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张中厚皮早期移植治疗手背部深度烧伤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早期切痂和大张中厚皮移植治疗手背部深度烧伤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本科2005年9月~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22例手背部严重烧伤患者共计30只手,采用早期切痂和大张中厚皮移植手术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 30只手所植皮片全部成活;22例均获随访6~24个月,所植皮片色泽和弹性好,其中21例患者手功能和外形恢复良好。结论对手背部、指背部深度烧伤,采取早期切痂移植大张中厚皮的治疗方案,能最大限度恢复其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浅切痂植皮、功能锻炼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32只手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患者,早期进行浅切痂自体大张中厚皮移植,皮片成活拆线后进行手部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2年,29只手功能与外观恢复优,2只手功能与外观恢复良,1只手功能恢复与外观差。结论早期浅切痂大张中厚自体皮移植及术后配合手部功能锻炼疗法,治疗手部深度烧伤,效果好,功能与外观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3.
深度手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治疗及功能康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了防止手部深度烧伤后形成瘢痕挛缩畸形,以达到恢复手功能。方法:对深Ⅱ度或Ⅲ度于烧伤,于伤后2~10d,采用切痂植皮、大张厚中厚自体皮片覆盖创面,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持续弹力手套压迫。结果:对116只手(68例)用该方法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手功能及外形良好者达到95%以上。结论:早期切痂时间以伤后1周以内为佳。手深度烧伤采用早期切痂植皮不但可防止手瘢痕挛缩,恢复手功能,而且又可缩短疗程,减轻病人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切痂,并应用大张厚中厚皮片移植对儿童肢体辗挫撕脱伤皮肤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对52例儿童车祸伤肢体皮肤坏死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作者采用早期切痂,大张厚中厚皮片移植消灭创面,结果:所有病例的获得随访,平均1.5年,创面移植皮肤色泽、质地较好,具有一定弹性,功能满意。结论:儿童车祸伤致皮肤坏死,在溶痂前早期切痂,厚中厚皮片移植,对早期消灭创面感染,保全肢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8):6980-6981
目的:探讨热水袋引起老年烧伤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方法:总结2000/2008年经手术治疗的37例热水袋所致老年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12例小腿及足跟Ⅲ度烧伤创面切痂后局部或邻近皮瓣、肌皮瓣修复全部治愈,11例切痂全厚皮片游离移植后皮片完全成活,14例Ⅲ度烧伤创面切(削)痂中厚皮片实施移植治疗,均得到一期修复。结论;采取相应对策,能有效避免或减少老年烧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林俸刚  黄广孚 《华西医学》1994,9(4):466-467
本文介绍112例深度烧伤早期切痂植皮,其中功能部位56例,切痂后移植整张中厚皮片,近期疗效及14例远期随访结果,功能及外形均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手深度烧伤后更多、更好地保存手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1998年3月至2004年6月对36例60只手深Ⅱ度以上的手烧伤病例进行了早期的全手背部(包括全手背至手指末节)切削痂大张自体皮移植。术后早期(5--10天)进行手功能锻炼。结果:36例60只手应用此方法后,除一例再植皮者手功能受影响外,其他病例手外形、手功能的恢复均较满意,总有效率在90%以上,截指率明显下降。结论:手深度烧伤后早期全手切削痂,早期手功能锻炼对手的外形及手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张倩  孙杰  栾玉民 《中国康复》2012,27(5):340-341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手背深度烧伤行手部切痂中厚皮移植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手背深度烧伤(深2度、3度)并行手背切痂中厚皮移植术后患者78例(109只患手),对患手实施早期良肢位摆放、压力疗法、超声药物透入、蜡疗及手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总主动活动度评分(TAM)、简易上肢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8d后,患者TAM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Barthel指数评分及各年龄阶段简易上肢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对手背深深2度、3度烧伤后行切削痂中厚皮移植术的患者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是保证手功能恢复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996年5月~2000年10月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行早期切削痂植大张皮术与实施康复性的水浴疗法、体疗器械的功能锻炼结合起来,取得了及早恢复手部功能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28例,计50只手,男21例,40只手,女7例,10只手,单手烧伤6例,双手烧伤22例。致伤原因:火焰烧伤18例,沥青烧伤2例,热烧伤4例,爆炸烧伤4例。烧伤部位:手背及指背烧伤6只,全手烧伤6只手,合并吸入性损伤8例,28例均伴有其他部位烧伤,其中大面积烧伤10例。