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5例,随机分为注射组28例,针刺组27例和电针组28例,均取患者双侧C5,8夹脊穴,分别给予当归注射液注射、针刺及电针治疗,每日1次。结果:治疗2周后,注射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针刺组及电针组(P〈0.05),针刺组与电针组则疗效相当。结论:与其他疗法比较,当归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更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周利  李璇  邹燃 《中国康复》2010,25(1):35-36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2组均取C5-6夹脊穴,A组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射,隔日1次;B组电针治疗,每日1次。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14d后,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总有效率比较,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7%与93.3%);血液流变学的部分指标2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A组全血黏度中、低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颈夹脊穴穴位注射和电针疗法对CSA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含量,当归穴位注射对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王志军 《中国康复》2005,20(3):154-155
目的:观察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夹脊穴和风池穴进行电针治疗,并配合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前后观察疗效并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临床治愈率65.0%,好转率30.0%,无效率5.0%,总有效率95.0%;治疗后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平均血流速度值极显著上升,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及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增加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4.
陈可 《中国康复》2010,25(3):232-233
目的:观察实施护理干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穴位注射后局部不适的缓解及疗效。方法: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予颈夹脊穴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干预组配合实施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指导等干预。结果:治疗14d中,干预组出现不适患者的例数及不适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PQ疼痛量表各单项目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穴位注射后局部的不适感,促进局部药物的吸收,对提高临床疗效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镇痛时效性的临床研究。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注射组及综合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颈夹脊、风池、曲池、肩髑等穴,注射组取复方当归注射液及葡萄糖注射以上穴位。综合组联合2种方法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MPQ疼痛询问量表(MPQ)评分。结果:治疗后0.5、2及6h时3组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缓解,MPQ评分明显下降(P〈0.05)。综合组及时缜痛时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及注射组,针刺组与注射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临床实用性强、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深刺导气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变部位颈夹脊穴深刺,行导气手法,5次为1疗程,评估患者个人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VAS评分的变化。结果:临床治愈率达49%,显著有效率达31%,症状改善率达14%,6%为无效,有效率为94%。首次治疗后、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夹脊穴深刺导气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能显著缓解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7.
针刺顶项三穴及穴位注射颈夹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顶项三穴加穴位注射颈夹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百会、风池及天柱穴加复方当归为主穴位注射颈夹脊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与70.0%,P〈0.05);2组血液流变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针刺及穴位注射刺激相关穴位能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平衡针结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颈椎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各疼痛评分、症状、体征、工作生活能力、手的功能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RI、VAS、PPI等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的功能评分治疗后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症状、体征、工作生活能力评分及总评分治疗后均明显升高,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平衡针结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肩痛及上肢疼痛,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
穴位注射及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并对比穴位注射(颈夹脊穴)及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电针组,分别给予穴位注射(颈夹脊穴)及电针治疗;并于治疗前、后采用彩超检测患者双侧椎动脉最大血流量及内径变化情况。 结果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6.7%,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3.3%,2组患者临床疗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椎动脉最大血流量及管径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2组患者椎动脉最大血流量和管径治疗前、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穴位注射(颈夹脊穴)及电针治疗均对CSA患者有较好疗效,都能显著改善椎动脉血流量及管径,并且穴位注射疗法操作相对简便、治疗时间较短,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程建明  穆敬平  刘润  彭力 《中国康复》2007,22(5):332-333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电针组40例用电针刺激体穴结合C3-5夹脊穴治疗;阻滞组40例采用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及0.9%生理盐水5ml的混合液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综合组40例则结合2种方法综合治疗。治疗前后以临床症状评分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积分,综合组明显低于电针组和阻滞组(P<0.05),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和阻滞组(P<0.05,0.01)。结论: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项九针结合高压氧(HBO)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项九针结合HBO治疗;对照组采用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30次后,与治疗前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动脉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值显著上升,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值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仅Vs及Vm值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流参数值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0.01)。结论:项九针结合HBO治疗能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消除临床症状,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脑仿生电刺激配合中频电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南 《中国康复》2012,27(6):437-438
目的:观察脑仿生电刺激配合中频电疗(MFE)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治疗作用.方法:CSA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2组均给予药物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脑仿生电刺激配合MFE.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BA、VA、MCA及AC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快(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及6个月后随访,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仿生电刺激配合MFE对CSA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有效缓解眩晕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优值牵引治疗青年颈椎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颈椎曲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9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青年颈椎病患者,采用优值牵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疗程14d,治疗前后均行颈椎侧位X线,观察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曲度并测量Borden值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NDI指数有所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Borden值有所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颈椎曲度有所改善。治疗前NDI指数与Borden值进行相关性分析P<0.01,治疗后NDI差值与Borden值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结论:优值牵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青年颈椎病可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及颈椎功能,优值牵引治疗后颈曲改善约明显,症状减轻越明显,临床症状与颈椎曲度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任平  张奇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45-447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案。方法将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用舒血宁1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观察组用七叶皂苷钠15mg加入0.9%氯化钠500ml静脉滴注,然后用0.9%氯化钠50ml冲管,再用舒血宁1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治疗过程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痊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七叶皂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全面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向交替牵引手法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3例,采用双向交替牵引手法和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颈椎牵引和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察2组患者收缩期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①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75%,其中观察组治愈率为65.1%,对照组为25%,2组间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后2组椎基底动脉(VBA)血流速度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BA血流速度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双向交替牵引手法配合低频电刺激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评价中药颈椎荣通方联合旋提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的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的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颈椎荣通方结合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旋提手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颈椎弓弦距。结果:经2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后颈椎弓弦距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荣通方结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较单纯应用旋提手法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McKenzie疗法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颈椎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加用Mckenzie疗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出院时进行VAS评分、生理曲度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评定,同时记录住院周期。结果:治疗1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研究组生理曲度改善率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2组生理曲度改善率、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周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McKenzie疗法能有效促进颈椎病患者康复,缩短住院周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治疗组(n=41)。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联合微波治疗,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 个疗程后利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对两组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的ESCV评分,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以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联合颈椎牵引能加快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枕颌带卧位牵引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外加用枕颌带卧位牵引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90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100例,有效率为84%,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枕颌带卧位牵引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颈椎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郑旭  邱玲  张敏  张吉  李川雄  李媛  何流  曾帅  刘波  罗丹 《中国康复》2017,32(1):17-19
目的:探讨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配合针刺加牵引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平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针刺、牵引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结果:治疗10次、20次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10次、20次后状体征积分、NDI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10次后,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0次后,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更大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有利于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恢复或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