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鉴别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65例SPN病人分别在注药后1 h和2~3 h进行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的早期显像标准摄取值(SUV)、延迟显像SUV、滞留指数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证实恶性36例、良性29例,其中良性结节包括炎性假瘤13例,结核球12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肺腺瘤1例,隐球菌感染1例;恶性结节中包括10例磨玻璃结节。良性组、恶性组的早期显像SUV、延迟显像SUV、滞留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与18F-FDG PET/CT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5个结节作回顾性研究,均已行超声弹性成像及18F-FDG PET/CT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UE与18F-FDG PET/CT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UE与18F-FDG PET/CT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06%,93.05%,72.4%和96.55%,66.28%,73.91%。UE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高于PE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9,P<0.05)。结论:UE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优于18F-FDG PET/C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于40岁以下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2005年7月~2016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肺内孤立性结节40岁以下患者PET-CT资料共40例,其中良性病变16例,最大SUV 0.3~12.1,恶性病变24例,最大SUV 2.0~17.8,并分析其定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40例病例PET-CT诊断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25.0%,阳性预测值为63.6%,阴性预测值为57.1%,准确率60.0%。其中良性病变有结核(8例)、炎性假瘤(3例)、隐球菌病(2例)、错构瘤(1例)、硬化性肺泡细胞瘤(1例)及肺泡上皮增生活跃伴炎性细胞浸润(1例);恶性病变有腺癌(18例)、鳞癌(3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及腺鳞癌(2例)。结论对于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40岁以下患者,~(18)F-FDG PET-CT肺癌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提示PET-CT在鉴别这一年龄阶段的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方面作用可能有限。亟需针对性地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对CT及PET图像的分析,适当应用CT增强、HRCT、双时相显影及非~(18)F-FDG示踪剂显像,以有效提高PET-CT在这一领域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淋巴瘤(PBL)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PBL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结果 15例PBL,4例双侧乳腺受侵,11例单侧发病。PET/CT表现主要有三种类型:(1)单发结节或肿块型最常见,占66.7%(10/15),病灶境界清晰,边缘光滑,均为软组织密度;乳头均未见凹陷,邻近皮肤增厚,乳后间隙未见侵犯,乳腺病灶SUV_(max)为16.39(5.92,31.60)。(2)多发结节、肿块型3例,多为数个病灶融合所致;病灶形态、轮廓及密度与单发结节、肿块型相似,而占位效应较后者明显。病灶SUVmax分别为6.95、7.01、33.29。(3)弥漫型2例,范围广,占位效应最明显,乳腺病灶SUVmax分别为8.18、11.52。三种类型间乳腺病灶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7,P=0.692)。临床分期ⅠE期4例,ⅡE期11例;ⅠE期及ⅡE期乳腺病灶的SUV_(max)分别为21.27(7.01,31.60)、11.52(5.92,33.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4,P=0.296)。结论 PBL的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境界清晰、边缘光滑的软组织结节或肿块,18F-FDG摄取较高,有助于PBL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鉴别诊断心包良、恶性病变的可行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6例心包病变患者的~(18)F-FDG PET/CT资料,其中恶性9例,良性7例.测得病灶SUV_(max)值,并观察病灶内部密度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对病变或心包穿刺液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良恶性.结果 恶性病变及良性病变SUV_(max)分别为10.1±6.0、3.0±2.1(P<0.01).以病灶SUV_(max)值3.5~4.5作为鉴别心包病变良恶性的阈值,判断心包病变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5.71%、准确率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90.0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18)F-FDG PET/CT可较准确地鉴别诊断心包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6.
