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背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为一种多克隆免疫激发剂刺激免疫细胞,来模拟免疫激发状态,观察延髓内脏带(medullary visceral zone,MVZ)投射至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hypothalamus,PVN)的儿茶酚胺神经元是否对LPS刺激起反应,为脑功能保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目的:观察MVZ投射至PVN的儿茶酚胺神经元是否对脂多糖刺激起反应,探讨MVZ至PVN的儿茶酚胺能通路在“免疫-脑通讯”中的作用。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的神经外科和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实验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和解放军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10只健康清洁级成年SD大鼠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将WGA—HRP注人大鼠一侧PVN内,存活48h后经腹腔注射免疫刺激剂LPS诱发免疫反应,应用WGA-HRP逆行追踪与抗Fos和抗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双重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三重标记方法进行染色。主要观察指标:观察MVZ中WGA-HRP逆标细胞、Fos蛋白和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以TH为标记物)的分布及表达状况。结果:在MVZ内发现7种阳性神经元,即HRP,Fos和TH单标细胞,Fos/HRP,Fos/TH和HRP/TH双标细胞,Fos/HRP/TH三标细胞。Fos/HRP双标记和Fos/HRP/TH三标记细胞分别占总HRP逆行标记细胞的12.5%和39.6%。结论:MVZ对脂多糖免疫刺激起反应,并可能将免疫信息经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上传至PVN;MVZ可能作为“免疫-脑通讯”的一个中继站,通过“MVZ→PVN”通路起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传统观点认为癫痫是大脑不同区域内神经元出现异常兴奋引起的复杂神经行为紊乱现象.而对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少.目的研究戊四氮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延髓内脏带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成年健康SD大鼠14只,体质量180~220 g,清洁级,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用抗Fos蛋白、抗酪氨酸羟化酶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三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显示癫痫发作1 h后延髓内脏带内反应性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主要观察指标对延髓内脏带内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抗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的分布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延髓内脏带内的Fos阳性神经元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三重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反应性神经元(Fos阳性)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关系密切,发现3种不同标记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复合体"即抗酪氨酸羟化酶+/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三标记复合体、抗酪氨酸羟化酶+/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Fos-和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抗酪氨酸羟化酶-二标记复合体.结论延髓内脏带内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作时反应强烈,可能以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复合体作为功能单位参与癫痫发病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大鼠脑内Fos蛋白在脂多糖免疫激发过程中的传导通路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事实表明免疫系统不是一个仅有自主调节的孤立系统,而是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双向联系的,但中枢神经系统哪些部位参与免疫调节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目的研究与神经免疫调节有关的功能神经元在大鼠脑内的分布.设计随机对照的研究.单位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对象实验在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和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10只健康清洁级成年SD大鼠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以腹腔注射脂多糖(LPS)为免疫激发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抗Fos蛋白ABC方法进行染色.主要观察指标Fos蛋白在脑内不同区域内的分布.结果Fos阳性产物多集中分布在大脑额顶皮质、边缘前脑(扣带皮质、梨状皮质、外侧隔核和中央杏仁核等)、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视上核、视交叉上核、下丘脑外侧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部、外侧臂旁核和延髓内脏带.小脑内无明显Fos分布密集区.结论LPS诱发的Fos阳性神经元在脑内有相对广泛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状态下迷走神经向脑传递免疫信息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6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清洁级雄性豚鼠20只单纯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生理盐水;手术+生理盐水;假手术+卵蛋白;手术+卵蛋白。建立豚鼠哮喘模型,在致敏状态下切断或假切断颈部双侧迷走神经,术后2周用卵蛋白经呼吸道激发豚鼠哮喘发作,2h后处死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延髓内脏带(MVZ)、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Fos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和手术组豚鼠给予生理盐水刺激后,仅在MVZ背内侧部、中间网状带和腹外侧部、SON和PVN内发现少数浅染的Fos蛋白阳性细胞。假手术组豚鼠卵蛋白激发后,MVZ,PVN和SON内可发现大量Fos蛋白表达,分别为(498.00±134.28),(99.27±15.32),(305.10±84.68)个,手术组豚鼠卵蛋白激发后上述核团内的Fos蛋白表达量则明显减少,分别为(239.78±48.28),(62.36±19.02),(127.14±57.01)个,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迷走神经在支气管哮喘免疫应答中,可能是传递呼吸道免疫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逆行示踪是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常用方法之一,常用的示踪剂还有HRP、WGA-HRP、CTB、EB等,其中DiI细胞毒性小,不影响被标记细胞的存活、生长和发育;在组织的液相中不扩散,能特异性的标记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可沿神经纤维进行顺行和逆行扩散;结合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6.
