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背景:赛前的高原训练目的,是希望通过高原的低氧环境刺激,使运动员在训练中获得最大的低氧生理适应性。运动员对高原的生理适应,是运动员功能提高的物质基础,反映的是机体与环境变化的顺应。目的:从自组织角度,应用训练学、脑电压缩谱指标等,通过观察游泳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前(赛前)、后脑的适应性变化规律等,系统分析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赛前自组织状态的影响,从脑水平对高原训练效应进行探讨。设计:抽样调查。单位: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对象:于2001-03/04选择广东省游泳队游泳运动员9名。方法:采用时序实验观察方法,分别采集运动员上高原前1周(3月3日)、高原训练中(3月22日)和下高原第5天(4月5日)的训练成绩,下高原后第13天(4月12日)的比赛成绩及测试相应的血乳酸,并在上高原前一天(3月10日)、下高原第1天(3月30日)、下高原后第11天,即全国比赛前2天(4月10日),进行脑电压缩谱测试,以观察脑对运动训练负荷的自主适应调整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高原训练前、中及赛前的训练学指标及血乳酸变化情况。②高原训练前成绩与比赛成绩对照表。③高原训练前、中、后及赛前的脑评价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高原训练中的训练成绩有升有降,下高原后的全国比赛10人次中有6例成绩水平是下降的,高原训练后的血乳酸变化,与训练成绩呈一致变化。②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脑信息平均分布频率向高频转移,赛前负熵值减小、信息熵离散,运动员出现比赛成绩下降的现象。结论:①运动员脑序参量构成形式的多中心化,形成技能控制信息的离散,可以导致脑功能矩阵协同水平的重调,提示运动员竞技能力下降。②高原训练的效果或者其作用的保持,需要基于运动员个体状态的训练强度涨落安排的一致性与连续性以及平原状态维持强度水平的恢复与保持。  相似文献   

2.
背景:赛前的高原训练目的,是希望通过高原的低氧环境刺激,使运动员在训练中获得最大的低氧生理适应性。运动员对高原的生理适应,是运动员功能提高的物质基础,反映的是机体与环境变化的顺应。目的:从自组织角度,应用训练学、脑电压缩谱指标等,通过观察游泳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前(赛前)、后脑的适应性变化规律等,系统分析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赛前自组织状态的影响,从脑水平对高原训练效应进行探讨。设计:抽样调查。单位: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对象:于2001-03/04选择广东省游泳队游泳运动员9名。方法:采用时序实验观察方法,分别采集运动员上高原前1周(3月3日)、高原训练中(3月22日)和下高原第5天(4月5日)的训练成绩,下高原后第13天(4月12日)的比赛成绩及测试相应的血乳酸,并在上高原前一天(3月10日)、下高原第1天(3月30日)、下高原后第11天,即全国比赛前2天(4月10日),进行脑电压缩谱测试,以观察脑对运动训练负荷的自主适应调整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高原训练前、中及赛前的训练学指标及血乳酸变化情况。②高原训练前成绩与比赛成绩对照表。③高原训练前、中、后及赛前的脑评价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高原训练中的训练成绩有升有降,下高原后的全国比赛10人次中有6例成绩水平是下降的,高原训练后的血乳酸变化,与训练成绩呈一致变化。②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脑信息平均分布频率向高频转移,赛前负熵值减小、信息熵离散,运动员出现比赛成绩下降的现象。结论:①运动员脑序参量构成形式的多中心化,形成技能控制信息的离散,可以导致脑功能矩阵协同水平的重调,提示运动员竞技能力下降。②高原训练的效果或者其作用的保持,需要基于运动员个体状态的训练强度涨落安排的一致性与连续性以及平原状态维持强度水平的恢复与保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多次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代谢及内分泌变化及其与运动竞技能力。方法对游泳运动员,实施两次为期12d的赛前调整高原训练。在此期间共进行8次系统的生化测试,全血测定血红蛋白量(Hb),分离血清测肌酸激酶(Ck)活性,尿素氮(BUN)浓度,血浆睾酮(T)浓度。结果所测结果显示各指标均有升降,并与功能状态相对应。如第2次高原训练下山后第3天表现出Hb升高(P<0.005),CK下降(P<0.05),BUN下降(P<0.05)。同时比赛成绩的提高与高原训练后良好的机能状态相一致。结论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功能影响的动态变化各时段表现的良好功能状态与良好比赛状态相一致。高原训练只是应激性影响作用,符合人体生理变化规律,不具有明显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生化指标的影响,同时记录训练负荷,以期发现训练负荷与血液生化指标的规律.方法试验于2003-01/02在云南呈贡完成.选择中国男子皮艇队重点运动员12名,平均年龄22岁,身高(186.3±3.8)cm,体质量(80.6±6.5)kg.体脂含量(11.5±1.4)%,瘦体质量(71.3±5.2)kg.在昆明呈贡松茂水库进行了为期4周的高原训练(海拔2 050 m).高原训练负荷以高强度训练为主,4,5级强度训练时间比例商达34.3%,同时结合低强度训练.上高原前后与高原第3周分别检测运动员的生化指标,同时观察高原训练期间第2周与第4周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反应.