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饲营养是脑卒中患者临床提供或补充营养的极为重要的方式之一,但管饲营养有反流、误吸、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而并发症会使患者营养不良进一步恶化。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脑卒中患者管饲营养并发症的现状,综述了减少脑卒中患者管饲营养并发症的相关护理措施,旨在为后续的脑卒中患者管饲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50例脑卒中病人采取早插管,管饲前检查胃管,抬高床头,管饲中注意食物量、温度、速度、次数,管饲后不翻身.扣背、吸痰,以及管饲注入药物.止血剂,管饲病人的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等护理。认为这些护理措施可减少脑卒中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管饲指经过导管供给患者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许多疾病可导致老年人不能正常进食,而需要经鼻饲管给予营养物质,以保证营养的摄入与能量的供给。管饲有很多优点,如感染性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和防止肠道萎缩等,但长期管饲也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及胃肠功能紊乱等。现将其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病人在家使用管饲的一些原则,配方的类型。如何选择饲管,用饲管应注意的问题,预防并发症的措施以及护理人员操作守则等。  相似文献   

5.
杨秋月 《当代护士》2008,(11):71-72
目的探讨改良鼻空肠管饲法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9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采用改良鼻空肠管饲法,用输液瓶装营养液接输血管以输液泵控制持续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传统鼻空肠管饲法,用注射器抽取营养液分次间歇灌注,比较2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明显减短(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鼻空肠管饲法在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鼻空肠管饲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67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空肠内管饲的护理经验。[方法]67例食管癌患者在术前插胃管的同时,插入空肠营养管保留,于术后第1天开始从空肠营养管管饲营养液,持续7~10d,术前术后密切护理配合。[结果167例患者均能很好耐受鼻空肠营养管的留置,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营养相关性并发症以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空肠内管饲操作简便,易为患者及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7.
陈霭玲  梁少容李衡 《现代护理》2005,11(23):1995-1996
目的探讨新生儿管饲术的护理特点及效果。方法总结152例新生儿管饲术的护理体会。结果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选择高质量的硅胶管及合适的管饲方式、娴熟的插管技术、管饲过程精心护理、细致的病情观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营养支持是治疗的重要手段,管饲营养过程中常常因胃肠道并发症而不得不中止肠内营养改为胃肠外营养,而胃肠外营养较肠内营养的医疗风险增加,医疗费用加大。高龄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一般老年人群更高。为有效地降低肠内营养的并发症,近年来,我们采用恒速滴注法对患者进行管饲肠内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赵文芝 《全科护理》2009,7(29):2639-264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不同管饲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86例重型颅脑损伤管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93例采用分次灌注法,93例采用缓慢滴注法。采用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两种方法来评定病人的营养状况。[结果]两组管饲病人在并发症、营养状况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及早管饲增加了病人的营养,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及早的管饲膳食是非常重要的,采用分次灌注法和缓慢滴注法均可增加病人的营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不同管饲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86例重型颅脑损伤管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93例采用分次灌注法,93例采用缓慢滴注法.采用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两种方法来评定病人的营养状况.[结果]两组管饲病人在并发症、营养状况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及早管饲增加了病人的营养,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及早的管饲膳食是非常重要的,采用分次灌注法和缓慢滴注法均可增加病人的营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