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辉 《现代康复》1999,3(11):1385-1385
我们门诊部自1994~1999年应用黄芪,鱼腥草.复方丹参.地塞米松磷酸钠混合注射液行下鼻甲注射并心理治疗,体育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慢性鼻炎1500例,收效显.现报占如下。  相似文献   

2.
穿心莲,又名榄核莲。为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抗菌药物。1981年2~6月我们协同湘潭市六家医院耳鼻喉科,对242例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进行临床观察,报道如下。治疗情况采用湘潭市制药厂生产的穿心莲糖  相似文献   

3.
<正>白三烯(LTs)作为炎症反应的主要介质,不仅与炎症密切相关,还参与了人体的免疫、过敏、心血管系统等重要疾病的发病过程。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  相似文献   

4.
5.
芪辛汤治疗慢性鼻窦炎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窦炎以鼻塞流涕为主要临床特征 ,有急慢症之分。笔者以芪辛汤治疗慢性鼻窦炎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 0例患者全部来自于我院门诊 ,随机按照数字法 (3∶1)分为治疗组 90例 ,对照组 30例 ,治疗组男 5 1例 ,女 39例 ;5~ 10岁 2 9例 ,11~ 15岁 4 2例 ,15~ 2 0岁 2 1例 ,2 1~ 2 5岁 7例 ,2 6~ 30岁10例 ,年龄最小者 5岁 1月 ,年龄最大者 2 9岁 ,平均年龄 16 12岁 ;病程在 3~ 6个月者 6 6例 ,6个月~ 1年者 2 4例 ,平均病程 7 2 6月。对照组男 18例 ,女12例 ;5~ 10岁 8例 ,11~ 15岁 11例 ,16~ 2 0…  相似文献   

6.
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9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92例患者中,Ⅰ型患者治愈36例,治愈率为100%;Ⅱ型患者治愈4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Ⅲ型患者治愈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66.67%;总有效例数88,总有效率为95.65%。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随访率为100%,92例患者中均未出现嗅觉减退、鼻塞、头痛、头晕、分泌物异常等不良反应;2名患者出现复发现象,复发率为2.17%。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慢性鼻窦炎患者鼻窦内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术后用药.方法 对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术中取上颌窦或筛窦内分泌物进行细菌的需氧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前需氧菌培养阳性率88.8%,检出革兰阳性(G )菌47株,其中葡萄球菌占74.5%,革兰阴性(G-)菌24株,非发酵菌与肠道杆菌分别占45.8%和50.0%.G 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噻肟、氯霉素、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较好;G-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三嗪、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的敏感性较好.治疗后检出G 菌13株,葡萄球菌占92.3%,G-菌8株.G 菌对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较好;G-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好.结论 葡萄球菌的感染在慢性鼻窦炎的发病中占较重要的地位.抗生素的合理选择应建立在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预防术后迁延性鼻窦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50例。治疗组予以鼻渊舒口服液配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加呋嘛滴鼻剂滴鼻,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加呋嘛滴鼻剂滴鼻,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积分及总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X线片复查结果亦表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原有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缩短治疗疗程,降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苍乌合剂是根据中医药理论,结合多年临床应用经验,经严格筛选配制的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观察治疗慢性鼻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荔花鼻窦炎片治疗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经检查确诊为鼻窦炎的患者分为A、B组,A组(急性鼻窦炎患者,50例)、B组(慢性鼻窦炎患者,50例)均给予荔花鼻窦炎片口服,3片/次,3次/d。7 d为1个疗程。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B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结论:荔花鼻窦炎片治疗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都有效,但荔花鼻窦炎片对急性鼻窦炎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1.
液氮冷冻治疗慢性鼻炎20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氮冷冻治疗慢性鼻炎209例临床观察海南医学院附院耳鼻喉科(570005)韩英伟,凌炽星,张湘民,何其懿,林尤津慢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治疗方法多样。本科采用液氮冷冻下鼻甲治疗以鼻塞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鼻炎。现将资料完整的209例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  相似文献   

12.
13.
穿心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在临床治疗鼻窦炎过程中影响疗效的因素,完善治疗方案,减少复发,改善患者愈后。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经确诊的鼻窦炎患者155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全组治愈53例(34.19%),好转88例(56.77%),无效14例(9.03%),总有效率为90.97%。结论鼻窦炎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提高疗效并改善愈后,但还需要医患双方充分认识,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0例慢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应用伯克纳,观察组给予鼻渊通窍药方联合伯克纳治疗,对比分析这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这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鼻炎患者采取鼻渊通窍药方联合伯克纳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安全高效,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伯克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症状持续以及反复发作为慢性鼻窦炎的特点,慢性单纯性鼻窦炎首选药物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则被定为Ⅰ型鼻窦炎列入手术适应症范围。这看似顺理成章,但事实上,对这类型CRS治疗具有优势的中医药被大多数医生忽视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负压置换治疗小儿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门诊460例经过鼻窦CT扫描,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慢性鼻窦炎的小儿随机分为负压置换组(236例),对照组(224例),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治疗,负压置换组:口服头孢氨苄胶囊,4次/d,鼻炎康胶囊,3次/d,同时行鼻腔、鼻窦负压置换术。对照组:口服药与置换组相同,同时鼻腔滴入0.5%呋喃西林麻黄素液。两组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负压置换组236例,总有效率97.9%。对照组224例,总有效率73.2%。结论:负压鼻腔、鼻窦置换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痛苦、小儿易接受,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慢性鼻窦炎为常见疾病,我科自2003年采用五官超短波配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6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较长,冶疗颇为棘手。笔者自2000年7月至2005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6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2例,男94例,女68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63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23年。临床表现为鼻塞、脓涕、头痛、嗅觉减退或消失;鼻粘膜充血、肿胀,多数病例中甲水肿,鼻道有多量脓性分泌物。X线片显示鼻窦昏暗或积脓等密度增高影。162例中慢性上颌窦炎104例,多鼻窦炎58例。1.2治疗方法1)西医治疗:常规1%麻黄素、可的松及抗生素滴鼻液滴鼻,3…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并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对2002~2007年完成随访的124例内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124例中,Ⅰ型1期11例,Ⅰ型2期30例,Ⅰ型3期7例;Ⅱ型1期8例,Ⅱ型2期27例,Ⅱ型3期11例;Ⅲ型30例。实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内镜下随访,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Ⅰ型治愈率为91.7%,Ⅱ型治愈率为82.6%,Ⅲ型治愈率为56.7%,Ⅰ型和Ⅲ型,Ⅱ型和Ⅲ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Ⅰ型和Ⅱ型比较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坚持定期随访组治愈率为85.2%,未能坚持定期随访组治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变应性体质组和非变应性体质组治愈率分别为58.3%,88.6%,疗效有统计学差异。全身麻醉平均出血量220ml,局部麻醉185ml,并发症发生率7.26%。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正确处理中鼻甲及鼻中隔偏曲,加强术中出血控制,重视术腔的清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