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膜不同转运类型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炎症状态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01名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据腹膜PET试验进行分组,即A组为高转运;B组为高平均转运;C组为低平均转运;D组为低转运,对患者的营养状况、炎症状态及心血管并发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各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比较:A组:营养不良者5例,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2.5%;B组:营养不良25例,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58.1%;C组:营养不良14例,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5%;D组:均为营养良好,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0。各种腹膜不同转运类型的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3),其中低转运组营养状况最好,高转运组营养状况最差。②腹膜转运类型与炎症的关系:与C组比较,A组、B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分别为P=0.020、P=0.021)。③各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A组为:62.50%;B组为:55.81%,C组为:47.5%;D组为:30%。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在4种腹膜转运类型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8),以高转运组发生率最高,低转运组发生率最低。④Pearsons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腹膜转运类型与心血管并发症(r=0.268,P=0.007)和炎症状态(r=0.312,P=0.002)呈正相关,与SGA评估的营养状况(r=-0.348,P=0.000),具有负相关性。结论腹膜转运特性与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炎症状态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腹膜功能呈现高转运状态、同时合并有较差的营养状态时易发生MIA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应常规评估腹膜转运特性,及时调整治疗处方,有益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基线腹膜转运功能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以及腹膜转运功能变化,探讨腹膜转运功能对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0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肾内科开始PD治疗且维持性PD≥3月的患者。根据腹膜透析液与血清的肌酐比值(dialysate/plasma creatinine,D/Pcr)进行腹膜转运功能分组,比较不同组的基线资料和预后以及腹膜转运功能的变化趋势。结果共32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低转运组70例,低平均转运组135例,高平均转运组101例,高转运组17例。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OR=1.529,95%CI:1.003~2.330,P=0.049)和低白蛋白血症(OR=0.910,95%CI:0.869~0.952,P<0.001)是基线腹膜高转运状态的决定因素。高转运组患者累计生存率低于低转运组(χ^(2)=3.953,P=0.047)、低平均转运组(χ^(2)=4.355,P=0.037)、高平均转运组(χ^(2)=9.359,P=0.002);技术生存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7,P=0.991)。平均D/Pcr值在前5年保持稳定,第5年之后有轻微升高趋势。各组间腹膜转运状态随时间呈现向心性改变趋势,即高转运组下降,低转运组升高。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3,95%CI:1.026~1.082,P<0.001)、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s comorbidity index,CCI)(OR=1.630,95%CI:1.307~2.032,P<0.001)和基线腹膜高转运状态(OR=3.280,95%CI:1.109~9.699,P=0.032)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1.851,95%CI:1.123~3.052,P=0.016)、C反应蛋白(OR=1.008,95%CI:1.001~1.015,P=0.025)和腹膜炎(OR=2.312,95%CI:1.430~3.739,P<0.001)是技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线腹膜高转运状态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男性和低蛋白血症是基线腹膜高转运的重要决定因素。腹膜转运功能在透析前5年保持稳定,随后逐渐升高,不同腹膜转运功能随PD时间延长呈现向心性趋势,即高转运组下降,低转运组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纵向观察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腹膜透出液CA125(d-CA125)水平和腹膜转运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d-CA125浓度测定采用微量酶免疫方法,腹膜转运功能判定采用 4h 腹透液肌酐/血肌酐比率(4D/P Cr).结果观察2年后d-CA125浓度及表现率较2年前有显著下降,腹膜转运功能有显著增加;感染性腹膜炎时d-CA125浓度显著升高,感染控制后又恢复至原来水平; 2年前及2年后d-CA125浓度及表现率均与腹膜转运功能无显著相关.结论 d-CA125 水平随腹透时间延长而降低,腹膜转运功能随腹透时间延长而增加,间皮细胞受损可能与腹膜转运功能的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腹腔压力(intraperitoneal pres-sure,IPP)与腹膜转运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8月~2021年1月在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腹膜平衡试验(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T...  相似文献   

5.
