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头位吞咽不同黏度液体食物对健康成人舌骨上肌群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受试者2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设置的顺序, 依次采用3种头位吞咽5种浓度的食物, 每口量均为5 ml, 实时记录每次吞咽时左、右侧舌骨上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对原始肌电信号进行处理后, 分析不同黏度和头位对舌骨上肌群激活水平影响的主效应, 再采用简单效应分析确定黏度、头位和舌骨上肌群激活水平的交互效应。结果不同头位或不同黏度的主效应均存在差异,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转头位和右侧屈头位吞咽同黏度液体食物时, 左侧舌骨上肌群净振幅值均高于右侧舌骨上肌群,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同黏度液体食物时, 在中立位、右转头位、右侧屈头位, 左侧舌骨上肌群的净振幅值依次增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吞咽同黏度(0~3级)的液体食物时, 右转头位右侧舌骨上肌群的净振幅值低于中立位和右侧屈头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吞咽4级的液体食物时, 右侧屈头位右侧舌骨上肌群的净振幅值高于中立位和右转头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和比较健康老年人吞咽不同黏度和一口量液体食物时舌骨上肌群的表面肌电特征。 方法 100 ml水中分别加入0、1.0、2.0、3.5和5.0 g食物增稠剂,充分搅拌均匀,调配出5种黏度的液体食物(0级清水状、1级果汁状、2级豆浆状、3级蜂蜜状、4级稀土豆泥状)。选取健康老年人14例,按随机顺序依次吞咽5种黏度(0、1、2、3和4级)和3种一口量(1、5和10 ml)共15种剂量液体食物,每种液体吞咽2次,分别检测吞咽不同黏度和一口量时的舌骨上肌群表面肌电振幅及吞咽时程,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 结果 ①相同一口量为5 ml时,吞咽4级黏度食物的舌骨上肌群表面肌电振幅[(12.91±1.40)μV]和时程[(2352.86±141.10)ms]显著高于吞咽0~2级黏度食物的振幅[(10.91±1.61)、(10.99±1.55)、(11.43±1.33)μV]和0~3级黏度食物的吞咽时程[(2180.00±140.49)、(2209.29±148.56)、(2177.14±108.80)、(2206.43±133.51)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同一口量为10 ml时,吞咽4级黏度食物的舌骨上肌群表面肌电振幅[(14.23±2.11)μV]和时程[(2514.28±263.92)ms]显著高于吞咽0~3级黏度食物的振幅[(11.01±2.38)、(11.72±1.54)、(11.57±1.62)和(12.29±1.92)μV]和时程[(2225.71±196.18)、(2215.00±169.38)、(2198.57±155.46)和(2275.00±144.10)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吞咽0~3级同黏度食物时,随着一口量的增加,舌骨上肌群表面肌电的振幅和时程变化不明显(P>0.05);④吞咽4级同黏度食物时,随着一口量的增加,舌骨上肌群表面肌电的振幅和时程亦显著增加(P<0.05)。 结论 健康老年人吞咽黏度较小的液体食物时,一口量的大小对舌骨上肌群的影响不大,而液体食物黏度较大时,一口量的变化对舌骨上肌群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健康老年人及吞咽障碍老年人在吞咽8种不同性状食品及液体[根据国际吞咽障碍饮食标准香港版(IDDSI-HK)配制]过程中,其上舌骨肌群肌肉活动及表面肌电变化。 方法 共招募健康长者及吞咽障碍长者各1例,分别进食IDDSI-HK 8种不同性状食物、液体及其唾液。每种食物或液体受试者需吞咽10次,每次吞咽前受试者保持静止状态5 s(期间采集数据作为基线数据),受试者在每次吞咽结束后均有10 s休息时间;记录受试者吞咽过程中上舌骨肌群表面肌电数据,包括基值、平均值、峰值及吞咽周期时间等。 结果 健康长者和口咽期吞咽障碍长者在吞咽唾液以及0~7级食物、液体时其表面肌电均值、峰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他们在吞咽2~6级食物、液体时其吞咽周期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受试者在吞咽唾液、IDDSI-HK各级别食物及液体时,发现受试者上舌骨肌群之表面肌电均值、峰值及吞咽持续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健康长者和口咽期吞咽障碍长者在吞咽不同级别食物及液体时,其上舌骨肌群表面肌电活动差异显著,为治疗师者在进行吞咽肌肉复健训练时提供重要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TBS)对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双侧大脑半球运动皮质对舌骨上肌群的调控机制。 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24例,采用持续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cTBS)刺激受试者左侧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采用间隔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iTBS)刺激受试者右侧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记录刺激前及刺激后即刻、15min、30min双侧舌骨上肌群的运动诱发电位(MEP),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刺激前、后不同时间点双侧舌骨上肌群MEP波幅的变化。 结果刺激前,左右两侧舌骨上肌群MEP波幅分别为(375.29±176.09)μV和(368.17±149.02)μV,分别与同侧刺激后即刻、刺激后15min和刺激后30min舌骨上肌群MEP波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TBS可兴奋右侧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并能逆转左侧相应皮质被cTBS预处理的抑制效应。