18F-FDG 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154例患者因肺部结节就诊而接受PET/CT检查,其中123例接受双时相PET/CT显像,全部患者先后接受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共发现171个结节.比较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PET/CT、胸部屏气螺旋CT以及采用SUV_(max)≥2.50作为恶性结节诊断阈值四种方法对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所有结果经过组织学、诊断性治疗或临床随诊证实.结果 118个恶性结节SUV_(max常规)为4.51±3.06,53个良性结节SUVmax常规为2.07±1.30.四种方法中,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对恶性结节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最高,分别为95.80%、81.10%、91.20%、0.77.结论 ~(18)F-FDG 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对肺结节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在肺部良恶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5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及18F-FDG PET/CT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或穿刺检查结果为参考依据,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讨。结果:18F-FDG PET/CT与CT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种检查方式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18F-FDG PET/CT检查灵敏度与准确性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18F-FDG PET/CT在肺部良恶性结节疾病中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对原发恶性黑色素瘤5例、原发灶未明的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6例及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不全)切除40例,分别研究PET/CT诊断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及转移瘤的应用价值.结果 5例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病灶均异常摄取FDG, SUV 3.52~14.76,其中2例示区域淋巴结转移并经病理确诊.3例原发灶未明的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经18F-FDG PET/CT检出原发灶,原发灶检出率18.75%,其中2例示远处多发转移;另2例患者临床体检发现原发灶,18F-FDG PET/CT未见原发征象.40例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不全)切除患者中,18F-FDG PET/CT诊断原发灶残留8例,经病理确诊5例,准确率62.50%;18F-FDG PET/CT示区域淋巴结转移7例,病理确诊5例,阳性预测价值 71.43%;18F-FDG PET/CT 示远处多发转移14例,远处转移率35.00%(14/40);40例患者中,2例因PET/CT显像降低临床分期,11例提高分期,18例患者治疗方案改变.结论 18F-FDG PET/CT在恶性黑色素瘤准确分期方面有较大临床价值,但在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寻找原发灶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9.
随着正电子显像设备,包括带符合线路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仪(MCD-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仪(PET)以及MCD-SPECT/CT和PET/CT,在国内的推广使用,正电子显像在诊断和鉴别诊断骨骼疾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PET/CT作为当今正电子显像的尖端设备,在鉴别椎体良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中,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目前,用于鉴别诊断椎体良恶性病变的正电子显像中,最常用的是~(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代谢显像和18F骨显像。~(18)F-FDG是正电子设备单位的常规显像剂,这与其临床适应证范围广、药物供应相对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2脱氧葡萄糖(FDG)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显像鉴别诊断肺部肿块性质的价值。方法 对18例肺癌患者和7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进行了~(18)F-FDG PET代谢显像,用定性和半定量方法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8例原发性肺癌中,除1例癌灶表现为轻度摄取外,其余病例可见肺内局部单个或多个明显FDG浓集区(SUV=4.68±2.12)。7例良性病例中,1例干酪样坏死病灶明显摄取FDG(SUV=5.6),1例多发性结核球病灶轻度摄取FDG(SUV=1.2-1.7),其余5例均未见FDG浓集区(SUV=1.59±0.57),恶性病变组SUV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差异有显著性(t=4.12,P<0.01)。~(18)F-FDG PET显像鉴别肺部肿块性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4.4%和71.4%。结论 ~(18)F-FDG PET显像鉴别诊断肺部恶性肿块性质的灵敏度高,物异性较低,其价值主要在于筛选作用,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大鼠小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及其蠕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h后再灌注 1h( I/ R1)、2 h( I/ R2 )和 4 h( I/ R4 )以及再灌注 2 h后复合内毒素 2 h( I/ RL)共 5个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或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 ( DAO)、D 乳酸、D 木糖水平及肠蠕动 ,同时进行小肠普通光镜检查。结果  I/ R1、I/ R4和 I/ RL组血浆 DAO活性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小肠组织 DAO在 I/ R2和 I/ RL 组均显著降低( P均 <0 .0 5 ) ,从 N、I/ R1、I/ R2、I/ R4到 I/ RL,各组血浆 DAO和小肠 DAO的相关分析可见呈高度负相关( r= 0 .90 9,P<0 .0 0 1) ;I/ R 1、I/ R 2和 I/ RL组血浆 D乳酸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与 N组比较各组肠传输速度显著加快 ( P均 <0 .0 5 ) ;I/ R 1和 I/ RL组血中 D木糖浓度较 N组高 ,3h后仍高于 N组 ;血 DAO浓度与血 D乳酸浓度变化相关 ( r=0 .5 5 9,P<0 .0 5 )。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的屏障、吸收、通透和蠕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时再次加速或加重了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传输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胡国忠  何存弘  邱凤梅 《疾病监测》2011,26(12):993-996,1003
目的 为掌握浙江省岱山县海岛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岱山县1986 -1988年和2009-2010年两个时期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 岱山县两个...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照云  杨雨强  李汝昌 《疾病监测》2011,26(7):560-561,585
目的 了解云南省祥云县当地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析祥云县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导出的2010年数据信息,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祥云县2010年共报告死亡2759例,报告年平均死亡率为6.02,男性1648例,年死亡率为7.05,女性1111例,年死亡率为4.94。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死亡2001例,占总死亡例数的72.53%;前4位死因顺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恶性肿瘤,共死亡2384例,占总死亡例数86.41%。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16.
