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活方式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426-2427
目的:研究生活方式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血糖,并对其身高、体质量、既往病史、生活方式(高脂饮食、吸烟、饮酒)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肥胖有27例(41%,27/68)高血压者39例(70%,39/68);患糖尿病者19例(25%,19/68)。体质量指数(BMI)与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R=0.3338,P&;lt;0.05);血糖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吸烟对血脂有显著性影响,饮酒对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影响显著,饮食只对载脂蛋白-AI有影响(P&;lt;0.05)。结论:肥胖、慢性病、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脂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对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生活方式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血糖,并对其身高、体质量、既往病史、生活方式(高脂饮食、吸烟、饮酒)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肥胖有27例(41%,27/68)高血压者39例(70%,39/68);患糖尿病者19例(25%,19/68)。体质量指数(BMI)与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R=0.3338,P<0.05);血糖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吸烟对血脂有显著性影响,饮酒对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影响显著,饮食只对载脂蛋白-AI有影响(P<0.05)。结论:肥胖、慢性病、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脂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对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与老年人糖耐量减低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对老年人糖耐量减低 (IGT)发病的影响。方法 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 16 3例 ,其中IGT患者 80例、糖耐量正常 (NGT)者 83例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对有关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 10项指标进行了调查 ,比较分析这些指标与IGT发病的关系。结果 IGT组 6 7.5 % (5 4 /89例 )患者所摄入的食物蛋白质成份以优质蛋白质为主 ,低于NGT组 (90 .4 % ,75 /83例 ) ,有显著性差异 (χ2 =12 .89,P <0 .0 1)。在 80例IGT患者中有 32例 (4 0 % )每日食肉量小于 10 0g,而 83例NGT者有 5 1例 (6 1.4 % )日食肉量小于 10 0g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2 9.99,P <0 .0 1)。分析个人生活习惯与IGT发病的关系 ,发现IGT组有 2 0 % (16 /80例 )患者的每日吸烟量多于 2 0支且持续吸烟一年以上 ,而NGT组仅有 8.4 % (7/83例 ) ,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5 0 ,P <0 .0 5 )。结论 本组调查结果提示食物中优质蛋白质成份、每日摄入肉量及吸烟嗜好可能是导致IGT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生活事件(lifeevents,LE)和应对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探讨进行心理干预的可能性。方法83例初发心肌梗死患者按相同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以及相同危险因素与同期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配对,并用LES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评估和分类。结果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1年遭遇的LES频度和强度均明显高于心绞痛患者,t分别为2.132和2.341,P均<0.05。同时前者中遭遇负性LE的频度和强度,也显著多于正性LE的频度和强度,t分别为2.847和2.378,P均<0.05。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中回避应对方式的心肌梗死患者遭遇LES频度和强度明显高于面对和屈服应对方式患者,t=2.296~3.096,P均<0.05。结论LES和应对方式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关系的配对比较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张丽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538-2539
目的 研究生活事件(life events,LE)和应对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探讨进行心理干预的可能性。方法 83例初发心肌梗死患者按相同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以及相同危险因素与同期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l:l配对,并用LES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评估和分类。结果 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1年遭遇的LES频度和强度均明显高于心绞痛患者,t分别为2.132和2.34l。P均&;lt;0.05.同时前者中遭遇负性LE的频度和强度,也显著多于正性LE的频度和强度,t分别为2.847和2.378,P均&;lt;0.05/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中回避应对方式的心肌梗死患者遭遇LES频度和强度明显高于面对和屈服应对方式患者,t=2.296—3.096,P均&;lt;0.05。