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应用于纤维胃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460例ASAⅠ~Ⅱ级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Ⅰ组)260例,对照组(Ⅱ组)200例。观察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2.5mg·kg-1,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后实施胃镜检查。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胃镜检查。监测两组检查前、插镜时、检查3min、检查毕四个时点的MAP、HR和SpO2,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进行满意度的调查。结果Ⅰ组首剂诱导量后即插镜时MAP比检查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Ⅱ组插镜时MAP、HR比检查前明显的上升(P<0.05),呛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术后满意度为100%。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应用于纤维胃镜检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与异丙酚复合的理想剂量。方法选择72例ASA I、II级行无痛胃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A、B和C 3组,每组异丙酚1.5 mg/kg,芬太尼20 μg,咪唑安定分别为0.02、0.04和0.06 mg/kg。3组均于给药完毕开始记录至清醒的时间,根据OAA/S评分判定清醒级别。同时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和SpO2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A和B两组在10 min内I级清醒的患者数明显多于C组(P <0.01)。不良反应发生率A和C组明显高于B组(P <0.01)。结论0.04 mg/kg咪唑安定与异丙酚复合行胃镜检查较理想,检查过程平稳,能快速清醒,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4.
杜中东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0):1458-1459
【目的】应用异丙酚和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开展门诊无痛胃镜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方法】60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氯胺酮联合异丙酚组(KP组)各30例,P组患者诱导用异丙酚0.8 mg/kg,在6 s内匀速静注,随后以0.5 mg/kg.min的速度维持,同时,为了减轻异丙酚对小血管局部性的疼痛刺激,每20 ml异丙酚加入利多卡因20 mg。KP组一次性静注氯胺酮0.2 mg/kg,随后以P组相同方法给予异丙酚。观察术中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记录用药量、镇静镇痛效果、术后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KP组异丙酚诱导用量较P组明显减少(P<0.05),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在KP组较P组更平稳;术后清醒时间及离院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12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NP1、NP2、NP3三组,每组40例。分别先静脉注射布托啡诺5μg/kg、10μg/kg、20μg/kg之后,缓注异丙酚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检查,检查过程中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恶心呕吐,亦无恶梦发生。NP1、NP3组胃镜检查中MAP较检查前明显下降(P〈0.05),而NP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受检者检查中SpO2均有所下降(P〈0.05),以NP1组最明显。NP2、NP3组起效时间较NP1组明显缩短(P〈0.05)。NP2组和NP3组术中不适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NPl组(P〈0.05)。而NP1组异丙酚的总用量多于NP2和NP3组(P〈0.05)。苏醒时间与清醒时间以NP3组最长(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胃镜检查,10μg/kg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是较为理想的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异丙酚对心血管的抑制,作者将适量的麻黄碱加入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麻醉,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要求行无痛胃镜检查的病人186例,男105例,女81例,年龄21~75岁,心电图检查正常,基础血压在140/90 mmHg以下。根据所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Ⅰ组(74例),异丙酚20 mg 芬太尼0.1 mg;Ⅱ组(112例),异丙酚200 mg 芬太尼0.1 mg 麻黄碱15 mg。术前患者常规禁食、禁饮8~12 h,检查前准备好电子胃镜、氧气、多功能监护仪、气管插管器械等。用鼻导管吸氧,氧气流速为2~3 L/min,接好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每3 min…  相似文献   

7.
398例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应用异丙酚镇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异丙酚在老年人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方法398例60周岁以上老年人胃镜检查应用异丙酚镇静(镇静组),观察记录胃镜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反应和检查后的感受;同时应用心电监护仪全程监测血压、心率、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观察597例常规行胃镜检查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结果镇静组检查中及检查后收缩压均值分别为(118.27±6.15)、(121.58±8.33)mmHg,舒张压均值分别为(66.51±7.96)、(68.10±7.21)mmHg,比检查前的收缩压均值(136.19±7.96)mmHg、舒张压均值(71.45±6.35)mmH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心率均值为(69.28±6.54)次/min,比检查前心率均值(74.25±8.13)次/min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心率平均为(73.57±6.55)次/min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中及检查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心率增快,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检查前、中、后SpO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组在检查中的不适反应及感受如躁动、恶心、呕吐、呛咳、不愿再次检查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检查前、中、后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有需临床处理的心律失常及ST段压低等心肌缺血性改变,检查中房性早搏的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胃镜检查中使用异丙酚镇静安全有效,病人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芬太尼-异丙酚、依托米酯-安定用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胃镜检查患者(ASAI~Ⅱ)分3组,每组30例,A组静脉注射芬龙尼1μg/kg,异丙酚2 mg/kg;B组:静脉注射依托米脂0.2 mg/kg,安定0.1 mg/kg。进入十二指肠前分别追加原剂量的1/4~1/3量。C组对照组不用药。记录术中镇痛分级、术中症状、记忆、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及肢动情况。结果:与C组比,A、B组胃镜检查安静无痛苦。A组镇痛程度、记忆缺失程度及对呼吸循环影响明显优于B组,离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呼吸循环抑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胃镜检查安全有效,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门诊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胃镜检查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2010例为A组,接受局部表面麻醉的患者500例为B组,记录患者入室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观察苏醒时间和反应,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无痛苦记忆率达100%,异丙酚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但可引起血压暂时性下降。B组感到明显不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结论 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后内镜检查可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反应,减少了因惠者不能耐受痛苦而导致的诊疗中断,从而有助于详细诊断和彻底治疗。  相似文献   

10.
