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应用微量注射泵过程中泵体安全移动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比较微量注射泵垂直移动和平行移动后对临床患者产生的不同影响,找出泵体移动的安全合理方法.方法 将胸心外科60例心脏手术中持续使用硝普钠,且术后将硝普钠带回ICU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将注射泵平行移动固定于床旁的活动输液架上,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操作方法将注射泵垂直移动固定于距床面(30±5)cm高度的输液架上,持续监测记录2组患者注射泵体移动前、后10min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移动前后的平均心率为110.0-112.5次/min、平均动脉压在84.0-85.5mmHg(1mmHg=0.133kPa)的范围内窄幅波动,移动后对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未造成明显改变.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移动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P<0.01),移动前患者平均心率为116-118次/min、平均动脉压在88-90mmHg的范围,移动后2min平均心率约为127次/min,平均动脉压跌至约77mmHg,随后逐步恢复,但移动后10min仍未恢复至移动前的水平.结论 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入硝普钠时,垂直移动泵体显著加快了患者的心率并降低了动脉压,这种改变持续了10min以上,对患者生命体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平行移动泵体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这种移动方法更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量泵与静脉穿刺点间不同垂直高度对预防静脉回血的效果,探讨微量泵泵入特殊用药时防止静脉回血发生的最适宜垂直高度.[方法]以微量泵持续注射硝普钠为例,将264例病人随机分为垂直高度≤15.0 cm、15.1 cm~29.9 cm和≥30.0 cm组,观察各组静脉回血情况.[结果]在泵入硝普钠时微量注射泵高于穿刺部位≤15.0 cm组静脉回血率为47.0%,15.1 cm~29.9 cm组静脉回血率为40.9%,≥30.0 cm组静脉回血率13.8%,且≤15.0 cm组、15.1 cm~29.9 cm组与≥30.0 c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在微量泵泵入硝普钠时抬高微量泵垂直高于穿刺部位30.0 cm或略高位置可有效阻止静脉回血.  相似文献   

3.
微量泵与穿刺点的垂直高度对静脉回血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量泵与静脉穿刺点间不同垂直高度对预防静脉回血的效果,探讨微量泵泵入特殊用药时防止静脉回血发生的最适宜垂直高度。[方法]以微量泵持续注射硝普钠为例,将264例病人随机分为垂直高度≤15.0cm、15.1cm~29.9cm和≥30.0cm组,观察各组静脉回血情况。[结果]在泵入硝普钠时微量注射泵高于穿刺部位≤15.0cm组静脉回血率为47.0%,15.1cm~29.9cm组静脉回血率为40.9%,≥30.0cm组静脉回血率13.8%,且≤15.0cm组、15.1cm~29.9cm组与≥30.0c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在微量泵泵入硝普钠时抬高微量泵垂直高于穿刺部位30.0cm或略高位置可有效阻止静脉回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找出微量注射泵垂直移动后注出率改变最小的安全垂直移动高度,作为临床泵体垂直移动安全措施的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Micorinfusion Pump WZ-50C、WZ-50C2、BRAUN Perfusor compact 3台微量注射泵在10 ml/min的运转速率下,分别用电子天平测定在平面未移动时以及分别垂直移动15,25,35,50 cm高度后1 min的注出量并进行比较. 结果 垂直移动注射泵各不同高度间的流量比较有显著差异;垂直移动15,25,35,50 cm与未移动时的1 min的平均注出流量的差值分别为0.004,0.017,0.033,0.046 ml,差值最小的是垂直移动15 cm高度;流出量剖面图显示水平面与垂直移动15 cm高度的流出量线条呈稍有抬高而接近水平线状态,而后此高度流出量的点成为了一个拐点,线条随着垂直移动高度的增大变得越来越陡直,显示注出量比较的改变随着移动高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结论 垂直移动15 cm高度注出量的变化最小,成为不同高度的增加使流出量急剧增加的拐点,此垂直移动高度是安全的移动高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性护理在应用微量注射泵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运送前后泵体移动注出率改变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应用微量注射泵的住院患者256例。将其依据风险管理性护理方案实施时间分为实施前(对照组)和实施后(观察组)。对比两组运送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运送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 P<0.05);对照组运送后心率明显高于运送前,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运送前( 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13%、96.8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应用微量注射泵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实施风险管理性护理,能有效地减小患者运送前后泵体移动注出率改变,降低护理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6.