CAPD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王  廖云 《中国血液净化》2007,6(9):487-489,495
目的 了解腹膜透析开始时腹膜转运类型对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且在开始腹膜透析的头3个月内接受了腹膜平衡试验(PET)的患者94名,并根据PET结果分为高转运(H)、高平均(HA)、低平均(LA)和低转运(L)4组,分析各组间残余肾功能、腹膜透析持续时间、腹膜透析对小分子溶质清除情况以及腹膜透析超滤情况的差异. 结果 在四组之间,残余肾功能差异没有显著性;在转运功能强的患者中总肌酐清除率较高,但腹膜透析超滤则低于转运功能弱的患者(P值均小于0.05).在4组患者中,Kaplan-Meier法生存率分析显示累积生存率差异存在着显著性(χ^2=9.24,P=0.0262);且高转运和高平均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平均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26和0.0031). 结论 腹膜转运功能强的CAPD患者,生存率低于转运功能弱的患者.这无法用小分子溶质的清除效率来解释,可能与转运功能弱的患者腹膜透析超滤效果较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寻找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腹膜溶质转运速率(peritoneal solute transport rate,PSTR)增快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2022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且做过2次腹膜平衡试验的成年(年龄≥18岁)终末期肾病患者。按2次PSTR的变化分为PSTR增快组和PSTR减慢组,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透析方案、用药、实验室指标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输入法)筛选与PSTR增加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入选80例腹膜透析患者。其中,PSTR增快组48人(60%);PSTR减慢组32人(40%)。PSTR增快组与PSTR减慢组相比:透析龄更长(Z=-2.642,P=0.008),基线PSTR更低(t=-3.215,P=0.002)、采用持续腹膜透析模式的比例更高(χ2=3.879,P=0.04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析龄(OR=0.975,95%CI:0.959~0.991,P=0.002)、基线PSTR(OR=21 455.039,95%CI:43.218~10 651 164.48,P=0.002)对PSTR增加有独立的影响,是否持续透析(OR=2.442,95%CI:0.734~8.130,P=0.146)不是PSTR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长透析龄、低PSTR、采用持续腹膜透析模式的患者更容易出现PSTR的增长。但是,持续腹膜透析模式不是PSTR增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汪海霞 《浙江临床医学》2012,(12):1468-1470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局部内皮素(ET-1)与腹膜转运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60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根据腹膜转运功能分为转运功能正常组和转运功能异常组,分别测定和计算透析充分性指标(Kt/V)、肌酐清除率(Ccr)和腹透液ET-1。结果与腹膜转运功能正常组比较,转运功能异常组患者Kt/V和Ccr明显降低(P〈0.05),超滤量明显增加(P〈0.05);腹腔局部ET-1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腹膜转运功能呈负相关(r=-0.752,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局部内皮素水平与腹膜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变化及其与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ular events,CVE)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膜透析置管后行PD的患者114例,随访至发生CVE、改为血液透析或肾移植、失访、死亡或研究终止日期(2021年12月31日)。根据4小时腹腔引流液肌酐与血浆肌酐比值(4hD/Pcr)变化分为增高组(70例)和降低组(44例)。比较2组患者CVE发生情况并采用COX回归探讨PD患者CVE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44例(38.6%)患者发生CVE,其中增高组22例(31.4%),降低组22例(50%)。增高组累计无CVE比例高于降低组(χ2=4.000,P=0.04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4hD/Pcr变化(HR=0.093,95%CI:0.013~0.662,P=0.018)和合并糖尿病(HR=2.824,95%CI:1.441~5.535,P=0.002)是PD患者发生CVE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4hD/Pcr降低的PD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及维持性腹膜透析(MPD)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并探讨影响NT-proBNP水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透析中心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终末期肾病进行维持透析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MHD组及MPD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超声心动图及相应临床参数,分析并探讨NT-proBNP的影响因素。结果 MHD组NT-proBNP水平、右心房横径、24 h尿量、C反应蛋白(CRP)与MP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尿量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0.417,P均<0.01),与透析龄、右心房横径(RA)、左心房前后径(LA)、左心室收缩末前后径(LVDS)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3、0.247、0.288、0.341,P均<0.05);NT-proBNP与CRP呈正相关,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广义线性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与LVEF独立相关(回归系数为-640.641,P<0.01),与其他因素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HD患者较MPD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MHD患者右心房横径较大,残余尿量较少,微炎症状态有关。