结果纳入运动员12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生化指标变化较高原训练前显著,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睾酮、血红蛋白增加显著.但高原训练结束后平原训练的第2周晨大部分指标出现下降,血红蛋白、睾酮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②第2周与第4周比,运动的量与强度方面基本相同,第4周晨起尿素氮与激酸激酶显著低于第2周.结论高原训练中,高强度训练时间比例不宜过多;高原训练后的平原训练中睾酮值的下降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跟踪测试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比赛前后血乳酸、血尿素及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探讨女子赛艇运动员机体能量物质代谢和赛后疲劳恢复的特点。方法:选取2005-07/09湖北省水上运动中心优秀女子运动员14名,其中国家健将级运动员7名,国家一级运动员7名;平均年龄(22±4)岁,训练年限(4.1±1.4)年,身高(174.2±3.1)cm,体质量(68.6±4.7)kg。14名运动员分别于2000m划艇比赛当日晨空腹、赛前15min、赛后5min,1h及24h抽取指尖血60μL,进行血乳酸、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检测。结果:14名运动员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比赛前后运动员血乳酸水平的变化:运动员空腹血乳酸水平为(1.22±0.45)mmol/L,赛前15min为(2.89±0.49)mmol/L。赛后5min血乳酸浓度高达(11.51±1.72)mmol/L,与空腹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77,P<0.01)。赛后24h血乳酸浓度显著下降至(1.76±0.24)mmol/L,与空腹水平基本接近(t=0.027,P>0.05)。②比赛前后运动员血尿素水平的变化:与空腹血尿素水平比较,运动员赛后5min血尿素浓度明显升高[(5.45±0.47),(6.13±1.00)mmol/L;t=2.416,P<0.05]。赛后24h血尿素浓度下降至(5.94±0.85)mmol/L,仍高于空腹水平(t=2.682,P<0.05)。③比赛前后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变化:与赛前比较,运动员赛后5min血清肌酸激酶活性明显升高[(3.38±1.58),(6.13±3.25)nkat/L;t=4.968,P<0.01]。赛后1h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开始下降,至赛后24h与赛前基本相似(t=1.537,P>0.05)。结论:①赛后5min血乳酸、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活性显著高于赛前,赛后1h血乳酸消除迅速,但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提示赛艇是一种以糖酵解系统为主、无氧 有氧代谢混合型供能的运动项目。②赛艇比赛使酸性产物生成增多,血乳酸、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可作为运动强度和机能恢复的指标。③赛艇比赛后至少24h内,机体处于蛋白质降解增强状态,建议恢复期增加饮食糖和蛋白质摄入量,以促进合成代谢,加快功能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女子篮球运动员比赛期内分泌因子脱氢表雄酮的变化特征。方法:实验于2004-09/11进行。受试者是广东省女子篮球运动员10名,年龄(22.3±1.4)岁,其身高、体质量和体脂肪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具有1年以上25~38d的定期月经周期。所有受试者在比赛期前3周(训练期)、比赛期中(每天2场比赛)和比赛结束后第3天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尿素浓度、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水平,唾液脱氢表雄酮和皮质醇浓度,唾液和血液样本在各期的下午17:30~18:30取样。结果:10名女篮球运动员全部完成测试进入结果分析。①唾液中脱氢表雄酮浓度:比赛第2天明显高于比赛前[(6.24±1.60),(4.48±1.26)nmol/L,t=4.49,P<0.01],比赛后第3天显著低于比赛前[(2.75±0.83)nmol/L,t=2.97,P<0.05]。②唾液中皮质醇浓度:比赛第2,3天明显高于比赛前[(14.75±2.72),(13.87±2.24),(4.78±1.04)nmol/L,t=9.68,10.45,P<0.01],比赛后第3天恢复到比赛前的水平[(5.02±1.06)nmol/L]。③血清肌酸激酶活性:比赛第2天明显高于比赛前[(4.85±1.50),(3.65±1.60)μkat/L,P<0.05],至比赛后第3天则明显低于比赛前[(1.61±0.36)μkat/L,P<0.05]。④血清尿素浓度在比赛期前、中和后期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比赛中和后期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水平与比赛前期比较差异也不显著。结论:女子篮球运动员比赛期间唾液中脱氢表雄酮浓度较比赛前明显增加,提示在女子运动员中采用唾液脱氢表雄酮指标,可能是能够反映运动训练的有效内分泌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肌酸激酶和心率等指标评估篮球运动负荷条件下机体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变化.方法:①试验对象:试验于2006-03/2006-05在本校篮球场和生理实验室完成.