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春妮  廖联明  郝岚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1):1038-1039
目的:探讨低剂量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2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次/d,连续3-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激素水平,结果:在治疗所有患者均闭经,与治疗前比较,总主观症状评分于治疗3个月后下降了82.6%,6个月后下降了93.5%(P<0.01),内膜异位症病灶于3个月后缩了32.8%,6个月后缩小了58.2%(P<0.01)。用药3个月血孕激素水平比用药前显著降低,雌激素水平至卵泡中期水平,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水平均变化,停止治疗后于24-40天恢复月经,不良反应为潮热,恶心及乏力。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副作用小,治疗了宫内膜异位症的又一种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方法:对子宫肌瘤50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12.5mg自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前后超声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径线;检测雌孕激素、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期间均闭经,雌孕激素水平维持于增殖早期,血红蛋白上升,子宫及最大肌瘤的体积缩小,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2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02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用药前后分别测定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出现闭经,血红蛋白上升,子宫和子宫肌瘤平均缩小32.94%及44.56%,副作用轻微。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鸿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7186-718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 mg,1次/d,连续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1~2个月,患者全部闭经、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者18例,改善7例,无变化3例,有效率达89.3%。行超声检查,附件包块及子宫腺肌病声像图显示显效17例,有效9例,无变化2例,有效率92.8%。服药前卵泡期子宫内膜的厚度(7.51±0.82)mm与服药后子宫内膜(7.64±0.73)mm的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后血清雌二醇、孕激素较治疗前降低较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睾酮则变化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副作用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焕珍  李红 《临床医学》2009,29(10):84-8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保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0例子宫肌瘤患者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mg,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连服3个月。在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体积,查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结果110例患者治疗期间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痛症状消失,用药3个月后,复测子宫及肌瘤体积均缩小,平均血红蛋白上升。使手术得到顺利进行。结论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保守治疗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对非根治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临床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非根治性腹腔镜手术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治疗6个月(25mg/d×3个月;之后12.5mg/d×3个月)。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3个月及6个月,停药后3、6及12个月进行B超及妇科检查了解盆腔情况,同时采集外周血测定性激素水平。结果服药6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5%(191/200),停药后1个月左右月经恢复正常。治疗有效者中有6例在停药后的6个月内复发(6/191,3.1%),27例在停药后1年内症状再次加重或复发(27/191,14.1%)。口服米非司酮后,血清E2水平降至卵泡中期水平,FSH和PRL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血P水平比用药前显著降低(P〈0.05),LH稍升高(P〉0.05)。结论非根治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长期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有效提高其远期疗效,对月经及性激素的影响是可逆的。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子宫肌瘤患者112例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及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满意,是一种经济、安全地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U486)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观察60例患者服用RU486前后症状、体征及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结果】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总主观症状评分下降了92.4%(P<0.05),子宫内膜PCNA水平比用药前显著降低(P<0.01)。停止治疗后于4~6周恢复月经。不良反应为潮热。【结论】RU486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药物,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符萍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2720-2721
选取46例已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从月经周期1~5d开始,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0mg/d,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雄激素(T)、孕酮(P)、泌乳素(PRL),监测子宫肌瘤变化,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红蛋白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部分患者不适症状减轻,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用药3个月后,13例(28%)患者出现抗糖皮质激素现象。治疗6个月后,症状无明显加重。长疗程服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效性和安全性高,无严重抗糖皮质激素反应,是较理想的子宫肌瘤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洪湘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01-1603
