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8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改良组在常规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记录并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改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显微血管减压术能明显提高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与常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面肌痉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术中观察组明确责任血管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行微血管减压术与常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相比,前者对术者的操作技巧要求更高,更具安全性和可行性,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6例选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小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头宣教形式进行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46%,低于对照组的3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提高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9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3 d血流动力学(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脑血容量、脑血流量)、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脑血容量、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术前,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较对照组(11.36%)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经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稳定脑血流动力学,缓解术后颅脑炎症反应,安全性高,更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性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术中渐进性减压,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7 d、1个月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度、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良好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性减压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后的恢复进程。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3 d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脑梗死病灶面积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病灶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后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可缩小脑梗死病灶面积,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632-3633
观察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效果。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颅内压变化情况。观察组出血量、骨窗面积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效果显著,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颅内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双侧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骨窗面积、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24 h颅内压,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窗面积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恢复优良率79.59%,高于对照组的59.1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P0.05)。结论: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可降低颅内压,有效改善预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将我院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常规开颅手术,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与单纯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预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即刻颅内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除硬膜下积液,两组患者其余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但要考虑硬膜下腔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治疗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85.6±12.5min。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听神经症状、面部麻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治疗颅内神经血管综合征的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6例,探讨手术技巧及效果。结果: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创伤小,手术疗效满意。结论: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较好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97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665-666
分析应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疗效。选择收治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98例,按照就诊ID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控制、生存质量恢复情况。两组颅内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组内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3d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恢复良好率及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疗效显著,颅内压降低效果迅速,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患者生存质量恢复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术处理,观察组则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处理。观察两组颅内压变化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方案中,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效果确切,可充分减压,同时术野开阔,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侧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颅内压、GO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颅内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提高GOS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将本院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额颞顶部分骨瓣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GCS、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GCS、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大骨瓣减压术能有效缓解继发性损伤,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明显改善预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与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本课题选取的9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均来自于本院,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实验组45例病人采取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治疗,对照组45例病人采取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手术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病人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在术后,两组病人VAS、SF-36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病人VAS、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效果明显优于微血管减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复发率低的特点,能有效减轻三叉神经痛,保障病人生存和生活质量,虽然术后并发症要稍高于微血管减压术,但总体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16-4417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收集登封市中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2017年1月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压治疗组术后第1、3、7d颅内压低于开颅治疗组,良好率高于开颅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因素,以提高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106例,术后完整随访以上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根据责任血管类型、压迫程度和减压是否充分分组讨论.结果 动脉压迫与动静脉混合压迫和静脉压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根的压迫程度为单纯接触/粘连、接触/粘连和移位、三叉神经萎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中充分减压与不充分减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脉压迫且与三叉神经根单纯接触/粘连、术中充分减压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多为满意;反之应加强术后随访或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