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对2013年不同监测系统中报告的全国突发中毒事件进行对比分析,为探索突发中毒事件监测的新途径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网络监测和直报系统中的突发中毒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3年网络监测和直报系统关于突发中毒事件报道分别为302例和274例。在网络监测和直报系统中,突发中毒事件均以经消化道的意外中毒事件为主,且大多发生在家中。网络监测数据显示,中毒事件主要以化学品中毒为主,工人发生中毒事件最多;直报系统主要以细菌中毒为主,农民发生中毒事件最多。此外,在事件报道的及时性方面,网络监测和直报系统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借助于网络媒体对突发中毒事件进行监测仍应成为中毒控制和突发中毒事件监测的组成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云南省南华县一起蘑菇中毒事件的处置过程,鉴定引起中毒的毒蘑菇种类,为做好此类中毒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事件病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对蘑菇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均食用自行采摘并炒制的蘑菇,食量不等,潜伏期2h,出现呕吐、抽搐、意识不清等神经精神型中毒症状,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假褐云斑鹅膏和小豹斑鹅膏.结论 本事件是因误食名为假褐云斑鹅膏和小豹斑鹅膏引起的急性中毒.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和患者临床表现,证实了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假褐云斑鹅膏和小豹斑鹅膏的物种鉴定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胡惠兰  李佑芳 《疾病监测》2005,20(12):671-672
2004年昭通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8起,主要以传染病暴发和中毒事件为主,具有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罹患人数多,危害面广的特点。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处置效能,现将200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山西河津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山西河津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置过程,为做好蘑菇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流行病学、临床救治资料和可疑毒蘑菇样本,并对蘑菇样本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毒事件患者均食用炒蘑菇,食量不等,潜伏期0.5~1.5h.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汗、流涎、乏力,其中4例出现瞳孔缩小、视物模糊,2例肝功能指标异常.给予洗胃、保肝、利尿和对症支持治疗,8d后全部治愈出院.通过鉴定蘑菇样本为墨汁鬼伞、毛头鬼伞和丝盖伞属.结论 墨汁鬼伞、毛头鬼伞和丝盖伞属均属毒蘑菇,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判定此事件是一起因食用多个种属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5.
6.
2004-2009年全国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2004-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资料,探讨中国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特点,为制定职业中毒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职业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全国共报告急性职业中毒事件288起,中毒患者3828例,总的病死率为9.09%;平均每年报告急性职业中毒事件48起(23~66起),第二、三季度高发;不同省份职业中毒发生起数差异较大,上海市报告最多,为74起(占全国的25.69%),5个省份未报告;中毒原因以窒息性气体、刺激性气体为主,占全部职业中毒事件的60.41%。结论中国突发职业中毒事件危害依然较为严重;突发职业中毒事件的报告质量仍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探讨传染病监测相关概念和大陆传染病监测新常态的特征、问题与展望。通过文件回顾结合实践历史分析,述评大陆传染病监测法律法规、监测理论与监测实践特征。自SARS危机事件以来,传染病监测法规体系健全,包括基本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单行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行政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行政规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和预案等。疾病监测概念不断拓展,从基本的疾病监测概念发展到传染病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基于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监测,并有明确的定义与释义。监测实践方面,有基于互联网的B/S构架的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传染病预警系统、单病等专项监测系统等,较好地满足了我国各地传染病防控信息需求。分析与提出了我国新常态下传染病监测信息的特征:应具备全球化的信息、整合的信息、共享的信息、透明的信息、研判的信息、预警的信息等;监测重点任务是:在优化传统监测项目基础上,健全以事件管理为核心的相关监测,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舆情监测、症候群监测、资源背景监测等,以及开展动态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8.
