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总结5例阴茎癌术后下肢合并阴囊重度淋巴水肿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经验。方法 探讨5例阴茎癌术后患者发生下肢合并阴囊重度淋巴水肿后的治疗情况,重点分析其护理要点和措施:科学评估皮肤纤维化程度,体外冲击波疗法软化皮肤;根据淋巴分水岭行手法淋巴引流;双层自粘压力绷带包扎阴囊促进水肿消退;利用肌内效贴引导淋巴液流向。结果 5例患者患肢及阴囊淋巴水肿程度减轻,皮肤变软,阴囊部体积明显缩小,患肢各部位周径减小了2.0~14.0 cm,下肢节段体水分降至7.68L~8.87L。结论 改良综合消肿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及阴囊淋巴水肿程度,临床未广泛推广,可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赵静  黄健  肖建英  张欢 《全科护理》2020,18(7):892-894
对1例乳腺癌术后上肢重度淋巴水肿病人行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CDT)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治疗与护理要点:全面评估病人情况,准确收集病人CDT治疗前数据,记录每次CDT治疗后数据,询问病人每次CDT治疗后阳性体验并做好记录,保证后续CDT治疗顺利进行;预防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并进行护理干预,关心病人情感,提供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度过体验期;规范的CDT治疗后管理及随访、配合弹力臂套持续康复。经过67次CDT治疗和护理,病人患侧上肢消肿成功,病人对CDT治疗效果满意;治疗前后模拟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分为4分和0分。经过CDT治疗,应用周径测量法测量病人5处患肢臂围明显变小,认为连续CDT治疗对重度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明显,其具有安全、无创、无痛苦、无副作用、疗效持续时间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8岁,身高164 cm,体质量67 kg,既往从事电力工作。2007年11月7日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腋窝淋巴结肿物,大小约30 mm×30 mm,质硬,轻压痛。2007年11月14日于辽宁省电力中心医院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右腋下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0/24),病理分期:T2N1MOⅡB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居家康复护理联合综合消肿治疗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后采取常规的综合消肿治疗,观察组在接受综合消肿治疗的同时接受居家康复护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周后,淋巴水肿临床疗效有效率观察组93.3%、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观察组(1.33±0.96)分、对照组(1.93±1.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中整体生活质量和功能领域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康复护理联合综合消肿治疗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CDT)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32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组和CDT组,每组各16例。两组均于确诊淋巴水肿入院后第2天开始治疗,功能锻炼组进行局部功能锻炼;CDT组接受CDT治疗并配合功能锻炼。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肢体肿胀改善率、疼痛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手虎口处、腕横纹上5 cm、肘横纹下10 cm、肘横纹上10 cm及腋窝周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T组各部位周径差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组腕横纹上5 c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CDT治疗慢性淋巴水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综合疗法对下肢2期淋巴水肿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0例下肢2期淋巴水肿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接受手法淋巴引流综合疗法,对照组接受常规传统压力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组织水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判治疗后疼痛情况,测量肢体周径大小,睡眠状况和下肢运动功能状况来评估最终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2组患者患侧肢体组织水肿程度显著降低(P0.05),患侧下肢疼痛显著减轻(P0.05),患肢周径的显著缩小(P0.05);睡眠状况和下肢运动功能状况明显好转(P0.05),而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下肢2期淋巴水肿患者可以通过手法淋巴引流综合疗法有效地促进滞留组织淋巴水肿的回流,并显著地减轻肢体的肿胀和疼痛,改善睡眠和下肢运动功能,是目前一种非常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综合淋巴消肿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脑区激活和功能连接强度的即刻影响。方法:于2022年5—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招募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11例,进行单次综合淋巴消肿治疗,干预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上肢围度和肩关节活动度测定,并进行静息态及任务态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检测。同时招募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匹配的健康对照10例,进行静息态及任务态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的静息态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表现出运动网络间功能连接强度普遍异常增高(P<0.05);与干预前相比,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干预后的上肢围度和肩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肩关节前屈运动任务中,患侧DLPFC、M1区激活显著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静息态脑网络中的功能连接强度广泛降低,患侧M1-健侧S1、健侧M1-患侧SAC、患侧M1-患侧SAC、健侧S1-患侧SAC、患侧DLPFC-健侧S1、患侧DLPFC-患侧M1、患侧S1-患侧SAC、健侧M1-患侧S1、患侧DLPFC-健侧M1、患侧M1-...  相似文献   