方法:于伤后3~8d在麻醉下行切痂大张中厚皮移植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磨痂保留变性自体皮片移植修复手深度烧伤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31例烧伤患者,男女不限,年龄5~60岁,双手均为深Ⅱ度或混合深Ⅱ、Ⅲ烧伤,烧伤总面积10%~80%TBSA,采用自身同体对照法,将62只患手分为磨痂组(31只)和削痂组(31只),实施磨痂保留变性真皮并自体皮片移植,做好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观察手外形与功能情况,与削痂组植皮手术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3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发生不良护理问题。31例磨痂患者手外形与功能优良率高于削痂组(P〈0.05)。【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有效的术后护理可以保障磨痂保留变性真皮自体皮片移植修复手深度烧伤患者的康复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深度手烧伤的治疗及功能康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深度手烧伤早期创面修复及功能康复最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中厚皮、异体去细胞真皮基质作支架加自体刃厚皮片移植 ,腹部真皮血管网皮片及超薄皮瓣移植等手术方式 ,进行深度手烧伤早期切削痂。结果 :2 94例 4 6 2只手功能良好者 138例 2 32只手 (5 0 % ) ,功能较好者 79例 134只手 (2 9% ) ,功能障碍者 77例 96只手 (2 1% )。结论 :应用早期切削痂植皮的方法可减少瘢痕增生和畸形 ,使深度手烧伤后获得满意的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皮能快愈敷料对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我们收治深度烧伤患者22例.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创面深度及烧伤严重程度评估,待生命体征稳定,创面水肿高峰期结束后行创面治疗,1期清创手术,行皮能快愈敷料移植术,皮能快愈敷料外加湿性敷料(德湿威);2周后Ⅱ期手术,去除皮能快愈敷料硅胶膜行自身刃厚皮移植.结果 22例深度烧伤创面均愈合,皮能快愈敷料无感染及溶解.皮片移植存活,创面外观满意,供皮区瘢痕增生轻.结论 改良皮能快愈敷料与自体刃厚皮复合修复深度烧伤创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断指再植术后的康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阐述40例157个断指再植术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断指再植成活后康复过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早期康复目的主要是消炎消肿,采用超短波及紫外线照射,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血运,保证修复组织的正常愈合。中、后期康复重点是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肌力及手的灵活性,恢复手的最佳功能,采用蜡疗、关节松动技术、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感觉再教育和手夹板等方法。根据随访中手功能的情况,本组病例都择期做了肌腱手术等,加快了功能恢复。结果经术后6个月的随访,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87.5%。结论断指再植成活为手功能恢复创造了可能性,康复治疗是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的保证。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功能训练,才能使手的伤残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的康复效果.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按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于脑水肿期及病情稳定期分阶段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并随意进行功能锻炼.2组在术后第1天及第56天测定肌力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术后56d Barthel指数评分、肌力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早期程序化康复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烧伤后手指和指蹼挛缩畸形的治疗及功能康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烧伤后手指和指蹼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和功能康复方法。方法:本组33例45只伤手,采用瘢痕切除或切开加皮片移植术修复127个手指挛缩畸形,采用局部皮瓣或皮片移植术分别修复36只和60只指蹼畸形。手术后早期进行关节功能训练、按摩、弹力手套压迫等康复治疗。结果:皮片移植和皮瓣全部成活,手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功能、指蹼功能均有改善,皮瓣法修复指蹼优于皮片法。通过功能康复治疗,87.9%患者生活能够完全或大部分自理。结论:对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手术和功能康复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手指侧方皮瓣修复指蹼畸形,手术简单可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中尿肾损伤分子1的监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肾损伤分子1已被证实是一种诊断急性肾缺血损伤的特异性分子并参与肾损伤修复过程,研究表明肾损伤分子1可作为诊断移植肾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但其在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过程中动态表达的意义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肾移植后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和早期肾功能恢复的关系,为临床更好地评估及预测移植肾功能恢复能力提供依据.方法:纳入46例肾移植受者,根据早期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3组,肾功能迅速恢复组22例,肾功能缓慢恢复组14例,肾功能延迟恢复组10例.