5.596、2.640、7.295;P<0.05)。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和干预组6 min步行距离均较出院时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74、10.389;P<0.01),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4,P<0.01)。结论基于项目管理的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管理可以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运动耐力,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运动康复最佳证据总结的活动方案在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240例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运动康复最佳证据总结的活动方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出量占用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为期12周的改良太极运动对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肌力及心肺耐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老年女性KOA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太极组(n=20)和对照组(n=20),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在治疗前后进行表面肌电(sEMG)、心血管功能、肺功能检查和6分钟步行实验(6MWT)测试.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有氧运动对中年女性心肺功能的提高是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有关,以及心肺功能的提高程度是否受女性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募集51名45~55岁健康女性,随机分为运动组(31名,其中15名已绝经)和对照组(20名),运动组进行12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干预。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以PVO2反映心肺功能,ELISA测量血浆ADMA和NOS水平评价内皮功能,同时观察血浆雌二醇水平等。结果:运动12周后,运动组PVO2及NOS均较运动前及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ADMA较运动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E2、体重指数在运动前后及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运动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氧运动组中绝经者与未绝经者上述指标测值均无明显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运动前后PVO2的提高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程度有显著相关性(r=0.339,P=0.023),与ADMA显著负相关(r=0.333,P=0.025),而PVO2和内皮功能的程度均与基线雌激素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有氧运动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健康中年女性的心肺功能和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推测心肺功能的提高可能与内皮功能的改善有关;而内皮功能的改善并不依赖于受试者的基础雌激素水平,提示绝经前及绝经后女性均能从运动中得到相同的获益。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肺功能的变化及中药新风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检测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14名健康对照者的肺功能,并将其中40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新风胶囊实验组和正清风痛宁对照组,观察RA患者肺功能及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C、MVV、FVC、FEV1、FEF25、FEF50、FEF75和PEF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实验组IC、MVV、FEF25、FEF50、PEF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MVV、FVC明显升高(P<0.05或P<0.01)。实验组治疗后FEF25、FEF50、FEF75、PEF的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RA患者的肺功能多个参数显著降低,以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并伴小气道阻塞和肺容积减少。中药新风胶囊通过调节免疫,降低炎症活动性指标改善RA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8 months of supervised exercise therapy in warm water and its effects on the impact of fibromyalgia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affected women. METHODS: Thirty women with fibromyalgi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n exercise therapy group (n = 15) or a control group (inactive) (n = 15). The impact of fibromyalgia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was assessed using the Fibromyalgia Impact Questionnaire and the anxiety state with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Physical fitness was measured using the following tests: Canadian Aerobic Fitness; hand-grip dynamometry; 10-metre walking; 10-step stair-climbing and blind 1-leg stance. RESULTS: After 8 months of training, the exercise therapy group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physical function (20%), pain (8%), stiffness (53%), anxiety (41%), depression (27%), Fibromyalgia Impact Questionnaire total scores (18%),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core (22%), aerobic capacity (22%), balance (30%), functional capacity for walking (6%), stair-climbing with no extra weight (14%) and stair-climbing 10 kg-weighted (25%). CONCLUSION: Eight months of supervised exercise in warm water was feasible and led to long-term improvements i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patients with fibromyalgia at a similar magnitude to those of shorter therapy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