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按摩乳中穴、乳根穴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按摩乳中穴、乳根穴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择分娩后的正常单胎初产妇237例,随机分为3组,A组70例,每天供给产妇膳食套餐;B组77例,除每天供给产妇膳食套餐外,每天供给中药催乳汤;C组90例,除每天供给产妇膳食套餐外,每日早晚按摩乳中穴、乳根穴各1次。观察比较3组产妇乳汁分泌的情况。结果C组产妇乳汁分泌明显多于A、B2组。结论产后按摩产妇乳中穴、乳根穴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且方便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按摩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效果。方法:选择分娩后的正常单胎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A组每日供给产妇营养餐;B组除每日供给产妇营养餐外,每日早晚按摩相关穴位2次。观察比较2组产妇乳汁分泌的情况。结果:B组产妇乳汁分泌明显多于A组(P<0.01)。结论:产后按摩穴位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按摩乳中穴对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分娩产妇392例,随机分为2组,在胎儿娩出后均给产妇常规肌肉注射催产素20 U,观察组给予按摩乳中穴.比较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产后按摩乳中穴可有效增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该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按摩乳中穴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三梅  程兰君 《现代护理》2007,13(14):1313-1314
目的观察按摩乳中穴对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分娩产妇392例,随机分为2组,在胎儿娩出后均给产妇常规肌肉注射催产素20U,观察组给予按摩乳中穴。比较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产后按摩乳中穴可有效增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该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选择分娩后的正常单胎初产妇237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每天供应产妇膳食套餐;生乳灵组除供应膳食套餐外,每日供应生乳灵2瓶,分2次服用;按摩组除供应膳食套餐外,每晚按摩1次。通过观察,表明按摩组泌乳量多于其他两组。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正常单胎初产妇,无新生儿重度窒息与畸形的病例237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70例,产后常规供应产妇膳食套餐,包括米饭、肉菜、排骨汤和鱼汤等;生乳灵组77例,产后除供应产妇膳食套餐外,每天供应贵州瑞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生乳灵2瓶,每次1…  相似文献   

6.
穴位按摩对改善剖宫产术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改善剖宫产术后腹胀、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产妇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每天供给产妇膳食套餐,实验组除每天供给膳食套餐外,加用穴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排气及排便的时间。结果:给予穴位按摩的产妇,腹胀便秘明显改善。结论:剖宫产术后进行穴位按摩,可明显改善产妇的腹胀便秘,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乳房穴位配合全身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乳中、乳根穴位配合全身按摩,促进乳汁分泌,消除乳房胀痛感,尽快恢复产妇体力,树立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 将212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8例,实验组在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乳房穴位及全身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和测量2组产妇乳房泌乳时间、泌乳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产妇较对照组乳房分泌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中、乳根两穴位及全身的的按摩具有提前初产妇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的作用,还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保证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实施护理干预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预分娩的孕妇110例,随机分为A、B两组。B组采用常规护理,A组在B组基础上行产后护理干预。结果 A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时间均明显早于B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率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高于B组,混合及人工喂养率较B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缩短产妇乳汁分泌的时间、提高其母乳喂养率、减轻乳房胀痛的情况,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催乳技术配合手法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观察标准剖宫产术后产妇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A、B、C、D四组,每组40例,A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配合手法按摩,B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C组采用手法按摩,D组为空白对照,A、B、C三组均于产后6 h施行干预,每天2次,每次20 min,3 d为1个疗程。结果:A组较B、C、D组乳汁分泌最早、泌乳量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催乳技术配合手法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乳中、乳根穴位配合全身按摩,促进乳汁分泌,消除乳房胀痛感,尽快恢复产妇体力,树立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将212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8例,实验组在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乳房穴位及全身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和测量2组产妇乳房泌乳时间、泌乳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较对照组乳房分泌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中、乳根两穴位及全身的的按摩具有提前初产妇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的作用,还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保证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Objectiv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mean blood flux in Hegu acupoint after contralateral Hegu acupoint was stimulated. Methods: Healthy volunteers (N=140) were placed in a temperature-controlled room as a resting state for 60 minutes. Then the measurements of skin blood flow were carried out in pre- and postacupuncture stimulation every 30 minutes over a total of 180 minutes using a Moor full-field laser perfusion imager. The change ratio of mean blood flux in Hegu acupoin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ontralateral stimulation effect in different groups. Results: After acupuncture of the right Hegu acupoint (AR), the change ratio of mean blood flux in the left Hegu acupoint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60 minutes after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p<0.01). Then the blood flow in the AR group was sustained at a higher level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owever, the change ratio of mean blood flux in the right Hegu acupoi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30 minutes after contralateral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p<0.01). From that point on, the change ratio was sustained at a higher level in the AR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until 150 minutes after stimulation (p<0.05). Conclusions: On stimulation of either the left or right side of Hegu acupoint, the change ratio of mean blood flux was increased in the contralateral Hegu acupoint in a period from 30, 60, to 150 minutes after stimulation,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了解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主要辩证分型及选穴配伍规律,为失眠患者的穴位按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1月15日。使用Excel建立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腧穴数据库,并利用SPSS 25.0对数据库中的腧穴进行频次、频数统计,通过SPSS Modeler 18.0所提供的Apriori版块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描述各腧穴之间的配伍关联规律。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37篇,共含腧穴97个,多数腧穴分布在头面部,其中最常用腧穴依次为百会、太阳、神门、印堂,经络以足太阳膀胱经(18.5%)和督脉(14.8%)为主。失眠辩证分型以虚证为主,其中以心脾两虚为主要证型,其次为心肾不交。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常用配伍腧穴为太阳-印堂和太阳-印堂-百会。 结论 数据挖掘可有效分析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常用腧穴、主要证型及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护理人员选穴提供可靠依据。配伍腧穴符合中医“以循经为主,证因标本相结合”的配穴规律,其治疗失眠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张素珍  李桂娥 《护理研究》2007,21(6):550-550
过敏性鼻炎是五官科慢性、多发性、难治性疾病,其临床以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为主要症状,中医称之为“鼻鼽”。我科1994年开始应用穴位敷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3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在我院耳鼻喉科及中医针灸门诊明确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并符合《中医  相似文献   