目的寻找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更小、更有效的日剂量。方法选择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62例,根据编号随机分为10mg米非司酮组(30例)和5mg米非司酮组(32例),观察用药3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子宫体积变化及血红蛋白变化,研究两组剂量的有效性;观察两组受试者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变、米非司酮副作用发生率、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研究两组剂量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显著缩小子宫肌瘤及子宫体积,两组治疗效果相当;而米非司酮5mg组副反应低于米非司酮剂量10mg组。结论米非司酮日剂量5mg,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子宫肌瘤是一个有效且安全的理想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加用米非司酮或达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停药后对妊娠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98例经腹腔镜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米非司酮组48例,给予米非司酮10mg口服,每日1次;达那唑组50例,400mg/d,分2 ̄4次口服,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用药后的副作用及停药后2年内症状复发率和妊娠率等变化。结果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率相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米非司酮组体重增加、肝功能损害、阴道异常出血等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达那唑组;停药后米非司酮组月经平均恢复时间较达那唑组短;2年内两组症状和体征复发情况相似,不孕患者的累积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手术后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和达那唑均可有效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症状,提高不孕患者的妊娠机会,而米非司酮在减少副反应方面优于达那唑,是腹腔镜术后联合用药的理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2008~2010年就诊的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片;观察组在月经干净后加服桂枝茯苓胶囊。观察治疗后两组疗效。结果服药1个月后两组患者均出现闭经,痛经症状逐渐消失,贫血患者均得到纠正。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52.0%和92.0%,对照组分别为36.0%和81.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较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更好,适用于术前或围绝经期保守治疗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子宫肌瘤68例口服米非司酮治疗,12.5mg,每日1次,睡前口服,连服3月;应用彩色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的变化,测定血清激素水平、肝肾功能、血红蛋白,观察服药后副反应。结果:6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症状缓解。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0.05%(P<0.01),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4.56%(P<0.01)。治疗后E2、P平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停药后34例患者子宫肌瘤逐渐增大,22例患者出现潮热、恶心等轻微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疗效,副反应小,是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但停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保守性手术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40例,12.5mg/d;孕三烯酮组40例,2.5mg,一周2次,两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对照组20例,不用药物巩固治疗,定期随访。结果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完全缓解率(85.O%、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复发率(7.5%、5.O%)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保守性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分析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子宫肌瘤体积大于3 cm、ER受体阴性、子宫肌瘤病程>6个月及肌瘤位置位于浆膜下的患者,米非司酮治疗效果较差(P<0.05),而不同年龄或子宫肌瘤病理类型中,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R受体、肌瘤大小、病程是影响因素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米非司酮保守性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而ER受体、肌瘤大小及病程是影响到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服米非司酮,对照组(60例)服维生素C片。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B超测定子宫肌瘤体积,监测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激素(P)、雌二醇(E2)及肝功能、血肌酐。于第2年选取治疗组30例再次服药3个月,服药方法及监测项目同第1疗程。结果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效率100%,1个疗程治愈率达6.67%,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5.10%,停药半年后子宫肌瘤缓慢增长,复发率达30.00%。第2次服药后子宫肌瘤体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缩小≥50.20%,激素水平变化与第1次服药相同。再次服药治疗子宫肌瘤体积比第1次服药缩小幅度大(P<0.05),再次服药后子宫肌瘤增长慢(P<0.01),治愈率增高达13.33%(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近期有效率高,但易复发:多疗程治疗可降低复发率,而且对内分泌造成的影响是可复性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米非司酮抑制人脑膜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裸鼠肾包膜下法建立人脑膜瘤动物模型。采用实验剂量的米非司酮皮下用药 ,而对照组只注射溶剂 ,2 8d后将肿瘤生长率作统计学分析。原始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孕激素受体 (PR)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电镜观察用药前后的肿瘤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免疫组化、PCNA免疫组化以及电镜的结果表明米非司酮可明显抑制脑膜瘤细胞的增殖。结论 米非司酮可能是通过阻断PR/糖皮质激素受体 (GR)而对人脑膜瘤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和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每天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40名有正常月经周期的健康妇女,随机分成2组,20名每天口服2mg 米非司酮;另20名每天口服5mg米非司酮,共口服120d。结果:服药期间87.5%妇女闭经,95%妇女停止排卵,子宫内膜处于持续增生期。结论:连续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可以抑制卵泡发育、排卵,阻碍子宫内膜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