选择篮球号项男子篮球运动员16名(每队8人,不分首发与替补,以其所上场时间来确定被选队员指标),平均体质量(80.6±8.7)kg,平均身高(187.6±6.2)cm,平均年龄(22±2)岁.所有受试对象在进行正式试验前均进行体质检查,并确定无心、肝、肾、肺等器质性病变和遗传病史.试验前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②试验方法:所有上场运动员(包括替补队员)在进行正式比赛前1 h采肘静脉血2 mL移入放过肝素抗凝的试管内,于比赛结束后即刻(C-2)、运动2,24 h后对上场超过40 min的队员(每队5人)取静脉血2 mL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③试验评估:测定比赛前后生化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纳入运动员16名,根据运动员在场上时间不低于40 min为依据,排除6名运动员,10名进入结果分析.①在比赛结束后即刻、结束后2,24h所有受试者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均比赛前有所升高(P<0.01,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随比赛的进行呈现增加趋势,且赛后即刻达到最高值,与赛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恢复24h后,与运动后即刻值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②赛后即刻心率和肺活量值与其他各时间段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①篮球运动前后血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且随运动负荷加大呈正比.②赛后即刻心率最大,而肺活量降低,随时间延长,心率、肺活昔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背景:以生理、生化指标对篮球运动过程中负荷监控的研究作者查询国内外报道较少.目的:通过观察篮球比赛前后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依此确定符合监控篮球比赛运动前后负荷的生理生化指标.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试验,于2005-04/05在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篮球场完成.参试者:选择江西省宜春学院男子篮球运动员16名,平均体质量(80.6±8.7)kg,平均身高(187.6±6.2)cm,平均年龄(22.1±1.6)岁.平均训练年限(2.7±0.8)年.所有试验对象在进行正式试验前均进行体质检查,并确定无心、肝、肾、肺等器质性病变和遗传病史.方法: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比赛前后的生理指标(心率、最大吸氧量)和生化指标(肌酸激酶、血尿素氮)测定,测定时间为赛前1 h,赛后即刻.赛后2 h,赛后24h.主要观察指标:比赛前后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在比赛结束后即刻、赛后2.24 h血清肌酸激酶酶活性均有所升高,而且赛后即刻值与赛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恢复2 h后肌酸激酶值与赛前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比赛结束后即刻、赛后2h的血尿素氮水平均高于比赛前水平,且赛后即刻值与赛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心率在比赛结束后即刻出现了最大化现象,在赛后2 h已基本恢复到赛前状态.赛后即刻心率值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比赛后即刻所测得最大摄氧鼋值明显降低,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联合运用生理生化指标能对篮球运动员比赛时的机能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  相似文献   

9.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功能影响的动态变化追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为探讨多次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代谢及内分泌变化及其与运动竞技能力。方法 对游泳运动员,实施两次为期12d的赛前调整高原训练。在此期间共进行8次系统的生化测试,全血测定血红蛋白量(Hb),分离血清测肌酸激酶(Ck)活性,尿素氮(BUN)浓度,血浆睾酮(T)浓度。结果 所测结果显示各指标均有升降,并与功能状态相对应。如第2次高原训练下山后第3天表现出Hb升高(P<0.005),CK下降(P<0.05),BUN下降(P<0.05)。同时比赛成绩的提高与高原训练后良好的机能状态相一致。结论 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功能影响的动态变化各时段表现的良好功能状态与良好比赛状态相一致。高原训练只是应激性影响作用,符合人体生理变化规律,不具有明显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长跑运动员有氧与无氧训练后出现的异常高肌酸激酶水平及对运动员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03/03选取上海市及上海体育学院田径队中长跑组二级以上运动员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有氧组(n=12)和无氧组(n=14)。根据个人运动专长,安排相应专项训练。