2020年7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发生一起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中毒事件,4例患者经过35d的治疗后康复出院,动态追踪复查,所有患者均未遗留后遗症。鉴于亚稀褶红菇毒性强,近几年仍有致死事件发生,其致死人数仅次于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而国内鲜有关于亚稀褶红菇中毒的报道,致使此类蘑菇中毒的诊疗困难。为警示公众,预防类似中毒事件发生,本文对该起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诊断救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妍  张静  孙军玲  常昭瑞 《疾病监测》2012,27(9):676-679
目的 分析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1年全国共计报告手足口病1 619 706例,报告发病率为120.79/10万;死亡509例,死亡率为0.038/10万,病死率为0.031%。全年呈现夏季和秋冬季两个高峰,主高峰集中在夏季(5-7月),次高峰集中在秋冬季(10-12月)。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也相应呈现两个高峰。在主高峰(5-7月)中,重症和死亡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为1.1%~1.2%,在次高峰(10-12月)中,重症和死亡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降到0.7%~0.8%。报告病例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0%),其中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均占83%)。实验室病原监测显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仍为主要病原(合计占79%),各月份均以EV71为主,但10-12月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例较前期略有升高。 结论 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发病流行强度与2010年相近,呈现夏季和秋冬季双峰模式;在秋冬季次高峰中重症及死亡病例比例低于在夏季高峰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周静  袁媛  孙承业  何仟  尹萸 《疾病监测》2015,30(5):403-407
目的 分析全国有毒动植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有毒动植物中毒事件提供依据和建议. 方法 收集整理全国2004-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事件资料,建立数据库,归类统计分析. 结果 2004-2013年全国共收到有毒动植物中毒事件675起,12 576人中毒,253人死亡;有毒动物中毒事件78起,其中一般(Ⅳ级)以上中毒事件62起,789人中毒,65人死亡;有毒植物中毒事件597起,一般(Ⅳ级)以上事件308起;11、12月是有毒动植物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发生在家庭的有毒动物中毒事件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均为最多,分别占69.35%、60.96%和90.77%,发生在家庭的有毒植物中毒事件的死亡占60.11%;有毒动物中毒事件毒物主要集中在毒鱼类(37起,59.68%)、毒蜂类(9起,14.52%)、毒贝类(6起,9.68%),合计占83.87%;有毒植物中毒事件毒物的前3位依次为四季豆(124起,59.68%)、乌头(49起,15.91%)、油桐(16起,5.19%). 结论 有毒动植物中毒事件问题突出,调查处置和检测鉴定能力有待提高,需加强全民预防有毒动植物中毒的科普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特征和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因食入毒蘑菇中毒收住院的患儿共98例。并将考虑致死性毒菇中毒的病例共47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死亡的危险因素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其阈值。结果 (1)98例毒蘑菇中毒来自57个家庭,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龄最大15岁1个月,最小1岁7个月;98例中急性肝损型41例,胃肠炎型57例;死亡18例,均为肝损型,治愈80例,死亡率18.3%,6月份死亡患儿最多(占总死亡88.89%);(2)根据专家指南共识评分98例毒蘑菇中毒患儿中有47例考虑致死性毒蘑菇中毒,其中存活29例,死亡18例,存活组与死亡组患儿年龄、住院天数、小儿危重症评分、脑病出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室指标入院后ALT、AST、LDH、PT、APTT、纤维蛋白原、LA、血浆氨、CK-MB、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的最高值与及血糖的最低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虽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非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ALT预测食入毒菇中毒患儿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 0.755~0.969 ,P<0.001),阈值为4342.50U/L,敏感度77.8%,特异度86.2%。 结论 食入毒蘑菇中毒患儿死亡病例均为急性肝损型,单因素分析患儿年龄、住院天数、小儿危重症评分、ALT等与患儿死亡有关,其中ALT为预测毒蘑菇中毒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褶伞属青褶伞的物种鉴定,总结青褶伞中毒诊断及救治方法,为该蘑菇造成的中毒事件处理和中毒患者救治提供借鉴.方法 结合中毒案例,收集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救治资料和可疑毒蘑菇样本,对毒蘑菇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青褶伞造成的中毒特征及救治进行梳理.结果 2名中毒患者食用了不等量的,自行采集的白色野生蘑菇;发病潜伏期约4h.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呈稀水样便),一名患者伴有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升高,另一名患者呕吐少量淡红色液体,并在第2天伴有淡血性稀水便.给予足量补液、激素、保肝、青霉素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3d后全部治愈出院.毒蘑菇样本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es).