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目的:全面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蛋白质组学相关的研究.方法:检索万方、清华同方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 数据库2001-01/2010-12 的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中医证型、蛋白质组学、腰椎间盘突出症",英文检索词为"syndrome typ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rotcomics,lumbarintervertebral disk protrusion".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及蛋白质组学、中医分型与中医药3 者关联的研究,排除重复研究及Meta 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计算机检索得到361 篇文献,中文79 篇,英文282 篇,阅读标题与摘要进行筛选,排除与此文无关的文献.对29 个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认为,部分疾病的中医分型与血清蛋白质组学有关,机体某些特异性标志蛋白表达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中医血瘀证、湿热证、寒湿证等证型的关联性得到了部分实验及临床的验证,但缺乏蛋白质组学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与损伤而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脊神经而引起。中医认为因外伤、劳损,而导致肾气不足筋脉失养,同时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流注气血、经络、脏腑功能的失调而致经络受阻、气滞血瘀等[1],亦导致腰椎间盘的髓核压迫神经根,临床以腰痛或(及)一侧下肢放射痛、腰部运动障碍、主观麻木感觉、患肢温度下降以及肌肉萎缩等为主要症状。近些年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刮痧对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扬州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30例非急症期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气滞血瘀型11例,湿热痹阻型8例,寒湿痹阻型7例,肝肾亏虚型4例。主要刮拭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以及病变或疼痛段的夹脊穴、阿是穴、肾俞...  相似文献   

4.
敖威 《山西临床医药》2009,(36):940-941
中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现代科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医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运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具有更好的疗效。因此,加强对中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中医来服务大众。本文主要从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方面浅谈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相互关系尚不明确。〈br〉 目的: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模型。〈br〉 方法: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遵循组间民族、性别及年龄等相匹配原则筛选180例研究对象,其中120例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组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非血瘀证组,每组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抽取受试者外周血的血清样本,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并绘制蛋白质质谱图,随后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识别蛋白峰信息,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诊断模型,并通过双盲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及通过ExPASy数据库对相关差异蛋白进行蛋白检索。结果与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非血瘀证及健康者各组之间找到11个蛋白质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个蛋白质呈高表达、9个蛋白质呈低表达;用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血清学诊断模型并验证,其敏感性为86.667%,特异性为94.167%,阳性预测值为88.136%。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多种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由11个差异蛋白组成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标志物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昌盛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1):1029-103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标志特征是腰痛伴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一般先门诊保守治疗,如无效才手术治疗。在保守治疗方面,西医没有好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常被采用,笔者综合近年有关文献,对本病中医治疗进展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上海市长宁社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布规律、中医证型特点和诊治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对原发病因、中医证型与效应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多中心随机取样收集病例1000例;采用SPSS软件包,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进行K聚类分析,再对每种类型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定每种类型的代表症状,归纳出证型;对每位患者的治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收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22种,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腰腿痛、腰骶痛、腰胀痛、一侧性下肢麻木、向下肢放射性疼痛,活动加重;症状出现频率较低的是刺痛、冷痛、灼痛、腰膝酸软、下腹痛。91%的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综合疗效达95%以上;辨证分型与X线、CT扫描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本病机;X线、CT扫描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非手术治疗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场经络按摩在不同中医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分为气滞血瘀型68例、风寒湿滞型42例、湿热痰滞型40例及肝肾亏虚型56例,将各证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中医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磁场经络按摩仪进行护理干预。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协会(JOA)编制的下腰痛评分表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气滞血瘀型和风寒湿滞型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湿热痰滞型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肝肾亏虚型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磁场经络按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有一定效果,对气滞血瘀型和风寒湿滞型病人在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疗效方面均有明显效果,对湿热痰滞型病人能有效缓解疼痛,对肝肾亏虚型病人能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当前已成为了骨伤科的常见疾病~([1]),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的"腰痛""痹证"范畴,其病因,多为内有亏虚,外受伤损或感受风寒湿邪等,病机多见气滞血瘀、风寒痹阻、湿热痹阻、肝肾亏虚等~([2])。一般认为由于患者素体肝肾亏虚,筋脉不能濡养,不荣则痛所致;或者因为患者生活中外感风寒湿热之邪,跌扑损伤致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不通则痛~([3])。其发病机理与经络、气血、脏腑变化具有密切关  相似文献   

10.