TBS可以影响两侧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的兴奋性,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SEMG-BFT)联合低频电刺激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并对比不同性状食物在吞咽中的差异,以期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选择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低频电刺激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患者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以SEMG-BFT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中文版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同时采用颏下肌群表面肌电(SEMG)信号检测2组患者吞咽不同性状食物时的吞咽时程和平均波幅值,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实验评分、GUS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2周和4周后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GU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吞咽不同性状食物时的sEMG吞咽时程、平均波幅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2周和4周后的sEMG吞咽时程、平均波幅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NK-q检验显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糊状食物的吞咽时程、平均波幅分别为(1.43±0.12)s和(23.07±7.42)μV与空吞唾液和吞咽流质食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EMG-BFT联合电刺激电刺激和康复训练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而糊状食物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训练工具,可用于早期吞咽功能的评定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吞咽与吞咽障碍的表面肌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吞咽是由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控制,多对神经和多组肌肉共同参与的一种复杂反射。表面肌电(sEMG)在一定程度上能实时反映吞咽及吞咽障碍的神经肌肉功能状态,可用于吞咽与吞咽障碍的检测及康复疗效评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实时B型和M型(B/M型)超声引导下观察食物黏滞度对健康人群吞咽过程中颏舌骨肌运动的影响。 方法应用实时B/M型超声测量30例健康志愿者(男15例,女15例)分别吞咽5ml果汁样、薄液样、蜂蜜样以及布丁样黏滞度食物过程中颏舌骨肌的运动范围和运动持续时间。每例受试者测量3次取平均值。 结果随着食物黏滞度的增加,颏舌骨肌运动范围和运动持续时间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吞咽果汁样、薄液样、蜂蜜样、布丁样食物时,颏舌骨肌运动范围分别为(6.993±1.776)mm、(7.463±1.947)mm、(8.446±2.293)mm、(8.905±2.057)mm,运动持续时间分别为(0.899±0.129)s、(1.019±0.149)s、(1.119±0.111)s、(1.211±0.141)s;各黏滞度间两两比较发现,颏舌骨肌运动范围在果汁样和薄液样、蜂蜜样和布丁样黏滞度食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黏滞度食物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颏舌骨肌运动持续时间在各黏滞度食物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吞咽相同黏滞度食物时,男性颏舌骨肌运动范围和运动持续时间总是大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时B/M型超声可以清晰显像吞咽过程中颏舌骨肌的运动;食物黏滞度可以对颏舌骨肌运动产生影响;颏舌骨肌运动持续时间是评价食物黏滞度对颏舌骨肌运动影响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颌舌骨肌外周磁刺激联合中枢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外周磁刺激组、中枢磁刺激组、外周+中枢磁刺激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吞咽训练,外周磁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下颌舌骨肌高频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中枢磁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下颌舌骨肌皮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外周+中枢磁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rPMS+rTMS,上述治疗每日1次,每周5 d,共10次(2周)。治疗前和治疗全部结束后(治疗后),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渗漏-误吸量表(PAS)、功能性吞咽障碍量表(FDS)对4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的FOIS、FDS、PA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外周磁刺激组[(3.86±0.86)分]、中枢磁刺激组[(3.79±0.89)分]、外周+中枢磁刺激组[5.00分(5.00~6.00分)]治疗前后的FOIS差值较大(P<0.05);外周磁刺激组[(36.50±6.63)分]、中枢磁刺激组[(35.29±8.96)分]、外周+中枢磁刺激组[(46.53±7.03)分]治疗前后的FDS差值较大(P<0.05);外周磁刺激组[(2.07±0.73)分]、中枢磁刺激组[4.00分(2.00~4.00分)]、外周+中枢磁刺激组[4.00分(4.00~6.00分)]治疗前后的PAS差值较大(P<0.05)。外周磁刺激组与中枢磁刺激组治疗前后的FOIS差值、FDS差值、PAS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周磁刺激组和中枢磁刺激组比较,外周+中枢磁刺激组治疗前后的FOIS差值、FDS差值、PAS差值显著较大(P<0.05)。 结论 下颌舌骨肌rPMS联合皮质rTMS可以明显改善吞咽障碍,疗效较单一常规吞咽康复、下颌舌骨肌rPMS、皮质rTMS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EMGBF)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舌骨喉复合体运动速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42例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15例)、EMGBF组(14例)和强化EMGBF组(13例)。3组患者均给予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每日30 min,每周5 d;EMGBF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1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强化EMGBF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2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日2次,每周10次。