结论 LES和应对方式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lifeevents,LE)、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胃癌发病的关系,寻求干预的可能性。方法: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诊断确诊的胃癌患者(胃癌组),按相同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和居住地区与正常对照组1:配对,并调查入选对象发病1年前遭遇的LV(杨德森,LV量表),评估应对方式(Feifel,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和社会支持(肖永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共配成65对,胃癌组发病前1年有61例遭遇不同LV,遭遇率94%,而对照组分别为28例和4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χ2=18.717,P<0.001)。胃癌组遭遇的LV频度(3.64±1.14)件/例、强度(20.40±7.66)/例,正性生活事件频度(0.80±0.19)件/例、强度(2.88±0.47)/例,负性生活事件频度(2.84±1.07)件/例、强度(17.52±8.2)/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832~3.265,P均<0.01)。在应对方式评估中,胃癌组的面对应对方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23±1.62和4.09±0.87;t=2.234,P<0.05),而屈从和回避应对方式评分无明显区别(P均>0.05)。胃癌组的客观支持(9.83±2.65)、主观支持(21.52±4.71)、支持利用(6.54±2.80)和社会支持总分(40.26±11.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183~2.390;P均<0.05)。结论:LV、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与胃癌发病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胃癌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life events,LE)、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胃癌发病的关系,寻求干预的可能性。方法: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诊断确诊的胃癌患者(胃癌组),按相同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和居住地区与正常对照组1:1配对,并调查人选对象发病1年前遭遇的LV(杨德森,LV量表),评估应对方式(Feifel,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和社会支持(肖永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共配成65对,胃癌组发病前1年有61例遭遇不同LV,遭遇率94%,而对照组分别为28例和4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χ^2=18.717,P&;lt;O.001)。胃癌组遭遇的LV频度(3.64&;#177;1.14)件/例.强度(20.40&;#177;7.66)/例,正性生活事件频度(O.80&;#177;O.19)件/例.强度(2.88&;#177;O.47)/例,负性生活事件频度(2.84&;#177;1.07)件/例.强度(17.52&;#177;8.2)/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832—3.265。P均&;lt;O.01)。在应对方式评估中,胃癌组的面对应对方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23&;#177;1.62和4.09&;#177;O.87;t=2.234,P&;lt;O.05),而屈从和回避应对方式评分无明显区别(P均&;gt;O.05)。胃癌组的客观支持(9.83&;#177;2.65)、主观支持(21.52&;#177;4.71)、支持利用(6.54&;#177;2.80)和社会支持总分(40.26&;#177;11.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183~2.390;P均&;lt;O.05)。结论:LV、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与胃癌发病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徐扬 《中国康复》2021,(4):212-212
衰老伴随着认知能力的下降,早在45岁的时候就很明显了。之前的研究发现,生活方式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衰老的过程。本研究探讨了可改变的生活方式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数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老龄化和成人健康研究(SAGE),这是一项对50岁或50岁以上成年人的纵向研究。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中国上海。生活方式影响因素包括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体育活动、体重指数和腰臀比。认知功能通过即时语言回忆,延迟语言回忆,前后数字广度和语言流畅性来评估。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烟草滥用、酒精消耗和自述的慢性健康状况。研究对象为5,711名年龄在50岁至95岁之间的成年人,基线数据的平均年龄为62.29岁。蔬菜和水果摄入量的增加与所有认知领域得分的提高呈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
抑郁性神经症发病与人格障碍及生活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 病例来自于 1998年 10月~ 1999年 4月重庆市第二精神病医院的住院及门诊病人,共 76例。其中男 32例,女 44例。平均年龄 (39.7± 13.2)岁,总病程 (123.4± 113.4)月。使用精神障碍诊断量表 (DSMD)收集资料,并依 CCMD-Ⅱ- R诊断标准作出诊断,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测量其人格特征,并依 ICD- 10诊断标准判断病前无人格障碍。使用吴文源等人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 (LES)收集其病前 1年内生活事件资料。 2结果 EPQ测量 N量表分为 (58.97± 8.17), P量表分为 (58.97± 11.75),与常模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别, 55.26…  相似文献   

10.