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胃镜检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行胃镜检查治疗的患儿60例,分为异丙酚诱导下胃镜操作组(A组)和常规胃镜操作组(B组),观察两组患儿置镜反应,操作前及操作后1、5、10、15min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上消化道蠕动程度、胃镜操作时间,并记录异丙酚诱导后患儿入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坐起时间。结果:A组患儿置镜反应小,胃镜操作时间短,异丙酚诱导后1min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较诱导前明显降低(P<0.05),5、10、15min无明显差异,平均用药后60s即可进行胃镜操作,停止用药后(3.0±0.9)min即苏醒,平均用药(3.5±1.8)mg/(kg·h)。结论:异丙酚作全身麻醉,具有作用快、时效短、苏醒快、干扰小、副作用小的特点,适合于小儿胃镜操作的需要,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文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085-8085
心脏输出功能决定人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极限,这种功能又取决于冠状动脉给心肌所能提供的血流量。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血管病变使心肌供血不足,对运动负荷的调节能力明显下降。而运动耐量是反映运动时心肌负荷的指标,它常用心肌每分耗氧量(METs)表示。冠心病患者因冠脉狭窄致心肌缺血,其运动耐量明显改变,但其改变成度及如何判定尚未完全清楚。本文通过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患者运动前后的运动耐量进行连续测定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丙泊酚伍用麻黄碱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良 《华西医学》2008,23(2):246-247
目的:观察丙泊酚伍用麻黄碱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对麻醉质量和麻醉安全性的影响。方法:15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至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置入胃镜检查;B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2 min后注入丙泊酚至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置入胃镜检查;C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2 min后注入丙泊酚至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再注入麻黄碱0.1 mg/kg后置入胃镜检查。记录各组丙泊酚用量、麻醉效果、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B组较A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麻醉效果显著优于A组,但并不能显著减轻丙泊酚对循环的影响。C组较A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麻醉效果显著提高,且循环稳定,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同时较A、B组缩短了苏醒时间并显著提高了苏醒质量。结论:丙泊酚伍用麻黄碱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可防治麻醉中循环波动、减少不良反应并能缩短清醒时间、改善清醒质量,从面提高麻醉质量和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检测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研究组)30例和同期健康者(对照组)30例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13.06±1.04)s、(26.96±4.12)s和(12.86±1.13)s、(25.26±3.87)s,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分别为(3.34±1.02)g/L、(476±82.1)u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3±0.85)g/L、(149±37.6)ug/L,差异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增高,易并发血栓性栓塞,须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4.
80例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介入治疗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方式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PCI手术对于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治愈时间明显缩短,且术后效果较明显,风险也较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测定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尿微量清蛋白与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GLU)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46例健康人及50例冠心痛患者尿中MA含量和血清中TC,TG,HDL,LDL,空腹GLU的水平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尿中微量清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TC及LDL水平两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冠心病患者MA含量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随着空腹血糖升高而升高。结论尿中MA的含量增加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MA不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当其与某些已确立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同时出现时,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
18.
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行两次胃镜检查(为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的初查与复查)患者248例,1次予丙泊酚镇静(镇静组),1次予常规检查(对照组)。比较两次检查中患者的反应和感受、操作时间、清醒时间;观察患者检查前、中、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镇静组98.79%无不适,对照组33.06%无不适(P<0.01)。镇静组咳嗽、躁动、恶心呕吐、咽喉不适的发生率分别为1.21%、0.4%0、%、0%,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90%、14.52%、66.94%、42.34%,P<0.01)。镇静组的清醒时间为(7.2±2.3)min,检查中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但检查结束后迅速恢复至检查前水平。结论:胃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镇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流变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全血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变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炙甘草汤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QTd及QTc间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炙甘草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率较对照组低,QTd间期较对照组短,QTc间期较对照组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炙甘草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率QTd及QTc间期时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