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性脑病的早期临床症状、诱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1例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本组除9例因其他并发症死亡外,其余32例均好转出院,有效率达78%。结论:早期发现症状,及时采取措施去除发病诱因,合理护理,可有效缓解肺性脑病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加强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使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1996年3月~2006年3月,我科共收治各种病因的肝硬化患者372例,其中肝性脑病45例(37例为住院期间发生肝性脑病),搜集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重点注意观察方法和内容,分析发生肝性脑病的各种诱因,做出正确判断,并加强安全防护和预防肝性脑病发生的各项措施。结果由于护理人员仔细观察,早期发现、早处理,降低了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去除诱因和细致观察护理,对肝性脑病的转归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性脑病的早期临床症状、诱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1例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本组除9例因其他并发症死亡外,其余32例均好转出院,有效率达78%.结论:早期发现症状,及时采取措施去除发病诱因, 合理护理,可有效缓解肺性脑病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肺性脑病41例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性脑病的早期临床症状、诱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1例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本组除9例因其他并发症死亡外,其余32例均好转出院,有效率达78%.结论:早期发现症状,及时采取措施去除发病诱因, 合理护理,可有效缓解肺性脑病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60例老年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肺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和护理对策,诱发因素包括不同程度的严重感染、不合理用药、吸氧不当、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认为多种因素可诱发老年人肺性脑病,且及时发现早期症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去除发病诱因,对降低老年人肺性脑病发生率,缓解肺性脑病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老年肺性脑病的高病死率,探讨采取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肺性脑病防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将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我科收治的5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肺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随机抽取前期同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在数字连接试验(NCT)复常率、肺性脑病发生率、病死率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数字连接试验复常率达65.2%,肺性脑病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由亚临床型肺性脑病引起的各种潜在并发症采取相关预见性护理措施,可及时发现和提前干预肺性脑病的诱因及潜在危险因素,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性脑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1 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的诱因 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患者重要的致死原因,肺性脑病为中、重度呼吸衰竭所引起的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及脑组织PH值下降等一系列内环境紊乱,引起的脑病综合症,肺性脑病是肺心病重要的并发症,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肺心病、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也是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诱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TIPS术后9例肝性脑病患者的早期症状及诱发因素,并对TIPS术后肝性脑病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50例TIPS术后患者有9例患者出现肝性脑病症状,发生率为18%,除1例患者因反复肝性脑病在术后1月内死亡外,其余患者经及时处理后病情得到控制。结论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有多种因素,高蛋白饮食及便秘是其主要的诱因。做好术后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建立长期的随访机制,去除诱因,对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肝性脑病患者的观察,探讨其诱因及其护理措施使患者意识清醒,认识疾病的严重性,寻找并避免诱因。方法对15例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进行分级并分析可能的诱因,严密观察和判断病情,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肝性脑病诱因以消化道出血、感染和电解质紊乱居多,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生命体征得以控制。治愈11例,病情控制3例,死亡1例。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应积极预防诱因,采取综合治疗和护理,可大大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的诱因、临床观察要点和护理对策,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肝硬化合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5例患者,抢救成功40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可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57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应用BiPAP治疗并加强护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观察其意识变化。结果:57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中,52例经BiPAP治疗及有效护理后得以改善,有效率91.22%。该52例患者治疗后神志、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及血气指标(血pH、PaO2、PaCO2)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5%。结论:有效护理在应用BiPAP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对68例肺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和发病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道不畅与感染是引起肺性脑病的主要诱因,发病时间以夜间最多。因此,护理上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加强病人夜间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性脑病时进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的效果。方法 64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分为BiPAP组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ETI-MV)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存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与BiPAP组比较,ETI-MV组在治疗4小时后,呼吸衰竭得以纠正,但住院期间的严重并发症却明显增多,住院时间也明显延长。结论 对于COPD合并肺性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应用BiPAP S/T-D30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方法:26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iPAP组治疗前后比较pH、PaO_2、PacO_2、SaO_2有显著差异(P<0.01);常规组治疗前后比较PaO_2、SaO_2有差异(P<0.05),而pH、PaCO_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iPAP能迅速改善病人的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减轻症状,减少建立人工气道的可能性,是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无创性有效、方便、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及护理的疗效。方法:对68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39例6 h内意识转为清楚,12例6~12 h意识转为清楚,7例13~24 h意识转为清楚。58例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10例疗效不佳改行有创机械通气。结论:NIPPV治疗COPD并肺性脑病,能快速缓解症状,纠正呼吸衰竭,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血清S-100β蛋白检测在肺性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在肺性脑病患者中的浓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5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32例COPD无呼吸衰竭者,14例并发呼吸衰竭无肺性脑病者为病例对照组,22例肺性脑病患者为病例组,肺性脑病组分为轻型(9例)、中型(7)、重型(6例)3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β蛋白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中S-100β蛋白平均值:肺性脑病组(15.79±7.56μg/L)和COPD并发呼吸衰竭无肺性脑病组(11.20±4.68μg/L)显著高于COPD不并发呼吸衰竭组(7.45±4.40μg/L)和正常对照组(5.46±3.22μg/L)(P0.05)。肺性脑病中,中型(18.18±5.19μg/L)和重型(21.64±9.56μg/L)显著高于轻型(10.03±2.15μg/L)(P0.05),重型和中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S-100β蛋白有助于了解有否发生脑损害并且有助于反应脑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将2009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痰热清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显著,建议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慢性肺心病肺动脉血栓形成的因素。方法 对20例慢性肺心病患凝血功能指标PT、KPTT、FIB;反映纤溶指标D—二聚体;反映血小板功能的活化血小板、PAgT进行研究,并对其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KPTT缩短,FIB、D—二聚体、活化血小板、PAgT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差异,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在缓解期有一定改善。结论 慢性肺心病由于缺氧、肺动脉高压等存在,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功能改变、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引起肺动脉血栓形成,呼吸功能的改善有助于缓解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以硼替佐米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治疗的初治MM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并对其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类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MM患者肺部感染率55.29%。感染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ECOG评分≥2分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累计检测出30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60%,革兰阳性菌占33.33%,真菌占3.3%,结核菌占3.3%。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MM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经过2周抗生素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但肺部感染所致的死亡人数为3人,约占MM患者早期死亡人数的30%,其是MM患者早期重要的死亡原因。结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ECOG评分≥2分是使用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的MM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肺部感染也是MM患者早期死亡主要原因。未获得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前暂可经验性使用β内酰胺类和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PHD)急性发作伴糖耐量异常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伴糖耐量异常(IGT)60例(A组)的有关临床资料,以PHD急性发作不伴IGT30例(B组)为对照。结果:A组肺性脑病、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休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43%vs13%、92%vs57%、38%vs7%、32%vs3%和32%vs3%,P<0.05。结论:PHD急性发作伴IGT的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