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学生对彼此专业的看法及未来工作期望,为今后跨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临床医学生205名、护理学生193名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对比相关文献,运用SPSS 23.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个专业学生对彼此专业的看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彼此专业未来工作期望方面,除学历水平(P<0.01)外,其余内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个专业学生对彼此专业看法大致相同,两专业学生在交流学习及未来工作期望中有较高的希望合作意向,这对于跨专业合作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高校本科护理学专业开展跨专业学习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湖南省5所医学院校的928名在读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928名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总分为(74.09±10.54)分。人格特质(宜人性、外向性),院校层次,年级,性别是影响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主要因素(P0.05),共解释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30.2%。结论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宜人性、外向性、院校层次、年级、性别是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各高校应重视跨专业学习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培养本科护生的跨专业合作学习理念,提高其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促进多学科合作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契合现代医学“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观,跨专业团队合作在提高医务人员合作实践的有效性进而改善卫生保健系统、提高照护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际医学教育的一股主流。本文以比格斯的3P模型为理论框架,对“跨专业团队合作教育”从学习预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护理学研究生跨专业学习(interprofessional learning, IPL)态度及影响因素,为跨专业教育在护理学研究生中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9-10月,采用中文版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对3所高校2016-2018级115名在读护理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学研究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总分为(78.49±8.48)分,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团队合作得分为(39.83±5.22)分、消极的专业认同得分为(12.21±3.05)分、积极的专业认同得分为(17.63±2.46)分、角色和职责的得分为(8.81±2.04)分;多元回归结果显示,性别是护理学研究生IPL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学研究生IPL态度较好,具有较高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专业认同感,各高校应重视跨专业教育,不断提升护理学研究生专业间的协作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实习生跨专业学习准备度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医院实习的168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量表对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实习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量表总分为(70.21±10.23)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所在地(t=4.184,P=0.001)、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护理职业(t=4.175,P=0.001)、是否愿意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习(t=3.142,P=0.002)是影响护理实习生跨专业合作学习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理本科实习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各医院应该重视护理实习生的跨专业学习教育状况,提高护理实习生的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水平,促进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1年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以来,我国护理学者开始探讨护理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趋势。张艳[1]从生态学视域提出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的发展框架;该框架是围绕"促进人的健康反应达到最适状态"为学科主线,在教育、科研、跨学科协作等六种关键生态因子的作用下,学科知识点逐步扩展为研究领域,直至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循证证据[2]证实,跨专业协作是安全有效医学实践的重要措施,能改善临床环境、患者安全及健康结局。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着眼于发展最佳跨专业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和感知度的情况,为开展跨专业合作学习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取样法,运用中文版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量表和中文版跨专业合作学习感知度量表,调查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不同临床科室的615名护士。结果调查对象中只有179人(29.1%)有过跨专业合作学习的经历,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和感知度分别为(76.00±10.18)分和(57.19±9.82)分,处于较高水平。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影响因素有跨专业学习感知度、跨专业学习次数、性别及学历。结论临床护士对跨专业合作总体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可以在临床工作中开展跨专业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8.