背景既往有很多关于培养神经元或胶质细胞内钙的研究.然而关于高渗条件下共同观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内钙变化的研究目前较少.目的探讨高渗刺激后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AST)内钙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外科和一所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材料实验在南方医科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新生两三天的SD大鼠2只和孕18 d大鼠胚胎6只,清洁级,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体外联合培养的神经元和AST经钙荧光指示剂Fluo-3负载后,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高渗NaCl溶液影响前后的细胞内钙水平随时间变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联合培养的神经元和AST的形态观察及等渗和高渗状态下神经元和AST内Ca2+含量测定.结果高渗刺激使培养神经元和AST内钙水平先升高后降低,最后维持在比高渗刺激前稍高的静息钙水平上.AST钙水平达到峰值的速度略快于神经元.结论神经元和AST内Ca2+在渗透压信息传递过程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由于胰岛细胞分离技术难度较大,目前糖尿病细胞移植治疗尚缺乏理想的细胞来源.目的构建具有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能力胰岛代理细胞系,为糖尿病基因治疗提供有效手段.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研究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以携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及携人胰岛素原基因突变体(mutant proinsulin gene,MPIN)的逆转录病毒共同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G418筛选,放免法、Western-blotting及RT-PCR鉴定;挑选联合表达GK及成熟胰岛素的HepG2细胞进行葡萄糖反应性胰岛素分泌反应的检测,以单独表达成熟胰岛素的HepG2细胞作对照.主要观察指标不同葡萄糖浓度条件下,联合表达GK及成熟胰岛素的HepG2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胰岛素浓度.结果G418筛选3周获阳性细胞克隆,放免法、Western-blotting挑选出两个目的基因表达均较强的HepG2细胞1株,命名为细胞克隆"β";RT-PGR证实细胞"β"中已有两个目的基因的转录;在细胞"β"中获得葡萄糖反应性胰岛素分泌,葡萄糖浓度约1.75~2.00mmol/L时出现胰岛素分泌高峰;而在单独表达成熟胰岛素的HepG2细胞中,各种葡萄糖浓度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能力的"胰岛代理细胞"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影响。 方法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假刺激组及磁刺激组,每组8只。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皮下注射,每次15 mg/kg体重,连续注射4次,每次间隔2 h,建立急性PD小鼠模型。磁刺激组小鼠每天接受1 Hz、1 T的磁刺激治疗(共5个序列,25脉冲/序列),疗程为2周。经rTMS干预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和GDNF的表达变化,并借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模型组、假刺激组TH免疫阳性(TH-ir)和GDNF免疫阳性(GDNF-ir)细胞计数、校正光密度(COD)值较生理盐水组减少(P<0.01);磁刺激组TH-ir和GDNF-ir细胞计数、COD值均较模型组和假刺激组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黑质区TH-ir和GDNF-ir细胞计数呈明显正相关(r=0.836,P<0.01),相应的COD值比较亦呈明显正相关(r=0.921,P<0.01)。 结论rTMS明显增加PD小鼠黑质 TH-ir细胞数量和COD值,推测其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而上调黑质区GDNF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微囊化异种许旺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神经组织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具有许旺细胞的周围神经损伤后,能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是同种神经组织移植存在供体来源受限和供体损伤的限制;异种神经组织移植存在免疫抑制和排斥反应.微囊技术是一种良好的免疫隔离手段,探讨用微囊化处理的异种神经组织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能否降低免疫排斥反应、解决供体来源问题,以便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新的途径.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4-01/2004-10关于脊髓损伤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chwann cells,transplantation,xenogenic,spinal cord iniury",并限定文章语言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01/2004-10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检索词"许旺细胞,移植,异种,脊髓损伤".限定自由词为"微囊化"及"大鼠".资料选择选择有关脊髓损伤修复的中外研究原著性文献30篇,排除非随机研究原著性文献,未排除非盲法研究原著的文献.资料提炼30篇关于脊髓损伤修复的文献,22篇符合标准,排除的8篇关于脊髓损伤修复的文献因是重复的同一研究.对剩余22篇关于脊髓损伤修复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予以综述.资料综合轴突再生障碍是脊髓损伤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把具有许旺细胞的周围神经移植到损伤脊髓中,能促进脊髓的修复,但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微囊是一个免疫隔离载体,把微囊技术应用到脊髓损伤修复中,有利于脊髓损伤的修复,证明能大大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结论由于微囊可克服组织细胞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使得用异种细胞和基因工程细胞治疗疾病成为可能,从而有望解决同种组织细胞移植的供体来源短缺、移植排斥反应等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证实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中可以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干细胞能不断分裂增殖,并可进一步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的最新研究提示了神经系统疾病未来的治疗方向,即通过神经干细胞移植替代死亡的神经细胞而达到功能修复.