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呼和浩特市收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中的15例死亡病例进行病案复习,就一般情况、流行病学、既往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及直接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病死率10.42%,平均年龄54.67,6例伴基础疾病,14例死于呼吸衰竭和ARDS。结论:(1)有效的、早期呼吸支持至为关键;(2)激素不能改变病程进展;(3)营养支持不足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SARS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作为新的传染病 ,SARS已使世界上 31个国家和地区的 84 0 0多人患病 ,80 0多人死亡[1] 。平均总死亡率8 2 % ,(中国 5 5 % ) [2 ] 。有研究表明 ,SARS致死的直接原因并非冠状病毒本身 ,而是SARS引起的并发症———ARDS[3 ] 。Nicholls等[4] 对 2 0 0 3- 0 2 - 0 3间死亡的 6例SARS患者进行了研究。 6例患者中有 5例死亡于ARDS。陶大花园发病的75例患者中 15例也死于ARDS[5] 。1 SARS致ARDS的高危因素老年和吸烟是ARDS的明显危险因素[6~ 7] 。老年患者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ARDS患者进行分期,各期均给予机械通气,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先兆期ARDS死亡1例,早期死亡3例,晚期死亡9例。结论:对严重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患者,做好严密观察病情、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道管理、积极防治肺部感染、营养支持十分重要,且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力争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机械通气和冬眠疗法在腹部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腹部术后并发ARDS患者使用机械通气和冬眠疗法,并进行血气分析和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死亡5例,病死率14.3%,机械通气并发症13例,并发症发生率37.1%,机械通气时间3-26天,平均7.2天。结论:腹部术后并发ARDS是外科的严重并发症,正确使用机械通气和冬眠疗法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SARS是由变异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胸部浸润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1 3〕;肺部大量巨噬细胞浸润〔4〕。由于其传染性极强,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病因学预防和治疗措施。WHO报道SARS病死率高达10 %以上〔5〕。早期死亡与SARS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相关;后期则与SARS引起的并发症及患者本身合并的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有关,其中SARS合并气胸与预后关系十分密切。现就典型病例讨论有关问题。1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性,19岁,2 0 0 3年4月17日确诊为SARS。入院…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SAP患者67例,按是否发生ARDS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胰腺CT评分、肠蠕动抑制发生率、胰腺感染率及病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ARDS组死亡11例,病死率47.8%。ARDS组入院时呼吸频率、入院时及入院24h APACHEⅡ评分、入院24h Ranson评分、入院时胰腺CT评分、入院24h内肠蠕动抑制发生率以及胰腺感染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ARDS组(P〈0.05或P〈0.01)。结论SAP患者如入ICU和/或治疗24h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胰腺CT评分仍明显增高,或肠蠕动抑制仍不缓解,同时呼吸频率进行性加快时,要警惕ARDS发生。  相似文献   

7.
严重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 对712例创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结果及其中37例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RDS在重伤患者中的发病率与在轻伤患者中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ARDS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分数(PaO2/FiO2)值与I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23,P〈0.001)。严重创伤并发ARDS患者经综合治疗,平均通气时间5.6d,病死率21.6%。结论ISS可作为ARDS的预测因素之一,有助于预防其发生;同时,正确合理使用呼吸机,重视全身综合治疗,可提高ARDS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朱然 《协和医学杂志》2020,11(5):528-53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一系列疾病损伤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重症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ARDS可分为肺源性ARDS和肺外源性ARDS两种亚型,前者由于损伤直接作用于肺泡上皮细胞,造成肺泡膜破坏,影响气血交换;而后者通过全身性因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肺血管通透性增加、肺间质渗出,进而出现肺泡塌陷、水肿,呼吸衰竭。各种肺内外危险因素在重症ARDS患者中往往同时存在,影像和呼吸力学等临床特征也未能很好区分肺源性/肺外源性ARDS,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效应还需验证,甚至病死率在肺源性/肺外源性ARDS患者中也并无明显差异。本文对肺源性ARDS和肺外源性ARDS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病死率进行比较,并针对ARD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与预后需关注之处进行梳理,为临床医生更加全面了解ARDS的发病机制、规范系统地启动ARDS的精准化评估与治疗提供借鉴,从而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静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2):1286-1288
