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1例恶性肿瘤患者甲襞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151例恶性肿瘤(MT)患者甲襞微循环(NFM)16项指标中,12项异常率及四项积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食道癌的NFM形态学及周状态改变最显著,流态学改变突出是肺癌和肝癌的特征。转移者流态异常比无转移者增高显著(P〈0.01)。患者NFM改变的机理与其血液流变性异常有关,微循环障碍可促进MT的生长及转移,认为NFM的检测对了解病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微循环的改善,有助于延缓肿  相似文献   

2.
老年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及血脂指标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50例老年人(〉70)的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测定,发现大部分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其中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比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占90%。而血脂异常的比例相当小,且占12%。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变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和31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15项指标检测,对照研究发现,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切、中切、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低切还原粘度及红细胞则性指数明显增高(P〈0.05,P〈0.01),其它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提示突发性耳聋患者作知液流变学检查对推测病因、指导治疗、选择药物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正天丸对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的改变及新正天丸对其的影响。方法:偏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口服新正天丸对照组50例,口服氟桂嗪,疗程均为30天。并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的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中除红细胞压积变化不明显外,其它各项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中只有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沉改变明显(P<0.05),观察组对甲襞四项积分示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改变是偏头痛的重要病理特征,新正天丸对偏头痛血瘀障碍可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情程度与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玲  袁玉如 《华西医学》1997,12(4):454-456
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程各阶段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特点,本研究观察了20例正常健康人及60例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COPD病情的进行,八项血清流变学指标进行性增高,与COPD病情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γ值0.75~0.94,P〈0.01)但在COPD早期慢性支气管炎(慢支)阶段与正常组相比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业差异(P〉0.05),COPD病人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6.
夏爱萍  叶淑敏 《华西医学》1995,10(3):368-369
本文报导了19例妊高征、31例正常妊娠和9例正常妇女进行血液流变学方面检测,并随机抽查48例同时做了甲皱微循环检测,认为妊高征正常妊娠组间四项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均有增高(P〈0.01),甲皱微循环亦出现异常表现,说明定期检测妊高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的观察,对本病病情监测,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老年脑卒中不同类型及其不同阶段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检测10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急性期及恢复期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明显降低,而脑梗塞患者因液粘度明显增高;恢复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较急性明显增高,而脑梗塞患者的血液粘度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血液流变学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茶色素治疗1000例脂肪肝病人,总有效率为91.9%,分析脂肪肝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1.脂肪肝病人多伴有血脂升高;2.血液粘滞度增高;3.血液流变学异常,经茶色素1-2疗程。血脂、血液粘度降至正常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提示茶色素可作为治疗脂肪矸的良药。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6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19项参数)和血液流变学(11项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66.9%的患者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异常,88.6%的患者血液流变学JB值异常,JB值与流态积分值和总积分值呈正性相关(P均〉0.001,r分别为0.37和0.34),与实周状态积分值相关性差(P〈0.001,r=0.27),与形态积分值无相关性(P〉0.05)。进一步分组研究显示,JB值正常  相似文献   

10.
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益母草对冠心病的疗效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益母草注射液治疗52例冠心病的心电图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变化,结果心电图有效率明显优于低分子右旋糖歼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比较血脂、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定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 P<0.05)。说明益母草注射液具有降低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血小板粘附性,降血脂及改善微循环作用,着重探讨益母草治疗冠心病疗效机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我院内科1989~1991年268例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观察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对其中81例使用蝮蛇抗栓酶治疗的病人作用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检测,以对比用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表明,268例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人比较,各项均有明显改变,与正常人比较全部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卜<0.01)。经蝗蛇抗栓酶治疗后,81例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检测,除血小板计数一项无明显改变外(卜<0.01),其他各项均有明显改变,其中血沉一项治疗前后呈显著性差异(Prto.05);全血比粘度等 12项治疗前后改变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of)。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见察了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1)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 P)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表明:AMI及UAP与NC组比较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 P<0.01),以AMI组减少更为明显.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式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AMI及UAP与NC组相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结果提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很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3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血液流变性改变.并与 30名正常新生儿做对照,发现本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病理性改变:全血比粘度、血 浆比粘度、血液压积、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电泳率均比正常新生儿显 著增高(P<0.05或0.01),血沉及K值无差异.揭示:HIE患儿血液流变性的异常 可能是脑损害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探讨康复治疗对心肌梗塞(MI)患者的作用。方法:对38例中老年MI患者康复治疗前后与50名健康中老年人进行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MI患者甲皱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明显高于健康中老年人(P<0.05-0.01),康复治疗后,其异常变化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部分指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MI患者康复治疗,对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滞性和高凝状态,以及促进MI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68例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微循环检测,结果,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等都明显下降(P<0.01),甲襞微循环的微血管输入枝管径、输出枝管径大部分恢复正常(P<0.01),输入枝流速、输出枝流速加快(P<0.01),红细胞聚集、管袢数异常、白微栓等都明显改善(P<0.01),与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心功能好转呈同步变化,说明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有明显疗效,并简要从微循环-血流变学观点上解释体外反搏疗效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益母草注射液治疗52例冠心病的心电图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变化,结果心电图有效率明显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比较血脂、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定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说明益母草注射液具有降低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血小板粘附性,降血脂及改善微循环作用。着重探讨益母革治疗冠心病疗效机理。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流变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 2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和 31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 15项 指标检测,对照研究发现,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切、中切、低切全血粘度、丘浆粘度、低 切还原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增高(P<0.05,P<0.01),其它指标均无明显 改变(P>0.05)。提示突发性耳聋患者作血液流变学检查对推测病因、指导治疗、 选择药物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50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与82例冠心病功能正常者六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统计处理和甲襞微循环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粘附率均明显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延长,与心功能正常者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甲襞微循环改变以输入枝、输出枝管径变细、输入枝流速减慢、红细胞聚集程度严重及白色血栓增多为主,与心功能正常组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或<0.01)。提示了冠心病充血性心衰的发生、发展与血液红细胞聚集增多和微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等容血液稀释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块血性脑血管病患者Hct、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P<0.05),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中西医结合等容血液稀释能明显降低血液粘度(P<0.001),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  相似文献   

20.
鼾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有或无鼾症各41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测定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定量分析,结果提示,鼾症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和眼底荧光造影定量分析指标(除微血管密度),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0.01)。表明鼾症患者心脑血管病增多,与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