为此,回顾了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各种信号调控,以期阐明诱导干细胞向一定方向分化的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5-01/2004-08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neural stem cell,differentiation,signal,cell transplanta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5-01/2004-08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神经干细胞,分化,信号,细胞移植",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选取涉及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细胞内外信号的文献,查找全文.资料提炼查到符合条件的全文共30篇.对内容有所关联的文章进行比较,汇总,共选用有代表性的全文18篇.资料综合这18篇文章均从不同方面涉及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信号调控,包括各种重要的细胞因子以及自身基因的调控.结论细胞内外信号均能影响干细胞分化.而目前在神经干细胞移植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诱导干细胞向一定方向分化,从而实现"移植"真正所需要的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背景:星形胶质细胞能够积极参与脑内的神经活动,与神经元之间存在双向的空间信息联系.目的:观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锥体细胞及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重塑两者之间的三维构象.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外科、一所军医大学的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实验2001-10/2003-06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出生30 d的SD雄性大鼠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细胞内荧光黄染色、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相结合的技术.主要观察指标:主要观察神经元的放电类型及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空间分布.结果:根据放电形式的不同主要把海马锥体细胞分为两类:位相型和非位相型放电神经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单层光学图像和三维立体重建显示许多星形胶质细胞紧密围绕在细胞内荧光黄染色锥体细胞周围并形成紧密接触.两类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形成接触的部位存在区别.非位相型放电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周围都有许多星形胶质细胞形成接触的部位,而位相型放电神经元则仅位于树突.结论:不同特性海马神经元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空间分布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背景:颞叶癫痫的发病与海马神经元丢失死亡有关,但其海马神经元丢失的具体方式和详尽机制还不清楚,难以确定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containingASPartate-specificprotease,Caspase-3)激活及神经元凋亡的必然联系。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模型中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3基因的表达情况。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6/2003-06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选取出生24h内的SD大鼠10只,雌雄不拘。Caspase-3流式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BD公司,PCR引物由上海皓嘉公司合成。方法:①将24h内新生SD大鼠断头取脑,解剖出双侧海马,制备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细胞模型。通过全细胞膜片钳对细胞模型放电情况进行检测。以培养8d并经无镁处理的神经元细胞作为癫痫样放电模型组,以培养8d但未经无镁处理的神经元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记录电位变化。②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法克隆大鼠全长caspase-3cDNA,并加以标记;采用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基因表达和神经元凋亡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Caspase-3基因cDNA的克隆结果。②Caspase-3原位杂交检测结果。③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结果: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产物经12g/L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约800bpDNA片段区带,与预期值一致。DNA序列测定显示所得克隆的开放阅读框架长843bp。②杂交显示空白对照组海马阳性染色神经元少于10%,神经元突起饱满,形成广泛的突触联系。癫痫样放电模型组无镁处理3h后,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无镁处理12h后,有较多强阳性染色神经元,基本保持有神经元突起,但突起变得菲薄。③流式细胞分析显示,无镁处理6h后凋亡细胞开始明显增加,单位时间内凋亡细胞数不尽一致。结论:癫痫样放电可以启动caspase-3表达,继而介导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3.
背景雌激素对中脑黑质多巴胺含量的影响在国内外已有报?雌激素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还正处于研究中.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探讨雌激素对帕金森病防治的可能性.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10/2004-0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试验,选择一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50只.干预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组为假手术组,第3,,5组为去卵巢组第3组术后给予10μg(2次/d)的苯甲酸雌二醇,第4组给予雌激素的同时给予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5μg(2次/d).第5组不给药物.每组10只.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注射6-羟基多巴胺于大鼠中脑黑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黑质TH阳性神经元进行标记、记数.同时,对大鼠的行为学进行观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在阿朴吗啡诱导下的旋转圈数.②各组大鼠手术后30 d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与应用雌激素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后苯甲酸雌二醇组与无药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应用雌激素同时应用三苯氧胺组与苯甲酸雌二醇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无药组之间差异也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与其他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对雌性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除了经过雌激素受体途径以外,还有其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引起SAH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要十分清楚.既往临床及实验研究均提示中药在某种程度上可改变SAH后脑血流变性质,改善脑功能.