危重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易发生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量注射泵是一种定容型输液泵 ,精确度高 ,流速稳定 ,用液量少 ,为抢救危重患者提供了可靠的药物浓度保证。现将在使用微量注射泵中易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总结。1 使用微量注射泵中的问题与对策1 1 在使用微量泵开始或中间更换药物时 ,易发生静脉通路回血 ,若不考虑所用药物 ,盲目采用快速推注钮处理回血 ,短时间内进入体内的药量可增大 ,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如 1例心脏病患者行双瓣膜置换术后 ,由于更换硝普钠时 ,静脉回血 ,硝普钠的用量为 0 8μg/(kg·min) ,为防止回血阻塞管腔 ,随即按推注药键将回血推入 ,此时动脉血压…  相似文献   

7.
常规液体配合微量泵输注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常规液体配合微量泵输液对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11月至2007年9月期间使用微量泵注射者618例,按照是否配合使用常规液体分为观察组(372例)和对照组(246例),观察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同时应用常规液体的观察组患者出现管道堵塞、静脉回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合理选取常规液体配合微量泵输注,可减少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微量泵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量泵静脉注入硝普钠慢速时回血的预防方法,为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使用硝普钠提供更安全的方法和依据。方法选择240例慢性肾脏病高血压需要微泵静脉注入硝普钠的患者,按入选单双例数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单道微泵静脉注入硝普钠,观察组采用双道微泵静脉注入硝普钠的同时以1~4 ml/h的速度从同一留置针通路注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保持两个通路注入的速度之和达到5 ml/h。比较两组静脉回血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回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能降低静脉微量泵注入硝普钠时静脉回血的发生率,增加硝普钠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微泵注射对术后PCIA镇痛效果不佳患者的镇痛改善作用和安全管理。方法178例腹部大手术后采取PCIA镇痛效果不佳患者,“长海痛尺”评分疼痛〉5分,在PCIA镇痛基础上通过微量泵注射追加小剂量芬太尼缓解疼痛,比较单纯PCIA组与追加芬太尼微泵注射组患者的HR、BP、SpO2、RR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8例追加小剂量芬太尼微泵注射改善镇痛的患者,单位时间内芬太尼使用量与单纯PCI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嗜睡、恶心呕吐及瘙痒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及SpO2追加芬太尼后60min较追加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过微量注射泵追加小剂量芬太尼能够明显缓解PCIA镇痛效果不佳问题,但必须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疼痛动态评估,并及时根据镇痛效果调整芬太尼泵注速度,确保镇痛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微量注射泵进行气道湿化的脑出血常规护理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另选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微量注射泵进行气道湿化的脑出血针对性护理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痰液湿化良好率为95.00%(38/40),对照组痰液湿化良好率为70.00%(28/40),观察组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痰痂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微量注射泵气道湿化的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痰液湿化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耐受性和舒适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李卫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4):314-315
目的 观察硝普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41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继续采用传统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注治疗量的硝普钠和多巴酚丁胺,疗程7~10d。结果 显效29例(70.73%),有效12例(29.27%),总有效率100%。用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及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E)与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A)的比值(E/A)均明显增加(均为P〈0.01),心率、呼吸频率及心肌耗氧量及心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 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注治疗量的硝普钠、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13-1814
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为31.4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治疗,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方法对本组100例病例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使用微量泵注射药物抢救病人时,操作方便、用药剂量准确,注速稳定,为病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密闭式回血法对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单向回血组30例和密闭式回血组30例.单向回血法:透析结束时,先拔出动脉穿刺针,压迫动脉针穿刺点,连接生理盐水,启动血泵(泵速<100ml/min),缓慢用生理盐水将血液管路和透析器内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待静脉管路内残血回到患者体内后,关闭血泵,拔出静脉穿刺针,压迫止血;密闭式回血法:透析结束回血时,先减慢血泵(泵速<100ml/min),打开血液管路的动脉给液口,排净输液器内的气泡,停止血泵,应用重力将血泵前的动脉端血液回输到体内,再启动血泵(泵速<100ml/min),用生理盐水缓慢地将管路和透析器内血液回输到体内.待静脉管路内残血回到患者体内后,关闭血泵,拔出动、静脉穿刺针,压迫止血.