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631例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合并其他病原学感染情况。方法选取自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起病10 d内接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631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初治有效者为敏感组,无效者为无反应组。对两组患儿合并不同病原感染的发生率,影像学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31例患儿中丙种球蛋白治疗敏感者591例,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者40例,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发生率为6.34%。2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组与敏感组相比,无反应组合并支原体感染、腹腔积液和冠脉扩张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敏感组(P0.05)。40例无反应KD患儿再次治疗的过程中,11例同意继续追加IVIG 2 g/kg治疗,另外的29例接受激素治疗,发热现象消失。3丙种球蛋白无反应者追加IVIG治疗和激素治疗的两组之间冠脉病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IVIG无反应型的川崎病发生率约6.34%,并发支原体感染、出现腹腔积液以及出现冠脉扩张的发生率等较高。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组的再次治疗选择中,激素治疗和追加IVIG治疗均有效。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KD)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的非特异性血管炎性疾病。临床以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ASP)作为其标准治疗方案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仍然有部分患儿表现为IVIG无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激素治疗KD患儿从最初的追加治疗,逐步开始成为难治性川崎病的初始治疗选择方案。文本将对近年来激素治疗川崎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初始剂量静脉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8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有无反应,分为无反应组和有效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有效组与无反应组在发热、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四肢变化、多形性红斑、唇充血皲裂等临床表现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WBC计数、血红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血清清蛋白及冠脉病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热、住院时间太长、冠脉病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清清蛋白降低均为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清清蛋白降低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清清蛋白降低可作为川崎病患儿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儿童川崎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7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川崎病。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病症消退时间均明低于对照组(P0.05),且无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川崎病,可以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川崎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排除肺部疾病、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外周血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阳性与否,使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总抗体;根据其是否受到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将观察组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数量,血沉、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根据是否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将观察组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比较两组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数量,血沉、冠状动脉扩张病变发生率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P0.05)。结论川崎病的发病可能与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有关,而且感染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川崎病(KD)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5例川崎病患儿分为A组(血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25例,B组(阿司匹林组)20例,观察两组治疗后退热时间、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恢复正常时间的变化及冠心病(CAD)发生率。结果45例患儿中,发现冠状动脉病变19例(A组10例,B组9例),病变率42.2%,治疗后WBC、PLT、ESR、CRP、血沉恢复正常时间、CAD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A组冠脉病变2周后的恢复率(40.0%),高于B组(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变情况明显好于B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单独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临床效果。方法 82例重症药疹患者40例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联合用药组),42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单用激素组),比较2组患者初始激素用量、初次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并应用SCORTEN评分系统于入院24h内评估2组部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计算标准化死亡比。结果 2组初始激素用量、激素初次减量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标准化死亡比0.542,低于单用激素组0.964(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接收并诊治的98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49例。小剂量组采用1 g/kg丙种球蛋白治疗,大剂量组采用2 g/kg丙种球蛋白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后症状改善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后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CRP、IL-8、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大剂量组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治疗后症状改善优良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年后,大剂量组冠状动脉病变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2 g/kg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352例住院川崎病患儿中不同类型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关系;将不同热程的川崎病病例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用线性趋势图表示,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结果352例川崎病患儿中有冠状动脉病变88例。其中典型川崎病294例,有冠状动脉病变68例;不典型川崎病58例,有冠状动脉病变20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川崎病44例,有冠状动脉病变18例。线性趋势图分析显示,所有352例川崎病和294例典型川崎病的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呈正相关趋势(P〈0.05),而不完全性川崎病、IVIG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虽有正相关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川崎病发热时间越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预防和治疗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72例川崎病惠儿按入院时间分为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46例(治疗组)和未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组26例(对照组),利用彩色超声系统时2组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情况进行检测并对其心脏损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2例中有25例患儿出现冠状动脉损害,占34.7%(25/72),其中治疗组在入院前已发生冠状动脉损害10例.入院后治疗组未出现冠状动脉损害的36例患儿中有6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16.7%,6/36),其中冠状动脉扩张率为13.9%(5/36),冠状动脉瘤发生率为2.8%(1/36);对照组26例出现冠状动脉损害9例(34.6%,9/26),其中冠状动脉扩张率为26.9%(7/26),冠状动脉瘤发生率为7.7%(2/26);2组冠状动脉扩张率、冠状动脉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5、7.91,P<0.05、0.01).不同给药时间对丙种球蛋白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与26.7%,χ~2=3.58,P<0.05).治疗前已有冠状动脉损害10例经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其转归与时照组相比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组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川崎病合并其他心脏损害表现的影响亦好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且治疗愈早效果愈好,但对已发生冠状动脉损害者无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诊断为川崎病的19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性别、年龄、丙利,球蛋白开始治疗的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因素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结果198例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41例,其中冠状动脉瘤9例,2例巨瘤形成。实验室检查(血小板、CRP、ESR)冠状动脉扩张组和未扩张组有显著差异;性别、年龄、丙种球蛋白开始治疗的时间、CRP、ESR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有密切关系。年龄≤1岁和≥6岁KD患儿较1-6岁患儿更容易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结论男性患儿,年龄小于1岁,CRP、ESR明显增高、IVIG治疗开始时间大于7d与KD并发冠状动脉扩张密切相关。而≥6岁KD患儿与≤1岁患儿一样更容易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高黏状态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用低分子肝素干预对病情变化的影响。【方法】149例川崎病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静滴一周,对比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川崎病患儿易发生高凝状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且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的程度与冠脉损害的发生存在相关性,治疗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静滴可明显改善川崎病患儿高凝状态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高黏状态为川崎病常出现的症状,并与冠脉损害存在相关性。血液流变学改变可帮助川崎病高黏状态的判断,早期低分子肝素干预可有效改善川崎病高黏高凝状态,从而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及治疗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冠状动脉病变及早期治疗和预后的评价。方法:彩色多普超声心动图检查73例川崎病患儿,测量冠状动脉直径,观察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瘤、血栓和动脉狭窄,测量房室内径,计算心功能,观察是否有心包积液和瓣膜返流。结果:在受检的73例川崎病患儿中有冠状动脉损害的共27例,其中单纯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l5例,双支病变2例,5例发生冠状动脉瘤,l例动脉瘤回缩后主干轻度狭窄,2例冠状动脉于发病30天后发生改变,其中l例40天后发生左、右冠状动脉瘤和左冠状动脉主干血栓形成。27例冠状动脉受累者均合并轻度、中度二尖瓣及三尖瓣返流,l3例合并心包积液,2例有一过性的心功能降低。结论:使用高频探头能提高冠状动脉的显示率,特别是实时观察冠状动脉病理改变及动脉瘤形成和它的进展及转归,评价管壁的厚度和是否光滑、有无蛋白样物质沉积、钙化及血栓形成。早期联合使用阿斯匹林与大计量静滴丙种球蛋白,可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Introduction: Kawasaki disease (KD) is a form of systemic vasculitis that can lead to complications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CAL). Diagnosis without delay and treatment with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are vital for a better prognosis.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re generally used empirically in pediatric patients as off label. Corticosteroids are effective with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applied in vasculitis.