12名进行有氧训练项目:先进行6000m跑耐力训练,间歇8min,进行8000m速度跑,再间歇6min后,冲刺2000m;14名进行无氧训练项目:进行6000m跑耐力训练,间歇8min,进行2000m速度跑,间歇4min,再进行两次600m跑,其间间歇2min,随后进行两次200m冲刺,成绩:男24s2~28s5,女28s7~31s6,其间间歇2min。分别在训练前及运动后即刻抽静脉血,检测肌酸激酶及其他心肌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26名运动员均完成全部训练,进入结果分析。①有氧组和无氧组运动员训练前,肌酸激酶基础值均处于较高水平[(367.75±312.53),(380.64±286.45)U/L]。②运动员训练后,所选8项指标乳酸、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肌红蛋白、血红蛋白、血糖水平均呈升高趋势。③8项指标在运动后的升高幅度,无氧组均大于有氧组。④两组运动员训练前后,乳酸、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肌红蛋白水平改变均呈显著差异。⑤训练监测过程中,有3名运动员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红蛋白的运动前基础值及运动后升高值均呈高度异常。结论:①不同运动项目及训练方式对心肌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②联合应用乳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肌红蛋白等检测,可以更有效地监控运动员心肌损伤。③对训练后出现异常高肌酸激酶水平的运动员应及时观察肌钙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1.
背景及时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及预防过度疲劳的发生直接关系到运动训练的效果、运动成绩的提高和运动员的健康.目的探讨穴位离子导入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设计以运动员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对象实验于2002-06/2003-06在武汉体育学院完成.选择武汉体育学院男子皮艇队训练水平相当的男性运动员32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5组,训练组,训练加穴位皮电刺激组(皮电组),训练加口服中药组(中药组),训练加穴位离子导入组(离子组),训练加口服中药与离子导入组(中药+离子组),训练对照组为4人,其余4组均为7人.方法实验在夏天大运动量训练期内进行,各组训练方法相同,共8周.①训练组,作为实验对照;②皮电组训练后进行膻中、心俞、百会、命门穴位皮电刺激;③中药组训练后口服自制参味散汤剂,④离子组训练后进行离子导入治疗;⑤中药+离子组训练后既口服自制汤剂药物又进行穴位离子导入治疗.采用主观体力感觉评分(于实验前、实验后和第4周结束时)、运动成绩测试、心肺功能测试及心脏内分泌激素放射免疫法检测(于实验前后)等方法对运动员心脏功能进行跟踪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主观体力感觉评分、运动成绩、心肺功能测试及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测定结果.结果各组运动员均完成训练和各项指标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运动员的主观感觉都有明显的改善,离子导入法的作用与皮电组和中药组相比又有显著提高(P<0.05);②各组运动员水上专项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2 km各治疗组较训练组提高幅度均呈显著差异(P<0.05),2 km则以口服中药加离子导入组提高最显著(P<0.05);③中药组、离子组及中药加离子组VO2max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组实验后最大呼吸商均有上升趋势,无氧阈心率均有下降趋势,中药加离子导入组下降幅度较大(P<0.05).力竭运动时间均有延长,以离子导入作用最为明显.④实验后各组血浆内皮素呈上升趋势,以训练组上升幅度最大;各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均呈升高趋势,中药加离子导入组增加最多,训练组增加最少,各组组间及实验前后比较差别不明显(P>0.05).表明实验中运动员的训练量仍未达到使其疲劳的程度.结论心源性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穴位离子导入能多环节、多层面地保护心肌和改善心脏功能,降低无氧阈心率,提高有氧耐力,改善运动员心脏神经肽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泌.延缓疲劳产生和促进疲劳消除,推迟心源性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运动训练对大鼠损伤远端脊髓及骨骼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促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采用改良Allen撞击法制作T9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损伤后1d组、1周组、训练组(术后1周开始训练,共4周)、对照组(未行训练)。分别在损伤前、损伤后第1、2、3、4及5周时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评定运动功能。