观察比较两组透析器凝血情况及内瘘堵塞、穿刺点渗血、血肿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透析器凝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密闭式回血组明显低于单向回血组,(P<0.05).结论 密闭式回血法能稀释内瘘局部的血液,降低里内瘘局部的血液粘滞度,扩充了血容量,改善了血流速度,对于动静脉内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预防全身麻醉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1组)、中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2组)、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3组),各20例。手术结束前30min,C组微量泵静脉注射15mL生理盐水,D1组、D2组、D3组分别微量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25,0.50,1.00μg/kg,泵注时间15min。观察4组微量泵静脉注射药物前(T0)、泵注药物后(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min(T3)、拔管后3min(T4)、拔管后5min(T5)、拔管后10min(T6)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 C组,D3组T2~T5时间点平均动脉压较T0增高(P〈0.05),D2组T2~T6点平均动脉压较C组下降(P〈0.05);C组T2~T6时间点心率心率较T0点增高(P〈0.05),D组T2~T6时间点心率较T0点下降(P〈0.05),D2和D3组T2~T5时间点心率低于C组(P〈0.05);4组各时间点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微量泵静脉注射0.50μg/kg右美托咪啶可有效抑制全身麻醉气管导管拔管时诱发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预防全身麻醉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1组)、中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2组)、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3组),各20例。手术结束前30min,C组微量泵静脉注射15mL生理盐水,D1组、D2组、D3组分别微量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25,0.50,1.00μg/kg,泵注时间15min。观察4组微量泵静脉注射药物前(T0)、泵注药物后(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min(T3)、拔管后3min(T4)、拔管后5min(T5)、拔管后10min(T6)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 C组,D3组T2~T5时间点平均动脉压较T0增高(P<0.05),D2组T2~T6点平均动脉压较C组下降(P<0.05);C组T2~T6时间点心率心率较T0点增高(P<0.05),D组T2~T6时间点心率较T0点下降(P<0.05),D2和D3组T2~T5时间点心率低于C组(P<0.05);4组各时间点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微量泵静脉注射0.50μg/kg右美托咪啶可有效抑制全身麻醉气管导管拔管时诱发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生长抑素首剂负荷量用微量泵匀速泵注及人工推注法导致胃肠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18例消化系疾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微量注射泵泵人首剂负荷量,对照组予传统人工推注法,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88.52%、84.21%,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42%、64.91%,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匀速缓慢泵注生长抑素首剂负荷量,有助于减少胃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使用移动消毒层流罩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73例化疗后的白血病患者进行对比,将37例使用移动消毒层流罩的白血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将36例使用普通病床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措施相同,并严密观测病情变化,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 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血象恢复时间、继发感染例数、发热持续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以及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移动消毒层流罩能为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提供良好的保护环境,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加速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注射泵在加压输液中准确控制输液速度的方法。方法对不同包装、粘稠度的3种液体:A液0.9%NaCI注射液250ml(玻璃瓶)、B液0.9%NaCI注射液250ml(塑料瓶)、C液5%GS 200ml+50%GS 50ml(塑料瓶),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均匀加压输液。比较液体静压在95cm及12cm时3种液体的空气泵人速度与输出速度。每组重复25次。结果液体静压在95cm时空气泵入速度与液体输出速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液体静压在12cm时空气泵入速度与输出速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液体静压在12cm时微量注射泵能准确控制输液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凯时两种不同注射方式对老年患者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需要使用凯时治疗每天1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组和微量泵注射组各60例,静脉注射组予NS 20 ml+凯时1 ml静脉注射,微量泵注射组予NS 20 ml+凯时1 ml微量泵注射,持续观察10 d,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护士对自我工作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微量泵注射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33%,护士对自我工作满意度为93.33%,静脉注射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6.67%,护士对自我工作满意度为63.33%。结论:采用微量泵注射在老年患者输注凯时中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护士自我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