董顺霞 《天津护理》2014,22(5):442-443
通过对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中医针灸按摩基础上,从患者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功能锻炼、用药护理等多方面辨证施护,有效缓解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疼痛症状,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踩跷法与中药栓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踩跷法与腰痛灵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寒凝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4例,分为踩跷法加安慰剂栓组(踩跷组)、踩跷法加腰痛灵栓组(观察组)、腰痛灵栓加模拟踩跷法组(栓剂组),每组48例。经过2个疗程(2周)治疗后,观察各组症状体征评分、最短起效时间、生活质量指数、临床不良反应等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与踩跷组、栓剂组平均最短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踩跷法配合腰痛灵栓治疗LIDP安全,能显著提高痊愈及显效率,明显缩短起效时间。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遵医情况及提高遵医行为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对112例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影响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1.6%的患者完全遵医,31.8%的患者不完全遵医,16.6%的患者完全不遵医。患者的遵医行为与疾病的不同阶段、掌握的知识、家庭支持、医患关系等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遵医行为可延长其自理能力、工作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等速肌力评定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肌力的变化情况,为康复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正常对照各30例男性,用Biodex IIAP型多关节等速测试及康复系统及其提供的腰背部测试附件,测试腰背部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到达峰力矩的时间、0.2秒的力矩、总功和平均功率和腰背屈/伸比值,以SPSS9.0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所测数据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部屈、伸肌的力学改变是明确的,康复治疗应考虑这种变化,制订合适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4.
脊柱椎间融合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战立  常山  刘月明  唐曦  张弘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7):1437-1438,1441
目的评价椎间脊柱融合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7年2月,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行后路椎板开窗、椎间盘摘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单枚Cage植骨的脊柱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1~3年(平均1.5年),术前和随访时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和疼痛功能指数评分法(Oswestry)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VAS评分术前7.50±2.78,随访时2.04±1.12,比较有显著下降(t=8.23,P〈0.01)。Oswestry评分术前66.8±11.3,随访时下降为26.0±9.8(t=12.54,P〈0.01)。症状改善明显,优9例,良2例,可1例;综合评价标准优良率93.7%。随访时椎间融合11例,未见影像学融合1例,植入物无移位,未发现断钉现象。结论对合并有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椎间单枚Cage置入加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脊柱融合术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H反射检测。结果患者EMG、MCV、SCV、H反射的异常率分别为91.4%、67.2%、46.6%、70.7%。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能早期定位神经根病损的范围,判断程度和预后,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采用中医特色的辨证施护方案,即通过对疾病证型的辨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饮食调护、环境处置、情志护理、功能锻炼、推拿按摩等中医特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生存质量调查中干预组生理状况及功能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容易被社区患者接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相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冯氏手法复位后的治疗结果。方法:选择1993-11/2005-04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正骨科就诊,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5例,按腰椎间盘突出方向与下肢症状的关系分为2组,即相反型组20例,普通型组55例,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相反型组患者下肢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方向相反,普通型组患者下肢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方向相同。①用手法触诊检查确定腰椎棘突偏歪方向。②X射线腰椎正侧位片及CT或MRI检查。③应用冯氏手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复位治疗,手法复位每3~5d进行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即可进行疗效评定,这期间可配合腰部理疗。手法复位后3d内禁止患者作腰部的旋转动作,以保证复位椎体周围软组织的修复。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超过70°,可恢复原工作。②好转:症状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可担任较轻工作。有效率=(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总例数。结果:75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相反型组患者的腰椎影像学变化:棘突偏歪和腰椎间盘突出方向相反。②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相反型组有效率为95%,普通型组有效率为98.2%,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冯氏手法是治疗相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同侧腰椎间盘突出导致下肢症状患者经冯氏手法治疗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手法治疗相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相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冯氏手法复位后的治疗结果:方法:选择1993-11/2005-04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正骨科就诊,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5例,按腰椎间盘突出方向与下肢症状的关系分为2组,即相反型组20例,普通型组55例,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相反型组患者下肢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方向相反,普通型组患者下肢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方向相同。①用手法触诊检查确定腰椎棘突偏歪方向。②X射线腰椎正侧位片及CT或MRI检查。⑧应用冯氏手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复位治疗,手法复位每3~5d进行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即可进行疗效评定,这期间可配合腰部理疗。手法复位后3d内禁止患者作腰部的旋转动作,以保证复位椎体周围软组织的修复。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超过70&;#176;,可恢复原工作。②好转:症状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可担任较轻工作。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结果:75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相反型组患者的腰椎影像学变化:棘突偏歪和腰椎间盘突出方向相反。②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相反型组有效率为95%,普通型组有效率为98.2%,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冯氏手法是治疗相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同侧腰椎间盘突出导致下肢症状患者经冯氏手法治疗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