张玉龙  张一英 《疾病监测》2011,26(6):491-495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伤害发生状况,为伤害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上海市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伤害监测点医院,对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 日到医院门诊就诊并被诊断为伤害的首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 共报告伤害病例17 391例,男女性别比为2.27 ∶ 1;伤害病例以15~39岁年龄组最多(50.55%);本区户籍占44.67%,外地户籍占55.33%;7月发生的伤害人数最多(12.12%),发生时间多在08:11-16:37;以非故意伤害和轻度伤害为主;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是物体/器具的机械性作用(66.28%)、跌倒/坠落(22.07%)、非机动车交通事故(6.47%)、机动车交通事故(1.86%)、烫伤(1.59%)。 结论 物体/器具的机械性作用、跌倒/坠落、交通事故为优先防治的伤害种类,应重视外来人口的伤害干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源型高碘地区水碘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我国水源型高碘地区水中碘的存在形态。 方法 采集部分高碘地区的水样,采用碘-淀粉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等离子体质谱法鉴别水中碘的形态和测定水碘含量。 结果 在172份水样中,161份以碘离子(混含少量的碘分子)形态存在,10份以碘酸根和碘离子混合形态存在,1份以单纯的碘酸根形态存在。 结论 我国高碘地区存在碘离子和碘酸根两种形态的高碘水源,碘离子是主要存在形态,其次是碘离子和碘酸根共存形态,单纯的碘酸根形态较少。在碘离子和碘酸根共存的水源中,碘酸根为主要形态。尚未发现以高碘酸根形态存在的水源。  相似文献   

18.
兔脓毒症早期心肌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脓毒症早期心肌功能变化的意义。方法  2 0只兔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 n=10 )行盲肠探查术 ;脓毒症组 ( n=10 )行盲肠结扎加穿孔术 ( CL P)制备脓毒症模型。两组均经右侧颈内动脉插管至左心室 ,每隔 1h测量 1次左室收缩峰压 ( L VSP)、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 ( dp/ dt max)、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 ( dp/ dt m ax) ;并采血检测肌钙蛋白 I( Tn I) ,设术后 0、1、2、3和 4共 5个时间点。结果 脓毒症组动物CL P术后 1h即出现 L VSP、 dp/ dt max、 dp/ dt m ax较基础值均明显下降 ( P均 <0 .0 5 ) ,且随着时间的发展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血清 Tn I水平均明显升高 ( P均 <0 .0 5 ) ,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进一步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兔脓毒症早期即有心肌损害 ,表现为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均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抗Hp治疗的效果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454例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的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Hp治疗方案1、4C-UBT结果等,分析其感染率及治疗效果。对调查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未抗Hp的患者中14C-UBT阳性率为53.7%,经抗Hp的患者中14C-UBT的阳性率为25.9%(P〈0.001)。在70例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中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14例(20%)患者经过2次或2次以上抗Hp治疗,治疗方案以含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三联治疗为主。4周后随访,77.1%患者14C-UBT转阴,其中19例患者在8周以后复查,其阳性率较低(15.8%)。7例四联治疗患者Hp全部根除。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4C-UBT的结果与抗Hp的次数和处方医师是否是消化科医师显著相关(P〈0.05)。29.6%的患者有不良反应。结论:常用的抗Hp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在77.1%左右,含铋剂的四联治疗方案有较高的根除率;患者的再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