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针联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3~11月我院采用电针联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经门诊确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颅底脑膜炎、颅底骨折、基底动脉瘤或小脑脑桥角肿瘤等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6~69岁,平均38.7岁;病程0.5d~2个月,平均3.5d;左侧面神经麻痹26例,右侧面神经麻痹24例(1例右侧面神经麻痹患者愈后继发左侧面神经麻痹)。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7~69岁,平均37.5岁;病程1d~2个月,平均3.2d;左侧面神经麻痹19例,右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门诊的常见病。自1997年3月~2001年2月 ,我们对3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门诊病人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1997年3月~2001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 ,资料完整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74例 ,随机分为两组 :西医组36例 ,男23例 ,女13例 ,年龄16 -49岁 ,平均28.2岁 ,发病时间1-6天 ,平均3.1天 ;中西医结合组38例 ,男性23例 ,女性15例 ,年龄17-58岁 ,平均29.3岁 ,发病时间1 -7天 ,平均3.6天。两组病例的年龄…  相似文献   

3.
刘金华  张群 《中国康复》2010,25(5):329-329
2005年6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符合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13~65岁,平均38.5岁;病程1~30d,平均5d;右侧21例,左侧29例。50例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使用维生素B1、B12,氢溴酸加兰他敏混合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价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d,对照组和治疗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40.50±2.01)分和(46.20±1.5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d,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93.33%,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一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5.
袁军  李梅  张敬文  苏志伟 《临床荟萃》2003,18(13):764-764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 ,多由寒冷刺激、细菌、病毒感染引起。顽固性面神经麻痹则指病程较长 (一般为 2~ 6个月 ) ,虽经多种治疗效果不佳者。笔者分别采用电针及电针配合肌氨肽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 76例 ,均取得满意疗效 ,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全部来自河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区 ,其中门诊患者 5 8例 ,住院患者 18例。将 76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 2组。电针治疗组 37例 ,其中男性 2 0例 ,女性 17例 ;年龄 (38± 12 )岁 ;病程 3个月至 1年 ;急性起病时伴耳…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仍停留在针灸、针刺、针刺加理疗、穴位注射、埋线、割治等传统的有创治疗方法,不能直接作用于面神经的损伤病变部位,疗程长,治愈率低。而恒磁有氧循经无创治疗方法恰好弥补了传统治疗方面的不足。目的:探讨应用恒磁有氧循经无创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面瘫科。对象:选择1998—06/2004—06全国18省市、自治区初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500例,其中男935例,女565例;年龄1.5~19岁103例,20一50岁1105例,51~74岁292例;左侧672例,右侧828例;病程1d~40年。方法:所有患者均按要求在选择的面神经麻痹有效点[面神经麻痹1号点:位于患侧耳垂后乳突下方凹陷处,相当面神经出经乳孔处。面神经麻痹2号点:位于患侧耳后乳突弧形高点处。面神经麻痹3号点:位于面神经麻痹2号穴上约3.33cm(1寸)处。面神经麻痹4号点:位于患侧外耳道后方约0.5cm与耳轮脚下0.5cm相交处。面神经麻痹5号点:位于上耳屏尖前约1寸处。面神经麻痹6号点:位于患侧耳廓上缘顶点处1及配穴(牵正、地仓、双合谷)上进行20min的恒磁有氧治疗,1次/d,10d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两二天,再行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取点治疗与吸氧同时进行,吸氧方法:20min/次,1次/d,10d为1个疗程,吸氧流量一般为2~4L/min:疗效评估:进行额纹、皱眉、闭眼、吹哨、鼓腮、微笑时患侧和健侧动作一致与否的比较,同时进行示齿时和静止时的患侧和健侧的鼻唇沟和人中沟一致与否的比较。健患两侧石肌功能的比较可通过健患两侧的6点4线测量法获得。主要观察指标: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结果:15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经20d治疗后恢复1385例(92.33%);显效92例(6.13%);好转22例(1.74%);无效1例(0.07%),总有效率为99.93%。结论:采用恒定磁场并有氧方法具有无痛、无创伤、无交叉感染、无面神经二次损伤,操作安全、简便,疗程短,治愈率高的特点,可明显改善面神经麻痹症状,恢复面肌功能。  相似文献   

7.
徐炳国  王晶  戴丽娟 《中国康复》2011,18(6):430-431
目的:观察丹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程〉1个月的中重度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进行针刺疗法,起针后,注射组选取肩髑、肩腥、肩贞、肩内陵穴交替注射丹香注射液,每穴0.5~1ml。针刺组局部拔罐5min,均每日1次。结果:治疗10d后,注射组治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46.7%与20.0%,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程较长、疼痛症状较剧及功能活动受限严重的肩周炎患者,配合活血化瘀的中药穴位注射,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面神经麻痹的作用。方法: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8例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给予利多卡因5ml、甲钴胺250μg及地塞米松5mg的混合液进行SGB治疗;对照组38例电针治疗为主,2组均配合手法按摩及面肌功能锻练。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治愈显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1±1.7d与4.5±1.9d;95.0%与78.9%,均P〈0.05)。结论:SGB可缩短急性Bell麻痹的治疗进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半导体激光等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根据《神经病学》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2 0 0例。发病均 <14d ,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 10 0例 ,男 5 2例 ,女4 8例 ;年龄 7~ 6 7岁 ,平均 (45 .0± 8.1)岁 ;病程 2~ 30d ,平均 (8.0± 1.2 )d ;按改良may hosomi法检测患侧面部表情肌为轻度麻痹 2 0例 ,中度 4 0例 ,重度 4 0例。对照组 10 0例 ,男 4 7例 ,女 5 3例 ;年龄 10~ 70岁 ,平均 (46± 8.2 )岁 ;病程2~ 35d ,平均 (8.2± 3.2 )d ;面部表情肌为轻度麻痹 2 0例 ,中度 5 2例 ,重度 18例。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穴位 照射 ,主穴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1及3个月时,观察组House Brackmann评定达Ⅱ级以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侧面神经运动诱发动作电位比较,观察组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波幅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能够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