取损伤后1d、1周,对照组及训练组大鼠L5—S1节段脊髓及腓肠肌新鲜组织,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法测定VEGF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①对照组与训练组BBB评分均较损伤后1周、2周明显提高,但训练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②训练组脊髓及腓肠肌VEGF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损伤后1d、1周组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与损伤1周组、1d组比较脊髓及腓肠肌内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1周组脊髓内VEGF较1d组表达增加(P<0.05),而腓肠肌内VEGF表达较1d组降低(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有效诱导脊髓损伤大鼠远端脊髓及骨骼肌VEGF表达,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先天性无肛术后患儿大便失禁常常会引起心理、生理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障碍.目的采用生物反馈训练方法对先天性无肛术后大便失禁的患儿进行排便训练,以期改善患儿术后的排便功能.设计自身对照实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对象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1998-01/2004-10收治的无肛术后有大便失禁的患儿20例,其中完全大便失禁4例,稀便失禁7例,污便9例,均为随访病例.中低位无肛畸形9例;高位无肛畸形11例.方法利用直肠肛管向量测压与肛门外括约肌肌电等客观检测手段,对无肛术后大便失禁的患儿经自行收缩肛门和排便习惯训练1个月后,再选择适宜的矫治大便失禁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生物反馈训练.①加强肛周肌肉力量的生物反馈训练2次/d,待3周后患儿能正确进行肛周肌肉收缩训练,可使用便携式生物反馈训练仪回家继续训练.②改善直肠感觉性与肛门外括约肌协调性生物反馈训练,要反复进行扩张气囊的训练,建立一种正常的排便反射,只要直肠扩张,肛门外括约肌就会出现反射性收缩,防止大便失禁.③每日三餐后30min内进行排便习惯的训练.④电刺激结合生物反馈训练每次持续10min,2次/d,连续三四周.主要观察指标①患儿的最大肛管压、肛管的向量容积和肛门外括约肌肌电的振幅变化.②训练前后患儿直肠肛管反射的阳性率.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20例患儿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肛管的最大压力值中低位畸形和高位畸形组训练后比训练前增加[(24.88±16.58)和(18.18±13.71)kPa,(11.87±5.61)和(5.76±3.84)kPa,P<0.05].②肛管内的向量容积中低位畸形和高位畸形组训练后比训练前增加[(608.10±131.06)和(452.17±69.43)cm(cmHg)2,(139.17±130.02)和(117.01±74.35)cm(cmHg)2,P<0.05].③肛门外括约肌肌电振幅中低位畸形和高位畸形组训练后比训练前增加[(324.12±67.78)和(266.18±49.38)μV,(152.20±37.42)和(114.08±51.41)μV,P<0.05].④直肠肛管收缩反射的阳性率训练后高于训练前[90%(18/20),55%(11/20)].结论经生物反馈训练后无肛术后各组肛周肌肉力量、直肠感觉性与肛门外括约肌协调性、排便习惯、肛门外括约肌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尤以中低位畸形最明显,最大限度的改善了肛门外括约肌功能,起到了治疗大便失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伤时,Nestin蛋白的重新表达可能增加细胞抗损伤的能力,有利于损伤灶的修复。目的:通过永久性脑缺血神经干细胞迁移及Nestin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永久性脑缺血情况下神经干细胞的反应性。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专科学校的解剖学教研室和一所大学的解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1999-10/2001-01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进行,选择健康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5只。各组动物均在术后1,3,7,14和28d,断头取脑,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方法:以永久性大鼠脑缺血为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脑缺血1,3,7,14和28d时,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及其神经干细胞标记物Nestin蛋白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②SZa区Nestin阳性细胞在正常和缺血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的迁移距离。③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缺血区附近Nestin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通过Nestin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正常脑组织中神经干细胞主要位于室管膜下区。室管膜下区的神经干细胞在缺血后沿胼胝体腹侧向缺血区方向发生了迁移。其中,缺血7d时达到最远。缺血灶附近在缺血1d时就出现较多的Nestin阳性细胞,缺血3d以后逐渐减少。结论:神经干细胞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反应能力,Nestin蛋白表达于缺血附近可能是一种对损伤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5.