14.
蔡蔚  马文  员孙卉  王波  沈卫东 《护理研究》2013,27(11):1017-1018
失眠通常是指睡眠的开始和睡眠质量的维持发生障碍。失眠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都有影响,使人们的身心都处于非健康状态,失眠影响的人群非常广泛。本研究通过护理干预,对失眠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并教会病人运用劳宫摩涌泉的方法,用多导睡眠监测图(PSG)的监测结果为客观指标,科学地观察失眠病人的睡眠结构及其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咳嗽选穴及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有关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咳嗽的文献,对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文献应用Excel软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数据提取,提取内容包括文献名称、腧穴及药物选择等。以腧穴和药物分别作为唯一变量,统计出现频次,并对腧穴和药物出现10次及以上者,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20篇相关研究,均为中文文献,共提及28个穴位,共计出现350次。使用频次在10次及以上的有8种;113篇文献提及使用穴位贴敷药物组成,共涉及97味中药,总计出现634次;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有13味中药。结论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咳嗽方法中,最常使用的穴位为肺俞、天突、膻中、阿是穴,最常使用的药物为白芥子、大黄、麻黄、细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针灸大成》中治疗常见脾胃病的针灸处方及选穴规律,以期为针灸治疗常见脾胃病提供选穴参考。方法:通过人机结合的检索方式,以《针灸大成》全文中常见脾胃病的针灸穴位处方为检索对象,整理总结其处方穴数、常用腧穴、腧穴归经、腧穴分布、特定穴应用情况,并对以上参数进行描述性统计的频次分析。结果:共纳入针灸穴位处方共169个,其中涉及不同腧穴共100个,穴位使用总频次为451次,共涉及十四条经脉,穴位分布涉及全身五大部位。单穴处方使用频次最高,高达63次(频率37.2%);常用腧穴排名前十依次为:足三里、中脘、公孙、内关、三阴交、天枢、膻中、太白、气海、照海;最常使用任脉,共出现90次(频率20%),其次为足太阴脾经出现79次(频率17.5%);腧穴部位最多分布在下肢,频次为179次(频率39.7%);特定穴出现频次共588次(频率91.9%),其中以五腧穴频次最高,使用总频次为174次(频率27.4%)。结论:《针灸大成》治疗常见脾胃病多使用单穴处方,选穴多取任脉、足太阴脾经,以局部及本脏腑经脉取穴为重,多使用经穴、特定穴。  相似文献   

17.
背景: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新型生物刺激技术,鉴于其使用方便且无痛无创,所以可以采用磁刺激技术刺激穴位替代针刺或电刺穴位.脑电信号可以反映大脑皮质神经的兴奋状态,所以磁刺激与神经相关的神门穴并测量与分析其脑电信号可以研究磁刺激穴位的作用与效果.目的:以不同频率磁刺激刺激肢体神门穴,观察在4种不同状态下脑电信号的诱发电位及其偶极子源定位.方法:选择健康右利手男性6名,女性4名,年龄20~30岁,既往无神经、精神系统病史,实验期间被试保持闭眼静息.用3,1,0.5 Hz 3种不同频率的磁刺激刺激被试右手神门穴.每种频率的刺激实验分4组,第1组为静息实验,第2组为磁刺激实验,第3组为假刺激实验,第4组为假穴实验.观察4种状态下诱发电位的幅值与潜伏期,诱发电位偶极子源定位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图.结果与结论:0.5,1 Hz磁刺激实验4组状态的脑电信号均无明显诱发电位.3 Hz磁刺激安静状态与假刺激状态无诱发电位,磁刺激状态主要诱发产生P300成分,体感诱发电位和其他诱发电位得到抑制;假穴状态除产生P300,另外产生明显体感诱发电位和其他诱发电位.对刺激状态和假穴状态的脑电信号进行脑源定位,经过主成分分析确定有两个偶极子源,磁刺激状态偶极子源定位于额颞区,假穴状态偶极子分布较分散.说明采用磁刺激人体神门穴对脑电信号有明显抑制,与进行针刺或电刺激同样具有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穴位按摩对人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体表胃电图为指标,对21位健康人和各类胃病患者进行试验,测试按摩穴位对胃电图的影响,从而探讨按摩穴位对胃运动功能的作用。结果显示按摩右胃俞、右足三里对胃窦基本电节律(BER)的幅值有兴奋和抑制两种效应,即呈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按摩非经非穴对胃窦BER的幅值也有一些作用,但其影响较按摩穴位者为弱,提示穴位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