Areas covered: The timing of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in KD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by scholars. Some corticosteroids may still be effective which could be useful for such specific populations as high-risk patients. In this narrative review, we searched clinical studies, meta-analyzes, and systemic reviews using the PubMed database to summarize the available evidence on corticosteroid usage in KD through October 2019 and then discussed the relevant issues.

Expert opinion: Today, the available evidence is more powerful to recommend corticosteroids for KD, moving from an unproven therapy to an effective adjunctive treatment. We suggest using 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 as an alternative rescue therapy for immunoglobulin-resistant KD, as well as identifying high-risk patients who need initial corticosteroid with IVIG treatment with an adequate route, dose, and duration. In the future, studies that evaluate the precision role of corticosteroids for individualized KD patients with CAL are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3第2期)、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收集有关CABG后抗血小板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9月,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RCT,共计901例患者,其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A+C组)449例,阿司匹林联合或不联合安慰剂组(A+P组)4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A+P组相比,A+C组能显著降低CABG术后大隐静脉桥闭塞率[RR=0.59,95%CI(0.43,0.80),P=0.000 6],但在左乳内动脉桥闭塞率[RR=0.88,95%CI(0.35,2.18),P=0.78]、桡动脉桥闭塞率[RR=0.43,95%CI(0.13,1.46),P=0.18]、胸液引流量[MD=–1.68,95%CI(–48.69,45.32),P=0.94]、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RR=1.20,95%CI(0.39,1.65),P=0.75]、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OR=0.81,95%CI(0.38,1.72),P=0.58]及30天内病死率[RR=0.64,95%CI(0.17,2.44),P=0.52]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降低CABG术后大隐静脉桥闭塞率方面,A+C组的疗效优于A+P组。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AMI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冠状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再闭塞率、血小板聚集率(PA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A)、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冠状动脉再闭塞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LVEF和PAR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出血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PT、PA和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晓立  李卓颖  杨作成  魏丁  杨妤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621-1623,1627
[目的]研究人类C反应蛋白(CRP)基因+1059G/C、-757T/C多态性(SNPS)与川崎病(KD)及其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关系.[方法]通过基因测序对30名KD患儿和60名对照组儿童分别进行CRP基因+1059G/C、-757T/C位点DNA序列测定.[结果]①KD组CRP基因+1059G/C多态性位点的GG、GC基因型分布频率和G、C等位基因频率、-757T/C多态性位点的TT、TC、CC基因型分布频率和T、C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②合并冠脉损伤者与无冠脉损伤组基因型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RP基因+1059G/C、-757T/C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及其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均无明显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CA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KD患儿23例血清IL-4、血浆vWF和VEGF的浓度,设正常对照组健康儿童,并与正常对照组、恢复期组、KD并发CAD者及无CAD者(non-CAD)之间进行比较。结果:①KD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IL-4、vWF均高于对照组(P〈0.01);VEGF急性期组高于恢复期组(P〈0.01)。②KD急性期CAD者与急性期non-CAD者IL-4、vWF、VEGF均高于对照组(P〈0.01)。③KD恢复期CAD者、non-CAD者IL-4、vWF均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CAD与non-CAD者、对照组相比,VEG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4、vWF、VEGF均参与了K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而IL-4、vWF与KD的免疫损伤、持续性血管炎有关,VEGF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冠状动脉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单纯强化药物治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强化药物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160例年龄≥65岁、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单纯强化药物治疗组82例,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PCI+强化药物治疗组78例,在行PCI成功植入支架后,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1、氯吡格雷75 mg.d-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2组疗程为2年。记录2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和2年随访期间心绞痛症状缓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心源性死亡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强化药物治疗组院内治疗期间心绞痛症状缓解率高于单纯强化药物治疗组(P〈0.05);2组急性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获24~28(22.5±3.2)个月的随访,PCI+强化药物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率仍高于单纯强化药物治疗组(P〈0.05),2组患者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I+强化药物治疗,住院期间及术后2年心绞痛缓解率均高于单纯强化药物治疗,但2组患者2年后的临床预后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