颜君  尤黎明 《护理研究》2013,(26):2839-2842
[目的]了解广州市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前生活方式,以对该人群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8条服药依从性量表对广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脏监护病房216例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市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前的饮食习惯和压力控制方面尚可,但体力活动水平较低,服药依从性较差,吸烟率则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结论]应针对心肌梗死病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健康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肾结石患者单侧肾切除术后对对侧健肾结石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肾结石行单侧肾切除术患者,其中合并MS的患者记为观察组(n=90)、未合并MS的患者记为对照组(n=40),对两组进行术后随访。比较两组对侧健肾结石发生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内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并探讨影响单侧肾切除术后对侧健肾结石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对侧健肾结石发生率为68.89%(62/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0%(18/40),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7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肾小球滤过率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钙、尿酸水平,泌尿系统结石既往史、尿酸钙结石比例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草酸钙结石比例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合并MS和泌尿系统结石既往史为单侧肾切除术后对侧健肾结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MS将增加肾结石单侧肾切除术患者术后对侧健肾结石的发生风险,临床应据此展开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主要通过对秦皇岛市电力公司员工2009年健康体检结果的观察来分析生活方式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指导广大员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提倡健康膳食,加强体育运动。同时,重视健康体检,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方法通过开展健康体检结合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结果此次体检结果疾病及异常项目分别是:口腔疾患、高黏血症、高脂血症、血压异常、骨量减少、脂肪肝、肥胖及超重、糖尿病、颈椎病等。其中,高血脂、脂肪肝、肥胖及超重、高血压、血糖异常等疾患,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次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较高,除了电力公司人群工作紧张、压力较大之外,不良生活方式也是重要原因,比如过度吸烟饮酒,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缺乏体育锻炼等等。因此,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和正确调整心态是保持身体健康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绞痛、心肌梗塞是循环系统心身疾病的典型,其心身相互作用是患者和医生都比较明确的。1943年有人发现,易患心绞痛、心肌梗塞的人,具有特殊性格,即 A 型性铬。A 型性格不仅参与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的恢复和预后也有不良影响。所谓 A 型行动模式可概括为急性人(什么事情都急躁),走得快,吃得快,“一目十行”地看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士生活方式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护士156名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生活方式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调查,计算各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得分,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仅少部分护士的生活方式得分较高,过半数的护士生活方式得分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处于低等水平;50%以上的护士职业倦怠得分处于高度水平;生活方式的自我实现、运动保健、职场安全、人际支持发展4个维度得分以及总分与职业倦怠的情绪疲惫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职业倦怠的个人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妇产科护士的生活方式与职业倦怠程度密切相关,不良的生活方式使职业倦怠更易发生、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5.
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先兆者、高血压先兆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在280例糖尿病先兆者、高血压先兆者中随机抽样140例.给予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为实验组,另140例仍维持原有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为对照组,进行发病率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糖尿病先兆者实验组发病率为0;其对照组为34.3%;P<0.01.高血压先兆者实验组发病率为5.7%;其对照组为40.0%;P<0.01.结论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与健康成正相关.即健康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能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生活行为与高龄患者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91例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冠心病人的生活行为及5年来的生活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问卷访问、体格检查、查阅住院病历的方法获得数据。结果对高龄老年冠心病人影响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依次为丧偶、子女病重或去世、重大财产损失、搬家等。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A型行为倾向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性生活行为与冠心病有关,起诱导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临床荟萃》2010,(1):4-4
上世纪中叶,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加快,全球变暖逐渐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人们一直担心全球变暖可能加速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美国科学家报告,全球变暖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38℃,将导致美国160万~230万新发肾结石病例,病例数将比2000年增加7.0%~10.4%。该报告于2008年7月15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 Natl Acad Sci USA)。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规律因素关系的探讨黑龙江省医院急诊科马丽新,肖煜东,于志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输血科刘凤华急性脑血管疾病与癌症、心血管病同为目前人类的三个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本文对1985-1993年在我院住院的543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的发病规律,为因人、因时施护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总结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确诊的且有明确发病时间记载的AAD患者287例,根据患者的性别对发病时间进行圆形分布分析。结果男性AAD发病存在明显的月份集中趋势,集中月份在9月23日至次年2月20日,高峰月在12月7日,同时存在明显的时间集中趋势,集中时间在5:39—15:11,高峰时间在10:25。女性AAD发病无月份集中趋势,发病呈均匀分布,但存在明显的时间集中趋势,集中时间在6:50~15:45,高峰时间11:17。不同性别时间发病无统计学意义(F=1.4013,P〉0.05)。结论男性AAD发病具有季节性与时间性,女性AAD发病无季节性,但有时间性,男女性发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强调季节防病更具有意义,根据男女性AAD患者的发病规律须做好时间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生活方式关系模型,为医护人员对相关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从体检人群中抽取20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及231例正常人群,对其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2组人群人口学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建模方法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生活方式关系模型。结果模型拟合良好。模型结果显示,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直接效应的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不良饮食习惯、良好饮食习惯、吸烟状况,效应值分别为-0.45,-0.16,0.19,-0.09;行为方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存在间接效应,效应值为0.20,体质量指数为其中的中介变量。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受体质量指数、饮食习惯及吸烟状况的直接影响,行为方式通过体质量指数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示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控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由改善行为方式控制体质量,调节饮食结构,戒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