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亚金 《现代护理》2007,13(3):214-215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以进一步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SCL-90)对精神科护理第一线的64例护士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精神科护士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一般群体,SCL-90各因子分排序前3位是:人际关系、强迫、焦虑,少数护士SCL-90总分及部分因子分高于常模。结论建立精神科护士心理档案,提高精神科护士适应潜力,减少精神科护士的压力源将有助于维护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全院精神科5个病区68名临床精神科护士,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8名精神科护士中,SCL-90量表的9个项目均有轻度异常,中度异常7个项目,重度异常3个项目.结论:精神科护士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均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建议护理管理人员重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以进一步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SCL-90)对精神科护理第一线的64例护士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本组精神科护士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一般群体,SCL-90各因子分排序前3位是:人际关系、强迫、焦虑,少数护士SCL-90总分及部分因子分高于常模.结论 建立精神科护士心理档案,提高精神科护士适应潜力,减少精神科护士的压力源将有助于维护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71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解精神科护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整群抽取本院在职精神科护士71名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各症状因子及总分水平低于中围常模,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良好,P〈0.01,不同年龄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可能是精神科护士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精神科护理管理者人性化管理等因素使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锻炼与提高,但也不排除心理防御机制影响了自评量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195名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精神科护士SCL-90的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年轻护士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年护士。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年轻的护士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的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支持程度。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精神科和综合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SCL-90总分的均分值和各因子均分值中,精神科护士均低于综合科护士;PSSS总分及各类支持分中,精神科护士均低于综合科护士。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综合科护士,但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程度低于综合科的护士。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医护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及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3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中,总均分、阳性项目数、9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的年龄、婚姻、职务、职称、翻班类型的精神科护士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P0.01)。而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对支持的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表明精神科护士对社会支持利用度越差,其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比国内一般人群差,精神科护士的社会支持水平的不同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上级部门及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开放管理模式下精神病院护士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开放式管理模式下精神病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疲劳量表-14对42名精神科护士及52名综合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常模(P<0.01);精神科护士除人际关系、敌对外,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高于综合科护士,其中强迫、抑郁、焦虑有显著性差异(P<0.05),人际关系、敌对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精神科护士个体疲劳总体水平高于综合科护士,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受护龄影响,但不呈线性关系,8 ̄11年护龄护士SCL-90总均分及疲劳总分值最高(P<0.05),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下精神病院护士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应加强精神科护士特别是8 ̄11年护龄护士的心理健康维护。  相似文献   

9.
精神科护士作为一个高应激的群体,工作对象是精神疾病患者,护士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工作质量及患者的康复起积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我国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并提出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对策,为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05名精神科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对开放式病房和封闭式病房护士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封闭式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开放式病房护士严重。结论精神科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封闭式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1.
精神科轮班护士心身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玲儿  马斌方 《护理研究》2008,22(7):1859-1860
[目的]探讨精神科轮班护士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问卷(CMI)对108名精神科轮班护士及日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轮班护士CMI中皮肤、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及疲劳感4项得分均高于日班护士(P〈0.05);不同护龄的护士心身健康状况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科轮班护士的心身健康状况较差,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科高学历男护士对工作的心理状态。方法对40名精神科高学历男护士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本组男护士对工作持积极心态者占45.0%,持被动心态者占25.0%,持离岗心态者占30.0%。结论精神科高学历男护士对工作的心理状态不同,部分人持消极态度或离岗心态,医院相关部门应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保证精神科高学历男护士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5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应对量表用来调查护士所采取的应对方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用来调查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应对方式为"解决问题-求助型".精神科护士突出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旨在了解精神科护士积极率和心理困扰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调查问卷、正负情绪量表(PANAS)、Kessler10(K10)量表对某省级精神卫生中心的18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困扰得分为20.53±5.98分,79.5%的精神科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困扰与护士的积极率和积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绪呈正相关.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积极率和心理困扰呈曲线关系;积极率约为3∶1时,护士的心理困扰最少,积极率能解释心理困扰的21.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艾滋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30例艾滋病科护士(A组)、30例精神科护士(B组)及30例内科护士(C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并与正常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艾滋病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年人常模(P〈0.01~0.05);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总分、阳性均分及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精神科及内科护士(P〈0.01~0.05)。结论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更为突出,社会各界应积极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定期进行心理关怀,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自我和谐性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护士的自我和谐状态,探讨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自我和谐性量表(SCCS)、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216名护士进行测试.结果 护理人员自我和谐程度偏低,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自我和谐性存在差异(P<0.05);其与状态、特质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结论 需对相关护理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Ongoing education of experienced psychiatric nurses is imperative given the historically complex health presentations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Psychiatric patients tend to have medical co-morbidities and often do not have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preventative health care. The hospitalization for acute psychiatric stabilization, is an opportunity for psychiatric nurses to teach and advocate for patient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Documentation of patients' changes in condition and overall clinical presentation, is necessary to ensure patients' health care needs are met.  相似文献   

18.
In their daily work, mental health nurses (MHN) are often exposed to stressful events, including patient‐perpetrated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Personal safety and health concerns, as well as concern for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patients, dominate; these concerns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nurses.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explored and compare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196 hospital‐based MHN (97 forensic and 99 mainstream registered psychiatric nurses or psychiatric state enrolled nurses). The aim was to examine exposure to inpatient aggression and work stress, and identif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s and general distres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working in a mainstream setting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work stress; however, mainstream and forensic nurses experienced simila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s a group, 14–17% of mainstream and forensic nurses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36% scored above the threshold for psychiatric caseness. A tentative model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and general distress in nurses was developed, illustrating the impact of aggression and stress on well‐being. The present study affirms that mental health nursing is a challenging and stressful occupation.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s, managers, and individual nurs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