结论 该中毒事件是一起由青褶伞引起的经口中毒,青褶伞菌为有毒蘑菇,主要引起消化道刺激性改变,病情较轻,病程短;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青褶伞的物种鉴定是识别青褶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诊无起始症状型中毒病例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干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临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1~2006-12期间627例无起始症状型中毒病例,分析其基本临床特征,并与有起始中毒症状病例对照,观察急诊留观时间、洗胃和活性炭应用率等临床指标。结果无起始症状型中毒病例中,无毒物质摄入占21.7%,延迟性中毒占78.3%(致命性延迟性中毒占6.5%)。无起始中毒症状组和有起始中毒症状组比较,毒物接触到急诊就诊时间[(2.0±1.4)hvs(3.3±1.8)h]、急诊留观时间[(9.7±4.9)hvs(16.4±7.9)h]明显减少(P均<0.001),而前者洗胃(21.1%vs14.0%)和活性炭干预率(39.4%vs31.3%)明显高于有起始中毒症状组(P<0.001或P<0.01)。结论无起始症状型中毒患者的临床预后良好。临床上应加强对无起始症状型中毒的研究,以期更好地识别无毒物质摄入和致命性延迟性中毒病例,避免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亚稀褶红菇的物种鉴定、地理分布、中毒症状及救治措施,为该物种造成的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及病患救治提供借鉴.方法 结合中毒案例,开展流行病学、临床救治调查分析,对毒蘑菇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亚稀褶红菇造成的中毒特征及救治方法进行系统整理.结果 2名中毒患者2015年7月26日晚食用了自己采集的“火炭菌”,潜伏期2~3h.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伴有酱油色尿,肌酸激酶急剧上升,并伴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血肌酐等的上升,最终表现为肾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符合以往报道的亚稀褶红菇的中毒表现.2位患者给予血液灌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保肝、保肾、抗氧化等对症支持治疗,一名患者于40余天后死亡.另一名患者虽然历经转院治疗,至2016年2月底仍未出院,预后不佳.毒蘑菇样本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结论 亚稀褶红菇是一种毒性高的有毒蘑菇,其在我国分布较广,形态学分类结合分子生物学(使用ITS片段)方法是物种鉴定的有效方法,此蘑菇中毒者潜伏期短,人中毒靶器官主要为横纹肌,重症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近年我国儿童非故意中毒死亡率的流行趋势,为儿童非故意中毒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2004-2010年死因监测儿童非故意中毒的汇总数据,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8.0软件对儿童非故意中毒的流行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0年我国儿童非故意中毒死亡率由1.32/10万降至1.10/10万。平均死亡率为(1.150.14)/10万,其中男童1.23/10万,女童1.06/10万。城市和农村平均死亡率分别为0.85/10万和1.29/10万;东、中、西部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67/10万、1.15/10万和1.69/10万。儿童非故意中毒死亡的高发年龄依次为0~岁组、1~岁组和15~17岁组。结论 我国儿童非故意中毒死亡率呈下降趁势,但婴幼儿、农村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需制定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中毒控制策略,以减少儿童非故意中毒造成的疾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重症中毒病例的临床特点,为规范救治重症中毒患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期间,北京协和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所有重症中毒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救冶情况.结果 共138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93例;平均年龄39.2岁;自杀为第一位中毒原因(占76.8%),其次是饮酒(占8.7%)和乱服药(占5.8%);96.4%的患者为经口摄入毒物;45.7%的患者接受了洗胃治疗;15.2%的患者接受了血液净化治疗;病死率3.62%.结论 这些数据提供了大型综合性医院重症中毒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当前救治情况.  相似文献   

17.
早期血液灌流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6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反复血液灌流(HP)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收治的接受早期反复HP(服毒24h内接受HP≥2次)的8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7例患者(B组)进行对照研究,对早期反复HP的疗效进行分析.A组与B组除HP外接受统一的综合救治方案.应用SPSS 13.0软件包,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结果 168例患者均为口服百草枯农药急性中毒,A组81例,病死率64.2%,B组87例,病死率78.2%,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01,P=0.042).A组患者服毒至首次HP时间(3.6±3.3)h,服毒24h内平均接受HP(2.9±1.4)次.中毒后第2天开始,A组和B组患者SOFA评分均高于来诊时,中毒第3天、第4天A组患者的SOFA评分低于同日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患者比较,B组患者中ALT> 80 U/L和TBIL> 34.2 μmol/L的出现时间早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肌酐>177 μmol/L,PaO2<60mm Hg(1mm Hg=0.133 kPa)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A组,且出现时间早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ALT、TBIL、肌酐、AMY、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的最高值比A组患者高,而B组患者PaO2最低值比A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反复HP可以延迟急性百草枯中毒后脏器损伤并减轻损伤程度,为进一步采取治疗措施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