维持性透析患者NT-proBNP水平与LVFF独立相关,NT-proBNP可作为评估维持性透析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CAPD患者40例,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给予评价判断,根据结果分为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测定3组患者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胆固醇(CH),以及进行腹膜溶质转运特性测定分类。对比3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经过测定40例CAPD患者营养良好25例(62.5%),轻中度营养不良10例(25%),重度营养不良5例(12.5%)。3组间Scr、ALB、PA、CRP、CO2CP、CH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组患者中,低转运、低平均转运有22例,占88.0%,高平均转运仅3例;15例营养不良(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中,高转运和高平均转运患者13例,占86.67%,低转运、低平均转运各1例,两组腹膜平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P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非常高,且腹膜转运类型大都属于高转运以及高平均转运类型,Scr、ALB、PA、CRP、CO2CP、CH是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纠正,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与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取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81例,12名尿检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采用血清晚期过氧化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根据血BNP不同程度分为3等分组:A组BNP128.63pg/ml、B组BNP128.63~211.65pg/ml和C组BNP211.65 pg/ml,分析BNP与氧化应激状态及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CAPD患者氧化应激指标血清AOPP、MDA和BNP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OPP水平在BNP升高组[B组(132.54±43.20)pmol/L和C组(152.97±42.78)pmol/L]均显著高于A组(118.96±34.98)pmol/L,且C组与B组比较显著升高;SOD水平在B组(48.13±27.43)U/ml较A组(64.51±24.26)U/ml显著下降,随着BNP进一步升高SOD水平[C组(74.69±25.74)U/ml]显著高于B组,而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DA水平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OPP和MDA与BNP均呈显著正相关,SOD与BNP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共同参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血浆B型钠尿肽对急诊监护室患者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急诊监护室(EICU)患者入院时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探讨BNP是否可作为EICU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的筛选工具,为早期发现心功能不全提供新途径,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30名患者分成心功能不全组(A组,n=44)和非心功能不全组(B组,n=86)。采用快速免疫荧光法检测BNP浓度。由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得到诊断心功能不全的诊断界值(cut-off值)、灵敏度、特异度,并由ROC曲线下面积综合评价BNP的诊断准确性。结果A组血浆BNP浓度和年龄分别为(597.81±396.08)pg/ml、(72.04±10.74)岁,均明显高于B组[(81.69±43.81)pg/ml,(53.67±17.16)岁,P相似文献   

13.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ediatri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S: There has been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use of serum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the N-terminal segment of its pro-hormone (NT-proBNP) as biomarkers for cardiac disease.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regarding BNP and NT-proBNP measurement in the pediatric population. DESIGN AND METHODS: A computerized literature search on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was done and all articles including BNP and pediatrics were selected and discussed. RESULTS: The data from several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measurement of BNP may be useful in diagnosing and managing pediatric heart failur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and patients on chemotherapy. There are difficulties in establishing appropriate reference ranges in children. CONCLUSION: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for the routine use of BNP or NT-proBNP. Further research to clearly define the clinical utility in the pediatric age group is eagerly anticipated.  相似文献   

14.
