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六字诀”训练联合基础构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训练+基础构音训练,观察组给予“六字诀”训练+基础构音训练,2组患者均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改良版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FDA)及相关言语呼吸专项评定、最长声时(MPT)测试、最大数数能力(MCA)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言语呼吸专项评定、MPT、MCA以及FD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言语呼吸专项治疗有效率(80.0%)、MCA改善值[(3.1±2.3)s]及FDA改善值[(5.7±2.9)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MPT治疗后改善值[(3.2±2.7)s]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六字诀”训练联合基础构音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呼吸及言语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呼吸训练+基础构音训练,该联合治疗模式值得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儿童构音清晰度和口部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FAD患儿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语音训练,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24周。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每次20 min,每周5次,共24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的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得分和口部运动功能得分。 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的构音清晰度、口部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构音清晰度、口部运动功能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后训练组构音清晰度[(84.33±3.84)%],下颌[(79.45±5.20)%]、舌[(82.75±3.60)%]、唇[(90.75±4.46)%]运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可以显著改善FAD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和口部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运用点刺为主配合舌三针的方法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构音功能的改善情况,探讨该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按照入组顺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治疗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30例。治疗组主穴取舌三针(即上廉泉穴和左右旁廉泉穴)、金津穴、玉液穴,其中金津穴、玉液穴及咽喉壁均向舌根方向针刺1~1.2寸、点刺放血,每次每穴放血量为3~5滴,隔天治疗1次,4周为1个疗程。舌三针的针刺方法为单手快速进针,针尖向舌根方向,与其呈45~60°角,刺入25~40mm,留针30min,以使患者舌根部感觉有酸麻胀痛感并发出声音即可,并于出针后鼓励患者尽量大声说话,1次/d,每周针刺6d,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选廉泉、哑门,以上各穴均以得气为度,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运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即点刺为主配合舌三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对不同病种(即脑出血、脑梗死和脑栓塞)间导致的构音障碍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点刺为主配合舌三针在改善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的构音功能方面,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且简单易操作,是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AOT)对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效果,及AOT的最佳治疗强度和治疗周期。方法 2017年3月至11月,将45例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OT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并观看风景视频,分为A组和B组,A组(n=11)每次20 min,B组(n=13)每次30 min;AOT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辅以AOT,分为C组和D组,C组(n=10)每次20 min,D组(n=11)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12周后对四组进行握力评定、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UEFT)和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Wee FIM)。结果治疗后,D组握力和UEFT评分优于B组和C组(P0.05),C组优于A组(P0.05);且12周的评定结果优于8周(P0.05)。治疗8周、12周后,各组间Wee FIM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OT可改善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训练时间长,训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构音小组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因不能按时完成疗程而剔除,对照组中有2例因并发心血管疾病而转科治疗,最终纳入本研究病例84例,其中观察组43例,对照组41例。2组患者均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单纯一对一方式训练,每日2次,每次30 min,共60 min,每周治疗6 d,持续4周;观察组在每日上午进行一对一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每日下午进行构音小组综合康复训练,每次30 min,每周治疗6 d,持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和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价。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分项积分均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8项分项积分中,观察组除颌位置积分[(3.15±0.85)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其余7项分项积分[呼吸 (1.02±1.03)分、唇的运动(2.04±1.25)分、反射(1.02±0.74)分、软腭运动(1.00±0.88)分、喉运动(1.30±1.23)分、舌运动(2.36±1.30)分、言语(2.23±1.3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1.99±0.91)分、唇的运动( 4.14±1.91)分、反射(2.08±1.29)分、软腭运动(1.79±1.45)分、喉运动(3.22±1.64)分、舌运动(5.31±2.62)分、言语(3.88±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HOQOL-100量表的各指标评分[生理领域(68.51±4.32)分、心理领域(67.53±4.52)分、环境领域(68.86±5.22)分、社会领域(50.36±4.6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生理领域(41.22±3.90)分、心理领域(48.66±5.00)分、环境领域(43.63±4.60)分、社会领域(43.92±4.10)分],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构音小组综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观察虚拟厨房上肢康复训练结合常规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每次40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3周.治疗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和虚拟厨房上肢康复训练各20min,每次共40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3周.其余康复治疗如运动疗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两组均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予以FMA上肢部分(FMA-UE)、MAS上肢部分(MAS-UE)和MBI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MAS-UE及MBI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前、后各量表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FMA-UE、MBI的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虚拟厨房上肢康复训练结合常规康复作业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强化运动想象疗法对腩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3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强化训练组、常规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40 min,每周5次.在此基础上,常规训练组每日联合1次运动想象治疗,每次30 min;强化训练组每日联合2次运动想象治疗,每次30 min;对照组只给予运动想象的背景音乐,每日1次,每次30 min.应用Fugl-Meyer评分法(FMA)和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RAT)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和6周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强化训练组、常规训练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FMA评分分别为(10.36±2.11)、(7.73±5.21)和(8.36±4.11)分,各组ARAT评分分别为(1.56±2.33)、(1.33±1.58)和(1.33±1.58)分;治疗2周后,3组患者的FMA和ARAT评分均有所提高,但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强化训练组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和对照组(P<0.05);常规训练组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强化训练组ARA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强化训练组与常规训练组以及常规训练组与对照组的ARAT评分同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强化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的FMA和ARAT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强化训练组的FMA和ARAT评分亦分别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P<0.05);治疗6周后,强化训练组、常规训练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MA和ARAT评分均明显提高,各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分别为(28.00 ±5.46) 、(21.55 ±9.60)和(15.18 ±9.60)分,ARAT评分分别为(11.67±1.66)、(9.00±1.80)和(6.33±3.97)分,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训练组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且效果优于常规训练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AOT)对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效果,及AOT的最佳治疗强度和治疗周期。方法 2017年3月至11月,将45例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OT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并观看风景视频,分为A组和B组,A组(n=11)每次20 min,B组(n=13)每次30 min;AOT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辅以AOT,分为C组和D组,C组(n=10)每次20 min,D组(n=11)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12周后对四组进行握力评定、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UEFT)和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Wee FIM)。结果治疗后,D组握力和UEFT评分优于B组和C组(P<0.05),C组优于A组(P<0.05);且12周的评定结果优于8周(P<0.05)。治疗8周、12周后,各组间Wee FIM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OT可改善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训练时间长,训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单侧空间忽略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9例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周5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数字消去试验、线段删除试验、画钟表试验进行单侧空间忽略程度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单侧空间忽略程度及MB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单侧空间忽略程度及MB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其改善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程度,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0.
智三针为主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智三针为主穴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在三亚市中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36例符合中风后抑郁症诊断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均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基础治疗与康复治疗原则相同,针刺组取智三针(双本神、神庭穴)为主穴,肝气郁结型加用太冲、内关穴,心脾两虚型加用公孙、内关穴,每日针刺1次,每次30 min,15 min行针1次,每周休息2 d,4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百忧解20 mg,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进行抑郁评定,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与针刺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6.2比21.3±5.9,P>0.05);治疗后抑郁评分(15.7±6.5、11.9±4.3)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针刺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针刺组显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7.8%比38.9%,P<0.05).结论 采用智三针为主穴的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较单纯使用西药百忧解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