目的总结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分期,各期均给予机械通气,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2例患者死亡13例,先兆期ARDS6例中死亡1例,早期ARDS16例中死亡3例,晚期ARDS10例中死亡9例。提示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护理的关键。结论对于严重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患者,做到严密观察病情,了解早期临床特点,及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呼吸道管理,积极防治肺部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十分重要,同时应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8天病死率的COX模型。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的方法,收集自2003年至2005年的45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OX regression模型对其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ARDS的病因中,脓毒症占41%,大手术后和严重创伤占36.3%,重症胰腺炎占8.8%,其他因素(包括中毒、酒后误吸、烧伤、中枢性疾病等)占13.9%。其28天的病死率仍然较高,为62.2%(包括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碍者)。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功能障碍的器官数目、年龄、APACHEII评分、PaCO_2、FiO_2、A-aDO_2偏高,而氧合指数、PaO_2、pH值偏低。结论ARDS患者的28天病死率与功能障碍的器官数目、年龄、应用呼吸机天数、GLASGOW评分、休克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COVID-19中ARDS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0日—2月22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确诊COVID-19 ARDS患者临床资料,了解COVID-19 ARDS患者临床特征;根据预后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3月27日)将COVID-19 ARDS患者分为生存组(27例)和死亡组(60例),分析COVID-19 ARDS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7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8岁,男性55例(63.2%),合并的基础疾病中较常见的有高血压(59.8%)、糖尿病(31.0%)、心脑血管疾病(23.0%)等。87例中,60例死亡(69.0%),起病至出现ARDS中位时间为12.0 d,入院至死亡中位时间为15.0 d;27例痊愈出院,住院中位时间为47.0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P=0.008)、合并呼吸系统疾病(P=0.015)、病程中出现心肌损伤(P=0.039)是COVID-19 ARDS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072,95%CI:1.01~1.14,P=0.018)是COVID-19 ARDS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OVID-19 ARDS患者死亡率高,高龄与ARDS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alkalinephosphatase ,ALP)活性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 138例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14 4例除外SARS的其他发热患者和 15 7名正常健康人 (男 80例 ,女 77例 )静脉血 ,制备血涂片。所有血涂片依改良Gomori氏法进行ALP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显微镜油镜观察 10 0个中性粒细胞 ,以阳性率和积分记录结果。结果 正常健康人群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NAP)阳性率和积分中位数均为 10 0 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P >0 0 5 ) ;非SARS发热患者组、SARS患者组中性粒细胞ALP阳性率 (中位数 )分别为 4 0 0 0、16 0 0 ,积分分别为 5 0 5 0、17 0 0 ,经统计学处理表明 ,不论NAP阳性率还是积分 ,非SARS发热患者高于SARS患者 ,SARS患者高于正常对照 (P<0 0 1)。结论 正常健康人群、非SARS发热患者、SARS患者间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存在差异 ,将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用于SAR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early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ment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in severe trauma patien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s wa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693 severe trauma patients (Injury Severity Score >or=16 and/or Revised Trauma Score or=2) of long bone fractures, and with chest injuries (rib/sternal fracture [ICD-9 code 807] and hemo/pneumothorax [ICD-9 code 860/861]). Patients with ARDS required more colloids (P = .005) and red blood cell units (P = .02) than patients without ARDS during the first 24 hours.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RDS was related to chest trauma diagnosis (ICD-9 code 807) (odds ratio [OR], 3.85), femoral fracture (OR, 3.16), APACHE II score (OR, 1.05), and blood transfusion during resuscitation (OR, 1.32). CONCLUSIONS: Risk of ARDS development is related to the first 24-hour admission variables, including severe physiologic derangements and specific ICD-9-classified injuries. Blood transfusion may play an independent role.  相似文献   

14.
