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肺的典型类癌7例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类癌是一种少见肿瘤,占全部肺原发性肿瘤不足5%,起源于弥漫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系统,分为典型类癌(包括中央型和周围型)和非典型类癌,其中典型类癌预后明显好于其他类型肺癌,属于低度恶性,我院1994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肺的典型类癌7例,报告如下,其结合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类癌属于一种低度恶性的原发性肺支气管肿瘤,但不典型类癌恶性程度较高。类癌肿瘤细胞内含有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嗜银细胞,因此,少数类癌患者临床上伴有类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腹泻、哮喘和心动过速。若上述临床表现同时出现,则可判定为类癌危象。关于类癌危象,国内报道甚少。我科于2004年11月成功救治1例不典型类癌危象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肺类癌(pulmonary carcinoid,PC)是起源于支气管肺黏膜上皮嗜银细胞(Kultchitsky cell)的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少见。病理学上,PC分为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TC)和不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AC)[1]。TC相对多见,多为中央型,一般局限于支气管壁内生长,预后较好;AC较少见,仅占PC的11%~24%,多为周围型,具有侵袭性,预后差。类癌具有内分泌功能,部分患者仅表现阵发性皮肤潮红、腹泻、心动过速等类癌综合征或异位ACTH综合征。本文分析10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原发性PC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总结原发性膀胱恶性类癌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其预后。方法 对4例原发性膀胱恶性类癌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hr)、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等,其中3例电镜观察。结果 4例原发性膀胱恶性类癌临床表现均为肉眼血尿,无类癌综合征。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核圆形、椭圆形或梭形,较深染,可见核分裂象及坏死。胞浆较宽广,嗜酸性。瘤细胞呈腺泡状、梁状、实性片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Chr、Syn、NSE二种或二种以上阳性。电镜下瘤细胞胞浆内可见内分泌颗粒。结论 原发性膀胱恶性类癌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诊断依靠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临床分期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食管类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类癌的临床病理分析崔玉清,祝亚蒙,辛永祥,李振水,李树庆,张朝选(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外三科病理科100027)类癌又称嗜银细胞瘤或嗜铬细胞瘤,为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食管类癌国内外报告很少[1~3]我科自1989年至1993年收治2例食管类瘤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泌血清素的恶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对1例分泌血清素的恶性胰腺内分泌肿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多边形,呈实性成片状,巢索状排列,未见核分型,胞质嗜酸性,向周围浸润,侵犯神经,淋巴结内见癌转移,NSE,CgA,Syn和serotonin阳性,结论:分泌血清素的恶性胰腺内分泌肿瘤来源于外分泌导管或腺泡上皮的Kultschitsky细胞,具有典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常伴有类癌综合征,属低度恶性,病理诊断依赖于组织学,免疫组化并结合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典型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细胞遗传学基础,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例儿童支气管类癌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病例均为中央型支气管典型类癌,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状、小梁状及乳头状;细胞大小一致,胞质嗜酸性,胞核圆形,核分裂罕见。免疫组化标记CK、Syn、CgA及NSE均(+)。结论儿童支气管典型类癌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为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支气管肿瘤在儿童较罕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 对1例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复习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伴宫颈肿物.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呈器官样结构,瘤细胞比小细胞癌大,细胞呈多角形,核大、胞质少,核染色质粗,核仁明显,核分裂活跃.局部可见坏死.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yn、CD56和CK8(+),CK5/6、CD10、CD15、desmin、S-100、CD20、vimentin、CD3、p53、SMA、D2-40、HMB45和TTF-1(-).结论 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需与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低分化腺癌、类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癌及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1例喉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对其进行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合文献复习并探讨其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喉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镜榆:肿瘤组织呈实体性腺样细胞,细胞呈索状、巢片状、管腔样排列,瘤细胞较小,大小一致,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分裂象罕见,未见坏死,肿瘤内血管丰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角蛋白(AE1/AE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索(Syn)均(+),嗜铬蛋白(Cga)灶性(+)。结论喉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是少见的肿癌,形态学上应与以下疾病鉴别:(1)喉副节瘤,(2)喉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3)喉低分化鳞癌,(4)喉低分化腺癌,(5)浸润到喉及转移性的甲状腺髓样癌、肺不典型类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于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肺类癌47例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收集1998~2009年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原发性肺类癌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前检查及术后的病理学检查结果、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男31例,女16例。年龄26~68岁。28例为中央型,19例为周围型。3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22例行镜下活检。本组患者均行外科治疗。术后病理报告典型类癌28例,淋巴结转移率为21.4%;不典型类癌19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8.4%。随访截止至2009年10月,典型类癌5年生存率为82.5%;不典型类癌5年生存率为48.5%。结论肺类癌属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可诱发类癌综合症,影像学表现以中央型肺癌多见。肺类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切除后预后良好。病理类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肺类癌预后的两个重要因素,典型类癌预后好于不典型类癌。放化疗效果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11.