肾移植后2周内每_犬收集24 h尿液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肾损伤分子1含量,同时检测尿液肌酐浓度和当天血清肌酐浓度.观察肾功能恢复过程中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变化,并分析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和血清肌酐浓度变化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各组肾移植后2 d内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处于高水平状态,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移植2 d后肾功能迅速恢复组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随肌酐的下降而讯速下降;肾功能缓慢恢复组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肌酐正常后开始下降:肾功能延迟恢复组尿肾损伤分子1含量迅速下降,但在肌酐开始下降的前一两天迅速上升并持续到肌酐恢复正常.提示尿肾损伤分子1动态检测对预测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肾损伤分子1水平高可能预示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小腿桥式皮瓣移植手术的功能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和探讨功能康复措施在桥式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创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功能康复的概念应用于12例桥式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创伤的治疗及恢复过程中。注重患者术前、术中、术后3个不同阶段的康复治疗。结果:12例小腿桥式皮瓣移植手术均获成功,术后6—8周,平均6.2周断蒂,所有皮瓣均成活。结论:重视全程功能康复治疗可提高桥式皮瓣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肢小腿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脑损伤范围和部位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根据CT扫描确定脑损伤的部位及大小,探讨康复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根据病例选择标准,从78例中选出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16~70岁;左侧病变18例,右侧16例,双侧1例(特殊病例);脑血肿19例,脑梗塞或脑实质软化16例。CT检查采用横断面扫描,厚度1cm。采用康复运动及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结果:额顶叶受损主要表现为手的精细运动及踝背屈功能障碍;基底节部分病变累及内囊中部主要表现为手指的精细运动恢复差,Barthel指数均达100分;内囊大部分或完全受累,病变范围43.6±21.3cm3,Barthel指数为69.2±7.3分,Brunnstrom上肢Ⅱ级2例,Ⅲ级5例,Ⅳ级5例,Ⅴ级1例;手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3例;下肢Ⅳ级13例。结论:CT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及大小,有助于判断患者康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背景面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如何加速面神经的功能恢复是该领域正在研究的课题.目的比较面神经损伤修复的不同方法,探讨自体静脉套接吻合口及脑细胞生长肽在临床上修复面神经损伤的效果.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01/2001-12收治44例面神经损伤患者和1999-01以前收治面神经损伤患者30例.干预对44例创伤后和腮腺区恶性肿瘤切除造成的面神经损伤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神经断端对位吻合,将自体静脉管套入吻合口并在管套内注入脑细胞生长肽.对30例面神经损伤患者采用传统神经端吻合法修复,术后不同时间观察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及肌电图的动态变化.主要观察指标观察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的时间,检测面神经传导速度的动态变化.结果30例创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最快9周,最迟13周,平均(11.1±1.1)周,与传统方法(25.8±1.8)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4.875,P<0.01);14例肿瘤切除面神经立即修复的患者,功能恢复最快13周,最迟15周,平均(13.8±0.8)周,与传统方法(34.8±2.9)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6.336,P<0.01).肌电图检测面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呈递增趋势,表情肌功能恢复时两种方法传导速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静脉管套入吻合口并注入脑细胞生长肽的方法均比传统方法效果显著,是一种临床效果比较突出的面神经损伤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老年脑卒中早期与晚期康复训练对偏瘫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患者介入康复时间的不同与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4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开始康复训练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组(发病7-30 d)33例和晚期组(发病3-6个月)15例.2组一般治疗与康复治疗方法均相同.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时均进行FIM评定.结果:FIM评定在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2个月后,早期组显著优于晚期组.结论:早期与晚期康复均可明显促进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但临床疗效早期康复优于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