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进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测量舌骨在吞咽半流质食物时向前、向上的运动幅度、时间,计算运动速率,采用吞咽障碍程度评定、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对3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PAS评分、舌骨前移运动速度、舌骨上移运动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程度、PAS评分、舌骨前移运动速度、舌骨上移运动速度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EMGBF组和强化EMGBF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较高(P<0.05)、PAS评分较低(P<0.05),强化EMGBF组治疗后吞咽障碍程度评分虽然高于EMGB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EMGBF组治疗后PAS评分[(2.38±1.19)分]低于EMGBF组[(3.57±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EMGBF组和强化EMGBF组舌骨前移、上移运动速度均较高(P<0.05)。与EMGBF组治疗后比较,强化EMGBF组舌骨前移[(34.10±12.67)mm/s]、上移运动速度[(34.30±9.16)mm/s]较高(P<0.05)。 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在改善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提高舌骨喉复合体运动速率方面优于常规吞咽训练及肌电生物反馈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吞咽训练,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NMES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和sEMG检测。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吞咽障碍评分为(7.65±0.88)分,与组内治疗前的(2.75±0.64)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6.10±0.8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舌骨上肌群的sEMG最大波幅和吞咽时程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sEMG最大波幅和吞咽时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 结论NMES结合常规吞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sEMG可作为评估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施加不同条件下的振动刺激,探讨振动训练对于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利用表面肌电分析的方法,寻求最佳的振动频率和运动方式。方法:采用Myo Research XP Master Software Version 1.07.17表面分析系统测试21例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肉的肌肉电信号。所有受试者分别在振动频率为0Hz、5Hz、10Hz、15Hz下完成平板支撑、侧撑、V字支撑三个动作。结果:(1)竖脊肌的表面肌电值:在不同动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平板支撑和V字支撑的情况下,不同频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腹外斜肌的表面肌电值:在四种频率的情况下,不同动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板支撑和侧撑的情况下,不同频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腹直肌的表面肌电值:在0Hz和5Hz的情况下,不同动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三组动作的情况下,不同频率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振动条件的刺激,对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影响不同。竖脊肌最佳的振动频率为15Hz,最佳的振动动作为侧撑;腹外斜肌最佳的振动频率为15Hz,最佳的振动动作为V字支撑;腹直肌的振动动作为V字支撑,就不同频率而言,虽然腹直肌随着频率的增高,放电量逐渐增加,但是不会对肌肉产生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sEMG-BF组、rTMS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常规吞咽障碍治疗方法,sEMG-BF组在此基础上增加sEMG-BF治疗,rTMS组增加rTMS治疗,联合组则增加sEMG-BF与rTMS的联合治疗。rTMS和sEMG-BF治疗均每日1次,每次15 min,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3组患者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并采用渗透-误吸量表(PAS)、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PAS评分和FOI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的PAS评分和FOIS评分分别为(2.29±1.17)分和(4.95±1.15)分,显著优于sEMG-BF组和rTMS组治疗后(P<0.05)。 结论 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rTMS和sEMG-BF联合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采用表面肌电图观察健康中老年女性上下楼梯时下肢肌肉的激活策略。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招募健康中老年女性20例,采用表面肌电图仪测量上楼梯、下楼梯时,双侧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的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计算共同收缩比。结果 上楼梯时,双侧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启动阶段RMS均显著高于跟随阶段(|t|> 6.650, P <0.001),右侧股二头肌和双侧半腱肌RMS均明显低于跟随阶段(t> 3.559, P <0.01);启动阶段腘绳肌/股四头肌共同收缩比显著低于跟随阶段(t> 8.185, P <0.001)。下楼梯时,双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跟随阶段RMS高于启动阶段(t> 2.345, P <0.05),腘绳肌/股四头肌共同收缩比跟随阶段高于启动阶段(t> 2.405, P <0.05)。结论 健康中老年女性上下楼梯时双侧膝周肌肉的活动大致对称。不同活动阶段,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激活和共同收缩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步行中胫前后肌群的表面肌电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作为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GA)的重要手段之一,和运动学分析、运动力学分析及能耗评测、时间-距离参数评测等一起构成完整的步态分析系统,可以对受试者的步行功能作出全面、细致地评定.