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HXHY)脑伤泰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后脑血流量(rCBF)及脑微血管构筑等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的试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材料实验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和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288只雄性Wistar大鼠.方法通过大鼠枕大池自体血注入法制备SAH和CVS模型,并在1,4,12,24 h,3,7,14 d及21 d等不同时相点,观测各组大鼠局部rCBF、病理变化、脑微血管构筑和BBB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大鼠皮质rCBF变化.②脑光镜下病理改变.③脑皮质微血管构筑.④BBB的超微变化.结果SAH后大鼠的rCBF、病理变化、脑微血管构筑和BBB超微结构变化的动态变化符合CVS的发展规律,HXHY和尼莫地平(Nim)对上述改变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SAH后局部rCBF的变化可可以反映该时期CVS的状态,HXHY和Nim可通过多种机制对CVS发挥作用,其中"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对激发先天性免疫、抵抗微生物感染有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激活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不仅可以预防微生物感染,还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实验通过脂多糖激活体外培养的角质细胞株Hacat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观察其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7-07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完成。①实验分组及方法:角质细胞株Hacat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馈赠;脂多糖为Sigma公司产品;小鼠抗入Toll样受体2单克隆抗体、兔抗人Toll样受体4多克隆抗体购于ebioscience公司。体外培养Hacat细胞,根据脂多糖(500ng/L)与Hacat细胞共培养24,48,72h将细胞随机分为脂多糖作用24h组、脂多糖作用48h组、脂多糖作用72h组,另设对照组,只加溶剂二甲基亚枫。②实验评估:蛋自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脂多糖对Hacat细胞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及核因子KB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脂多糖作用后Hacat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结果:光学显微镜下正常入皮肤表皮及角质细胞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表达呈蓝黑色:脂多糖作用于Hacat细胞24,48,72h后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均增高(P〈0.01,P〈0.05)。脂多糖作用24h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脂多糖作用48,72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激活Hacat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有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脂多糖作用了:Toll样受体从而激活核因子KB信号传导通路促进细胞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有关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治疗研究有明显增多趋势,已有许多研究认为NSCs能够增殖分化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神经整合,NSCs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迁移的特性已成为近年来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及其基因表达.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Department of Urology,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ollege.材料新生第1天Wistar大鼠,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MVCD,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后,采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介导法转染新生大鼠室管膜下区NSCs,G418筛选阳性克隆,加入不同浓度的5-氟胞嘧啶(5-FC),MTT比色法测定NSCs的生存率.主要观察指标MTT比色法测定NSCs的生存率.结果本实验成功地培养并鉴定了神经干细胞,并将CD基因成功地转染了神经干细胞.基因转染使G418抗性细胞(NSCs/CD细胞)对5-FC高度敏感.未转染的NSCs对5-FC不敏感,IC50约为5 000 μmol/L,而转染基因后ICs0小于10 μmol/L.G418阳性NSCs对低浓度5-FC高度敏感.结论CD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的离体实验研究为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及多种疾病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急性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能通过何种信号途径调控下丘脑神经元的神经内分泌活性?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对下丘脑神经元内CREB含量变化的调节作用.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1999-12/2002-03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完成.选择孕17 d Wistar胎鼠.方法将培养的细胞分组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10-12,10-10,10-8,10-6 mol/L)刺激组.②预先分别用尼莫地平(5 μmol/L)或CP-154526(500 μmoL/L)处理再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10-12,10-10,10-8,10-6 mol/L)刺激组.③分别设置相应的对照组,对照组用等渗盐水刺激.用PTI荧光成像系统测量神经元胞浆内游离钙浓度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神经元内P-CREB的含量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神经元胞浆内游离钙浓度变化.②神经元内P-CREB的含量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的下丘脑神经元胞浆内游离钙含量较低,外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后,胞浆内游离钙立即升高;预先应用尼莫地平或CP-154526处理再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刺激的神经元胞浆内游离钙含量的增加明显被抑制,同时也可明显抑制神经元内P-CREB含量的增加.结论在急性应激反应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直接与下丘脑神经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1受体结合,开放膜L-型钙离子通道促使钙离子内流使胞浆内游离钙明显增加,从而进一步激活神经元内P-CREB信号通路.说明在调节下丘脑神经元激活过程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