背景:亚低温(28~35℃)正成为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较有前景的方法,低温可有效地减轻脑水肿是其神经保护作用之一。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含水量和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的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实验室。材料: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110只,体质量250~300g,由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No.SYNK(苏)2002-0079]。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将大鼠随机分3组:①假手术组(n=10);②常温组(n=50);③亚低温组(33℃,n=50)。常温组及亚低温组又分为缺血后再灌注6h,1d,2d,3d,7d各亚组,每亚组各10只大鼠。每组中5只用于脑含水量测定,5只用于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参考Pulsinelli方法对常温组及亚低温组大鼠制备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缺血时间为15min。假手术组大鼠仅电凝双侧椎动脉及分离颈总动脉,不作结扎,手术后24h断头取脑。对常温组及亚低温组大鼠脑组织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分别于再灌注后6h,1d,2d,3d,7d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和AQP4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大鼠各时间点脑含水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常温组及亚低温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②所有大鼠各时间点脑含水量及AQP4表达水平。结果:①常温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后6h可见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细胞外间隙扩大、脑组织变疏松等脑组织水肿表现,以缺血再灌注后2d最明显;亚低温组大鼠各时间点与相应的常温组比较,脑组织水肿表现相对减轻。②常温组及亚低温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6h内即出现脑含水量增高,2d达高峰,7d时脑含水量明显减少,但仍高于假手术组。亚低温组脑含水量均较相应时间点的常温组少(6h,7d组P<0.01,余各组P<0.05)。③常温组及亚低温组大鼠AQP4表达水平在再灌注后6h增高,2d达最高水平,7d时明显降低,但仍较假手术组高。亚低温组AQP4表达水平均较相应时间点的常温组降低(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AQP4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与脑含水量变化趋势在时间上一致,表明AQP4表达上调可能是缺血性脑水肿形成的分子机制之一。亚低温可减轻缺血性脑水肿,而通过抑制AQP4表达可能是亚低温减轻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运动训练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远端脊髓超微结构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18只,采用改良Allen撞击法制作T9不完全性SCI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损伤后1周组、对照组(未行训练)及训练组(术后1周开始训练,共4周)。分别在损伤前、损伤后第1、2、3、4及5周时采用BBB评分评定运动功能,训练结束后取腰膨大段脊髓进行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BDN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BBB评分:对照组与训练组BBB评分均较损伤后1周、2周明显提高,但训练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②超微结构:损伤后1周组,髓鞘排列规律整齐、轴索较均匀一致、核仁清晰;对照组髓鞘松散、轴索与髓鞘间出现空隙、轴突变性及空泡;训练组髓鞘完整、较薄、轴索均匀、髓鞘下及神经纤维周围基质中少见空泡。③BDNF免疫组化:BDNF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多分布于脊髓前角,中央管周围也有出现,背角少见;训练组BDNF阳性染色颗粒增多,平均光密度值较损伤后1周组及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减轻损伤远端脊髓继发性损害,并促进BDNF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背景急性高原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取决于进入高原的速度、高原的海拔、季节等多种因素,而关于肥胖与高原病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目的分析肥胖与急进高原者产生高原反应的关系.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对象于2006-08在西藏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完成.从修筑青藏铁路的男性工人及其管理者中筛选参试者82名,年龄28~45 岁.均为急进高原者此前均未上过高原;均来自河北省(海拔0 m);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①所有参试者需在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后12和24 h完成高原反应自我评价表.表中项目包括头痛、胃肠道反应、乏力、头晕、失眠或入睡困难.上述5项症状评分为0~3 分,0为无症状,1轻度,2中度,3重度;总分为15分;评分达到4分以上可定义为急性高原病.②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以体质量指数≥28 kg/m2为肥胖组[n=39,平均年龄(35±8) 岁],体质量指数18.5~23.9 kg/m2为体质量正常组[n=43,平均年龄(35±8) 岁].③在平原和进入高原后24 h分别抽动脉血测定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肥胖与非肥胖者体质量指数、肺活量、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结果肥胖者39名和非肥胖者43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原反应自我评价表评分在平原地区参试者均无症状(评分0).但进入高原后12和24 h,肥胖组高原反应自我评价表评分分别为(1.7±1.1),(4.9±1.8)分,高于体质量正常组[(1.1±0.8),(2.8±2.2)分,t=2.843 2,4.701 6,P<0.01].②血气分析结果在平原地区肥胖与非肥胖组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差异不明显(P>0.05).进入高原后24 h,肥胖组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分别为(83.5±3.2)%,(11.73±0.25) kPa,低于体质量正常组[(88.2±4.1)%,(11.98±0.28)kPa,t=5.744 7,4.280 2,P<0.01],二氧化碳分压为(5.56±0.49) kPa,高于体质量正常组[(5.21±0.39)kPa,t=3.558 5,P<0.01].结论肥胖较体质量正常男性对高原缺氧更敏感,是发生急性高原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优秀女橄榄球运动员(女橄)侧切跑中,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使用改良的运动损伤预防方案对女橄运动员ACL损伤进行预防性干预并评价其效果。方法:优秀女运动员1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REF)与对照组(CON),每组7例,实验组进行12周的康复训练,对照组不干预。采集侧切跑生物力学数据和SEMG数据。结果:①着地时刻、峰值时刻指标:REF组髋关节屈曲峰角度、力矩大于CON组(P<0.05),膝关节外翻角度小于CON组(P<0.05)。②REF组峰F以及矢状面峰F均小于CON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F以及矢状面F的峰值出现在侧切跑动作的支撑阶段早期(<30%)。结论:①侧切跑动作的支撑阶段,落地时刻与峰值时刻的髋关节屈曲角度、力矩,膝关节外翻角度、力矩是导致ACL损伤重要风险因素。②侧切跑动作的支撑阶段早期(<30%)是女橄运动员ACL损伤的高发阶段。③运动损伤预防方案结合平衡能力训练可有效改善女橄运动员下肢生物力学指标,降低ACL受力,减少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19.