7例SARS死亡病例继发细菌感染菌型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死亡病例继发细菌感染的菌型分布及耐药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从7例继发细菌性感染SARS死亡患者的痰液等中分离的30株细菌菌型分类及药物敏感(药敏)试验结果。结果:7例SARS死亡病例都发生继发细菌感染且有5例发生混合感染。送检76份标本中24份阳性(31.5%);检出病原菌30株,其中真菌13株(43.0%),革兰阳性(G^-)球菌8株(27.0%),革兰阴性(G^-)杆菌9株(30.0%)。万古霉素对G^-球菌敏感率为100.0%;亚胺培南、哌拉西林或他唑巴坦对G^-杆菌敏感率分别为100.0%和44.5%;氟康唑对真菌敏感率为92.4%。结论:SARS患者容易继发细菌感染,继发细菌感染是SARS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用光量子血氧疗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ARD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光量子血氧疗法。观察2组血液流变性、肺动脉压(PAP)、氧合指数(PaO2/FiO2)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3bRR)及其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的变化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液流变  相似文献   

16.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SARS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 (NIPPV)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氧合作用 ,并初步探讨机械通气时机把握问题。方法 :对 2 5例 SARS合并呼吸功能不全而使用 NIPPV治疗 2 4 h后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氧合功能进行分析 ,然后再将他们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 ,比较两组患者 NIPPV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 (APACHE )评分、改良呼吸指数 (PO2 / Fi O2 ,MRI)的变化。结果 :虽然 NIPPV 2 4 h内多数患者呼吸困难有不同程度缓解、心率 (HR)和呼吸频率 (RR)明显减慢 (P均 <0 .0 5 )、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 (Sp O2 )和 MRI显著升高 (P均 <0 .0 5 ) ,但死亡组患者从发病到 NIPPV治疗的平均时间明显晚于生存组患者 ,且死亡组患者经NIPPV2 4 h后 APACHE 、RR仍显著高于生存组 (P均 <0 .0 5 ) ;Sp O2 、MRI明显低于生存组 (P均 <0 .0 5 )。结论 :对重症 SARS患者而言 ,NIPPV是机械通气的选择方式 ,但它无法替代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 SARS时不能错过 NIPPV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机 ,且绝不能拘泥于现行的无创或有创通气指征。  相似文献   

17.
SARS患者急性期血气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在急性期血气指标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3年1—4月收治的103例SARS患者中38例在急性期进行血气分析患者第一次血气指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二氧化碳分压越低、氧分压越低,病死率越高;pH值的变化对预后无显著影响。同一患者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酸碱平衡紊乱时,预后差,病死率高。结论:动脉血气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对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医院内SARS暴发流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或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AP)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外界输入性病例引起暴发流行的传染链特点。方法:对2例外院输入病例的临床资料和传染链进行分析,并总结41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SARS患者的传染性极强,防范不当可使大量人群感染;②SARS的临床特征主要是发热(100.0%),有相当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1—3d)呼吸道症状并不明显(占53.7%),并伴有外周血白细胞(52.6%)和淋巴细胞(68.4%)比例减少;②早期给予利巴韦林、甲基氢化泼尼松和免疫增强治疗对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效果。结论:重视防范、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对改善SARS的预后和控制其蔓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改善疗效的因素。方法:23例ARDS患者按诱发因素分为肺内因素组(A组)和肺外因素组(B组)。选择不同呼吸机和鼻(面)罩行NIPPV,采用双相压力支持通气(BiPAP);多功能呼吸机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气末正压(PEEP)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PSV PEEP。通气3—10h,不适合NIPPV的患者改建人工气道通气。结果:全程进行NIPPV治疗的患者A组5例,B组12例;NIPPV治愈A组为55.6%(5/9);B组为85.7%(12/14),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合理选择呼吸机、呼吸模式和治疗参数,并改善对NIPPV不利的影响因素,可以减少人工气道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分析 SARS患者死亡原因 ,为临床降低病死率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 :对 185份 2 0 0 3年 6月 2 0日源自北京市各综合医院提供上报给北京市 SARS治疗指挥中心的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措施等。结果 :185例 SARS死亡病例中男 10 2例 ,女 83例 ;平均年龄 5 6 .4岁 ,大于 6 0岁者 85例。有基础疾病者 14 7例 (79.5 % ) ,其中心血管疾病 5 7例 ,占第一位 ;糖尿病 4 1例 ,占第二位 ;脑血管病 19例 ,占第三位 ;消化道疾病 15例。有并发症者 5 2例 (2 8.1% ) ,依次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继发感染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等。部分入院资料齐全者显示入院时生命体征均稳定。血液学与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显示 :疾病晚期与入院时相比 ,血糖、白细胞均升高 (P均 <0 .0 0 1) ,而淋巴细胞显著降低 (P<0 .0 0 5 ) ,动脉氧分压 (Pa O2 )、氧合指数进行性下降 (P<0 .0 0 5 ,P<0 .0 0 1) ;有近一半的患者血生化指标异常。结论 :年龄和基础疾病是 SARS死亡十分敏感的指标 ,而 SARS冠状病毒导致的肺损伤、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高血糖代谢紊乱以及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所致继发感染均是 SAR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