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使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系统(HRM)评价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及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干损伤后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咽部及食管上括约肌(UES)功能的即时影响。 方法:脑干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15例,分别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神经肌肉电刺激及无干预措施下吞咽唾液(干吞咽)2次及吞咽3ml水2次。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系统实时采集咽部及食管上括约肌的压力及时间参数。参数包括:咽部收缩峰值压,咽部收缩持续时间,咽部收缩速率,UES松弛残余压,UES松弛持续时间。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研究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这些参数的影响。 结果:与无干预状态时相比,干咽时sEMG组吞咽时UES松弛持续时间延长(P=0.042),咽部收缩峰值增加(P=0.029),咽部收缩速率提高(P=0.016),咽部收缩持续时间延长(P=0.048)。NMES组咽部收缩持续时间延长(P=0.041)。吞咽3ml水时,sEMG组吞咽时UES松弛持续时间延长(P=0.033),咽部收缩速率提高(P=0.007),咽部收缩持续时间延长(P=0.044)。NMES组UES松弛残余压升高(P=0.020),咽部收缩速率有所降低(P=0.008),咽部收缩持续时间延长(P=0.039)。 结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可以显著延长食管上括约肌松弛持续时间和咽部收缩持续时间;神经肌肉电刺激会显著增加食管上括约肌松弛残余压,降低咽部收缩速率,但是可以显著增加咽部收缩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健康老人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踝背伸和踝跖屈肌群的收缩功能 ,为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组对象参加研究 ,对照组为 11位健康老人 ,年龄 62 .3± 5 .7岁 ;脑卒中组为12位初发患者 ,年龄 66.6± 8.3岁。测试时下肢固定在支架上 ,压力传感器放在足底 ,肌电图的表面电极放在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体表上 ,记录踝背伸或踝跖屈时最大等长收缩、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肌电活动 ,并计算力矩和积分肌电图的变化。结果 健康老人左、右侧踝背伸和踝跖屈肌群收缩各参数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脑卒中组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协方差分析 (年龄作为协变量 )发现 ,脑卒中组的患侧与对照组比较 ,踝背伸和踝跖屈力矩、积分肌电图以及协同收缩率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脑卒中组健侧与对照组的踝背伸协同收缩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踝背伸和踝跖屈肌群收缩功能明显降低 ,增强这些肌群的收缩功能 ,特别是增强主动肌的收缩 ,抑制拮抗肌的协同收缩应作为脑卒中急性期康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表面肌电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后6个月内进行盆底检查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n=117)、侧切或撕裂伤组(n=146)和剖宫产组(n=229),比较3组初产妇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盆底表面肌电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表面肌电值的影响。结果:盆底表面肌电各参数中,3组初产妇前静息阶段平均值、快肌阶段最大值、快肌阶段恢复时间、慢肌阶段平均值、慢肌阶段变异性、慢肌阶段上升时间、后静息阶段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方式是影响盆底表面肌电静息值、快肌和慢肌电值的因素。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表面肌电的影响不同,顺产尤其是存在侧切或撕裂伤者快、慢肌的平均肌电值较低,而剖宫产前后静息值较高,应根据孕妇各项临床指征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髋周肌群力量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的疗效,并采用表面肌电(sEMG)进行评价.方法 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FAI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踝关节松动训练、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观察组加用髋周肌群力量训练.治疗前、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图探讨多点多轴悬吊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NLBP)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24例单侧NLBP患者(NLBP组)随机分为动态组(n=12)和静态组(n=12);另选健康志愿者12例为对照组。NLBP组均采用多点多轴悬吊训练系统训练,动态组选择仰卧位骨盆上移训练,静态组选择仰卧位腰椎中立保持训练,共训练10 d。治疗前后测量痛侧多裂肌平均肌电值(AEMG)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照组测单侧多裂肌AEMG。结果治疗前,静息位及骨盆上移时NLBP组AEMG明显高于对照组(t>3.209, P<0.01),中立保持位NLBP组AEMG低于对照组(t=-2.364, P<0.05)。治疗后NLBP组各体位AEMG均改善(t>2.982, P<0.01),静息位和中立保持位AEMG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F<2.921, P>0.05),骨盆上移AEMG动态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静态组(P<0.001)。治疗后,静态组和动态组VAS均显著降低(t>10.416, P<0.001),静态组显著低于动态组(t=-4.389, P<0.001)。结论 NLBP患者疼痛肌肉出现特异性表面肌电改变;多点多轴悬吊训练通过改善腰部核心肌群产生治疗作用,且静态保持训练比动态上抬训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