背景: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基骨修复材料具有与天然骨成分接近,结构和形貌图谱分析与天然骨相似,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且材料多孔,孔径较大、孔隙率及孔隙交通率高,符合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目的: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体外复合培养的结合程度.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观察实验,于2006-03/09在江苏大学医学院细胞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只,1月龄.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由清华大学材料系提供.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胶原基骨体外复合培养.主要观察指标:①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形态及生长曲线.②复合培养5,10 d后扫描电镜观察二者复合程度.③复合培养5,10 d时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上结合的细胞数量.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增殖速度快,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胶原基骨体外复合培养,在第5,10天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10 d时黏附于纳米晶胶原基骨上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明显高于5 d时黏附的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胶原基骨体外复合培养结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背景:生长相关蛋白43是一种与轴突生长相关的蛋白,在促进神经发育、轴突再生、突触生长、结构与功能重建等方面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中药环维黄杨星D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目的:观察高血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情况及中药环维黄杨星D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佛山市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材料:环维黄杨星D是从中药黄杨宁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环维黄杨星D粉剂由南京小营药制药厂生产提供,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号ZYB20796057。SD大鼠120只,清洁级雄性,鼠龄两三个月,体质量90~120g。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佛山市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双肾双夹法建立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1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不施任何处理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空白组20只、仅作手术创伤的假手术组20只、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40只和环维黄杨星D治疗组40只。②线栓法复制一侧大脑中脉闭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环维黄杨星D治疗组在缺血2h再灌注后分别每天腹腔注射环维黄杨星D6.48mg/kg加生理盐水1.5mL,2次/d;对照组中的各小组则同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次,用法同治疗组;各组每天两次注射时间相隔7h。各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第1,7,14,30d处死。③制作脑片,用原位杂交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脑缺血再灌注2h后,缺血区周围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情况。②脑缺血再灌注2h后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结果:12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生长相关蛋白43mRNA免疫原位杂交结果:各组大鼠脑内海马结构,可以检测到表达较弱的生长相关蛋白43mRNA的阳性细胞,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区表达丘脑生长相关蛋白43mRNA的阳性表达细胞。②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肿周围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情况:在空白组、假手术组未见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后模型组1d出现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区生长相关蛋白43mRNA阳性细胞,7d明显增多,14d逐渐减少,30d仍有表达但明显减少,各时间点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环维黄杨星D治疗组血肿周围生长相关蛋白43mRNA阳性表达细胞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情况:空白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自造模后,1d可见海马区较多的生长相关蛋白43mRNA阳性细胞,7d达到高峰,14d后逐渐下降,30d表达明显减少,但仍较假手术组明显多;环维黄杨星D治疗组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mRNA阳性细胞在各个时间点均比模型组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环维黄杨星D上调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生长相关蛋白43mRNA的表达,可能与促进轴突的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