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在脑卒中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康复中心住院的60例脑卒中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在患者入院期间分阶段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实施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HMAD评分的改变。结果干预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治疗脑卒中抑郁相比,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抑郁与焦虑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4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中关于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同时服用帕罗西汀20 mg,早餐后顿服,并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增加系统的认知行为治疗。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调查治疗依从性,于6个月随访时调查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6周后试验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随访时,试验组有1例患者症状复发,复发率3.13%;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症状复发,复发率2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4.
认知行为治疗改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孔俐  李中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6):3151-3151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用汉密尔顿(HAMD)量表评分进行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测量。结果心理治疗组在治疗后HAMD为(10.65&;#177;4.38)分,对照组为(19&;#177;8)分,两组分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学会控制情绪,改善脑的功能,对脑卒中后抑郁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并促进躯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分析抗抑郁剂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制(PSD)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PSD患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在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治疗组加服帕罗西汀20mg/dg8周。结果:治疗前、治疗4周组间评分无显差异,治疗8周组间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显下降(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PSD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耐受性好,并能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抑郁对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龙浩文  吴杞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3201-3201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对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标准将64例初发脑卒中患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进行研究,4周后比较简式Fugl_Meyer(FMA),Barthel指数(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认知功能(MMSE)量表的评分,结果: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CNS评分无显性差异(P>0.05),而MA和BI,MMSE评分有显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PSD对患早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临床上应重视PSD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情绪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评价其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于入院第2天、治疗后30 d和90 d分别进行抑郁量表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2组患者入院第2天的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及90 d的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卒中后抑郁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干预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抗抑郁剂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在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治疗组加服帕罗西汀20mg/d8周。结果治疗前、治疗4周组间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8周组间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PSD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耐受性好,并能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吴天云 《中国康复》2005,20(2):100-10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治疗与神经功能康复的相关性.方法:8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均按脑卒中常规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和护理,并口服氟西汀.结果:治疗8周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评分),康复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强脑卒中后抑郁治疗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对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标准将64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进行研究,4周后比较简式Fugl-Meyer(FMA),Barthel指数(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认知功能(MMSE)量表的评分。结果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CN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MA和BI、MMSE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PSD对患者早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临床上应重视PSD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1.
认知护理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和认知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用认知护理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发病时间≤ 72h患者 2 0 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 (10 0例 )和对照组 (10 0例 ) ,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给予常规治疗护理 ,对实验组用认知护理早期干预 ,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用SDS和MMSE评定。结果入组前两组脑卒中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表评分差异无意义 ;两周后实验组PSD患者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PSD患者MMSE评分差异有意义 (P <0 .0 5 )。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用认知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居家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抑郁患者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选取在本院出院的84例老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及对照组(n=42),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社区随访,观察组出院后应用居家认知行为疗法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精神、情感职能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居家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减轻老年抑郁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焦虑抑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和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CBT对IVF-ET患者焦虑抑郁及妊娠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检索、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RCT研究,总样本1 06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CBT能显著改善IVF-ET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SAS焦虑量表评分:MD=-8.26,95%CI(-10.10,-6.41),P<0.000 01及SAI焦虑量表评分:MD=-3.31,95%CI(-5.89,-0.7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线失眠认知行为治疗(eCBT-I)对慢性失眠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经过评估的慢性失眠患者78例入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CBT-I组(n=39)和对照组(n=39).入组后两组均进行基线评估并记录第1周的睡眠日记,eCBT-I组予以4周eCBT-I课程,对照组不开通课程,仅提供睡眠卫生教育.第4周两组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脑卒中护理,实验组在常规脑卒中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情绪疗法,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时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HAMD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1个月时两组HAMD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理性情绪疗法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舍曲林系统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和一般性娱疗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和6周后康复效果及出院6个月、1年、2年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和6周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随访1、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消除心理障碍,减少复发,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舍曲林治疗,研究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全程.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两组的抑郁状况,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定患者的执行功能.结果 干预后两组抑郁自...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2组住院患者护士评定观察量表(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评分、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NOSIE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20.051,P<0.001;Z=-2.247,P=0.025);2组BPRS及ITAQ评分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Z=-2.896,P=0.004;Z=-4.849,P<0.001)。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缓解精神症状,有利于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音乐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后失眠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音乐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失眠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治疗顺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失眠程度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进行综合护理,观察组在综合护理基础上行音乐辅助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睡眠状况。结果失眠改善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疗法能改善脑卒中后失眠。  相似文献   

20.
黛力新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黛力新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和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组40例和阿米替林组40例。在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黛力新组口服黛力新治疗,早中各服用1片,阿米替林组服用阿米替林(中、晚)50~150 mg,疗程为6周。于服药治疗前及服药后2、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TESS量表评定抑郁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结果治疗6周末,黛力新组及阿米替林组显效率分别为85.0%和65.0%,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5%,神经功能康复率分别为87.6%和83.8%。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黛力新组治疗2周末及6周末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阿米替林组较治疗前亦明显下降(P0.05)。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分两组治疗6周末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黛力新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黛力新组治疗卒中后抑郁与阿米替林组疗效相当,起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依从性好,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