<正>跨专业选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组的教师在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根据急救理念,深入进行临床和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调研,反复研讨教学内容,顺利编写出受师生喜爱的《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选修课新教材。该教材能满足学院内除护理专业外的不同专业选修课的需要,也可作为大中小学生、社会人士的社会培训教材,为提高全民急救水平多做贡献。1教材编写的背景在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下,意外伤害等急危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跨专业教育在本科生手术室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在手术室护理实践教学中,对临床医学、麻醉学与护理学3个专业学生组合实施"三站式"跨专业合作教学,教学内容包括术前联合访视、配合完成动物仿真模拟手术、术后联合随访,采用跨专业准备量表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250名(98.04%)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总分≥57分,255名(100%)学生团队合作维度得分≥27分,248名(97.25%)学生专业认同维度得分≥21分,225名(88.24%)学生角色和职责维度得分≥9分。结论学生的跨专业合作积极性较高,团队合作积极,专业认同较好,能较积极地应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在手术室实践教学中应用跨专业教育得到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跨专业合作老年护理模式在加拿大Baycrest老年医学中心的应用,阐述了跨专业合作老年护理模式中护士的资质,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及现存问题,总结了跨专业合作老年护理模式对我国老年护理的启示,以期为我国跨专业合作老年护理模式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国外护理跨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国外跨专业教育以培养学生跨专业价值认同能力、角色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为根本,具有课程框架开发多样化、专业合作多样化、教育评估多样化等特点。启示我国护理教育要创建合作平台,健全跨专业评估内容,丰富跨专业教学资源,拓展参与形式,推进跨专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与核心能力的关系。方法 2022年2-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4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interprofessional learning scale, RIPLS)、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s, CIRN)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71.02±26.16)分,其跨专业合作学习能力与其核心能力呈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团队合作、积极职业认同共同解释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总变异量的41.8%。结论 临床管理者应改善手术室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能力,以提升其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readinessfor interprofessional learning scale,RIPLS)进行汉化与修订,构建适合测评我国医学研究生跨专业学习态度的有效工具。方法 2015年6月,经准备、翻译、文化调试、性能评价后最终形成中文版的RIPLS。2015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高等医学院校460名医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RIPLS对其进行调查,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中文版RIPLS总体Cronbaeh a系数为0.808,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最后形成"团队合作"、"以患者为中心"、"职业认同"等3个维度共计23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56.37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卡方自由度比(x~2/df)=1.400,拟合优度指数(GFI)=0.917,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42,均方根残差(RMR)=0.036,规范拟合指数(NFI)=0.894,增值拟合指数(IFI)=0.967,比较拟合指数(CFI)=0.967。结论中文版RIPLS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测量我国医学研究生跨专业学习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15.
2006年国际形成的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修正定义为,一组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引起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和/或癫痫,和/或继发性肌肉骨骼障碍[1]。目前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的跨专业协作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长沙市2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297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量表和千叶跨专业协作能力量表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临床护士跨专业协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297名护士临床护士跨专业协作能力总分为(122.41±8.56)分,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总分为(70.16±5.99)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士跨专业协作能力与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得分呈正相关(r=0.524, 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跨专业团队合作经历、院外交流经历是临床护士跨专业协作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临床护士的跨专业协作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临床护士的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跨专业团队合作培训,积极支持临床护士外出进修,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的跨专业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作者综述了跨专业教育(IPE)在国内外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提出我国护理教育研究者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跨专业教育理念和方法,拓展教育教学视野。通过分析我国高职护理在跨专业教育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几点实施建议,为高职护理教育者开展跨专业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跨专业合作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以2018级重症护理方向44名学生和涉外护理方向36名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内科护理学课程16学时的实验教学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模拟教学;观察组36名学生分为6小组,参与"三站式"跨专业合作模拟教学,具体内容包括入院时健康评估、诊疗计划实施评价、出院健康指导。教学结束后,采用跨专业准备量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教学干预结束后,观察组跨专业价值认同能力、角色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及跨专业合作学习能力准备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观察组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专业合作模拟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医学各专业培养间互补、融合,提高了护理本科生角色认知能力,在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跨专业合作得到学生认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跨专业教育在临床医护操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在公共选修课临床医护操作技术课程中,对60名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学生采用跨专业教育进行实验教学,共4学时。采用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9名(98.3%)学生跨专业合作态度总分≥57分,60名(100%)学生团队合作维度得分≥27分,56名(93.3%)学生职业认同维度得分≥21分,51(85.0%)名学生角色与职责维度得分≥9分。结论学生的医护合作积极性较高,团队合作积极,职业认同较好,能较积极地应对自己的角色和职业。在临床医护操作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跨专业教育得到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20.
跨专业教育被认证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合作实践能力,通过跨专业教育可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照护质量,改善患者结局,已成为国际医学教育领域的主流。作者从发展条件、教育对象、教学方法、质量评价四方面介绍国外护理跨专业教育的开展现状,基于国情启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为我国逐步开展护理硕士跨专业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