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川县是伤寒副伤寒的重灾区 ,1 993年首次发生伤寒暴发流行 ,发病率从 1 992年的 4 46 1 0万上升到 80 31 1 0万 ,1 996年起全县大面积在人群中推广使用伤寒Vi疫苗 ,人群免疫水平开始上升。1 997、1 998年发病率分别下降至 35 1 8 1 0万、34 72 1 0万。从 1 999年起菌型发生了改变 ,主要以甲型副伤寒流行为主 ,发病率猛升到 1 1 9 2 8 1 0万 ,2 0 0 0年继续上升至 1 39 72 1 0万 ,为历年发病率最高记录。为了有效控制伤寒副伤寒暴发流行 ,降低其发病率 ,从 2 0 0 0年 9月起我县被广西列为伤寒副伤寒高发县和 8个重点监测县之一 ,1 0…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概况与防制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了解和掌握伤寒副伤寒流行规律,分析流行因素,探讨防制对策。方法对全省伤寒副伤寒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87~1994年浙江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较高,1995~1999年下降,2000年起有逐年缓慢上升趋势。2004年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流行,使全省发病率上升明显,报告发病率达17.52/10万。其中伤寒病例2665例,副伤寒5567例。2004年全省伤寒副伤寒发病前4位分别为台州(3422例,发病率61.56/10万)、宁波(1450例,19.54/10万)、绍兴(805例,18.04/10万)和温州(1280例,17.08/10万),4个地区的报告发病数占全省总报告发病数的84.51%。贝类食品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副伤寒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要加强包括海水产品在内的综合性监测工作,控制伤寒副伤寒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1990~1999年伤寒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敏  郭军巧 《疾病监测》2000,15(8):290-292
近年来我省伤寒发病明显上升 ,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流行 ,现已有 2市 8个区县伤寒发病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 1 0 1 0万高发区指标。为了摸清流行规律 ,探讨有效的防治策略 ,控制疫情发展 ,现对我省 1 990~1 999年伤寒流行情况分析如下。我省伤寒疫情自 1 95 0年有记载 ,发病率一直波动在 0 87 1 0万~ 42 75 1 0万之间 ,曾有三次流行高峰 ,第一高峰为 1 96 1年 ,发病率达 42 75 1 0万 ;第二高峰为 1 977年 ,发病率为 1 2 39 1 0万 ;此后伤寒发病呈下降趋势。九十年代初发病率波动在 0 87 1 0万~2 1 9 1 0万之间 ,1 996年疫情开…  相似文献   

4.
李朝霞  王露  蒋祯祥  雷忠江 《疾病监测》2000,15(12):452-454
伤寒是叶城县的重点肠道传染病之一 ,该县历年均有伤寒病例发生 ,每隔数年就引起暴发流行 ,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县曾于 1 997年发生过一次伤寒局部暴发流行 ,共发生病例 75 8例 ,发病率达 2 1 0 4/万。近年来伤寒发病具有增高的趋势并呈现周期缩短现象 ,继 1 997年伤寒暴发流行后 ,1 999年又发生了以洛克乡为主的伤寒局部暴发流行 ,疫情波及 1 9个乡镇、1 1 9个行政村 ,1 999年 7月 1 5日至 9月 30日共发生病例 41 1例 ,死亡 2例 ,发病率为 1 1 0 /万 ,死亡率为 0 49%。自 1 999年 7月 1 5日始洛克乡1村 3组最先发生伤寒病例 …  相似文献   

5.
叶城县是常发生伤寒流行的地区之一 ,2 0年来已发生过多起伤寒暴发流行 ,给当地群众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2 0 0 1年 3月 2 4日至 6月 1日 ,发生了一起伤寒暴发流行 ,发病人数为 2 2 8例 ,发病率达 63 3 1 0万 ,经调查和积极实施预防措施 ,使疫情得以控制。现将调查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盐城市1991-2000年伤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列席 《疾病监测》2001,16(11):421-423
伤寒是我市常见的多发肠道传染病 ,自 1 95 8年有疫情记载以来 ,每年均有发病。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发病持续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年发病率位居全省第二 ,最高年份在 2 0 0 /1 0万以上。近年来 ,由于加强了伤寒的防治工作 ,发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探索流行规律 ,更好地指导防治工作 ,现将 1 991 - 2 0 0 0年伤寒疫情的流行趋势分析如下。1 流行强度 :1 991 - 2 0 0 0年共报告伤寒病人2 72 81例 ,年均发病率为 34 72 /1 0万。死亡 1例 ,病死率为 0 37/万。 1 991年发病最多 ,年发病率为84 76/1 0万 ,此后呈逐年下降趋势。 2 0 0 0年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我国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陶香娣  宋应同 《疾病监测》1993,8(6):149-153
伤寒,副伤寒(以下统称伤寒)近十年来,常出现局部的暴发或流行,给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等方面造成了很大损失。自1986年开始,组织了以高发省份为主的全国伤寒监测网,按照统一方案进行监测,现将伤寒监测资料结合疫情报告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如下:一、流行特征1.流行强度:近十年伤寒发病率曾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5 — 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及有关年度专题调查资料和部分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5 — 2019年金华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 356例,其中伤寒595例,副伤寒761例,分别占43.88%和56.12%,无死亡病例。 年均发病率为1.71/10万,2007年之后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χ2=951.941,Ρ=0.000)。 金华市伤寒副伤寒夏秋季高发,地区间发病差异较大,浦江县、义乌市和武义县发病率相对高。 病例的乡镇(街道)分布具有高度的聚集性,年均发病数≥1例的乡镇(街道)不到总数的1/5但病例数却占到了2/3,累计病例数≥50例的乡镇(街道)仅7个但病例数却占到了43.44%。 病例主要发生在0~4岁儿童和15~39岁青壮年,男性发病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民工和散居儿童为主。 对21例伤寒和50例副伤寒的临床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14例伤寒和19例副伤寒有明确的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 对2株伤寒沙门菌和20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复核,2株伤寒沙门菌和5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和医疗机构一致,15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血清型经鉴定为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结论2005年以来金华市伤寒副伤寒发病逐步减少,病例分布有高度的地区聚集性、一定的季节性和人群聚集性。 金华市所报告病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误报,且该市尚未规范开展伤寒副伤寒病原学监测,无法掌握其菌型变迁、耐药谱变化等情况。 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和实验室检测人员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检测技术的培训,并应尽快规范开展流行菌株病原学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童卫胜  单宇敏 《疾病监测》2009,24(5):349-351
目的探讨浙江省临安市伤寒副伤寒流行规律。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临安市2002 -2008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8年临安市累计报告伤寒副伤寒1085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29.41/10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8∶1,发病年龄集中在15~44岁年龄组,职业以农民、民工为主;7年中发生暴发疫情3起,发病例数占58.53%。结论临安市2002-2008年报告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地区分布具有集中趋势,季节主要集中于4-8月;流行菌株为甲型副伤寒杆菌,水源污染是副伤寒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1980~1998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伤寒在我省的流行规律 ,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 ,同时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伤寒防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现根据我省历年伤寒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将1 980~ 1 998年江苏省伤寒发病资料汇总分析如下。1 流行概况和流行特点 :1 980~ 1 998年全省累计报告病人 42 3795例 ,年平均发病率34 34 1 0万。 1 980~ 1 985年疫情比较平稳 ,年发病率 2 3 91 1 0万~ 37 0 8 1 0万。 1 986年发病率开始大幅上升 ,1 988年发病数为71 81 9例 ,年发病率高达 1 1 2 71 1 0万 ,高出全省历年平均发病率的 2 2 8 2 2 % ,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