正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小细胞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类癌和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1]。其中小细胞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均可与其他类型癌混合,称为复合性小细胞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类癌包括典型和非典型类癌,占所有肺恶性肿瘤1%~2%,主要发生于支气管周围和肺门部[2-3]。发生于肺部周围较为少见,肿瘤为多发性且呈梭形细胞形态者更为罕见。我们诊治1例乳腺癌患者肺部周围型多发性梭形细胞类癌,极易误诊为转移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12.
肺神经内分泌性肿瘤指起源于存在于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的神经内分泌细胞(Kulchitsky cell)的一组肿瘤,约占所有肺肿瘤的25%,其中包括肺类癌(典型类癌)、肺小细胞癌及非典型类癌三种。这三种肿瘤有许多共同的形态学及生物化学特征,其临床、X线及病理表现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而且其预后、对不同效果的反应及长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临床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复习9例肺类癌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结果 9例患者年龄22~61岁,平均47岁。肺类癌分为典型类癌(TC)和非典型类癌(AC)两种。光镜下,TC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呈中等大小,圆形及卵圆形,异型性及核分裂不明显,一般无坏死;AC瘤细胞较TC多形,较小细胞肺癌大,癌巢中央可见灶状坏死,核分裂象较多;两种类型均呈菊形团样、梁状、巢状等排列。免疫组化:TTF-1(-/+),CK(+),vimentin(-);CD56、NSE、CgA和Syn(+),Ki-67阳性指数较低。结论肺类癌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有助于该肿瘤诊断,其恶性度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曹方凝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125-126
机体内分泌腺体之外还广泛散在地分布着许多具有内分泌作用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些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即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极为少见,大部分呈低度恶性肿瘤,占全部肝脏肿瘤的1%~5%[1]。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缺乏典型症状,易漏诊、误诊,且恶性程度高,多在早期即发生肝内转移或区域淋巴结转移,尽早发现、诊断、治疗,是获取良好疗效的关键。近年来,我们收治了3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经积极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发生部位与病理分型及DNA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发生部位与病理分型及DNA含量的关系。方法:52例神经内分泌瘤按照GOULD方法分3型:典型类癌20例,非典型类癌20例,低分化类癌12例。分析其发生部位与病理分型的关系。同时进行细胞核DNA定量。结果:52例中只有1例发生于阑尾。典型类癌绝大多数分布于后肠(18/20),低分化类癌大部分源于前肠(8/12)。前肠类癌绝大多数为异倍体(14/15),中后肠倍体分布较为均匀。典型类癌中2倍体占多数(9/13),非典型类癌与低分化类癌中异倍体占多数(16/20;6/7)。结论:发生部位、病理分型及DNA含量的关系有助于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的良恶性程度及预后估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1例肾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并探讨其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肾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位于肾中上极,大小为4.5 cm×3.5 cm×2.5 cm。光镜示以巢状结构为主,肿瘤细胞密集异型,小圆形及小梭形,胞质少,核富于染色质,核仁不明显,局部区域富于核分裂象,伴灶性出血、坏死。免疫组化示瘤细胞CgA、Syn、NSE、AE1/AE3和bcl-2(+)。结论肾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其诊断需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17.
原发于肺支气管的神经内分泌肿瘤(BPNETs)占原发性肺肿瘤的25%,在WHO(2004)分类中分为四种亚型,各亚型有着相应的形态学特点和诊断标准。SCLC(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约占20%;其次为LCNEC(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约占3%;TC(典型类癌)约2%;AC(不典型类癌)约0.2%。2011年肺腺癌的国际多学科新分类方案列出的BPNETs分类引发了进一步关注。本研究将重点关注BPNETs的病理学诊断和分子遗传学方面的进展,并结合该病各类型的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耳鼻喉神经内分泌癌1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耳鼻喉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方法 收集13例耳鼻喉神经内分泌癌,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13例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3.5岁,临床经过呈侵袭性,其中不典型类癌1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5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7例。肿瘤细胞CK、EMA、CEA、CgA、Syn、NSE、Sero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耳鼻喉神经内分泌癌为一种极少见的肿瘤,根据其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与其他头颈部肿瘤鉴别。掌握组织学分类有助于临床的正确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陆月兰 《现代护理》2006,12(17):1607
支气管类癌(bronchial Carcinoid)又称类癌型腺瘤,属于一种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约有10%支气管类癌呈不典型生长,伴有局部淋巴结、肝或骨转移。少数患者在临床上可出现阵发性皮肤发红、腹痛、腹泻、哮喘和心动过速等类癌综合征。我科于2005年3月收治1例不典型类癌患者,在化疗后出现类癌综合征,经积极的对症治疗和护理,症状明显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3岁,初中文化。因乏力半年,胸闷、咳嗽、咯血2月余入院。查体:面色发红,右上肺触觉语颤稍增强,叩诊浊音不明显,两肺呼吸音粗,胸腹部CT示右上肺占位伴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手术切除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状态,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其显著性检验分析用Log-rank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结果 :65例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状态改变以PIK3CA基因突变为主,小细胞癌(26.7个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30.4个月)和类癌中位生存时间(未达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小细胞癌单因素分析基因类型、癌症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神经内分泌癌基因状态改变少见,以PIK3CA基因突变为主,肺神经内分泌癌分子表达谱种类丰富且不同亚型表达谱不同,类癌生存明显高于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