8.
9.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康复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静  汪和美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459-146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仍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极易出现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可导致上肢功能障碍和精神压抑,严重影响术后生存质量。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率为6%~3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消肿疗法(CDT)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肿瘤诊治中心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4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在双侧腕部上5 cm、肘部下10 cm、肘部上10 cm、虎口、腋窝处设5点进行周径测量。按照治疗前健、患肢周径差值(d)将上肢淋巴水肿分为3组,A组(轻度水肿)15例,d<3 cm;B组(中度水肿)16例,3 cm≤d≤5 cm;C组(重度水肿)13例,d>5 cm。3组患者均进行一个疗程(20 d)CDT治疗,比较CDT治疗前后患肢的周径值,并分析CDT疗效。结果 CDT治疗后,患者腕部上5 cm、肘部上10 cm、肘部下10 cm、虎口以及腋窝5个部位的周径比率下降量情况,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在肘部上10 cm、肘部下10 cm及腋窝3个部位的周径比率下降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腕部上5 cm和虎口2个部位的周径比率下降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适用于任何程度乳腺癌术后所致上肢淋巴水肿,且重度淋巴水肿疗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知识转化理论开展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的循证实践,并探讨效果。方法 通过寻找证据、将证据引入临床情景、制订循证方案、基线审查、评估分析促进与障碍因素,于2021年8月—2022年6月将“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和护理”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体标准”)应用于临床,比较“团体标准”应用前后医护人员乳腺癌淋巴水肿预防及护理知识技能得分、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医护人员与患者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结果 循证实践实施后,医护人员乳腺癌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知识技能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74,P<0.001);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自我护理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9,P<0.001)。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由33.33%~100%上升77.14%~100%,15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团体标准”应用于临床,能够促进相关制度规范的完善,提高医护人员相关知识技能,改善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预防意识及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lower extremity lymphedema,LEL)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预测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武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妇科肿瘤病房符合标准的患者181例,根据是否发生LEL分为LEL组(n=41)和非LEL组(n=140),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验证。 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发生LEL的风险预测模型纳入淋巴清扫(OR=10.683)、病理分期(OR=9.232)、腹腔冲洗液细胞学(OR=19.486)、下肢深静脉血栓(OR=12.008)、术后放疗(OR=4.636)共5个预测因子。模型公式:Z=2.369 × 淋巴清扫+2.223 × 病理分期+2.970 × 腹腔冲洗液细胞学+2.486 × 下肢深静脉血栓+1.534 × 术后放疗-5.518。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灵敏度为0.707,特异度为0.871,Youden指数为0.578。模型验证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灵敏度为0.875,特异度为0.677,正确率为74.35%,提示其预测效果较好。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LEL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预测LEL的发生,可为护理人员早期对患者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持续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对152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持续动脉置管溶栓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加强患肢护理,术后加强溶栓导管的护理,做好溶栓药物使用后的观察和护理,评估患肢症状,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14.
总结分析8例严重外伤导致气性坏疽伴下肢截肢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入院后的急救处理、消毒和隔离、心理护理、截肢残端护理、氧疗护理等。认为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临床救治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康复护理方案并进行初步应用,为临床上开展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康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循证文献检索、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康复护理方案。于2022年1月—3月,通过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康复护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7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采用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使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和24 h尿垫试验评价方案的初步应用效果。结果 形成的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康复护理方案包括6个一级条目、15个二级条目、43个三级条目;2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9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0.12(均P<0.001);试验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得分和24 h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康复护理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应用该方案对前列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指导可改善患者术后尿失禁的恢复情况,减少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24 h漏尿量。  相似文献   

16.
总结1例儿童重症下肢撕脱伤合并开放性外伤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方法.提示保持VSD 引流管通畅是术后病情良好转归的基础;低蛋白血症和贫血是术后病情观察的重点;术后患儿持续高热、伤口剧烈疼痛,需及时处理.本例术后创口无感染,移植皮瓣成活,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联合快速康复护理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研究。方法:按照手术时间顺序选择在达芬奇辅助下直肠癌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h、48h、72h疼痛程度,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联合快速康复护理可显著促进达芬奇辅助下直肠癌术后恢复,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总结1例产后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前状态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护理要点包括:加强病情观察,及早识别肌无力危象前状态;加强诱因管理,预防肌无力危象;分阶段实施呼吸康复护理;加强健康指导,预防疾病复发。患者住院29 d,未发生肌无力危象,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下肢淋巴水肿发生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5月在医院收治11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下肢淋巴水肿37例为病例组,未发生下肢淋巴水肿73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BMI、放疗剂量、术后放化疗时间、肿瘤分期、每日站立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早期...  相似文献   

20.
总结1例贝赫切特综合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脑卒中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重视心功能监测,警惕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术后血栓形成、出血风险的监测及管理,预防相关并发症;进行分阶段康复训练,促进患儿肢体康复;开展营养评估,实施个性化营养支持;做好皮肤及黏膜护理,促进溃疡愈合;注重人文关怀及出院宣教,加强出院后随访。经过20 d精心的护理,患儿恢复良好,顺利出院。随访1年,患儿的生活和学习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