探讨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容量负荷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同仁医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87例,测定血浆BNP水平,根据BNP水平从低到高将患者分为4组,随访3个月,观察BNP水平变化与MHD患者容量负荷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基础血浆BNP水平最低的组1,3个月后患者透析后体质量较前无明显变化[(70.12±13.60)kg比(70.01±13.5)kg,P=0.772],BNP水平较前无明显变化[74.4(43.0~110.9)ng/ml比66.7(23.6~125.4)ng/ml,P=0.184]。基础血浆BNP水平较高的的组2、组3、组4,3个月后患者透析后体质量、BNP水平较前显著降低(P〈0.05)。组2患者透析后体质量较前明显下降[(65.01±14.05)kg比(65.49±14.42)kg,P=0.003],BNP水平显著降低[161.1(73.5±280.8)ng/ml比180.5(129.0±275.9)ng/ml,P=0.039]。组3患者透析后体质量明显下降[(65.23±9.26)kg比(66.19±9.05)kg,P=0.000],BNP显著降低[220.0(124.8~311.0)ng/ml比371.3(276.8±427.3)ng/ml,P=0.000]。组4患者透析后体质量明显下降[(70.32±14.90)kg比(73.11±15.90)kg,P=0.000],BNP显著降低[641.0(232.0±3521.0)ng/ml比2276.5(679.8±3789.0)ng/ml,P=0.000]。MHD患者基础血浆BNP水平越高,3月后透析后体质量下降越明显,基础血浆BNP水平与透析后体质量下降呈正相关(R=0.763,P〈0.001)。随诊3个月中,患者透析前收缩压变化、透析后体质重变化、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MHD患者血浆BNP水平变化相关(月=0.740,R=0.507)。血浆BNP水平评估MHD患者透析后体质量变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P〈0.001),最佳诊断分界点为276ng/ml。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作为临床上评估MHD患者容量负荷增加的一个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多巴胺在低腹膜转运患者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提高低腹膜转运功能患者的腹膜透析效能方法,使之达到或接近充分透析的指标。方法:先测定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转运功能,对低转运功能或低于平均转运功能的患者在其腹透液中加入小剂量多巴胺(5mg∶2L腹透液),然后观察其腹膜转运功能的变化,并通过动物实验得到证实。结果:57例腹膜透析患者中,低转运功能和低于平均转运功能的患者共18例,其中12例低于平均转运功能患者加入多巴胺后,腹膜对肌酐(Cr)的转运效率提高了12.0%,而蛋白质的丢失同时增加23.6%。动物实验重复了上述结果。结论:腹透液中加入小剂量多巴胺后可以提高腹膜对物质的转运功能。推测可能是通过扩张腹膜内毛细血管,增加了腹膜交换面积所致。  相似文献   

16.
血浆BNP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及心功能分级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89例CHF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BNP浓度。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方案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血浆BNP诊断CHF临界值为111.7pg/ml,灵敏度88.16%,特异性94.29%;CHF组血浆BNP浓度为574.3±176.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6.7±17.5pg/ml,P<0.05。CHF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到Ⅳ级血浆BNP逐渐升高,各级之间BNP浓度比较,P<0.05;血浆BNP水平与NYHA分级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835,P<0.001。各级NYHA分级CHF患者经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血浆BNP可以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CHF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其肾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 2013年1~8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35例,按照《2008中西方BNP专家共识》诊断心力衰竭的标准分为A、B、C 3组,A组118例排除心力衰竭,B组141例存在心力衰竭,C组176例介于灰区。检测所有患者BNP、尿素氮(Urea)、肌酐(Cr)水平,比较3组患者Urea、Cr水平及3组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并对3组患者的BNP水平与Urea、Cr水平做相关分析。结果血清Urea、Cr水平及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随着BNP水平升高逐渐升高,3组患者Urea、Cr水平及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BNP水平的变化与肾功能损伤关切密切。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心房颤动(CA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测定法检测222例CAF患者[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低分为LVEF≥50%组147例,与LVEF<50%组75例的血浆BNP含量;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判断LVEF;同时测定患者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素氮、肌酸;并记录患者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结果 BNP含量在LVEF< 50%组较≥50%组明显升高(平均秩,158.00和87.78,Z=-7.70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OR 13.115,95% CI 3.382 ~50.860,P<0.001)、高血压病史(OR 3.710,95% CI 1.104 ~ 12.472,P=0.034)、低总胆固醇(OR 0.397,95% CI 0.214~0.735,P=0.003)、LVEF(OR 0.791,95% CI 0.723 ~0.867,P<0.001)、吸烟史(OR4.660,95% CI 1.256 ~ 17.281,P=0.021)是BN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在CAF患者中低左心室射血分数、男性、高血压史、低总胆固醇及吸烟史是血浆BNP水平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